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家赫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座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30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座便器,包括座便器本体和通过铰链固定在本体上的座圈,其中座圈正反两面均设有小便收集导流结构。当座圈竖起时,座便器变成小便器,座圈背部的小便收集导流结构可以将小便引导到下方的座便器本体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功能座便器的座圈尺寸和普通座圈相当,而本体尺寸小于传统座便器,日常作为小便器使用,尺寸较小,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优化卫生间布局;座圈实现了大、小便时的小便导流,消除了小便从高处滴落和引起的飞溅对座便器本体的污染。

A multifunctional toil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座便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
为座便器,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座便器。
技术介绍
坐便器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居设备,传统座便器采用大小便共同收集,通过水流将大小便排入污水管道,同时清洁座便器内部,并在座便器内保留部分水以隔绝异味,抑制细菌滋生。由于大、小便性状不同,通常会采用两种流量分别冲洗大小便,但是为了排净座便器底部,任需较多的水量。在普通住宅和火车、飞机等公共场所,座便器通常是男女共用的,通常男性小便需要先将座便器的座圈和盖子掀开,使用不便,而小便时由于距离座便器具有较高距离,因此容易造成飞溅至座便器本体、座圈甚至地面和使用者本身身上,造成污染和异味,给后续使用者带来麻烦和卫生问题。普通的座便器占用空间大,影响走道使用宽度,从而减少了卫生间的可用面积。因此改进座便器的结构、提高使用舒适性和卫生程度、减小座便器的占用空间是非常有必要的。现有专利CN205000437U提供了一种节省空间马桶。包括马桶体,马桶体内形成马桶腔,马桶体底部设有马桶座,马桶体与马桶座转动连接,马桶体包括后部的大便部和前部的小便部。马桶的整体设计进行了优化,便于拓展卫生间的空间。但专利技术中大便部和小便部分开设置,占用空间的同时降低了使用效率。现有专利CN108412008A通过坐桶与马桶座活动连接的设计,在不使用时坐桶可收纳在马桶座中,有利于节省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另外在坐桶上还设置有隐蔽的小便池,不使用时可关闭小便池基座以防止异味,小便池基座和坐桶的移动均通过控制按钮控制,方便用户使用,该专利技术在坐桶上设置隐蔽的小便池,组合坐桶可收纳的设计,减小了马桶的占用空间,优化了卫生间布局。上述两项专利虽然可以通过收纳的方法解决空间问题,但是仍然存在结构复杂、使用不便的问题。现有专利CN201588287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坐便器,大便器本体的底部设有一小便器,大便器本体靠墙的一端设有可以安装在墙壁上的铰链,在大便器本体的便池上方和小便器便池的上方均设有冲洗水管,它们通过设在大便器本体上的电磁阀与自来水管连通,大便器本体上设有控制电磁阀的开关,大便器本体和小便器的下水管采用波纹管。该本技术在平时将大便器本体靠墙放置,可以腾出更多的空间,以解决有效使用面积不足的问题;大小便池的冲水的水源来自自来水,用少量的水即可将便池冲洗干净,达到节水的目的。该专利技术通过翻转大便器本体实现大小便收集排污功能,虽然可以节约空间,但本体重量较重,翻转使用不便;由于大小便通过同一管道排出,该设计没有解决本体翻下来后特别是在冲洗时污物从底部小便器溢出的问题;该专利技术依靠市水冲洗,没有虹吸排污防臭功能,在水压不足的场合无法使用,采用波纹管下水长时间使用会结垢,造成污染和异味。本专利技术在传统座便器结构基础上,通过缩小座便器本体尺寸、在座圈上设计双面小便导流结构和冲洗结构,同时满足坐式、立式小便和大便的需求,并且实现大、小便分别冲洗的功能,达到节水目的;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卫生节水、节省空间、使用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座便器,包括座便器本体、座圈和冲洗水源,座便器本体内设有大便收集器、防臭虹吸排污管、冲洗水管道,所述冲洗水源与大便收集器相连,座圈通过铰链装置活动连接在座便器本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圈内设置一块挡板,其正反两面均设有小便导流结构;所述座圈上设置有冲洗水管道,冲洗水管道一端连接上述小便导流结构,另一端通过软管、可控阀门连接冲洗水源;所述小便导流结构的出口与大便收集器向对。优选的,所述座便器本体上设有小便收集器,小便收集器与大便收集器相通或直接与下水管道连通或通过防臭排污弯管与下水管联通,所述小便导流结构的出口与小便收集器相对。更优选的,所述小便导流结构的出口通过软管与大便收集器相通或直接与下水管道连通或通过防臭排污弯管与下水管连通。优选的,冲洗水源可以是水箱蓄水或直接或通过可控阀门与市水相连。更为优选的,所述可控阀门为机械阀门、气动阀门或电控阀门。更为优选的,连接座便器本体和座圈的铰链具有阻尼功能。更为优选的,座圈具有加热保温功能,温度范围25~40℃。更为优选的,座圈表面局部或全部有抗菌、除臭涂层。优选的,所述可控阀门包括大便冲水阀门和小便冲水阀门,通过各自按钮其分别控制大便冲水和小便冲水。优选的,所述座便器本体尺寸在长度方向较座圈尺寸小3~20厘米,减小占地面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传统座便器结构基础上,通过缩小座便器本体尺寸、在座圈上设计双面小便导流结构和冲洗结构,同时满足坐式、立式小便的需求,并且实现大、小便分别冲洗的功能,达到节水目的;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卫生节水、节省空间、使用方便等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坐便模式结构侧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便模式结构侧面示意图。图3是座圈座式俯视图。图4是座圈立式前视图。本专利技术在传统座便器结构基础上,通过缩小座便器本体尺寸、在座圈上设计双面小便导流结构和冲洗结构,同时满足坐式、立式小便的需求,并且实现大、小便分别冲洗的功能,达到节水目的;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卫生节水、节省空间、使用方便等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4如图1、2、3和4所示,一种多功能座便器,包括座便器本体(1)、座圈(2)和冲洗水源(3)。所述座便器本体(1)内设有大便收集器(11)、防臭虹吸排污管(12)、冲洗水管道(13);所述冲洗水源(3)与大便收集器(11)相连;所述座圈(2)通过铰链装置活动连接在座便器本体(1)上;座圈(2)内设置一块挡板(20),挡板(20)正反两面均设有小便导流结构(21)和(22);座圈(2)上设置有冲洗水管道(23)和(24),冲洗水管道(23)和(24)一端连接小便导流结构(21)和(22),另一端通过软管、可控阀门连接冲洗水源(3);所述小便导流结构(21)和(22)的出口与大便收集器(11)向对,这就构成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该座便器的使用方法如下:在坐式大、小便时,座圈(2)平放,小便通过小便导流结构(21)被引流收集到大便收集器(11)中,大便直接通过挡板(20)上的开孔落入大便收集器(11),挡板(20)同时具有防飞溅的功能,使用结束后,通过冲水开关将冲洗水源(3)中的水通过座便器本体(1)内的冲洗管道(13)和座圈(2)内冲洗水管道(23)分别引入冲洗大便收集器(11)和座圈(2)内的小便导流结构(21);在立式小便时,座圈(2)通过铰链(4)立放,小便通过导流结构(22)被引流到收集大便收集器(11)中,使用结束后,通过冲水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座便器,包括座便器本体(1)、座圈(2)和冲洗水源(3),座便器本体(1)内设有大便收集器(11)、防臭虹吸排污管(12)、冲洗水管道(13),所述冲洗水源(3) 经冲洗水管道(13)与大便收集器(11)相连,座圈(2)通过铰链装置(4)活动连接在座便器本体(1)上,其特征在于,/n所述座圈(2) 内设置一块挡板(20),挡板(20)正反两面均设有小便导流结构(21)和(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座便器,包括座便器本体(1)、座圈(2)和冲洗水源(3),座便器本体(1)内设有大便收集器(11)、防臭虹吸排污管(12)、冲洗水管道(13),所述冲洗水源(3)经冲洗水管道(13)与大便收集器(11)相连,座圈(2)通过铰链装置(4)活动连接在座便器本体(1)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圈(2)内设置一块挡板(20),挡板(20)正反两面均设有小便导流结构(21)和(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圈(2)上设置有冲洗水管道(23)和(24),冲洗水管道(23)和(24)一端连接小便导流结构(21)和(22),另一端通过软管、可控阀门连接冲洗水源(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便导流结构(21)和(22)的出口与大便收集器(11)向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座便器,其特征在于,座便器本体(1)上设有小便收集器,小便收集器与大便收集器(11)相通或直接与下水管道连通或通过防臭排污弯管与下水管联通,所述小便导流结构(21)和(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赫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