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一郎专利>正文

供油桶结构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624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供油桶结构的改良,其主要是由一控制电路、一主电源、一气泵、一电磁阀、一气泡产生器、一压力控制器、流量控制阀及一内装有燃油的桶身所组成,其中该气泵以一进气管与气泡产生器相接,而该电磁阀为设置于气泵与气泡产生器相接的进气管上;桶身内的油气通过流量控制阀进入炉具。优点是油、气混合比高,残油量降低。可以广泛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供油桶结构的改良,特别是指一种将空气导入桶身,经由气泡产生器转换为气泡后与燃油雾化结合,以提高油气混合比的供油桶结构的改良。
技术介绍
传统的供油桶结构是由一桶身、一油气出口开关、一油气出口及一空气压缩机所组成,其主要是先将空气藉由空气压缩机导入桶身内,使空气与桶身内的燃油先行混合,因此,当使用者将油气出口开关旋转打开时,由于桶内压力较高,故桶身内的油气会从油气出口喷出;然而,此种方法虽可达到易燃的目的,但由于空气注入桶身内时,空气在桶身内所停留的时间不常,因此燃油与空气的混合比往往过低,而造成燃烧不完全或桶身内残油过多的弊病。由此可见,上述习用物品仍有诸多缺失,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本案技术人鉴于上述习用供油桶结构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供油桶结构的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以雾化方式提高油气混合比的供油桶结构的改良。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检测桶身内压力,以避免因压力过大而产生爆炸危险的供油桶结构的改良。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油气或燃油溢出的供油桶结构的改良。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停电时亦可使用的供油桶结构的改良。可达成上述技术目的的供油桶结构的改良,包括有 一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为与主电源、气泵、电磁阀及压力控制器相连接;该气泵以一进气管与气泡产生器相接;该电磁阀为设置于气泵与气泡产生器相接的进气管上;一气泡产生器,该气泡产生器为设置于桶身内;一压力控制器,该压力控制器装设于桶身的内侧顶面,并与控制电路相接;一空气稳定器,该空气稳定器设置于气泵与电磁阀间的进气管上;一逆止阀,该逆止阀设置于电磁阀与气泡产生器间的进气管上;一备用电源,该备用电源与控制电路相接;各流量控制阀设置于桶身上,且各流量控制阀为可分别与炉具相接;以及桶身内装设有燃油。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是与传统的供油桶相比,桶内的燃油和空气混合比大幅度提高,燃烧更充分,桶内残油量降低;同时,因设置有备用电源,一旦主电源停电,控制电路可启动备用电源工作,供油桶可照常继续工作。附图说明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其附图,将可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其目的功效;有关该实施例的附图为图1为本技术供油桶结构的各装置联接框图,其中(1)控制电路,(2)主电源,(3)气泵,(4)进气管,(5)电磁阀,(6)气泡产生器,(7)压力控制器,(8)空气稳定器,(9)逆止阀,(10)流量控制阀,(20)桶身,(30)备用电源,(40)炉具。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本技术所提供的供油桶结构的改良,主要包括有控制电路1为与主电源2、气泵3、电磁阀5及压力控制器7相连接;气泵3以一进气管4与气泡产生器6相接;电磁阀5为设置于气泵3与气泡产生器6相接的进气管4上;气泡产生器6为设置于桶身20内;压力控制器7是装设于桶身20的内侧顶面,并与控制电路1相接;空气稳定器8是设置于气泵3与电磁阀5间的进气管4上,透过空气稳定器8可控制气泵3输入桶身20内空气的流速及流量; 逆止阀9是设置于电磁阀5与气泡产生器6间的进气管4上;各流量控制阀10设置于桶身20上,且各流量控制阀10可分别与炉具40相接;桶身20内装有燃油。该供油桶结构的改良由主电源2提供所需的电力,然后以控制电路1控制气泵3抽取空气,并控制电磁阀5开启,而使气泵3所抽取的空气经由进气管4送至气泡产生器6转换为气泡,此时所产生的气泡会与桶身20内的燃油雾化结合,且由于将空气转换为气泡后,气泡与燃油的接触面积增加,故可提高燃油与空气的混合比,而当燃油与空气雾化结合产生油气后,使用者可打开连接炉具40的流量控制阀10,使油气供炉具40燃烧使用。另外,藉由装设于桶身20内侧顶面的压力控制器7,可控制桶身20内的压力,当压力过高时,压力控制器7会与控制电路1连接,藉由控制电路1关闭气泵3与电磁阀5,使空气不再进入桶身20内,以避免压力过大而产生爆炸的危险。再者,设置于电磁阀5与气泡产生器6间进气管4上的逆止阀9,则可避免油气或燃油通过进气管4溢出,而导致危险的发生;又,本技术所提供的供油桶结构的改良中,该控制电路1亦可连接一备用电源30,当停电时,控制电路1可直接将主电源切换至备用电源30,装置可照常使用。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技术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惟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权利要求1.供油桶结构的改良,是由桶身、气泵各部件构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为与主电源、气泵、电磁阀及压力控制器相连接;气泵以一进气管与气泡产生器相接;电磁阀为设置于气泵与气泡产生器相接的进气管上;气泡产生器为设置于桶身内;压力控制器装设于桶身的内侧顶面,并与控制电路相接;流量控制阀设置于桶身上,且各流量控制阀为可分别与炉具相接;以及桶身内装设有燃油。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桶结构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气泵与电磁阀间的进气管上亦可设置空气稳定器。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桶结构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电磁阀与气泡产生器间的进气管上亦可设置逆止阀。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桶结构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供油桶结构的改良亦可设一备用电源与控制电路相接。专利摘要一种供油桶结构的改良,其主要是由一控制电路、一主电源、一气泵、一电磁阀、一气泡产生器、一压力控制器、流量控制阀及一内装有燃油的桶身所组成,其中该气泵以一进气管与气泡产生器相接,而该电磁阀为设置于气泵与气泡产生器相接的进气管上;桶身内的油气通过流量控制阀进入炉具。优点是油、气混合比高,残油量降低。可以广泛推广应用。文档编号F24C5/18GK2775509SQ200520089019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21日专利技术者曾一郎 申请人:曾一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供油桶结构的改良,是由桶身、气泵各部件构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为与主电源、气泵、电磁阀及压力控制器相连接;气泵以一进气管与气泡产生器相接;电磁阀为设置于气泵与气泡产生器相接的进气管上;气泡产生器为设置于桶身内;压力控制器装设于桶身的内侧顶面,并与控制电路相接;流量控制阀设置于桶身上,且各流量控制阀为可分别与炉具相接;以及桶身内装设有燃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曾一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