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检分段约束的装配式屈曲约束支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3201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检分段约束的装配式屈曲约束支撑,包括支撑内芯,沿支撑内芯长度方向依次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端部外围约束装置、中部外围约束装置和第二端部外围约束装置;第一端部外围约束装置、中部外围约束装置和第二端部外围约束装置均相对分布在支撑内芯的两表面,且与支撑内芯可拆卸连接;以及,填充在两组第一端部外围约束装置、第二端部外围约束装置之间,并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垫块;填充在两组中部外围约束装置之间,与其可拆卸连接的限位垫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分段更换损伤部位,避免材料浪费;支撑内芯的两侧面仅有垫块及限位垫块所在位置被遮挡,其余位置完全可见,为监测屈曲约束支撑的支撑内芯的变形及损伤提供了便利。

An assembled buckling restrained brace with visual inspection segment constrai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检分段约束的装配式屈曲约束支撑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结构减震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视检分段约束的装配式屈曲约束支撑。
技术介绍
屈曲约束支撑由支撑内芯以及外围约束装置组成,其中支撑内芯主要承受轴力作用,并利用其塑性变形消耗地震能量,外围约束装置则是通过提供抗弯刚度及抗弯承载力抑制支撑发生侧向屈曲,内芯与外围约束装置之间设有一定间隙,用以保证支撑内芯受压时不会因横向膨胀而塞死。目前,装配式屈曲约束支撑的外围约束装置按照约束装置材料以及组合情况可以分为三类:混凝土装配式外围约束单元、钢管混凝土组合装配式外围约束装置以及全钢装配式外围约束装置。在正常使用状态以及小震作用下,屈曲约束支撑的支撑内芯保持弹性状态,并为主体框架提供足够的刚度,大震作用下,支撑内芯会先于主体框架结构进入屈服,并大量消耗地震能量,减少主体结构在地震下的响应。但是,在震后修复时,需要先将装配式屈曲约束支撑的全部外围约束装置拆开,才能对屈曲约束支撑进行目视检查,而无法快速对屈曲约束支撑的损伤情况进行观测。此外,地震后即使发现外围约束装置发生了局部损伤,也需要对整段外围约束装置进行更换,造成了严重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了一种可视检分段约束的装配式屈曲约束支撑,能在震后对屈曲约束支撑的损伤进行快速、直接的目视检测,同时提高屈曲约束支撑外围约束装置材料的使用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视检分段约束的装配式屈曲约束支撑,包括支撑内芯,沿所述支撑内芯长度方向依次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端部外围约束装置、中部外围约束装置和第二端部外围约束装置;所述第一端部外围约束装置设为两组,相对分布在所述支撑内芯的一端的两表面,均与所述支撑内芯可拆卸连接;中部外围约束装置,所述中部外围约束装置设为两组,对称安装在所述支撑内芯的中部的两表面,均与所述支撑内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端部外围约束装置设为两组,相对分布在所述支撑内芯的另一端的两表面,均与所述支撑内芯可拆卸连接;以及,填充在两组所述第一端部外围约束装置、所述第二端部外围约束装置之间,并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垫块;填充在两组所述中部外围约束装置之间,与其可拆卸连接的限位垫块。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内芯包括一字型芯板和第一加强肋板,所述一字型芯板的中部两侧的边缘具有限位凸起,四块所述第一加强肋板两两固定连接在所述一字型芯板的两端,并且对称分布在所述一字型芯板端部的两表面上,与其垂直焊接;或,所述支撑内芯包括十字型芯板和第二加强肋板,所述十字型芯板的中部两侧的边缘具有限位凸起,所述十字型芯板的端部相邻两块芯板之间与所述第二加强肋板的两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每组所述第一端部外围约束装置包括:端部约束平板,所述端部约束平板的截面形状为T字型,截面沿轴线方向呈一端宽一端窄,所述端部约束平板的宽截面一端两侧设有螺栓孔,且中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加强肋板或第二加强肋板的凹口;所述端部约束平板的窄截面两侧设置有多个第一耳板,用于与所述垫块及对侧的所述端部约束平板连接;约束槽钢,所述约束槽钢的宽度小于所述端部约束平板窄截面的宽度,且所述约束槽钢的开口侧紧贴所述端部约束平板;端部连接板,所述端部连接板为矩形板,其上表面与所述约束槽钢及所述端部约束平板的底端截面焊接,在其两端及一侧边缘开设螺栓孔,用于与相邻的所述中部外围约束装置的端部连接;第一约束肋板及第二约束肋板,所述第一约束肋板及第二约束肋板均为三角形板,所述第一约束肋板成对布置于所述端部约束平板上的螺栓孔边缘,所述第二约束肋板成对布置于所述第一耳板的边缘,所述第一约束肋板及第二约束肋板的直角边分别通过角焊缝与所述端部约束平板及所述约束槽钢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中部外围约束装置包括:中部约束平板,所述中部约束平板两侧对称布置多个第二耳板,用以与垫块及对称的所述中部约束平板连接;约束槽钢,所述约束槽钢的宽度小于所述中部约束平板的宽度,所述约束槽钢的开口侧紧贴所述中部约束平板;端部连接板,所述端部连接板为矩形板,分布在所述中部约束平板的两端,其表面与所述中部约束平板及所述约束槽钢的端部截面焊接;在其两端及一侧边缘开设所述螺栓孔,用于与相邻的所述端部连接板的连接;第二约束肋板,所述第二约束肋板成对布置于所述第二耳板的边缘,通过角焊缝与所述中部约束平板及所述约束槽钢连接。进一步的,每组所述第二端部外围约束装置包括:端部约束平板,所述端部约束平板的截面形状为T字型,截面沿轴线方向呈一端宽一端窄,所述端部约束平板的宽截面一端两侧设有螺栓孔,且中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加强肋板或第二加强肋板的凹口;所述端部约束平板的窄截面两侧设置有多个第一耳板,用于与所述垫块及对侧的所述端部约束平板连接;约束槽钢,所述约束槽钢的宽度小于所述端部约束平板窄截面的宽度,且所述约束槽钢的开口侧紧贴所述端部约束平板;端部连接板,所述端部连接板为矩形板,其下表面与所述约束槽钢及所述端部约束平板的顶端截面焊接,在其两端及一侧边缘开设螺栓孔,用于与相邻的所述中部外围约束装置的端部连接;第一约束肋板及第二约束肋板,所述第一约束肋板及第二约束肋板均为三角形板,所述第一约束肋板成对布置于所述端部约束平板上的螺栓孔边缘,所述第二约束肋板成对布置于所述第一耳板的边缘,所述第一约束肋板及第二约束肋板的直角边分别通过角焊缝与所述端部约束平板及所述约束槽钢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垫块为矩形板,厚度大于所述一字型芯板或所述十字型芯板的厚度,所述垫块中间开有与所述螺栓孔对应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垫块为矩形板,厚度与所述垫块厚度相同,所述限位垫块中部开有与所述限位凸起适配的凹槽,两个所述限位垫块的凹槽相对布置,且分布在所述支撑内芯的两侧,共同约束支撑内芯的轴向滑动。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完成本专利技术的拼装后,支撑内芯的两个表面被外围约束装置遮挡,而支撑内芯的两侧面仅有垫块及限位垫块所在位置被遮挡,其余位置完全可见,为监测屈曲约束支撑的支撑内芯的变形及损伤提供了便利,也为屈曲约束支撑的震后修复工作奠定了基础。2、使用本专利技术在震后可快速实现屈曲约束支撑的检测及评估,组成外围约束装置的约束平板与支撑内芯均为矩形,二者通过高强螺栓及侧向垫块联系为整体,支撑内芯的侧面几乎完全暴露于视野中,震后可以保证有足够的空间观察支撑内芯的表面损伤及变形。3、可分段更换外围约束装置,根据震后对本专利技术的检测及损伤评估结果,将有损伤的支撑内芯及发生局部损伤的外围约束装置进行替换,无需对所有外围约束装置进行更换,避免了材料浪费。4、本专利技术所有组成部件均可以在工厂进行装配式生产,减少现场施工工作量,提高施工进度,便于安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视检分段约束的装配式屈曲约束支撑,包括支撑内芯(1),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支撑内芯(1)长度方向依次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端部外围约束装置(5)、中部外围约束装置(6)和第二端部外围约束装置(4);/n所述第一端部外围约束装置(5)设为两组,相对分布在所述支撑内芯(1)的一端的两表面,均与所述支撑内芯(1)可拆卸连接;/n中部外围约束装置(6),所述中部外围约束装置(6)设为两组,对称安装在所述支撑内芯(1)的中部的两表面,均与所述支撑内芯(1)可拆卸连接;/n所述第二端部外围约束装置(4)设为两组,相对分布在所述支撑内芯(1)的另一端的两表面,均与所述支撑内芯(1)可拆卸连接;以及,/n填充在两组所述第一端部外围约束装置(5)、所述第二端部外围约束装置(4)之间,并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垫块(7);填充在两组所述中部外围约束装置(6)之间,与其可拆卸连接的限位垫块(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检分段约束的装配式屈曲约束支撑,包括支撑内芯(1),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支撑内芯(1)长度方向依次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端部外围约束装置(5)、中部外围约束装置(6)和第二端部外围约束装置(4);
所述第一端部外围约束装置(5)设为两组,相对分布在所述支撑内芯(1)的一端的两表面,均与所述支撑内芯(1)可拆卸连接;
中部外围约束装置(6),所述中部外围约束装置(6)设为两组,对称安装在所述支撑内芯(1)的中部的两表面,均与所述支撑内芯(1)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端部外围约束装置(4)设为两组,相对分布在所述支撑内芯(1)的另一端的两表面,均与所述支撑内芯(1)可拆卸连接;以及,
填充在两组所述第一端部外围约束装置(5)、所述第二端部外围约束装置(4)之间,并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垫块(7);填充在两组所述中部外围约束装置(6)之间,与其可拆卸连接的限位垫块(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检分段约束的装配式屈曲约束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内芯(1)包括一字型芯板(2)和第一加强肋板(3),所述一字型芯板(2)的中部两侧的边缘具有限位凸起(21),四块所述第一加强肋板(3)两两固定连接在所述一字型芯板(2)的两端,并且对称分布在所述一字型芯板(2)端部的两表面上,与其垂直焊接;或,
所述支撑内芯(1)包括十字型芯板(22)和第二加强肋板(31),所述十字型芯板(22)的中部两侧的边缘具有限位凸起(21),所述十字型芯板(22)的端部相邻两块芯板之间与所述第二加强肋板(31)的两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视检分段约束的装配式屈曲约束支撑,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第一端部外围约束装置(5)包括:
端部约束平板(9),所述端部约束平板(9)的截面形状为T字型,截面沿轴线方向呈一端宽一端窄,所述端部约束平板(9)的宽截面一端两侧设有螺栓孔,且中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加强肋板(3)或所述第二加强肋板(31)的凹口;所述端部约束平板的窄截面两侧设置有多个第一耳板(91),用于与所述垫块(7)及对侧的所述端部约束平板(9)连接;
约束槽钢(10),所述约束槽钢(10)的宽度小于所述端部约束平板(9)窄截面的宽度,且所述约束槽钢(10)的开口侧紧贴所述端部约束平板(9);
端部连接板(11),所述端部连接板(11)为矩形板,其上表面与所述约束槽钢(10)及所述端部约束平板(9)的底端截面焊接,在其两端及一侧边缘开设螺栓孔,用于与相邻的所述中部外围约束装置(6)的端部连接;
第一约束肋板(12)及第二约束肋板(13),所述第一约束肋板(12)及第二约束肋板(13)均为三角形板,所述第一约束肋板(12)成对布置于所述端部约束平板(9)上的螺栓孔边缘,所述第二约束肋板(13)成对布置于所述第一耳板(91)的边缘,所述第一约束肋板(12)及第二约束肋板(13)的直角边分别通过角焊缝与所述端部约束平板(9)及所述约束槽钢(10)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军凯程东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