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速均质机倾斜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765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均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超速均质机倾斜传动结构,包括底板、轴承座、公转轴、行星架、物料杯,所述轴承座固定于底板上,所述公转轴通过主轴承安装于轴承座内,所述公转轴的顶端固定有行星架,公转轴的底端固定有第一传动轮,所述行星架上倾斜设置有两物料杯,物料杯底部固定有第二传动轴,物料杯可以第二传动轴为中心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超速均质机倾斜传动结构可以大幅提升研磨效率与颗粒均匀效果,并对多种不同物料合成研磨时具有非常优异的均匀混合的功能。

Incline transmission structure of over speed homogen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速均质机倾斜传动结构
本技术涉及均质机
,特别涉及超速均质机倾斜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超速均质机分为竖直方式和水平方式的,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磨料与物料在研磨罐内通过水平的(或竖直的)公转与自转转动产生的相对作用力对物料产生剪切、冲击、碾压达到粉碎、研磨物料的目的。竖直的方式,磨料与物料存在分层的问题,大颗粒的磨料因受重力作用主要分布在研磨罐的下层,而上层物料得不到均匀有效的研磨,物料研磨后粗细不均匀的现象较为普遍,通常还需要过筛,粒度不均、混合不好是重要的问题。水平的方式,磨料与物料在罐内除受公转和自转两个离心力作用外,还受重力的影响,作用的合力大小和方向是变化的并且各不相同,这就使得研磨的运动轨迹是杂乱无章的,存在研磨强度忽高忽低,研磨的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超速均质机倾斜传动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超速均质机倾斜传动结构,包括底板、轴承座、公转轴、行星架、物料杯,所述轴承座固定于底板上,所述公转轴通过主轴承安装于轴承座内,所述公转轴的顶端固定有行星架,公转轴的底端固定有第一传动轮,所述行星架上倾斜设置有两物料杯,物料杯底部固定有第二传动轴,物料杯可以第二传动轴为中心转动。优选地,所述轴承座的上部外侧设置有第二传动轮,行星架内设置有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和第五传动轮,第三传动轮和第四传动轮分别固定于第一传动轴上,第五传动轮固定于第二传动轴上,第三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啮合,第四传动轮与第五传动轮啮合,第二传动轴的顶端与物料杯底面垂直固定。优选地,所述行星架上还设置有第一传动轴承和第二传动轴承,第一传动轴通过第一传动轴承安装于行星架,第二传动轴通过第二传动轴承安装于行星架。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轴与公转轴平行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轴与公转轴之间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为正90°-负90°。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五传动轮均为齿轮。优选地,所述行星架内设置有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上固定有第五传动轮,所述轴承座外侧固定有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外侧与第五传动轮外侧套接传动带。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轮外侧设置有第二传动槽,第五传动轮外侧设置有第五传动槽,传动带共同绕设于第二传动槽和第五传动槽内。优选地,所述超速均质机倾斜传动结构还包括第二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并排固定于底板上,所述第二轴承座内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二公转轴,所述第二公转轴顶部固定有第七传动轮,第二公转轴底部固定有第六传动轮,所述轴承座外部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可绕第一轴承座转动。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轮包括上轮和下轮,上轮和下轮一体成型,所述上轮与第三传动轮啮合,下轮与第七传动轮啮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超速均质机倾斜传动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物料杯倾斜设置,更利于粉碎和研磨,材料不会分层,更分散,更均匀;2.利于多种材料混合研磨时的均匀混合;3.因物料杯斜放,受力极为改善,速度可以设定到2000转/分钟以内,甚至更快;4.因最有效的均质及研磨的过程是持续并高效的,同样的材料,在较高转速情况下,通常在几分钟到半个小时内就达到均质及研磨效果,提高均质及研磨效率,并且颗粒的均匀度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超速均质机倾斜传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超速均质机倾斜传动结构的第一变形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超速均质机倾斜传动结构的第二变形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超速均质机倾斜传动结构的第三变形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限于指定视图上的相对位置,而非绝对位置。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超速均质机倾斜传动结构,包括底板10、轴承座20、公转轴30、行星架40、物料杯50,所述轴承座20固定于底板10上,所述公转轴30通过主轴承21安装于轴承座20内,所述公转轴30的顶端固定有行星架40,公转轴30的底端固定有第一传动轮61,当第一传动轮61有动力输入时带动公转轴30转动,公转轴30带动行星架40转动,称为公转。所述行星架40上倾斜设置有两物料杯50,物料杯50用于放置磨料与可磨性物料。所述物料杯50底部固定有第二传动轴72,物料杯50可以第二传动轴72为中心转动,称为自转。所述轴承座20的上部外侧固定有第二传动轮62,行星架40内设置有第三传动轮63、第四传动轮64和第五传动轮65,第三传动轮63和第四传动轮64分别固定于第一传动轴71上,第五传动轮65固定于第二传动轴72上,第三传动轮63与第二传动轮62啮合,第四传动轮64与第五传动轮65啮合,第二传动轴72的顶端与物料杯50底面垂直固定。当公转轴30带动行星架40转动时,行星架40上的第三传动轮63绕着第二传动轮62转动,由于第三传动轮63与第二传动轮62啮合,第三传动轮63产生自转,带动第一传动轴71转动,第一传动轴71带动第四传动轮64自转,由于第四传动轮64与第五传动轮65啮合,第五传动轮65产生自转,并带动第二传动轴72转动,第二传动轴72同时驱动顶部的物料杯50自转,物料杯50通过公转和自转,物料杯50内的磨料与可磨性物料不断研磨,相互冲击。所述行星架40上还设置有第一传动轴承81和第二传动轴承82,第一传动轴71通过第一传动轴承81安装于行星架40,第二传动轴72通过第二传动轴承82安装于行星架40。所述第一传动轴71与公转轴30平行设置,确保公转轴30转动时,第二传动轮62与第三传动轮63之间传动顺畅,并且可以顺利带动第一传动轴71自转。所述第二传动轴72与公转轴30之间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为正90°-负90°。如此可使得物料杯50呈倾斜角度自转,可以大幅提升研磨效率与颗粒均匀效果,并对多种不同物料合成研磨时具有非常优异的均匀混合的功能。所述第二传动轮62、第三传动轮63、第四传动轮64、第五传动轮65均为齿轮。所述行星架40上设置有多个物料杯50时,多个物料杯50呈轴对称或中心对称均匀分布于行星架40上。请参阅图2,本技术超速均质机倾斜传动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超速均质机倾斜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轴承座、公转轴、行星架、物料杯,所述轴承座固定于底板上,所述公转轴通过主轴承安装于轴承座内,所述公转轴的顶端固定有行星架,公转轴的底端固定有第一传动轮,所述行星架上倾斜设置有两物料杯,物料杯底部固定有第二传动轴,物料杯可以第二传动轴为中心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超速均质机倾斜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轴承座、公转轴、行星架、物料杯,所述轴承座固定于底板上,所述公转轴通过主轴承安装于轴承座内,所述公转轴的顶端固定有行星架,公转轴的底端固定有第一传动轮,所述行星架上倾斜设置有两物料杯,物料杯底部固定有第二传动轴,物料杯可以第二传动轴为中心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速均质机倾斜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的上部外侧设置有第二传动轮,行星架内设置有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和第五传动轮,第三传动轮和第四传动轮分别固定于第一传动轴上,第五传动轮固定于第二传动轴上,第三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啮合,第四传动轮与第五传动轮啮合,第二传动轴的顶端与物料杯底面垂直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速均质机倾斜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上还设置有第一传动轴承和第二传动轴承,第一传动轴通过第一传动轴承安装于行星架,第二传动轴通过第二传动轴承安装于行星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速均质机倾斜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与公转轴平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速均质机倾斜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与公转轴之间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为正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贤杨碧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