聚酯超细纤维植绒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8534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聚酯超细纤维植绒面料,包括植绒面料主体,所述植绒面料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远离植绒面料主体的一侧设置有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远离阻燃层的一侧设置有抑菌层,所述阻燃层包括芳纶纤维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植绒面料主体、阻燃层、芳纶纤维层、硅酸铝纤维层、玻璃纤维层、酚醛纤维层、防静电层、竹炭纤维层、维尼纶纤维层和抑菌层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具有防火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聚酯超细纤维植绒面料不具有防火功能的问题,使聚酯超细纤维植绒面料可以有效的防火阻燃,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使用需求,方便了人们使用,提高了聚酯超细纤维植绒面料的实用性。

Polyester microfiber flocking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酯超细纤维植绒面料
本技术涉及植绒面料
,具体为聚酯超细纤维植绒面料。
技术介绍
所谓植绒面料,它以各类布料为底布,正面植上尼龙绒毛或粘胶绒毛,再经过烘蒸和水洗加工而成,绒面丰盈、手感柔和、色泽亮丽、风格别致,博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现有的聚酯超细纤维植绒面料,不具有防火的功能,使聚酯超细纤维植绒面料无法有效的防火阻燃,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使用需求,不方便人们使用,降低了聚酯超细纤维植绒面料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聚酯超细纤维植绒面料,具备具有防火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聚酯超细纤维植绒面料不具有防火功能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聚酯超细纤维植绒面料,包括植绒面料主体,所述植绒面料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远离植绒面料主体的一侧设置有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远离阻燃层的一侧设置有抑菌层。优选的,所述阻燃层包括芳纶纤维层,所述芳纶纤维层远离阻燃层的一侧设置有硅酸铝纤维层,所述硅酸铝纤维层远离芳纶纤维层的一侧设置有玻璃纤维层,所述玻璃纤维层远离硅酸铝纤维层的一侧设置有酚醛纤维层。优选的,所述防静电层包括竹炭纤维层,所述竹炭纤维层远离防静电层的一侧设置有维尼纶纤维层。优选的,所述阻燃层和防静电层的厚度小于植绒面料主体的厚度。优选的,所述抑菌层的材质为聚丙烯纤维,所述抑菌层的厚度小于阻燃层和防静电层的厚度。(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聚酯超细纤维植绒面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植绒面料主体、阻燃层、芳纶纤维层、硅酸铝纤维层、玻璃纤维层、酚醛纤维层、防静电层、竹炭纤维层、维尼纶纤维层和抑菌层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具有防火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聚酯超细纤维植绒面料不具有防火功能的问题,使聚酯超细纤维植绒面料可以有效的防火阻燃,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使用需求,方便了人们使用,提高了聚酯超细纤维植绒面料的实用性。2、本技术通过设置抑菌层,对植绒面料主体在使用时起到了抑菌效果好的作用,解决了植绒面料主体在使用时抑菌效果差的问题,通过设置防静电层,对植绒面料主体在使用时起到了防静电的作用,解决了植绒面料主体在使用时容易产生静电的问题,通过设置阻燃层,对植绒面料主体在遇到火源时起到了防燃烧的作用,解决了植绒面料主体在遇到火源时容易燃烧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阻燃层局部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防静电层局部剖面图。图中:1、植绒面料主体;2、阻燃层;21、芳纶纤维层;22、硅酸铝纤维层;23、玻璃纤维层;24、酚醛纤维层;3、防静电层;31、竹炭纤维层;32、维尼纶纤维层;4、抑菌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聚酯超细纤维植绒面料,包括植绒面料主体1,植绒面料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阻燃层2,通过设置阻燃层2,对植绒面料主体1在遇到火源时起到了防燃烧的作用,解决了植绒面料主体1在遇到火源时容易燃烧的问题,阻燃层2和防静电层3的厚度小于植绒面料主体1的厚度,阻燃层2包括芳纶纤维层21,芳纶纤维层21远离阻燃层2的一侧设置有硅酸铝纤维层22,硅酸铝纤维层22远离芳纶纤维层21的一侧设置有玻璃纤维层23,玻璃纤维层23远离硅酸铝纤维层22的一侧设置有酚醛纤维层24,阻燃层2远离植绒面料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防静电层3,通过设置防静电层3,对植绒面料主体1在使用时起到了防静电的作用,解决了植绒面料主体1在使用时容易产生静电的问题,防静电层3包括竹炭纤维层31,竹炭纤维层31远离防静电层3的一侧设置有维尼纶纤维层32,防静电层3远离阻燃层2的一侧设置有抑菌层4,通过设置抑菌层4,对植绒面料主体1在使用时起到了抑菌效果好的作用,解决了植绒面料主体1在使用时抑菌效果差的问题,抑菌层4的材质为聚丙烯纤维,抑菌层4的厚度小于阻燃层2和防静电层3的厚度,通过设置植绒面料主体1、阻燃层2、芳纶纤维层21、硅酸铝纤维层22、玻璃纤维层23、酚醛纤维层24、防静电层3、竹炭纤维层31、维尼纶纤维层32和抑菌层4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具有防火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聚酯超细纤维植绒面料不具有防火功能的问题,使聚酯超细纤维植绒面料可以有效的防火阻燃,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使用需求,方便了人们使用,提高了聚酯超细纤维植绒面料的实用性。使用时,通过抑菌层4,对植绒面料主体1在使用时起到了抑菌效果好的作用,通过防静电层3、竹炭纤维层31和维尼纶纤维层32的相互配合,对植绒面料主体1在使用时起到了防静电的作用,通过阻燃层2、芳纶纤维层21、硅酸铝纤维层22、玻璃纤维层23和酚醛纤维层24的相互配合,对植绒面料主体1在遇到火源时起到了防燃烧的作用,从而达到了具有防火功能的优点。本申请文件中所有的部件,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本申请文件中各层之间的连接关系和具体结构均采用现有技术,诸如通过机械方法、通过粘合剂、通过各种焊接方法(诸如热焊接、超声焊接、熔剂、焊接、以及机械焊接)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本申请文件中所有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聚酯超细纤维植绒面料,包括植绒面料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绒面料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阻燃层(2),所述阻燃层(2)远离植绒面料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防静电层(3),所述防静电层(3)远离阻燃层(2)的一侧设置有抑菌层(4)。/n

【技术特征摘要】
1.聚酯超细纤维植绒面料,包括植绒面料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绒面料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阻燃层(2),所述阻燃层(2)远离植绒面料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防静电层(3),所述防静电层(3)远离阻燃层(2)的一侧设置有抑菌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超细纤维植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层(2)包括芳纶纤维层(21),所述芳纶纤维层(21)远离阻燃层(2)的一侧设置有硅酸铝纤维层(22),所述硅酸铝纤维层(22)远离芳纶纤维层(21)的一侧设置有玻璃纤维层(23),所述玻璃纤维层(23)远离硅酸铝纤维层(2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旺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旺多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