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防坠装置及电梯安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766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防坠装置,用于提拉触发电梯安全钳动作,所述电梯防坠装置包括旋转提拉板、拉伸弹簧以及重块,旋转提拉板的一端部与轿架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拉伸弹簧与轿架固定连接;旋转提拉板中部略偏向拉伸弹簧连接端的位置悬挂设置有重块,旋转提拉板中部远离拉伸弹簧的位置设置与安全钳提拉机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梯安全保护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梯防坠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安全性能高,成本低,当电梯有坠落风险时能瞬间感应失重状态并触发安全钳动作,且不影响现有安全部件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防坠装置及电梯安全保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涉及一种电梯防坠装置及一种电梯安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安全钳及限速器是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电梯运行过程中,当电梯运行速度超过电梯允许的运行速度时会触发限速器动作,限速器钢丝绳通过电梯安全钳提拉机构使电梯安全钳动作,安全钳动作使电梯轿厢减速并制停。在使用过程中现有的电梯安全保护装置存在如下问题:当电梯运行速度达到额定速度的115%时才会触发限速器动作,才能带动电梯安全钳提拉机构拉动安全钳动作,进而制停轿厢,安全钳的动作存在较长时间的滞后,因而可能发生轿厢坠落直掉几层楼的险境。而且限速器存在诸多失效因素,如异物进入限速器轮、钢丝绳磨损、钢丝绳打滑松脱等,因此电梯仍存在超速坠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防坠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安全性能高,成本低,当电梯有坠落风险时能瞬间感应失重状态并触发安全钳动作,且不影响现有电梯安全部件的正常运行。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梯防坠装置,用于提拉触发电梯安全钳动作,所述电梯防坠装置包括旋转提拉板、拉伸弹簧以及重块,旋转提拉板的一端部与轿架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拉伸弹簧与轿架固定连接;旋转提拉板中部略偏向拉伸弹簧连接端的位置悬挂设置有重块,旋转提拉板中部远离拉伸弹簧的位置设置与安全钳提拉机构连接。本专利技术电梯防坠装置在电梯有坠落风险或处于完全坠落状态时,重块将和电梯轿厢同时处于轻微失重或完全失重状态,重块施加于旋转提拉板向下的拉力减小甚至消失,拉伸弹簧失去外部拉伸力恢复原状,旋转提拉板在拉伸弹簧回弹力作用下带动安全钳提拉机构提拉安全钳动作,夹住导轨使电梯轿厢紧急制动。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提拉板两端分别设有两第一翼板和两第二翼板,两第一翼板端部通过拉伸弹簧与轿架固定连接,两第二翼板端部与轿架转动连接,旋转提拉板可绕第二翼板端部的连接转轴转动。更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提拉板为H型板状结构。该旋转提拉板整体为H型结构,两端分别开设有让位槽口,两第一翼板和之间的让位槽口以及两第二翼板之间的让位槽口避开了安全钳提拉机构,使旋转提拉板与安全钳提拉机构各自的旋转运动不产生干涉。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提拉板两侧设有折弯部。进一步的,所述拉伸弹簧端部还设置有紧固件,所述拉伸弹簧通过紧固件固定于轿架。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提拉板中部远离拉伸弹簧的位置设置有提拉钢丝绳与安全钳提拉机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重块通过悬挂板悬挂于旋转提拉板下方,悬挂板与旋转提拉板之间转动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梯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安全钳以及与安全钳相适配的安全钳提拉机构,以及电梯防坠装置,电梯防坠装置与所述安全钳提拉机构连接,提拉触发安全钳动作。进一步的,所述安全钳可设置多个,对称设置于轿架两侧,各对应的安全钳提拉机构之间还设置有同步连杆实现两侧安全钳同步动作。进一步的,所述安全钳提拉机构包括提拉杆和提拉手,提拉杆一端与安全钳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提拉手固定连接,所述电梯防坠装置与提拉手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电梯防坠装置能瞬间感应失重状态,在电梯尚未达到限速器115%额定速度前触发安全钳动作,降低电梯坠落风险,避免轿厢掉落几层楼才制停的情况发生,同时此电梯防坠落装置在限速器与限速器钢丝绳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可避免轿厢意外坠落,加强电梯的安全保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梯安全保护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梯防坠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电梯防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电梯防坠装置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电梯防坠装置在电梯正常运行时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电梯防坠装置在电梯超速坠落时的示意图。图中:1、上梁;2、轿架直梁;3、下梁;4、电梯防坠装置;41、旋转提拉板;41a、腹板;41b、第一翼板;41c、第二翼板;41d、折弯部;42、拉伸弹簧;43、重块;44、悬挂板;45、紧固件;46、转轴;47、转轴;48、提拉钢丝绳;5、安全钳;61、提拉杆;62、提拉手;63、提拉手转轴;64、同步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如图1-4所示,一种电梯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对称设于轿架两侧的安全钳5,每一安全钳5上方对应设置有相适配的安全钳提拉机构,以及与安全钳提拉机构连接配合的电梯防坠装置4。安全钳5安装在下梁3下方,当电梯运行速度异常导致轿厢出现失重状况时,电梯防坠装置4带动安全钳提拉机构动作,从而提拉其相对应的安全钳5制停轿厢。两安全钳提拉机构之间还设置有同步连杆64,实现轿架两侧的安全钳的提拉动作同步。安全钳提拉机构包括提拉杆61以及提拉手62,安全钳提拉杆61一端与安全钳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提拉手62的一端固定连接,提拉手62的另一端设置有提拉手转轴63,同步连杆64与提拉手62之间通过提拉手转轴63转动连接。电梯防坠装置4包括旋转提拉板41、拉伸弹簧42以及重块43,旋转提拉板41的一端部与轿架直梁2通过转轴47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拉伸弹簧42与上梁1连接。旋转提拉板41中部略偏向拉伸弹簧42连接端的位置悬挂设置有重块43,重块43通过L型悬挂板44悬挂于旋转提拉板41下方,悬挂板44与旋转提拉板41之间通过转轴46转动连接,重块43可绕转轴46转动。旋转提拉板41中部略偏向轿架直梁2连接端的位置设有提拉钢丝绳48,提拉钢丝绳48下方与提拉手62固定连接。旋转提拉板41位于提拉手62的上方,提拉手62中部位置设有提拉孔,提拉钢丝绳48穿过提拉孔后的两端部与旋转提拉板41固定连接。如图3和4所示,旋转提拉板41为H型板状结构,两侧设有折弯部41d增加旋转提拉板41强度,旋转提拉板41包括腹板41a以及分别连接于腹板41a两端的两第一翼板41b和两第二翼板41c。两第一翼板4b分别通过拉伸弹簧42与上梁1固定连接,拉伸弹簧42一端与第一翼板41b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紧固件45与上梁1固定连接。两第二翼板41c与轿架直梁2通过转轴47转动连接,旋转提拉板41可绕转轴47转动。由于旋转提拉板41为H型板状结构,两端分别开设有让位槽口,两第一翼板4b之间的让位槽口避开了安全钳提拉手62和提拉手转轴63,两第二翼板4c之间的让位槽口避开了安全钳提拉手62和安全钳提拉杆61,使旋转提拉板41与安全钳提拉手62各自的旋转运动不产生干涉。电梯防坠装置4可根据安全钳提拉手62下方的空间大小灵活设置,当安全钳提拉手62下方空间较大可设置较大重块时,电梯防坠装置也可只对应一个安全钳设置,无需每个安全钳对应设置。如图5所示,当电梯正常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防坠装置,用于提拉触发电梯安全钳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防坠装置包括旋转提拉板、拉伸弹簧以及重块,旋转提拉板的一端部与轿架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拉伸弹簧与轿架固定连接;旋转提拉板中部略偏向拉伸弹簧连接端的位置悬挂设置有重块,旋转提拉板中部远离拉伸弹簧的位置设置与安全钳提拉机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防坠装置,用于提拉触发电梯安全钳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防坠装置包括旋转提拉板、拉伸弹簧以及重块,旋转提拉板的一端部与轿架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拉伸弹簧与轿架固定连接;旋转提拉板中部略偏向拉伸弹簧连接端的位置悬挂设置有重块,旋转提拉板中部远离拉伸弹簧的位置设置与安全钳提拉机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提拉板两端分别设有两第一翼板和两第二翼板,两第一翼板端部通过拉伸弹簧与轿架固定连接,两第二翼板端部与轿架转动连接,旋转提拉板可绕第二翼板端部的连接转轴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提拉板为H型板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提拉板两侧设有折弯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弹簧端部还设置有紧固件,所述拉伸弹簧通过紧固件固定于轿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行军张文欣高金尧李涛陈雨凡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西子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