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塑料废气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599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再生塑料废气处理设备,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再生塑料废气处理设备不处于同一循环体系中,废气外排多,废气处理能力差,占地面积大,使用成本高、无法对其它物质进行阻挡,容易对设备运行造成干扰,药剂投入时,药剂与废气吸收液的混合效果差的问题,其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内腔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部固定有固管块,固管块的底部安装有内管,外管的内腔安装有离心风机,外管一端的底部固定有固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气体处于一个循环体系中,减少废气外排,设备占地面积小,节约成本、有效阻挡非废气以外的物质,设备运行稳定,药剂与废气吸收液的混合效果好的优点。

A waste gas treatment equipment for recycled plast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塑料废气处理设备
本技术属于废气处理设备
,具体为一种再生塑料废气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废气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出的有毒有害的气体,特别是化工厂、钢铁厂、制药厂以及炼焦厂和炼油厂等,排放的废气气味大,严重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再生塑料废气处理设备在进行废气处理时不处于同一循环体系中,废气外排多,废气处理能力差,占地面积大,使用成本高;同时在进行废气吸收时,无法对其它物质进行阻挡,容易对设备运行造成干扰,药剂投入时,药剂与废气吸收液的混合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再生塑料废气处理设备,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再生塑料废气处理设备不处于同一循环体系中,废气外排多,废气处理能力差,占地面积大,使用成本高、无法对其它物质进行阻挡,容易对设备运行造成干扰,药剂投入时,药剂与废气吸收液的混合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再生塑料废气处理设备,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内腔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部固定有固管块,固管块的底部安装有内管,外管的内腔安装有离心风机,外管一端的底部固定有固位块,固位块的内腔安装有挡板,挡板的底部安装有过滤网,过滤网的侧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外管另一端的内腔安装有动态油烟分离器,外管的侧面安装有加药口,外管位于加药口底部的侧壁安装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一端安装有排空阀,外管另一端内腔的底部安装有隔离箱,隔离箱的内腔安装有电机,电机延伸至外管侧壁内腔的底部安装有第一齿轮块,第一齿轮块的中部啮合有链条,链条的一端啮合有第二齿轮块,第二齿轮块的内腔固定有传动杆,传动杆延伸至外管内腔的一端安装有搅拌杆。优选的,所述外管一端的侧壁上安装有刻度块,且外管侧壁上的刻度块呈透明状,外管位于刻度块的一端内腔灌注有废气吸收液。优选的,所述离心风机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离心风机分别位于外管与内管的内部。优选的,所述过滤网由框架与筛选网组成,且过滤网中框架的侧面开设有与螺纹杆一端相契合的螺纹孔。优选的,所述加药口呈倾斜状安装在外管的侧壁上,且加药口位于外管的侧面安装有封闭块。优选的,所述传动杆的顶部安装有平衡杆,且传动杆顶部平衡杆的侧面固定在外管的内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工作中,通过在外管内安装动态油烟分离器,同时配合离心风机起到离心抽风作用,废气从内管进入,进入废气吸收液中进行部分可溶成分的去除,再通过内管与外管之间的动态油烟分离器的作用下将剩余不溶气体成分抽出并在离心风机作用下将大颗粒的粉尘去除,排出后,部分会再次被吸入内管,部分逸散到空气中,废气吸收液定期利用排水管上的排空阀做排放处理,以及在加药口进行药剂补充,保证了该再生塑料废气处理设备的使用;2)、通过启动隔离箱内部的电机,带动第一齿轮块上链条进行动力的输送,随后链条带动第二齿轮块使得传动杆带动搅拌杆对药剂与废气吸收液进行搅拌混合,从而充分实现药剂的有效使用,将过滤网安装到固位块中,过滤网顶部与挡板底部接触后,转动螺纹杆对其进行固定,当内管在离心风机的作用下进行废气吸收时,过滤网对废气以外的物质进行阻挡,防止这些物质进入内管的内部,保证了该再生塑料废气处理设备的使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链条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管;2、支撑杆;3、固管块;4、内管;5、离心风机;6、固位块;7、挡板;8、过滤网;9、螺纹杆;10、动态油烟分离器;11、加药口;12、排水管;13、排空阀;14、隔离箱;15、电机;16、第一齿轮块;17、链条;18、第二齿轮块;19、传动杆;20、搅拌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由图1、图2和图3给出,本技术包括外管1,外管1的内腔安装有支撑杆2,支撑杆2的底部固定有固管块3,固管块3的底部安装有内管4,外管1的内腔安装有离心风机5,外管1一端的底部固定有固位块6,通过固位块6的设置,使得内管4的使用更加稳定,固位块6的内腔安装有挡板7,通过挡板7的设置,使得其在与过滤网8进行接触时,可实现过滤网8的有效安装,挡板7的底部安装有过滤网8,过滤网8的侧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9,外管1另一端的内腔安装有动态油烟分离器10,外管1的侧面安装有加药口11,外管1位于加药口11底部的侧壁安装有排水管12,排水管12的一端安装有排空阀13,外管1另一端内腔的底部安装有隔离箱14,隔离箱14的内腔安装有电机15,电机15延伸至外管1侧壁内腔的底部安装有第一齿轮块16,第一齿轮块16的中部啮合有链条17,链条17的一端啮合有第二齿轮块18,第二齿轮块18的内腔固定有传动杆19,传动杆19延伸至外管1内腔的一端安装有搅拌杆20,通过搅拌杆20的设置,使得其带动水流进行流动,从而实现药剂的混合。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外管1一端的侧壁上安装有刻度块,且外管1侧壁上的刻度块呈透明状,外管1位于刻度块的一端内腔灌注有废气吸收液,通过外管1的设置,使得其在灌注废气吸收液时,可以根据刻度块上观察的数据进行灌溉量的把控,从而避免废气吸收液灌溉过多或者过少的情况,进一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提高废气的有效处理。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离心风机5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离心风机5分别位于外管1与内管4的内部,通过离心风机5的设置,使得位于内管4的离心风机5对废气进行吸收,位于外管1的离心风机5则进行排气,实现气体的有效循环。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过滤网8由框架与筛选网组成,且过滤网8中框架的侧面开设有与螺纹杆9一端相契合的螺纹孔,通过过滤网8的设置,使得其对废气吸收时,可以防止其它杂质进入内管4的内部,从而对废气的处理造成干扰。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加药口11呈倾斜状安装在外管1的侧壁上,且加药口11位于外管1的侧面安装有封闭块,通过加药口11的设置,由于其呈倾斜状,使得药剂补充时,受到重力的影响,药剂不会积留在加药口11内部,可以有效的进行药剂补充。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传动杆19的顶部安装有平衡杆,且传动杆19顶部平衡杆的侧面固定在外管1的内壁上,通过传动杆19的设置,使得其在旋转时,配合平衡杆使得传动杆19的旋转更加稳定,不会轻易产生晃动。本实施例中:电机15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塑料废气处理设备,包括外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的内腔安装有支撑杆(2),支撑杆(2)的底部固定有固管块(3),固管块(3)的底部安装有内管(4),外管(1)的内腔安装有离心风机(5),外管(1)一端的底部固定有固位块(6),固位块(6)的内腔安装有挡板(7),挡板(7)的底部安装有过滤网(8),过滤网(8)的侧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9),外管(1)另一端的内腔安装有动态油烟分离器(10),外管(1)的侧面安装有加药口(11),外管(1)位于加药口(11)底部的侧壁安装有排水管(12),排水管(12)的一端安装有排空阀(13),外管(1)另一端内腔的底部安装有隔离箱(14),隔离箱(14)的内腔安装有电机(15),电机(15)延伸至外管(1)侧壁内腔的底部安装有第一齿轮块(16),第一齿轮块(16)的中部啮合有链条(17),链条(17)的一端啮合有第二齿轮块(18),第二齿轮块(18)的内腔固定有传动杆(19),传动杆(19)延伸至外管(1)内腔的一端安装有搅拌杆(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塑料废气处理设备,包括外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的内腔安装有支撑杆(2),支撑杆(2)的底部固定有固管块(3),固管块(3)的底部安装有内管(4),外管(1)的内腔安装有离心风机(5),外管(1)一端的底部固定有固位块(6),固位块(6)的内腔安装有挡板(7),挡板(7)的底部安装有过滤网(8),过滤网(8)的侧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9),外管(1)另一端的内腔安装有动态油烟分离器(10),外管(1)的侧面安装有加药口(11),外管(1)位于加药口(11)底部的侧壁安装有排水管(12),排水管(12)的一端安装有排空阀(13),外管(1)另一端内腔的底部安装有隔离箱(14),隔离箱(14)的内腔安装有电机(15),电机(15)延伸至外管(1)侧壁内腔的底部安装有第一齿轮块(16),第一齿轮块(16)的中部啮合有链条(17),链条(17)的一端啮合有第二齿轮块(18),第二齿轮块(18)的内腔固定有传动杆(19),传动杆(19)延伸至外管(1)内腔的一端安装有搅拌杆(2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宽吴泽兵熊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睿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