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采暖用户需求的被动式自动化节能供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857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采暖用户需求的被动式自动化节能供热系统。包括信息中心与若干复合热源,相邻两个复合热源之间通过供热主管连通,复合热源通过其出口安装的供热支管连接有热交换站,热交换站通过其出口安装的管道连接有用户端。该系统的用户根据舒适度需求发出指令到第四控制模块,对该用户的热能供给作出调整,直至达到用户需求的舒适度,系统根据用户的调整需求及时反馈到热交换站,热交换站将这种调整进行汇总通过热网反馈到复合热源,复合热源将所有热交换站的需求汇总反馈到锅炉,锅炉根据实时热能的需求作出输出热能的调整,实现从端、站、网、源的逐级调整逐级反馈,极大提高用户的舒适度和满意度,而且有效保证系统整体反馈的实时性,减少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采暖用户需求的被动式自动化节能供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热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采暖用户需求的被动式自动化节能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供暖就是用多种方式取得热量向室内供暖,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以创造适宜的生活条件或工作条件的技术。供暖系统由热源(热媒制备)、热循环系统(管网或热媒输送)及散热设备(热媒利用)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供暖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低温热媒在热源中被加热,吸收热量后,变为高温热媒(高温水或蒸汽),经输送管道送往室内,通过散热设备放出热量,使室内的温度升高;散热后温度降低,变成低温热媒(低温水),再通过回收管道返回热源,进行循环使用。如此不断循环,从而不断将热量从热源送到室内,以补充室内的热量损耗,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每个人的体质与身体的状态都是不一样的,抗寒程度也不一定,同一个供暖温度对有些人来说正好,对有些人来说温度低了,对有些人来说温度高了。而目前市面上的供热系统多数采用大锅饭的模式,即根据当日气温和用户的实际供热面积实施以热源为中心逐级向用户进行热能的分摊,其供暖热媒温度是统一的,用户只能根据分摊的热能受热,并不能根据用户不同的体感需求进行调整,不能将用户各种需求及时反应到热源,造成用户的不舒适,且易造成热能的浪费,不符合当下节能环保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采暖用户需求的被动式自动化节能供热系统,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舒适度需求,而且能够根据用户的不同舒适度需求及时作出调整从而减少能源的浪费。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采暖用户需求的被动式自动化节能供热系统,包括信息中心与若干复合热源,相邻两个复合热源之间通过供热主管连通,所述复合热源通过其出口安装的供热支管连接有热交换站,所述热交换站通过其出口安装的管道连接有用户端,所述管道的出口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阀门;所述复合热源包括若干锅炉和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热交换站通过第三控制模块与所述复合热源、用户端进行数据传递及处理,所述用户端包括第四控制模块和用户操作模块;其中,所述用户操作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自身需求设定室温并发出温度需求调整指令,同时将温度需求调整指令通过二次网发送给所述第三控制模块,所述第四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温度需求调整指令后首先比较所述电磁阀门处的温度和所述温度需求调整指令,然后根据比较结果对输入用户端的热量进行调整,直到达到用户设定的室温;所述第三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温度需求调整指令后首先比较所述热交换站提供的温度和所述温度需求调整指令,然后根据比较结果发出热量调整指令对所述热交换站的输出热量进行调整,直到满足所述用户端的能耗需求;在所述第三控制模块发出热量调整指令的同时,通过一次网将所述热量调整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热量调整指令后首先比较所述锅炉提供的热量和所述热量调整指令,然后根据比较结果对所述复合热源的输出热量进行调整,直到满足所述热交换站的能耗需求。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供热主管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与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供热主管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与第二电磁阀,所述供热支管的进口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三电磁阀、第三温度传感器与流量计,所述供热支管的出口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四温度传感器与第四电磁阀。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信息中心包括第一控制器、源-源连通控制模块,源-源热量计算模块、源-源热量存储模块、通信模块与复合热源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源-源连通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两个复合热源之间的热能连通,所述源-源热量计算模块用于计算两个复合热源之间连通时的热量,所述源-源热量存储模块用于储存两个复合热源之间连通时的热量数据,所述复合热源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复合热源的相关信息。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控制器、阀门控制模块、通信模块、源-站热量统计模块、源-站热量存储模块、复合热源热量统计模块、源-站热量输出统计模块、源-站热量输出存储模块、锅炉热量存储模块、锅炉热量计算模块与热交换站数据存储模块,所述阀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磁阀门的开关及其开度,所述源-站热量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复合热源到热交换站之间的热量,所述源-站热量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复合热源与热交换站之间的热量数据,所述复合热源热量统计模块用于计算复合热源内输出的总热量,所述源-站热量输出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复合热源与热交换站之间管网内输出的热量,所述源-站热量输出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复合热源与热交换站之间管网内输出的热量数据,所述锅炉热量存储模块和锅炉热量计算模块均安装在所述锅炉上,分别用于存储锅炉中输出的热量数据和用于计算锅炉内输出的热量,所述热交换站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热交换站的相关信息。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控制模块包括第三控制器、阀门控制模块、通信模块、源-站热量计算模块、源-站热量计算模块与用户数据存储模块,所述阀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磁阀的开关及其开度,所述源-站热量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复合热源到热交换站之间的热量,所述源-站热量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复合热源到热交换站之间管路内输出的热量,所述用户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户端的相关数据。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用户端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正面镶嵌安装有触控显示屏,所述第四控制模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且第四控制模块与电磁阀门电连,所述壳体的一侧贯穿开设有出入口,所述壳体靠近所述出入口的内壁沿所述出入口对称设置有滑杆与螺纹杆,所述滑杆与螺纹杆之间设置有传动板,所述滑杆穿透所述传动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圆形块,所述传动板靠近所述出入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挡块,所述挡块远离所述传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探头,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探头的外围罩设有挡架,所述壳体内壁底部靠近所述出入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螺纹杆传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四控制模块包括第四控制器、阀门控制模块、温湿度监测模块、显示模块、温度预设模块、开关模块、供暖数据存储模块与通信模块,所述阀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磁阀的开关及其开度,所述温湿度监测模块用于对温湿度传感器探头的数据进行监测,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将相关数据在触控显示屏上显示,所述温度预设模块用于对室内供暖的温度进行设定,所述开关模块用于控制用户端供暖的关闭与开启,所述供暖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于设定的相关数据。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板的上端设置有滑孔,下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滑孔用于放置所述滑杆,所述螺纹孔用于放置所述螺纹杆。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装置由马达、传动轴与两个锥齿轮组成,所述马达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端内壁,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马达,另一端连接一个锥齿轮,另一个锥齿轮安装在所述螺纹杆穿透所述传动板的一侧,安装在所述传动轴上的锥齿轮的侧端与安装在所述螺纹杆上的锥齿轮啮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用户根据舒适度需求发出指令到第四控制模块,对该用户的热能供给作出调整,直至达到用户需求的舒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采暖用户需求的被动式自动化节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中心与若干复合热源,相邻两个复合热源之间通过供热主管连通,所述复合热源通过其出口安装的供热支管连接有热交换站,所述热交换站通过其出口安装的管道连接有用户端,所述管道的出口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阀门;/n所述复合热源包括若干锅炉和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热交换站通过第三控制模块与所述复合热源、用户端进行数据传递及处理,所述用户端包括第四控制模块(12)和用户操作模块;/n其中,所述用户操作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自身需求设定室温并发出温度需求调整指令,同时将温度需求调整指令通过二次网发送给所述第三控制模块,所述第四控制模块(12)接收到所述温度需求调整指令后首先比较所述电磁阀门处的温度和所述温度需求调整指令,然后根据比较结果对输入用户端的热量进行调整,直到达到用户设定的室温;所述第三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温度需求调整指令后首先比较所述热交换站提供的温度和所述温度需求调整指令,然后根据比较结果发出热量调整指令对所述热交换站的输出热量进行调整,直到满足所述用户端的能耗需求;在所述第三控制模块发出热量调整指令的同时,通过一次网将所述热量调整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热量调整指令后首先比较所述锅炉提供的热量和所述热量调整指令,然后根据比较结果对所述复合热源的输出热量进行调整,直到满足所述热交换站的能耗需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采暖用户需求的被动式自动化节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中心与若干复合热源,相邻两个复合热源之间通过供热主管连通,所述复合热源通过其出口安装的供热支管连接有热交换站,所述热交换站通过其出口安装的管道连接有用户端,所述管道的出口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阀门;
所述复合热源包括若干锅炉和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热交换站通过第三控制模块与所述复合热源、用户端进行数据传递及处理,所述用户端包括第四控制模块(12)和用户操作模块;
其中,所述用户操作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自身需求设定室温并发出温度需求调整指令,同时将温度需求调整指令通过二次网发送给所述第三控制模块,所述第四控制模块(12)接收到所述温度需求调整指令后首先比较所述电磁阀门处的温度和所述温度需求调整指令,然后根据比较结果对输入用户端的热量进行调整,直到达到用户设定的室温;所述第三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温度需求调整指令后首先比较所述热交换站提供的温度和所述温度需求调整指令,然后根据比较结果发出热量调整指令对所述热交换站的输出热量进行调整,直到满足所述用户端的能耗需求;在所述第三控制模块发出热量调整指令的同时,通过一次网将所述热量调整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热量调整指令后首先比较所述锅炉提供的热量和所述热量调整指令,然后根据比较结果对所述复合热源的输出热量进行调整,直到满足所述热交换站的能耗需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采暖用户需求的被动式自动化节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主管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1)与第一温度传感器(2),所述供热主管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3)与第二电磁阀(4),所述供热支管的进口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三电磁阀(5)、第三温度传感器(6)与流量计(7),所述供热支管的出口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四温度传感器(8)与第四电磁阀(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采暖用户需求的被动式自动化节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中心包括第一控制器、源-源连通控制模块,源-源热量计算模块、源-源热量存储模块、通信模块与复合热源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源-源连通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两个复合热源之间的热能连通,所述源-源热量计算模块用于计算两个复合热源之间连通时的热量,所述源-源热量存储模块用于储存两个复合热源之间连通时的热量数据,所述复合热源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复合热源的相关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采暖用户需求的被动式自动化节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控制器、阀门控制模块、通信模块、源-站热量统计模块、源-站热量存储模块,复合热源热量统计模块、源-站热量输出统计模块、源-站热量输出存储模块、锅炉热量存储模块、锅炉热量计算模块与热交换站数据存储模块,所述阀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磁阀门的开关及其开度,所述源-站热量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复合热源到热交换站之间的热量,所述源-站热量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复合热源与热交换站之间的热量数据,所述复合热源热量统计模块用于计算复合热源内输出的总热量,所述源-站热量输出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复合热源与热交换站之间管网内输出的热量,所述源-站热量输出存储模块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锋余清何章毅谭艳马古柏戈宏伟徐隆慧骆功喜姜颂军陈虎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和融热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