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刹车油管管夹组件焊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291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刹车油管管夹组件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安装板定位块、第一油管夹持臂定位块、第二油管夹持臂定位块、安装板定位销、第一油管夹持臂定位销和第二油管夹持臂定位销;该安装板定位块顶面设有安装板定位沉槽;所述安装板定位销用于插入安装板的安装孔内;该第一油管夹持臂定位块顶端的限位槽用于供第一油管夹持臂的第一型勾部插入;该第一油管夹持臂定位销用于插入第一油管夹持臂的第一型勾部内;该第二油管夹持臂定位块上部的限位面用于与第二油管夹持臂的第二型勾部接触配合;该第二油管夹持臂定位销用于插入第二油管夹持臂的第二型勾部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用于刹车油管管夹组件焊接并能保证其各组件之间的位置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刹车油管管夹组件焊接工装
本技术属于一种刹车油管管夹组件焊接工装。
技术介绍
刹车油管管夹组件用于摩托车刹车油管支承安装和定位约束。可参见图1,图中为一种刹车油管管夹组件,其包括安装板(N-1)、第一油管夹持臂(N-2)和第二油管夹持臂(N-3);该安装板(N-1)大致呈V型状,该安装板(N-1)中部设有安装孔(N-11),该第一油管夹持臂(N-2)一端和第二油管夹持臂(N-3)一端分别焊接在所述安装板(N-1)两凸端上。该第一油管夹持臂(N-2)在远离所述安装板(N-1)的另一端具有第一U型勾部(N-21)。该第二油管夹持臂(N-3)在远离所述安装板(N-1)的另一端具有第二U型勾部(N-31)。由于该第一油管夹持臂(N-2)和第二油管夹持臂(N-3)采用焊接固定在所述安装板(N-1)上,同时要求保证其各组件之间的位置精度,而刹车油管管夹组件为异形结构,因此需要研发设计一种专用焊接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一个或多个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刹车油管管夹组件焊接工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刹车油管管夹组件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安装板定位块(2)、第一油管夹持臂定位块(3)、第二油管夹持臂定位块(4)、安装板定位销(5)、第一油管夹持臂定位销(6)和第二油管夹持臂定位销(7);该安装板定位块(2)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表面上,该安装板定位块(2)顶面设有安装板定位沉槽(2-1),该安装板定位沉槽(2-1)用于供安装板(N-1)放入定位;该安装板定位销(5)下端插设在所述安装板定位沉槽(2-1)内底面上,所述安装板定位销(5)用于插入安装板(N-1)的安装孔(N-11)内而配合定位;该第一油管夹持臂定位块(3)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表面上,该第一油管夹持臂定位块(3)顶端设有限位槽(3-1),该限位槽(3-1)用于供第一油管夹持臂(N-2)的第一U型勾部(N-21)插入而配合限位;该第一油管夹持臂定位销(6)插设在所述限位槽(3-1)的侧壁上,且该第一油管夹持臂定位销(6)用于插入第一油管夹持臂(N-2)的第一U型勾部(N-21)内而配合定位;该第二油管夹持臂定位块(4)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表面上,该第二油管夹持臂定位块(4)上部具有限位面(4-1),该限位面(4-1)用于与第二油管夹持臂(N-3)的第二U型勾部(N-31)接触配合而限位;该第二油管夹持臂定位销(7)一端插设在所述限位面(4-1)上,该第二油管夹持臂定位销(7)用于插入第二油管夹持臂(N-3)的第二U型勾部(N-31)内而配合定位。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能用于刹车油管管夹组件焊接并能保证其各组件之间的位置精度,同时其各组件定位装夹简单,操作方便,同时焊接后产品卸下方便,可提高焊接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刹车油管管夹组件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在未定位装夹时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在未定位装夹时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在未定位装夹时的左视图。图5是本技术在未定位装夹时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在未定位装夹时的立体图(朝向另外方向看时)。图7是本技术在定位装夹时的主视图。图8是本技术在定位装夹时的俯视图。图9是本技术在定位装夹时的左视图。图10是本技术在定位装夹时的立体图。图11是本技术在定位装夹时的立体图(朝向另外方向看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11,一种刹车油管管夹组件焊接工装,其包括底板1、安装板定位块2、第一油管夹持臂定位块3、第二油管夹持臂定位块4、安装板定位销5、第一油管夹持臂定位销6和第二油管夹持臂定位销7。该安装板定位块2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表面上,该安装板定位块2顶面设有安装板定位沉槽2-1,该安装板定位沉槽2-1用于供安装板N-1放入定位。该安装板定位销5下端插设在所述安装板定位沉槽2-1内底面上,所述安装板定位销5用于插入安装板N-1的安装孔N-11内而配合定位。该第一油管夹持臂定位块3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表面上,该第一油管夹持臂定位块3顶端设有限位槽3-1,该限位槽3-1用于供第一油管夹持臂N-2的第一U型勾部N-21插入而配合限位。该第一油管夹持臂定位销6插设在所述限位槽3-1的侧壁上,且该第一油管夹持臂定位销6用于插入第一油管夹持臂N-2的第一U型勾部N-21内而配合定位。该第二油管夹持臂定位块4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表面上,该第二油管夹持臂定位块4上部具有限位面4-1,该限位面4-1用于与第二油管夹持臂N-3的第二U型勾部N-31接触配合而限位。该第二油管夹持臂定位销7一端插设在所述限位面4-1上,该第二油管夹持臂定位销7用于插入第二油管夹持臂N-3的第二U型勾部N-31内而配合定位。在焊接前装夹定位时,可参见图2-11,首先,将安装板N-1放入该安装板定位块2顶面的安装板定位沉槽2-1内定位,并将所述安装板定位销5插入安装板N-1的安装孔N-11内而实现配合定位,此时该安装板N-1被精准定位和限位且不会移动。然后将该第一油管夹持臂N-2的第一U型勾部N-21插入第一油管夹持臂定位块3顶端的限位槽3-1内限位,再将第一油管夹持臂定位销6插设在限位槽3-1的侧壁上并同时插入第一油管夹持臂N-2的第一U型勾部N-21内而实现定位,此时该第一油管夹持臂N-2另一端(即焊接端)正好能贴在安装板N-1一端上表面上,此时该第一油管夹持臂N-2被精准定位和限位且不会移动。再将第二油管夹持臂N-3的第二U型勾部N-31与该第二油管夹持臂定位块4上部的限位面4-1接触配合而限位,并将所述第二油管夹持臂定位销7插入第二油管夹持臂N-3的第二U型勾部N-31内而实现定位,此时该第二油管夹持臂N-3另一端(即焊接端)正好能贴在安装板N-1另一端上表面上,此时该第二油管夹持臂N-3被精准定位和限位且不会移动。然后可进行焊接操作。因此,本技术能用于刹车油管管夹组件焊接并能保证其各组件之间的位置精度,同时其各组件定位装夹简单,操作方便,同时焊接后产品卸下方便,可提高焊接工作效率。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刹车油管管夹组件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安装板定位块(2)、第一油管夹持臂定位块(3)、第二油管夹持臂定位块(4)、安装板定位销(5)、第一油管夹持臂定位销(6)和第二油管夹持臂定位销(7);/n该安装板定位块(2)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表面上,该安装板定位块(2)顶面设有安装板定位沉槽(2-1),该安装板定位沉槽(2-1)用于供安装板(N-1)放入定位;/n该安装板定位销(5)下端插设在所述安装板定位沉槽(2-1)内底面上,所述安装板定位销(5)用于插入安装板(N-1)的安装孔(N-11)内而配合定位;/n该第一油管夹持臂定位块(3)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表面上,该第一油管夹持臂定位块(3)顶端设有限位槽(3-1),该限位槽(3-1)用于供第一油管夹持臂(N-2)的第一U型勾部(N-21)插入而配合限位;/n该第一油管夹持臂定位销(6)插设在所述限位槽(3-1)的侧壁上,且该第一油管夹持臂定位销(6)用于插入第一油管夹持臂(N-2)的第一U型勾部(N-21)内而配合定位;/n该第二油管夹持臂定位块(4)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表面上,该第二油管夹持臂定位块(4)上部具有限位面(4-1),该限位面(4-1)用于与第二油管夹持臂(N-3)的第二U型勾部(N-31)接触配合而限位;/n该第二油管夹持臂定位销(7)一端插设在所述限位面(4-1)上,该第二油管夹持臂定位销(7)用于插入第二油管夹持臂(N-3)的第二U型勾部(N-31)内而配合定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刹车油管管夹组件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安装板定位块(2)、第一油管夹持臂定位块(3)、第二油管夹持臂定位块(4)、安装板定位销(5)、第一油管夹持臂定位销(6)和第二油管夹持臂定位销(7);
该安装板定位块(2)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表面上,该安装板定位块(2)顶面设有安装板定位沉槽(2-1),该安装板定位沉槽(2-1)用于供安装板(N-1)放入定位;
该安装板定位销(5)下端插设在所述安装板定位沉槽(2-1)内底面上,所述安装板定位销(5)用于插入安装板(N-1)的安装孔(N-11)内而配合定位;
该第一油管夹持臂定位块(3)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表面上,该第一油管夹持臂定位块(3)顶端设有限位槽(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光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申耀机械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