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风轮机叶片阳模的基础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706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风轮机叶片阳模领域的一种用于风轮机叶片阳模的基础部,包括底座、挡框、支撑杆和支撑板,底座顶端以中心为对称中心对称开设有两排螺纹槽,底座顶端左右边缘对称开设有两组第一矩形槽,底座顶端前后边缘对称开设有两组第二矩形槽,挡框底端左右边缘对称固定连接有和第一矩形槽配合的第一矩形插块,挡框底端前后边缘固定连接有和第二矩形槽配合的第二矩形插块,支撑杆侧壁底端设置有和螺纹槽配合的外螺纹,支撑杆顶端边缘开设有贯穿孔,支撑杆内部活动插接有调节杆,调节杆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和贯穿孔配合的通孔,通孔和贯穿孔内部插接有限位杆,支撑板底端开设有和调节杆顶端配合的插孔。

A basic part of the male mould for the blades of wind turbin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风轮机叶片阳模的基础部
本技术涉及风轮机叶片阳模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风轮机叶片阳模的基础部。
技术介绍
风能已经成为能源领域最具商业推广前景的项目之一,在国内外发展迅速。而风轮机在风能发电技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风轮机的叶片也就是风电叶片的制作更是重中之重,风电叶片的生产中最为重要的是风电叶片模具,叶片模具通常指的是阴模,阴模用于生产糊制叶片,制造阴模前还需先制造用于制作阴模的阳模,阳模主要是叶壳阳模,就是构成叶片上下型面几何型面的模胎,结构上需要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国外先进的阳模制造工艺是大型数控加工设备加工型面,先是在易加工的硬质泡沫体上粗加工,加工到一定尺寸,在泡沫体表面喷涂一定厚度的硬壳,再加工这一硬壳到尺寸,再抛光,达到翻制阴模所需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这种加工设备国内还很少,采用这种方法困难较大。另一种制造阳模的方法,是使用大量数控加工的精确切面样板,控制手工修理型面,这样也可达到精度要求,阳模主要由基础支撑结构、型板以及成型壳体组成。目前,申请号CN201721590066.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风轮机叶片模具的阳模,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阳模不利于搬动,寿命较短,不能回收处理污染环境等问题。本技术用于制造风轮机叶片模具的阳模包括基础钢结构、设置在所述基础钢结构上的型板和固设在所述型板顶部的成型外壳,所述成型外壳由多块可直接机加工的热塑性板材拼接制成。本技术直接用多块拼接在一起的可加工的热塑性板材代替原有的三层复合结构,不仅优化了结构,也可以直接进行机械加工。另外本技术采用可回收利用的热塑性材料不仅结构轻便耐腐蚀,而且可以回收利用,节约了成本,保护了环境。但是,采用该装置提供的风轮机叶片阳模来制作风轮机阴模,通过基础钢构对风轮机叶片阳模进行支撑,底部未设置支撑固定措施,支撑强度较低,且无法对支撑的高度进行调节。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风轮机叶片阳模的基础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风轮机叶片阳模的基础部,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采用该装置提供的风轮机叶片阳模来制作风轮机阴模,通过基础钢构对风轮机叶片阳模进行支撑,底部未设置支撑固定措施,支撑强度较低,且无法对支撑的高度进行调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风轮机叶片阳模的基础部,包括底座、挡框、支撑杆和支撑板,所述底座顶端以中心为对称中心对称开设有两排螺纹槽,所述底座顶端左右边缘对称开设有两组第一矩形槽,所述底座顶端前后边缘对称开设有两组第二矩形槽,所述挡框底端左右边缘对称固定连接有和第一矩形槽配合的第一矩形插块,所述挡框底端前后边缘固定连接有和第二矩形槽配合的第二矩形插块,所述支撑杆侧壁底端设置有和螺纹槽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支撑杆顶端边缘开设有贯穿孔,所述支撑杆内部活动插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和贯穿孔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和贯穿孔内部插接有限位杆,所述支撑板底端开设有和调节杆顶端配合的插孔。优选的,所述底座为配重底座且底座底部为粗糙摩擦面,所述挡框的外尺寸等于底座顶端的尺寸。优选的,所述螺纹槽等间距设置在底座顶端,所述螺纹槽的深度大于底座高度的的二分之一,所述外螺纹的长度等于螺纹槽的深度。优选的,所述第一矩形槽的深度和第二矩形槽的深度相同,所述第一矩形槽的深度大于底座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一矩形插块的高度等于第一矩形槽的深度且二者处处吻合,所述第二矩形插块的高度等于第二矩形槽的深度且二者处处吻合。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分为带有外螺纹的部分和光滑部分且光滑部分为空心结构,所述调节杆活动插接在支撑杆光滑部分内部。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长度大于支撑杆的外直径,所述限位杆表壁两端对称设置有螺纹,所述限位杆两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优选的,所述支撑杆、调节杆和限位杆均有强度较高材料制作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矩形槽、第二矩形槽、螺纹槽和支撑杆,便于装置的安装和拆卸,方便操作人员对装置进行安装,便于使用;通过设置贯穿孔、调节杆和通孔,利用限位杆穿过贯穿孔和通孔调整调节杆在支撑杆内伸缩的高度,从而对支撑板所处的高度进行调节;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通过将外部的风电叶片阳模基础支撑钢构设置在支撑板上,通过底座提高了对阳模的支撑强度,同时能够对支撑高度进行调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底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挡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支撑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座,2-挡框,3-支撑杆,4-支撑板,40-插孔,5-螺纹槽,6-第一矩形槽,7-第二矩形槽,8-第一矩形插块,9-第二矩形插块,10-外螺纹,11-贯穿孔,12-调节杆,13-通孔,14-限位杆,15-固定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风轮机叶片阳模的基础部,包括底座1、挡框2、支撑杆3和支撑板4,底座1顶端以中心为对称中心对称开设有两排螺纹槽5,底座1顶端左右边缘对称开设有两组第一矩形槽6,底座1顶端前后边缘对称开设有两组第二矩形槽7,挡框2底端左右边缘对称固定连接有和第一矩形槽6配合的第一矩形插块8,挡框2底端前后边缘固定连接有和第二矩形槽7配合的第二矩形插块9,支撑杆3侧壁底端设置有和螺纹槽5配合的外螺纹10,支撑杆3顶端边缘开设有贯穿孔11,支撑杆3内部活动插接有调节杆12,调节杆12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和贯穿孔11配合的通孔13,通孔13和贯穿孔11内部插接有限位杆14,支撑板4底端开设有和调节杆12顶端配合的插孔40。其中,底座1为配重底座且底座1底部为粗糙摩擦面,增强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挡框2的外尺寸等于底座1顶端的尺寸,挡框2的设置能够避免杂物进入螺纹槽5中;螺纹槽5等间距设置在底座1顶端,螺纹槽5的深度大于底座1高度的的二分之一,外螺纹10的长度等于螺纹槽5的深度;第一矩形槽6的深度和第二矩形槽7的深度相同,第一矩形槽6的深度大于底座1高度的二分之一,第一矩形插块8的高度等于第一矩形槽6的深度且二者处处吻合,第二矩形插块9的高度等于第二矩形槽7的深度且二者处处吻合,使得挡框2底部和底座1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风轮机叶片阳模的基础部,包括底座(1)、挡框(2)、支撑杆(3)和支撑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以中心为对称中心对称开设有两排螺纹槽(5),所述底座(1)顶端左右边缘对称开设有两组第一矩形槽(6),所述底座(1)顶端前后边缘对称开设有两组第二矩形槽(7),所述挡框(2)底端左右边缘对称固定连接有和第一矩形槽(6)配合的第一矩形插块(8),所述挡框(2)底端前后边缘固定连接有和第二矩形槽(7)配合的第二矩形插块(9),所述支撑杆(3)侧壁底端设置有和螺纹槽(5)配合的外螺纹(10),所述支撑杆(3)顶端边缘开设有贯穿孔(11),所述支撑杆(3)内部活动插接有调节杆(12),所述调节杆(12)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和贯穿孔(11)配合的通孔(13),所述通孔(13)和贯穿孔(11)内部插接有限位杆(14),所述支撑板(4)底端开设有和调节杆(12)顶端配合的插孔(4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风轮机叶片阳模的基础部,包括底座(1)、挡框(2)、支撑杆(3)和支撑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以中心为对称中心对称开设有两排螺纹槽(5),所述底座(1)顶端左右边缘对称开设有两组第一矩形槽(6),所述底座(1)顶端前后边缘对称开设有两组第二矩形槽(7),所述挡框(2)底端左右边缘对称固定连接有和第一矩形槽(6)配合的第一矩形插块(8),所述挡框(2)底端前后边缘固定连接有和第二矩形槽(7)配合的第二矩形插块(9),所述支撑杆(3)侧壁底端设置有和螺纹槽(5)配合的外螺纹(10),所述支撑杆(3)顶端边缘开设有贯穿孔(11),所述支撑杆(3)内部活动插接有调节杆(12),所述调节杆(12)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和贯穿孔(11)配合的通孔(13),所述通孔(13)和贯穿孔(11)内部插接有限位杆(14),所述支撑板(4)底端开设有和调节杆(12)顶端配合的插孔(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风轮机叶片阳模的基础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配重底座且底座(1)底部为粗糙摩擦面,所述挡框(2)的外尺寸等于底座(1)顶端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风轮机叶片阳模的基础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槽(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佳俊王辉刘娟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双菱风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