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床用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368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铣床用工装,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为框型;所述第一面板固接所述支架的顶端,所述第一面上设置有安装孔;压板组件,所述连接杆穿设所述安装孔,所述连接杆顶端铰接压板,所压板为弹性件,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板和所述第一面板接触;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支架滑动配合,所述连接杆的底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面板,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固接所述连接杆,述推板与所述第二面板接触;力臂杆,所述力臂杆一端垂直固接丝杆,所述丝杆与穿设所述第二面板,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二面板滑动配合,所述丝杆与所述支架螺纹配合。解决了现有的铣床用工装效率低和不便捷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铣床用工装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加工
,具体是一种铣床用工装。
技术介绍
铣床主要指用铣刀对工件多种表面进行加工的机床。通常铣刀以旋转运动为主运动,工件和铣刀的移动为进给运动。它可以加工平面、沟槽,也可以加工各种曲面、齿轮等。铣床在加工零件时,需要对其进行固定,现有的铣床用工装,通过带有螺栓的压板,固定在工件的边缘,通过内六角扳手逐个旋拧螺栓,从而固定工件。现有的铣床用工装可以实现对工件的固定,但其效率较低,且不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铣床用工装,解决了现有的铣床用工装效率低和不便捷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铣床用工装,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为框型;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固接所述支架的顶端,所述第一面上设置有安装孔;压板组件,所述压板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设所述安装孔,所述连接杆顶端铰接压板,所压板为弹性件,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板和所述第一面板接触;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设置在支架内,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支架滑动配合,所述连接杆的底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面板,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固接所述连接杆,所述推板与所述第二面板接触;力臂杆,所述力臂杆一端垂直固接丝杆,所述丝杆与穿设所述第二面板,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二面板滑动配合,所述丝杆与所述支架螺纹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压板组件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压板组件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面板上,若干个连接杆穿设所述第一面板和支架,若干个所述连接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面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面板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弹簧,若干个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接第二面板和支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压板包括上板块和下板块,所述上板块与所述下板块垂直固接,所述上板块的形状为箭头型,所上板块的尾端固接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板块固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支架的底端面板大于所述支架的顶端面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均为矩形状,所述第一面板上设置有防滑胶条。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通过将所述所述第一面板固接所述支架的顶端,所述第一面上设置有安装孔;压板组件,所述压板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设所述安装孔,所述连接杆顶端铰接压板,所压板为弹性件,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板和所述第一面板接触;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设置在支架内,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支架滑动配合,所述连接杆的底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面板,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固接所述连接杆,所述推板与所述第二面板接触;力臂杆,所述力臂杆一端垂直固接丝杆,所述丝杆与穿设所述第二面板,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二面板滑动配合,所述丝杆与所述支架螺纹配合。可实现便捷的对工件进行固定和取下,提高加工效率。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附图说明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铣床用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铣床用工装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现有的铣床工装在固定工件时,将压板压在工件上,再用内六角扳手逐个拧紧,取下时,再用内六角扳手逐个拧松,效率较低。本实施就是提供一种可快捷固定工件和取下工件的铣床用工装。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铣床用工装,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为框型;第一面板2,所述第一面板2固接所述支架1的顶端,所述第一面上设置有安装孔;压板组件,所述压板组件包括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穿设所述安装孔,所述连接杆3顶端铰接压板4,所压板4为弹性件,所述连接杆3上套设有第一弹簧5,所述第一弹簧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板4和所述第一面板2接触;第二面板6,所述第二面板6设置在支架1内,所述第二面板6与所述支架1滑动配合,所述连接杆3的底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面板6,所述连接杆3上设置有推板1010,所述推板10固接所述连接杆3,所述推板10与所述第二面板6接触;力臂杆7,所述力臂杆7一端垂直固接丝杆8,所述丝杆8与穿设所述第二面板6,所述丝杆8与所述第二面板6滑动配合,所述丝杆8与所述支架1螺纹配合。丝杆8逆时针转动时,丝杆8下降,固接在丝杆8上的推板10下降,从而推动第二面板6下降,进而控制了连接杆3的下降,使得压板4向下紧压住工件11。本实例中的压板组件的数量两个,两个所述压板组件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面板2上,若干个连接杆3穿设所述第一面板2和支架1,若干个所述连接杆3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面板6。所述第二面板6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弹簧9,若干个所述第二弹簧9的两端分别固接第二面板6和支架1。设置第二弹簧9,有助于第二面板6的缓慢下降,且在第二弹簧9的作用力下,螺纹配合更加紧密。所述压板4包括上板块401和下板块402,所述上板块401与所述下板块402垂直固接,所述上板块401的形状为箭头型,所上板块401的尾端固接所述连接杆3,所述第一弹簧5与所述板块固接。所述支架1的底端面板大于所述支架1的顶端面板。所述第一面板2和第二面板6均为矩形状,所述第一面板2上设置有防滑胶条。增大工件11在第一面板2上的粗糙度,避免滑落工件11。使用方法及其工作原理:现有的铣床中通过多个压板4配合螺栓将工件11固定在工作台上,本实例通过将待加工的工件11放置在第一面板2上,通过转动压板4,使得压板4位于工件11上方,通过转动力臂杆7,从而控制丝杆8与支架1的顶端面板转动,使得丝杆8向下运动,固接在丝杆8上的推板10,向下运动,从而可使得第二面板6向下运动,连接杆3固接第二面板6,因此压板4在连接杆3的运动下,发生形变,上板块401向下弯曲压紧工件11。反向旋转丝杆8,可使得连接杆3上升,从而可使得上板块401恢复,从而可取出工件11。本实例中通过控制第二面下降,即控制了多个连接杆3的升降,更加方便使用。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铣床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架,所述支架为框型;/n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固接所述支架的顶端,所述第一面上设置有安装孔;/n压板组件,所述压板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设所述安装孔,所述连接杆顶端铰接压板,所压板为弹性件,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板和所述第一面板接触;/n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设置在支架内,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支架滑动配合,所述连接杆的底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面板,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固接所述连接杆,所述推板与所述第二面板接触;/n力臂杆,所述力臂杆一端垂直固接丝杆,所述丝杆与穿设所述第二面板,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二面板滑动配合,所述丝杆与所述支架螺纹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铣床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为框型;
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固接所述支架的顶端,所述第一面上设置有安装孔;
压板组件,所述压板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设所述安装孔,所述连接杆顶端铰接压板,所压板为弹性件,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板和所述第一面板接触;
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设置在支架内,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支架滑动配合,所述连接杆的底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面板,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固接所述连接杆,所述推板与所述第二面板接触;
力臂杆,所述力臂杆一端垂直固接丝杆,所述丝杆与穿设所述第二面板,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二面板滑动配合,所述丝杆与所述支架螺纹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床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组件的数量为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龙郭彬王艳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龙擎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