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置于桌面的高精度三轴加工中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1752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置于桌面的高精度三轴加工中心,包括机体、滑动连接在机体内腔上方的主轴台、滑动连接在机体内腔下方的载物台、架设在主轴台上的Z轴移动部件,架设在载物台上的X轴移动部件以及Y轴移动部件、与机体电性连接的控制台,其中,机体底面积为2‑5平方米,机体前端口两侧固连有安全光栅,安全光栅包括发射器与接收器,发射器信号发射端与接收器的接收端所处平面与机体前端面重合,安全光栅与控制台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放置在小型办公室中进行作业的优点。

A high precision three axis machining center which can be placed on the 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置于桌面的高精度三轴加工中心
本技术涉及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可置于桌面的高精度三轴加工中心。
技术介绍
在机械行业中,数控机床是一个突破性的技术并拥有着历史雄厚的背景,在很多地方经常会听到“机床强国”的词汇,在此之后从1960年开始很多以工业为主的国家如德国、日本都陆续开发、生产及使用数控加工中心技术。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过运算处理由数控设备发出的各种控制指令,控制机床部件的运动,并按照要求的方式自动地将产品加工出来,较好的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可置于桌面的高精度三轴加工中心。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置于桌面的高精度三轴加工中心,包括机体、滑动连接在机体内腔上方的主轴台、滑动连接在机体内腔下方的载物台、架设在主轴台上的Z轴移动部件,架设在载物台上的X轴移动部件以及Y轴移动部件、与机体电性连接的控制台,其中,机体底面积为2平方米,机体前端口两侧固连有安全光栅,安全光栅包括发射器与接收器,发射器信号发射端与接收器的接收端所处平面与机体前端面重合,安全光栅与控制台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体底面积仅为2-5平方米,可将加工中心放置在小型办公室内进行操作,节省占地空间;设置安全光栅在机器启动时若检测到人体,红外感应安全光栅将向信号传输至控制台,控制台立刻作出反应将设备暂停,确保了操作人员的安全。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机体后端面底部固连有抽风口,抽风口内置风扇,抽风口与机体内腔相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切削加工时,铣刀与工件接触产生高温和较为难闻的气体,此时抽风口工作将产生的气体抽出机体外,有效的减少机体内有毒有味气体的含量,使工作人员在加工完成后打开机体时不易闻到此类气体。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抽风口出口端固连有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滤网可将含有有毒有害的杂质从空气中过滤掉,避免此类杂质进入外界污染办公室内的环境。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机体前端底部固连有前台,前台上固连有两个安全开关,两个安全开关分置前台两侧,安全开关与控制台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安全开关可在发现加工出错时及时按下关停设备,降低工件损失;并且两个开关左右分置,使工作人员能根据自己的工作习惯或生理条件等方面自由使用,提高安全开关的适用性。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机体顶部固连有三色报警器,三色报警器包括红黄绿三色且从上至下依次分布,三色报警器与控制台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工作人员能够更为直观的了解加工情况是否正常,且在黄灯亮时工作人员应到设备前观察加工情况,如果出现偏差则可及时关停设备进行处理。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机体内腔中固连有Z轴立柱,Z轴立柱长度方向竖直,主轴台滑动连接在Z轴立柱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Z轴立柱起到支撑主轴台的作用。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Z轴移动部件、X轴移动部件和Y轴移动部件均采用最大转速为60000转/分钟的电机和有效长度为120mmX120mm的丝杠,其中Z轴移动部件内的丝杠与主轴台螺纹连接,Y轴移动部件的丝杠与载物台底部的支座螺纹连接,X轴移动部件的丝杠与载物台螺纹连接,Y轴移动部件与X轴移动部件的丝杠轴线均位于水平面内且相互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精度步进电机三轴联动,确保各轴精度间隙并保证定位精度,轴承端采用日本进口品牌模组来提高装配精度,再配合高精度高速丝杆、导轨使得机床在高速下运行高强度、高精度的特点。且120mmX120mm的加工范围精度高达0.02mm,可满足大部分外形较小的产品加工以及制作。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机体采用136S不锈钢一体式成型结构,并经过高温热处理,以使机体达到洛氏硬度48~52HRC。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持了机器本有的刚性,抗切削震动能力更强,使设备更加安全。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机体两侧固连有透明可视窗口,透明可视窗口采用钢化玻璃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加工情况,出现问题时也能够及时关停设备,降低损失。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机体前端顶部滑动连接有帘门,帘门为折叠状的钢片,帘门总长与机体前端开口高度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帘门避免加工时切削出来的废渣飞溅出机体外而损失人体,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实施本技术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占地面积为2平方米的机体,使设备可放置在小型办公室里进行工作;2、通过设置安全光栅在检测到人体时及时关停设备,避免出现事故;3、通过设置120mmX120mm的加工范围,使设备精度高达0.02mm,可满足大部分外形较小的产品加工以及制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前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控制台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体;10、前台;11、底脚;12、安全开关;13、三色报警灯;14、透明可视窗口;15、帘门;2、主轴台;21、外罩;22、换刀开关;3、载物台;4、Z轴移动部件;41、Z轴立柱;5、X轴移动部件;6、Y轴移动部件;7、抽风口;71、滤网;8、安全光栅;9、控制台;91、控制面板;92、显示屏;93、通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可置于桌面的高精度三轴加工中心,结合图1、图3和图4,包括机体1、滑动连接在机体1内腔上方的主轴台2、滑动连接在机体1内腔下方的载物台3、架设在主轴台2上的Z轴移动部件4,架设在载物台3上的X轴移动部件5以及Y轴移动部件6、与机体1电性连接的控制台9,控制台9采用了台湾SYNTECM3总线控制方案的五轴联动数控操作系统,提高了设备系统对机械结构的响应及控制,圆弧转角加工时更加平顺,可适用任何国际通用程序,并包含了故障自动检测报警、断电位置记忆等功能,占地面积小功能齐全;控制台9上分别架设有控制面板91和显示屏92,使得工作人员能对设备进行编程控制,并利用显示屏92观察程序进程,控制台9一侧开设有通风口93,起到散热作用。结合图1、图3,机体1为方形壳体,采用136S不锈钢一体式成型结构,并经过高温热处理后使机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置于桌面的高精度三轴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滑动连接在机体(1)内腔上方的主轴台(2)、滑动连接在机体(1)内腔下方的载物台(3)、架设在主轴台(2)上的Z轴移动部件(4),架设在载物台(3)上的X轴移动部件(5)以及Y轴移动部件(6)、与机体(1)电性连接的控制台(9),其中,/n机体(1)底面积为2-5平方米,机体(1)前端口两侧固连有安全光栅(8),安全光栅(8)包括发射器与接收器,发射器信号发射端与接收器的接收端所处平面与机体(1)前端面重合,安全光栅(8)与控制台(9)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28 CN 201920598962X1.一种可置于桌面的高精度三轴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滑动连接在机体(1)内腔上方的主轴台(2)、滑动连接在机体(1)内腔下方的载物台(3)、架设在主轴台(2)上的Z轴移动部件(4),架设在载物台(3)上的X轴移动部件(5)以及Y轴移动部件(6)、与机体(1)电性连接的控制台(9),其中,
机体(1)底面积为2-5平方米,机体(1)前端口两侧固连有安全光栅(8),安全光栅(8)包括发射器与接收器,发射器信号发射端与接收器的接收端所处平面与机体(1)前端面重合,安全光栅(8)与控制台(9)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置于桌面的高精度三轴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机体(1)后端面底部固连有抽风口(7),抽风口(7)内置风扇,抽风口(7)与机体(1)内腔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置于桌面的高精度三轴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抽风口(7)出口端固连有滤网(7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置于桌面的高精度三轴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机体(1)前端底部固连有前台(10),前台(10)上固连有两个安全开关(12),两个安全开关(12)分置前台(10)两侧,安全开关(12)与控制台(9)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置于桌面的高精度三轴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机体(1)顶部固连有三色报警器(13),三色报警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伟覃孟然杨文飞贺一峻汤锶琪梁祥彬梁向梁钊发周蝶石云龙萧敏婷严葛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州迪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