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桩头保护层,所述的保护层配合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的桩头设置,包括硬质并具有弹性的内衬层、软质的包覆层和脱落层,脱落层为易碎易脱落材料,还包括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桩头保护层的施工方法,划分出桩头、放置内衬层、包裹包覆层、涂抹脱落层等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使得钢筋笼的主筋在灌注过程中不会直接接触到混凝土,拆解下包覆层后可以直接将钢筋向外侧剥离,不会损伤钢筋,从而保证灌注桩的整体质量;同时整个过程简单易操作,省时省力,极大的加快了施工速度,同时也改善了施工环境,不会产生粉尘污染。
A protective layer of pile head of concrete pouring pile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桩头保护层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灌注桩破桩头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灌注桩的桩头保护层以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灌注桩是一种就位成孔,灌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而制成的桩,通常是利用钻孔机械钻出桩孔,并先在孔中吊放钢筋笼,最后在孔中浇筑混凝土而成。浇注灌注桩时,灌注桩顶标高应高于设计桩顶标高0.5~1.0m,以保证桩头砼强度,但高于桩顶设计标高的桩头部分在后续工序施工时必须予以凿除,凿除这部分桩头砼的工作叫作破桩头。灌注桩在加工过程中,通常制作的钢筋笼直径小于桩孔内径,因此灌注时有部分混凝土包覆在钢筋笼外部,作为保护层,但是在破桩头过程中,因为还需要破坏掉钢筋笼内部的混凝土结构,因此必须先除去保护层,然后将钢筋笼外围的主筋向侧面剥离,这样才好对内部的混凝土进行施工凿除。目前灌注桩破除桩头剥离主筋时依靠人工凿除混凝土保护层,将主筋从侧向剥离,这种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因为无法保证风镐的凿击位置,往往造成深入桩头的钢筋弯曲受损,影响灌注桩的强度,同时凿除过程中粉尘污染严重,还会耗用大量的人力、机械和工时,施工质量也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桩头保护层及其施工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混凝土作为钢筋笼的保护层,导致破桩头过程中除去保护层时容易损伤钢筋,并且粉尘污染严重,还耗时耗力、施工质量不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桩头保护层,所述的保护层配合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的桩头设置,包括硬质并具有弹性的内衬层、软质的包覆层和脱落层,其中内衬层设置在钢筋笼桩头位置的内部并且紧贴钢筋笼最外层的一圈钢筋,所述包覆层设置在钢筋笼桩头位置的外部,且包覆层对应内衬层的位置设置,所述脱落层紧密包裹并粘附在包覆层外表面,所述脱落层为易碎易脱落材料。进一步的,所述内衬层为多孔结构,所述内衬层上的孔洞中设置有固定线,所述固定线环绕孔洞和钢筋笼外层钢筋并打结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包覆层使用扎丝围绕若干圈进行固定。优选的,所述内衬层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塑料、苯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聚酰胺塑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塑料。优选的,所述包覆层材料包括聚氨酯泡沫塑料、聚乙烯泡沫塑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发泡材料、气柱卷材、牛皮纸。优选的,所述脱落层包括熟石膏、合成石蜡、滑石、陶土、白粘土。进一步的,所述包覆层和脱落层的总厚度与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相同。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桩头保护层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已经加工完成的灌注桩钢筋笼上,根据实际需求测量并标记出设计桩顶的位置,从而划分出桩头区域;步骤二,根据桩头高度选择适当高度的内衬层,卷成小于钢筋笼内径的大小并放入钢筋笼内部对应桩头的位置,然后松开内衬层形成的卷,使其自然放松膨胀,并正好紧贴在钢筋笼的内壁上,然后进行固定;步骤三,按钢筋笼的周长和桩头高度,裁剪出软质包裹材料,并将其沿桩头钢筋笼外对应内衬层的位置包裹一圈,并将软质包裹材料固定在钢筋笼上;步骤四,将脱落层的材料加水混合成浆液状态,并均匀涂覆到包覆层的外表面,然后等待其自然风干固定。进一步的,施工完灌注桩后,在进行混凝土灌注桩桩头破除时,首先敲击外层,将脱落层以及附着在脱落层上的部分混凝土一起敲碎散落,然后再将包裹在钢筋笼外的软质包裹材料拆掉并将钢筋笼向外侧剥离,最后取下内衬层,进行破桩头操作。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和步骤四中包覆层和脱落层的施工厚度小于灌注桩孔位的内径。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使用内衬层和包覆层内外包夹钢筋笼桩头位置外层的主筋,使得其在灌注过程中不会直接接触到混凝土,这样钢筋就不会被包裹在混凝土中,当拆解下包覆层后可以直接将钢筋向外侧剥离,不至于因为不恰当的施力而损伤钢筋,影响钢筋笼本身的强度,从而保证灌注桩的整体质量;2、本专利技术的保护层在进行拆除施工时,不需要消耗大量人力使用风镐进行施工,只需要简单的敲碎外侧附着的少量混凝土,使其随脱落层掉落,然后就可以很轻易的剥开包覆层,整个过程简单易操作,省时省力,极大的加快了施工速度,同时也改善了施工环境,不会产生粉尘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中:内衬层1、包覆层2、脱落层3、主筋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桩头保护层,其中,保护层配合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的桩头设置,包括硬质并具有弹性的内衬层1、软质的包覆层2和脱落层3。其中内衬层1设置在钢筋笼桩头位置的内部并且紧贴钢筋笼最外层的一圈钢筋,所述包覆层2设置在钢筋笼桩头位置的外部,且包覆层2对应内衬层1的位置设置,利用内衬层1和包覆层2将钢筋笼外圈的主筋4夹设在其间,脱落层3则紧密包裹并粘附在包覆层2外表面,其中包覆层2和脱落层3的总厚度与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相同,从而保证钢筋笼可以正好放入桩孔中并不会在外侧包裹太多混凝土。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中,内衬层1为多孔结构,所述内衬层1上的孔洞中设置有固定线,所述固定线环绕孔洞和钢筋笼外层钢筋并打结固定;相应的,包覆层2使用扎丝围绕若干圈进行固定。本专利技术中,内衬层1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塑料、苯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聚酰胺塑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塑料,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采用聚四氟乙烯塑料;包覆层2材料包括聚氨酯泡沫塑料、聚乙烯泡沫塑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发泡材料、气柱卷材、牛皮纸,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采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发泡材料;脱落层3包括熟石膏、合成石蜡、滑石、陶土、白粘土,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采用熟石膏。因钢筋笼的外层主筋4被夹设在内衬层1和包覆层2之间,因此在灌注过程中,钢筋不会直接接触到混凝土,这样钢筋就不会被包裹在混凝土中,当拆解下包覆层2后可以直接将钢筋向外侧剥离。这样极大的简化了破桩头过程中拆除保护层的施工流程,同时对钢筋笼的结构强度进行了保护。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桩头保护层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已经加工完成的灌注桩钢筋笼上,根据实际需求测量并标记出设计桩顶的位置,从而划分出桩头区域;步骤二,根据桩头高度选择适当高度的内衬层1,卷成小于钢筋笼内径的大小并放入钢筋笼内部对应桩头的位置,然后松开内衬层1形成的卷,使其自然放松膨胀,并正好紧贴在钢筋笼的内壁上,然后进行固定;步骤三,按钢筋笼的周长和桩头高度,裁剪出软质包裹材料,并将其沿桩头钢筋笼外对应内衬层1的位置包裹一圈,并将软质包裹材料固定在钢筋笼上;步骤四,将脱落层3的材料加水混合成浆液状态,并均匀涂覆到包覆层2的外表面,然后等待其自然风干固定,与前文内容相配合的,步骤三和步骤四中包覆层2和脱落层3的施工厚度小于灌注桩孔位的内径。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的施工方法,在施工完灌注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桩头保护层,所述的保护层配合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的桩头设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质并具有弹性的内衬层、软质的包覆层和脱落层,其中内衬层设置在钢筋笼桩头位置的内部并且紧贴钢筋笼最外层的一圈钢筋,所述包覆层设置在钢筋笼桩头位置的外部,且包覆层对应内衬层的位置设置,所述脱落层紧密包裹并粘附在包覆层外表面,所述脱落层为易碎易脱落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桩头保护层,所述的保护层配合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的桩头设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质并具有弹性的内衬层、软质的包覆层和脱落层,其中内衬层设置在钢筋笼桩头位置的内部并且紧贴钢筋笼最外层的一圈钢筋,所述包覆层设置在钢筋笼桩头位置的外部,且包覆层对应内衬层的位置设置,所述脱落层紧密包裹并粘附在包覆层外表面,所述脱落层为易碎易脱落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桩头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层为多孔结构,所述内衬层上的孔洞中设置有固定线,所述固定线环绕孔洞和钢筋笼外层钢筋并打结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桩头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使用扎丝围绕若干圈进行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桩头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层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塑料、苯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聚酰胺塑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塑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桩头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材料包括聚氨酯泡沫塑料、聚乙烯泡沫塑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发泡材料、气柱卷材、牛皮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桩头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落层包括熟石膏、合成石蜡、滑石、陶土、白粘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昌君,何四春,陈娟,胡滨,姚紫薇,崔宇飞,
申请(专利权)人:荆州市华升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长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