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低场核磁共振判断中国蛤蜊蛋白变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8756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低场核磁共振判断中国蛤蜊蛋白变性的方法,采用低场核磁共振分析,利用IR‑CPMG脉冲序列法采集水煮加工的中国蛤蜊的回波衰减曲线数据,利用多维函数处理方法处理核磁共振回波信号,得到中国蛤蜊的T1弛豫谱图和T2驰豫谱图,结合核磁2D谱图,得到T1‑T2的二维谱图;通过所述T1‑T2的二维谱图判断中国蛤蜊蛋白是否变性,变性标准为:最长横向弛豫时间组分对应峰面积的比例小于4%,并且所述最长横向弛豫时间组分对应的T1驰豫谱图出现峰分裂现象。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快速判断蛋白变性情况,可以为食品加工过程中品质形成提供新思路,对产品成熟度进行判断,监控加工过程以调整加工时间,借此对产品品质进行控制。

A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denaturation of clam protein based on low field NM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低场核磁共振判断中国蛤蜊蛋白变性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图谱检测中国蛤蜊的水分分布,并且通过信息判断热变性程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水产品中最主要的组成成分是水分和蛋白,其中,蛋白是水产品的支撑结构,水分是最主要的成分,并且在蛋白中分布于各个结构中。水产品中蛋白质的变化和水分含量、分布和存在状态会影响蛋白源食品的结构和质地等。而蛋白质的变性情况会影响水分结构与分布,这种蛋白质的变化可以直观的通过水分分布来观测。目前,检测水分含量的传统方法主要是干燥恒重法,蒸馏法等,而蛋白变性的判断通常是采用差式扫描量热的方法及蛋白提取率等实验耗时较长的方法,这些方法虽然接受度较高,但是也存在耗时久、误差大、繁琐费力,而且破坏样品等问题。因此,发展一种快速无损、实时检测水产品水分含量和判断蛋白变性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可以快速无损地测定蛋白源水产品中水分,这些水分别存在于蛋白的二级结构、蛋白质内部和蛋白质间。因此通过低场核磁技术可以准确地检测水分在蛋白源水产品内的分布情况,借此反应蛋白的变化。现有技术运用T2(横向弛豫)谱图,缺点是无法准确确定水分分布位置,只能得到样品的横向分布信息,不能得到全面的弛豫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相对于T2驰豫谱图来说,T1(纵向弛豫)-T2的二维谱图能够更好地反应水分状态的信息,对T2驰豫谱图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借此,寻求一种高效无损的方法来判断样品蛋白变性情况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检测水产品中水分含量,并判断蛋白变性情况的方法,快速无损。一种基于低场核磁共振判断中国蛤蜊蛋白变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低场核磁分析:利用低场核磁采集水煮加工的中国蛤蜊(Spisulasachalinensis)的驰豫信息,利用IR-CPMG脉冲序列法收集核磁共振回波信号,反演获得反演曲线数据,即利用多指数拟合得到的纵向驰豫数据和横向弛豫数据;其中,测试条件如下:SF=22,P1=12,O1=392842.53,TD=3675244,PRG=0~3,TW=4800~5300,P2=25.04,DL2=0.3~1.0,NECH=14000~16000,NT1=10~18,SW=200,RFD=0.08,DRG=3,NS=2~16;S2、将步骤S1获得横向驰豫数据作图得T2驰豫谱图,将纵向弛豫数据作图得T1驰豫谱图,将所述T1驰豫谱图和T2驰豫谱图结合核磁2D谱图,得到T1-T2的二维谱图;S3、通过步骤S2所述T1-T2的二维谱图判断蛤蜊蛋白是否变性,变性标准为:最长横向弛豫时间组分对应峰面积比例小于4%,并且该组分对应的T1驰豫谱图出现峰分裂现象。优选方式下,步骤S1所述水煮具体为:40~100℃水煮2min。优选方式下,步骤S1所述测试条件为:SF=22,P1=12,O1=392842.53,TD=3675244,PRG=1,TW=5000,P2=25.04,DL2=0.6,NECH=15000,NT1=15,SW=200,RFD=0.08,DRG=3,NS=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通过低场核磁技术检测水分在蛋白源水产品内的分布情况,借此推测蛋白的状态。相对于T2驰豫谱图来说,T1-T2的二维谱图能够详细地反应水分状态的信息,对T2驰豫谱图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寻求一种高效无损的方法来判断样品蛋白变性情况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40℃处理2min的中国蛤蜊样品的T1-T2的二维谱图,说明经过40℃水煮的中国蛤蜊中的水分分布情况,最长横向弛豫时间组分(横向弛豫时间为896.15ms)对应峰面积比例为5.58%,不符合小于4%的变性判断标准,并且该组分对应的T1没有出现峰分裂现象,判断中国蛤蜊组织没有发生变性;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40℃处理2min的中国蛤蜊样品的差示扫描量热结果,结果显示,曲线中向下的吸收峰明显,说明40℃的水煮并没有导致的蛋白变性;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80℃处理2min的中国蛤蜊样品的T1-T2的二维谱图,说明经过80℃水煮的中国蛤蜊中的水分分布情况,最长横向弛豫时间组分(横向弛豫时间为719.69ms)对应峰面积比例为6.12%,不符合小于4%的变性判断标准,但是该组分对应的T1出现峰分裂现象,判断中国蛤蜊蛋白部分变性,没有彻底变性;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80℃处理2min的中国蛤蜊样品的差示扫描量热结果,结果显示,整体的向下峰的高度发生明显缩短,说明蛋白没有彻底变性;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100℃处理2min的中国蛤蜊样品的T1-T2的二维谱图,说明经过100℃水煮的中国蛤蜊中的水分分布情况,最长横向弛豫时间组分(横向弛豫时间为863.34ms)对应峰面积比例为1.84%,小于4%,并且该组分对应的T1出现峰分裂现象,判断蛋白彻底变性;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100℃处理2min的中国蛤蜊样品的的差示扫描量热结果,结果显示,整体的曲线变得光滑,说明蛋白产生了彻底的变性;图7是本专利技术对比例中100℃处理2min的中国蛤蜊样品的T1弛豫谱图,说明经过100℃水煮的中国蛤蜊中的水分纵向弛豫信息,同时可以在弛豫谱图中发现T1组分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不能判断蛋白变性情况;图8是本专利技术对比例中100℃处理2min的中国蛤蜊样品的T2弛豫谱图,说明经过100℃处理的中国蛤蜊中的水分分布情况,T2驰豫谱图中最长横向弛豫时间组分(横向弛豫时间为811.13ms)对应峰面积比例为12.20%,大于4%,结合图7判断蛋白没有变性。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更加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同时对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以及各个方面的优点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然而,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是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一种基于低场核磁共振判断中国蛤蜊蛋白变性的方法,包括步骤:S1、低场核磁分析:利用低场核磁采集水煮的中国蛤蜊的驰豫信息,进,利用IR-CPMG脉冲序列法收集核磁共振回波信号,利用多维函数处理方法反演获得回波衰减曲线数据,即利用多指数拟合得到的纵向和横向弛豫数据;其中,测试条件如下:SF=22,P1=12,O1=392842.53,TD=3675244,PRG=0~3,TW=4800~5300,P2=25.04,DL2=0.3~1.0,NECH=14000~16000,NT1=10~18,SW=200,RFD=0.08,DRG=3,NS=2~16;S2、将步骤S1获得横向驰豫数据作图得T2驰豫谱图,将纵向弛豫数据作得T1驰豫谱图,将所述T1驰豫谱图、T2驰豫谱图和核磁2D谱图结合,得到T1-T2的二维谱图;S3、通过步骤S2所述T1-T2的二维谱图判断中国蛤蜊蛋白是否变性,变性标准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低场核磁共振判断中国蛤蜊蛋白变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S1、低场核磁分析:利用低场核磁采集水煮加工的中国蛤蜊的驰豫信息,利用IR-CPMG脉冲序列法收集核磁共振回波信号,反演获得回波衰减曲线数据,利用多指数拟合得到的纵向驰豫数据和横向弛豫数据;/n其中,测试条件如下:SF=22,P1=12,O1=392842.53,TD=3675244,PRG=0~3,TW=4800~5300,P2=25.04,DL2=0.3~1.0,NECH=14000~16000,NT1=10~18,SW=200,RFD=0.08,DRG=3,NS=2~16;/nS2、将步骤S1所述横向驰豫数据作图得T2驰豫谱图,将步骤S1所述纵向弛豫数据作图得T1驰豫谱图,将所述T1驰豫谱图和T2驰豫谱图结合核磁2D谱图,得到T1-T2的二维谱图;/nS3、通过步骤S2所述T1-T2的二维谱图判断中国蛤蜊蛋白是否变性,变性标准为:最长横向弛豫时间组分对应峰面积的比例小于4%,并且所述最长横向弛豫时间组分对应的T1驰豫谱图出现峰分裂现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低场核磁共振判断中国蛤蜊蛋白变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低场核磁分析:利用低场核磁采集水煮加工的中国蛤蜊的驰豫信息,利用IR-CPMG脉冲序列法收集核磁共振回波信号,反演获得回波衰减曲线数据,利用多指数拟合得到的纵向驰豫数据和横向弛豫数据;
其中,测试条件如下:SF=22,P1=12,O1=392842.53,TD=3675244,PRG=0~3,TW=4800~5300,P2=25.04,DL2=0.3~1.0,NECH=14000~16000,NT1=10~18,SW=200,RFD=0.08,DRG=3,NS=2~16;
S2、将步骤S1所述横向驰豫数据作图得T2驰豫谱图,将步骤S1所述纵向弛豫数据作图得T1驰豫谱图,将所述T1驰豫谱图和T2驰豫谱图结合核磁2D谱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明乾王偲琦陈衍男崔国馨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