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轻烃液体燃料灶具,其特点是它是由配液管组件,操纵机构组件,针阀组件,雾化组件,汽化燃烧组件,主燃烧器组件,电子脉冲打火组件,灶壳组件几部分组成,通过这几部分的配合能够使液体燃料迅速雾化或汽化完成点火和燃烧的过程,而且性能稳定,使用安全,可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完成达到了NY314-1997轻烃民用燃料灶具行业标准。(*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轻烃液体燃料灶具。目前,醇基和轻烃作为民用燃料开发利用是根据中国市场需要而出现的事物,也是农村能源和村镇建设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村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优质燃料的需求量正在大幅度上升。目前,我国石油加工生产的副产品碳五资源还不能够完全作为化工原料和产品使用,化工和化肥生产企业联产的粗甲醇资源也比较丰富,将其作为农村生活优质燃料补充,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价值,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化的发展,是煤炭清洁利用,保护环境的可行途径。但是,醇基、轻烃等新型液体燃料是易燃危险物质,必须要有安全性能稳定适用的灶具才可使用。为了加强对新型液体燃料技术的开发利用和生产,经营管理,引导产业有序发展,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制定了NY314-1997轻烃民用燃料灶具行业标准,本技术就是根据这个标准设计的轻烃民用燃料灶具。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设计一种能够使轻烃液体燃料汽雾化燃烧的灶具。这种灶具附合NY314-1997轻烃民用燃料灶具行业标准,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结构简单,便于推广。本技术设计的轻烃液体燃料灶具基本构思是当灶具处于环境温度状况时,首先利用负压原理引进空气,然后采用机械方法使液体燃料雾化,再用二者形成的气、雾混合燃料供灶具点火,起燃。灶具点火起燃后,利用灶具自身提供的热量,使液体燃料汽化。而后,采用负压原理引进空气,再用二者形成的气,汽混合燃料,供灶具正常燃烧用。以上全过程是通过灶具下面结构来实现的,它们是配液管组件,操纵机构组件,针阀组件,雾化组件,汽化燃烧组件,主燃烧器组件,电子脉冲打火组件,灶壳组件。配液管组件是由配液管,焊接在配液管入口端的螺纹接头构成,配液管出口端以扩口方式与针阀组件上的三通连接,中间由管夹固定在灶壳上。操纵机构组件是由静弯板、两个隔套、平支板、弓形支板、用螺钉、螺母构成一个双层框架结构,固定在灶壳前部的30度倾斜面板上,旋钮由螺杆穿过面板、弓形支板、平支板、动弯板与静弯板连结。静弯板、动弯板端与阀针相连接。螺杆旋钮端为一花键状,另一端为一带有螺纹的台阶;针阀组件是由针阀、套在针阀一端的调节螺母与背母、螺母套与背母、强力弹簧、复位弹簧、三通接头、弹性档圈、套在针阀另一端的汽化管、导热圈、喷咀构成,左端插在雾化组件引气罩叉口、引气套的中心孔内,中段插在主燃烧器孔中,右端阀针插在操纵机构组件静弯板和动弯板上部叉口中;雾化组件是由引气罩、其内的引气套、隔套和网栅构成。隔套、引气套滑压合安装于汽化燃烧器组件U形引气管入口处孔内,二者内外锥面间夹持着网栅。引气套上有两个半豆形孔;汽化燃烧器组件是由U形引气管、集液瓶、汽化燃烧器组成。U形引气管右端面与汽化燃烧器左端面相贴合联接,汽化燃烧器左上角与主燃烧器左下角相贴合联接,汽化燃烧器左下端与灶壳联接;主燃烧器组件是由燃烧器、灶盖组成;电子脉冲打火组件是由按钮,电子脉冲打火器,打火针,卡箍,引线组成。按钮装在灶壳前部的30度倾斜面板上,电子脉冲打火器装在灶壳两端盖的内壁上,打火针按装在主燃烧器底部凸台侧面及相应方孔内,针尖对正火孔,距离火孔高5毫米。灶壳组件是由面板、后盖、端盖、下撑、支锅架、接水盘等构成;当左手姆指按下按钮,打火针尖端与汽化燃烧器相应的火孔之间,便不断打出火花;右手逆时针转动旋钮,约120度,通过花键副带动螺杆一起转动,又通过螺旋运动副使螺杆同时向右移动,经螺杆台阶面推动动弯板这一杠杆运动副,以阶梯隔套左端小头圆柱为支点,顺时针方向摆动,同时压缩下弹簧。动弯板上端叉口处,又经弹性档圈,拉动阀针右移,同时压缩强力弹簧,针阀开启,具有某一恒定压力的液体燃料便从喷咀中心孔中喷出形成一液束。液束因高速飞行而产生负压,空气便从引气套两半豆形引气孔被吸进,液束夹带着空气继续飞行,碰撞,散射,通过网栅后被雾化,并形成了气,雾混合燃料,气雾混合燃料通过U形引气管,其大部分动能转变成压力能,分两路分别进入,充满汽化燃烧器和主燃烧器。当从双排火孔中及两圈火孔中涌出时,立即被点燃,同时打火停止。之后,汽化管因受双排火孔上的火焰加热,温度迅速升高,汽化管中的燃料温度随之升高,双排火孔和两圈火孔上的火焰也由红色转变成了兰色,完成了起燃。火孔上的火焰大小,强弱可通过旋钮转角的大小进行调整。灶具进入正常燃烧状态后,汽化管与其内的液体燃料始终处于高温状态,当其从喷咀中心孔喷出后,立刻汽化形成汽束,高速飞行的汽束同样会产生负压,空气便经引气套上两半豆形引气孔被吸入,并形成了气、汽混合燃料。汽、气混合烧料通过网栅、U形引气管,分两路进入并充满汽化燃烧器和主燃烧器。当从双排火孔涌出时为汽化管及其中的液体燃料加热,当从两圈火孔涌出时,为受热容器及其中受热物质加热。灶具用毕,将旋钮顺时针转回原位,相应动弯板,在下弹簧作用下,逆时针摆动,复位。阀针通过弹性档圈的承挡,在强力弹簧作用下左移,复位,针阀阀口关闭,各火孔中的火焰随之熄灭。本技术所述的轻烃液体燃料灶具,能够使液体燃料迅速雾化或汽化完成点火和燃烧的过程,而且性能稳定,使用安全,可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完全达到了NY314-1997轻烃民用燃料灶具行业标准。附附图说明图1灶具装配图。其中1、螺杆;2、台阶;3、螺施运动副;4、下弹簧;5、静弯板;6、动弯板;7、长螺钉;8、阶梯隔套;9、平支板;10、螺母;11、按钮;12、弓形支板;13螺钉;14、限位档片及凸缘;15、限位档块;16、花键副;17、旋钮;18、上弹簧;19、隔套;20、螺钉;21、弹性档圈;22、动弯板叉口;23、静弯板叉口;24、阀针;25、调节螺母;26、螺母套;27、密封垫;28、垫片;29、强力弹簧;30、三通;31、弹性档圈;32、螺旋导热圈;33、复位弹簧;34、汽化管;35、主燃烧器;36、外圈火孔;37、灶盖;38、主燃烧器右腔;39、内圈火孔;40、主燃烧器底部斜面;41、长孔;42、主燃烧器左腔;43、引气罩;44、密封隔垫;45、喷咀;46、引气套;47、半豆形孔;48、导流裙;49、接水盘;50、螺母;51、螺钉;52、支块;53、支锅圈;54、隔套;55、网栅;56、面板;57、收缩管;58、喉管;59、扩散管;60、配液管;61、螺纹接头;62、后盖;63、U形引气管;64、引气罩叉口;65、集液瓶;66、长槽形孔;67、螺钉;68、螺钉;69、螺钉;70、卡箍;71、螺钉、72打火针;73、螺帽;74、压套;75、螺钉;76、管箍;77、下撑;78、汽化燃烧器;79、对称凸台;80、汽化燃烧器火孔;81、纵槽;82、螺钉;83、横槽;84短孔;85、电子脉冲打火器;86、端盖。下面根据附图对所述的轻烃液体燃料灶具的结构进行详细的叙述。该灶具是由八个部分组件构成,它们分别是(1)配液管组件其入口端螺纹接头61,与配液管60焊接在一起。出口端配液管以扩口方式,用螺帽73、压套74,与针阀组件三通30上相应螺纹联接。中间用管夹76、螺钉75固定在灶壳组件下撑77上面。其作用是将具有某一恒定压力的液体燃料,输送、分配到一个或两个针阀组件中。(2)操纵机构组件其主体由静弯板5、两隔套8与19、两长螺钉7与螺母10、平支板9、弓形支板12、螺钉20构成双层框架结构。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烃液体燃料灶具,它是由配液管组件,操纵机构组件,针阀组件,雾化组件,汽化燃烧器组件,主燃烧器组件,电子脉冲打火组件,灶壳组件构成,其特征在于:配液管组件是由配液管,焊接在配液管入口端的螺纹接头构成,配液管出口端以扩口方式与针阀组件 上的三通连接,中间由管夹固定在灶壳上;操作机构组件是由静弯板,两个隔套、平支板、弓形支板及螺钉、螺母构成一个双层框架结构,固定在灶壳前部30度倾斜面板上,旋钮由螺杆穿过面板,弓形支板,平支板,动弯板与静弯板连结,静弯板、动弯板上端与阀针 相连结,螺杆旋钮端为一花键状,另一端为一带有螺纹的台阶状;针阀组件是由针阀,套在针阀一端的调节螺母与背母,螺母套与背母,强力弹簧,复位弹簧,三通接头,弹性档圈,套在针阀另一端的汽化管,导热圈,喷咀构成,左端插在雾化组件引气罩叉口,引气套 的中心孔内,中段插在主燃烧器孔中,右端阀针插在操纵机构组件静弯板和动弯板上部叉口中;雾化组件是由引气罩,其内的引气套,隔套和网栅构成,隔套、引气套滑压合安装于汽化燃烧器组件U形引气管入口处孔内,二者内外锥面间夹持着网栅,引气套上有两个半 豆形孔;汽化燃烧器组件是由U形引气管,集液瓶,汽化燃烧器组成,U形引气管右端面与汽化燃烧器,左端面相贴合联接,汽化燃烧器左上角与主燃烧器左下角相贴合联接,汽化燃烧器左下端与灶壳连接;主燃烧器组件是由主燃烧器、灶盖组成;电子脉冲打 火组件是由按钮,电子脉冲打火器,打火针,卡箍、引线组成,按钮装在灶壳前部30度倾斜面板上,电子脉冲打火器装在灶壳两端盖内壁上,打火针按装在主燃烧器底部凸台侧面及相应方孔内,针尖对正火孔,距离火孔高5mm;灶壳组件是由面板、后盖、端盖、下 撑、支锅架、接水盘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诚,
申请(专利权)人:娄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