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膜机的薄膜限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8781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5:17
一种吹膜机的薄膜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架和与限位架相连的减速箱,限位架与机架相连,且位于风盘的正上方,限位架包括转动杆和辊筒,辊筒与转动杆的中部垂直相连,转动杆的顶端设有与所有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链条,转动杆包括主动杆和从动杆,主动杆的底端与减速箱的输出轴连接。工作人员通过操作减速箱,使主动杆上的辊筒转动,通过主动杆、齿轮和传动链条的传动,带动从动杆上的辊筒与主动杆上的辊筒同步转动。工作人员通过调节减速箱来同步调节辊筒的转动角度,改变辊筒压紧薄膜的程度,从而同步控制风盘处吹出的的薄膜的口径。限位架和减速箱的设置减小辊筒转动的角度不同的情况,薄膜压紧较为均匀,保证薄膜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吹膜机的薄膜限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吹膜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吹膜机的薄膜限位装置。
技术介绍
吹膜机输送薄膜不平稳,薄膜易摆动,由于膜体的摆动,容易造成薄膜在卷取时产生碎褶,该碎褶导致薄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撕裂,从而造成不安全隐患发生。吹膜机包括机架和风盘,风盘用于吹出薄膜,机架起到了对吹膜的支撑作用。目前,公告号为CN20652023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吹膜生产线薄膜限位架,包括吹膜机和限位圈,限位圈安装于吹膜机的正上方,吹膜机上设有控制器,限位圈上设有沿限位圈竖直分布的限位架,限位架上设有排布间隔相等的可以上下或围绕限位圈转动的限位杆,限位杆与限位架连接处设有调节块,调节块上设有连接于限位架的调节螺栓,相邻的两个限位架上的限位杆分别位于不同的水平面上;该吹膜生产线薄膜限位架能通过调节限位杆的上下距离和绕限位圈的角度,从而实现吹鼓出不同大小的薄膜。工作人员通过拧松调节螺栓来调节调节块相对于限位架转动的角度,调节导向辊转动的角度,从而调节每一个导向辊压紧薄膜的程度。工作人员手动调节每个导向辊转动的角度,会产生导向辊转动的角度不同的情况,压紧薄膜不均匀,降低薄膜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吹膜机的薄膜限位装置,其具有保证薄膜的生产质量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吹膜机的薄膜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架和与限位架相连的减速箱,限位架与机架相连,且位于风盘的正上方,限位架包括转动杆和辊筒,辊筒与转动杆的中部垂直相连,转动杆的顶端设有与所有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链条,转动杆包括主动杆和从动杆,主动杆的底端与减速箱的输出轴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操作减速箱,使主动杆上的辊筒转动,通过主动杆的转动带动齿轮同步转动,通过齿轮的转动带动链条传动,链条带动从动杆上的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从动杆上的辊筒与主动杆上的辊筒同步转动。工作人员通过调节减速箱来同步调节辊筒的转动角度,改变辊筒压紧薄膜的程度,从而同步控制风盘处吹出的的薄膜的口径。限位架和减速箱的设置减小辊筒转动的角度不同的情况,薄膜压紧较为均匀,保证生产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辊筒包括辊轴和转动连接于辊轴上的辊体,辊体和辊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辊体的外壁设有橡胶防滑垫,辊轴与转动杆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的设置方便辊体相对于辊轴转动,方便辊筒与薄膜接触处保持相同的运动速度,减小辊筒对薄膜运动的阻碍,减少薄膜产生褶皱的情况。橡胶防滑垫的设置方便辊体稳定压紧薄膜,减少辊体转动时相对于薄膜打滑的情况,提高辊筒的工作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开有与辊轴相配合的辊筒盲孔,辊筒盲孔的入口处固定连接有弹性凸起,辊轴靠近转动杆的一端倒角且开有与弹性凸起相配合的环形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辊筒时,工作人员抓握辊体,将辊筒的开有环形槽的一端通过弹性凸起插入辊筒盲孔,可以实现转动杆稳定插接辊筒。需要拆卸滚筒时,工作人员将辊筒拔出即可。弹性凸起的设置方便辊筒拆卸,也在辊轴与转动杆插接时起到稳定辊轴位置的作用,方便辊筒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动杆的底端开有与减速箱的输出轴相配合的连轴盲孔,所述限位架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的位置与从动杆相对应,从动杆上开有与限位杆相配合的连杆盲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轴盲孔的设置,方便减速箱与主动杆插接,工作人员通过操作减速箱能够带动主动杆同步转动;连杆盲孔的设置,方便限位杆与从动杆插接,方便限位杆对从动杆起到稳定位置的作用。限位杆、连杆盲孔和连轴盲孔的设置方便主动杆和从动杆保持稳定,方便辊筒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齿轮的内侧开有限位凹槽,限位凹槽和限位块相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轮从转动杆的顶端与转动杆插接,限位块的设置减少了齿轮插接时朝向减速箱滑动的情况,也减少了齿轮相对于转动杆转动的情况。限位凹槽和限位块的设置,减少了齿轮相对于转动杆打滑的情况,增加了齿轮传动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架还包括支撑杆和支撑环,支撑环中空,支撑环位于支撑杆的两端,支撑杆垂直连接在两个支撑环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环中空,减轻了限位架的自重,减轻了机架连接限位架的压力,增加了机架连接限位架的稳定性。支撑环与支撑杆的设置稳定了限位架的结构,增加了限位架的稳定性。支撑环与支撑杆通过螺栓连接,方便检修和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环上固定连接有圆筒状的限位座,限位座的中部与转动杆转动连接,限位座的侧壁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定位螺栓插入限位座中与转动杆相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座便于转动杆与支撑杆连接,以增加转动杆的稳定性。定位螺栓对转动杆起到了限位的作用,减小转动杆转动时产生的晃动,增加了转动杆转动时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环上开有条形通孔,支撑环上设有穿过条形通孔且与机架相连的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条形通孔的设置,方便改变限位架相对于风盘的位置,方便限位架随风盘进行位置调节,增加了限位架工作的灵活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限位架和减速箱的设置,限位架位于风盘的正上方,并通过机架保持稳定,限位架包括转动杆和辊筒,转动杆与减速箱相连,转动杆与辊筒相连,工作人员操作减速箱,控制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辊筒转动压紧薄膜,减速箱控制辊筒的压紧程度,从而控制薄膜的口径,保证薄膜的生产质量;2、通过限位块和限位凹槽的设置,限位凹槽与限位块相配合,限位块固定连接在转动杆上,限位凹槽开设在齿轮内侧,限位块和限位凹槽的设置减小了齿轮相对转动杆打滑的情况,增加了齿轮传动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辊筒与转动杆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图中,1、限位架;11、转动杆;111、主动杆;1111、连轴盲孔;112、从动杆;1121、连杆盲孔;113、限位块;114、辊筒盲孔;1141、弹性凸起;12、辊筒;121、辊轴;122、辊体;123、轴承;124、橡胶防滑垫;125、环形槽;13、支撑环;131、限位座;1311、定位螺栓;132、条形通孔;133、限位杆;14、支撑杆;15、齿轮;151、限位凹槽;16、传动链条;2、减速箱;3、机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吹膜机的薄膜限位装置,如图1,包括限位架1和减速箱2。限位架1位于风盘的正上方,限位架1通过螺栓连接在机架3上,限位架1与减速箱2连接,限位架1包括辊筒12。工作人员通过操作减速箱2来调节辊筒12转动的角度,改变辊筒12压紧薄膜的程度,从而压出不同口径的薄膜,增加了薄膜加工的灵活性。如图1,限位架1包括转六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吹膜机的薄膜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架(1)和与限位架(1)相连的减速箱(2),限位架(1)与机架(3)相连,且位于风盘的正上方,限位架(1)包括转动杆(11)和辊筒(12),辊筒(12)与转动杆(11)的中部垂直相连,转动杆(11)的顶端设有与所有齿轮(15)相啮合的传动链条(16),转动杆(11)包括主动杆(111)和从动杆(112),主动杆(111)的底端与减速箱(2)的输出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膜机的薄膜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架(1)和与限位架(1)相连的减速箱(2),限位架(1)与机架(3)相连,且位于风盘的正上方,限位架(1)包括转动杆(11)和辊筒(12),辊筒(12)与转动杆(11)的中部垂直相连,转动杆(11)的顶端设有与所有齿轮(15)相啮合的传动链条(16),转动杆(11)包括主动杆(111)和从动杆(112),主动杆(111)的底端与减速箱(2)的输出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膜机的薄膜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12)包括辊轴(121)和转动连接于辊轴(121)上的辊体(122),辊体(122)和辊轴(121)之间通过轴承(123)连接,辊体(122)的外壁设有橡胶防滑垫(124),辊轴(121)与转动杆(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膜机的薄膜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1)开有与辊轴(121)相配合的辊筒盲孔(114),辊筒盲孔(114)的入口处固定连接有弹性凸起(1141),辊轴(121)靠近转动杆(11)的一端倒角且开有与弹性凸起(1141)相配合的环形槽(1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膜机的薄膜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杆(111)的底端开有与减速箱(2)的输出轴相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少林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正森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