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改变朝向的座椅,包括椅座,所述椅座上方设置有椅背,所述椅座下方设置有底座支架,所述椅座与所述底座支架之间设置有椅座外壳,所述椅座外壳的侧面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内设置有能够沿所述滑道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滑块,所述椅座的两侧设置有座椅调角器,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有座椅调角器,所述座椅调角器还与所述椅背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滑块轨道装置,改变座椅靠背的位置,可以实现单独一个座椅使用朝向的变换,而无需调整同排的其他座椅。
A seat with changeable orien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改变朝向的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座椅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改变朝向的座椅。
技术介绍
目前,高铁上采用具有旋转功能的座椅,在列车行驶中,中途座椅转向主要是为了让旅客的视野与列车运行方向保持一致,这样使人感觉舒服,避免乘客反向乘车易晕车。然而,车厢中主要采用的是固定式整排座椅,乘务人员需要一排一排更换座椅朝向,费时费力,并且,结伴出行的乘客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想要调整座椅朝向,此时,就不得不考虑同一排乘客和周边其他乘客是否接受。现有的控制装置是在椅子靠走道的一侧下方位置,有个类似汽车油门的踏板,踩下后可旋转座椅朝向。但是,列车固定整排座椅旋转朝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需整排旋转朝向,旅途中不方便满足每位乘客的座椅朝向个性化需求;其次,整排固定式座椅结构复杂,重量较重,安装和维护不便。因此,为了优化列车座椅结构,现有技术中亟需能够提供人性化服务,高效利用火车车厢空间,可改变朝向座椅来满足不同乘客的差异化需求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改变朝向的座椅,包括椅座,所述椅座上方设置有椅背,所述椅座下方设置有底座支架,所述椅座与所述底座支架之间设置有椅座外壳,所述椅座外壳的侧面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内设置有能够沿所述滑道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滑块,所述椅座的两侧设置有座椅调角器,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有座椅调角器,所述座椅调角器还与所述椅背固定连接。所述座椅调角器包括上耳板和下耳板,所述上耳板和所述下耳板通过轴转动连接,所述上耳板与所述椅背固定连接,所述下耳板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椅座的两侧还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与所述底座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扶手通过设置在其侧边的第一旋转轴转动连接有扶手盖,所述扶手还设置有凹槽轨道,所述凹槽轨道内设置有能够沿所述凹槽轨道移动的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与可放置在所述扶手中的小桌板通过第三旋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包括杆部和设置在杆部两端的滚轮,所述杆部与所述第三旋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旋转轴上套设有可绕所述第三旋转轴转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小桌板的一角固定连接。所述椅背上还设置有把手。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采用滑块轨道装置,改变座椅靠背的位置,可以实现单独一个座椅使用朝向的变换,而无需调整同排的其他座椅;2、通过将两侧的座椅调角器上端分别固定在椅背两侧,下端固定在椅座两侧滑块处,实现座椅调节器随着座椅靠背一同改变位置,在改变座椅使用朝向后仍然可进行座椅角度调节;3、扶手内部增加的凹槽轨道,使小桌板在不使用时放在扶手内部,需要使用时,使小桌板在凹槽轨道中移动,并在不同朝向状态下使用;4、操作方便,满足了乘客个性化的使用需求,改善了车内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改变座椅朝向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座椅的爆炸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扶手和小桌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小桌板从(a)状态移动到(c)状态的过程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小桌板从(d)状态移动到(e)状态的过程示意图。附图标记:1-椅背,2-椅座,3-椅座外壳,4-底座支架,5-扶手盖,6-扶手,7-座椅调角器,8-滑道,9-滑块,10-小桌板,11-第一旋转轴,12-第二旋转轴,13-凹槽轨道,14-第三旋转轴,15-连接件,16-上耳板,17-下耳板,18-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如图1-7所示的一种可改变朝向的座椅,包括椅座2,椅座2上方设置有椅背1,椅座2下方设置有底座支架4,椅座2与底座支架4之间设置有椅座外壳3,椅座外壳3的侧面设置有滑道8,滑道8内设置有能够沿滑道8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滑块9,椅座2的两侧设置有座椅调角器7,滑块9转动连接有座椅调角器7,座椅调角器7还与椅背1固定连接。椅背1上还设置有用于提起并移动椅背1的把手18。座椅调角器7包括上耳板16和下耳板17,上耳板16和下耳板17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上耳板16的顶端具有与椅背1上的内螺孔相一致的铰接孔,用铰接轴将上耳板16与椅背1铰接连接,下耳板17的末端具有与滑块9上的内螺孔相一致的铰接孔,用铰接轴将下耳板17与滑块9铰接连接。需要改变座椅朝向时,抓住把手,提起推动椅背1,此时滑块9在滑道8中滑动,直至滑到另一端,再向下放下椅背1。由于座椅调角器7的上耳板和下耳板为铰接连接,因而,向上提椅背1时,上耳板带动下耳板,使下耳板绕滑块9向上转动,放下椅背1时,上耳板带动下耳板,使下耳板绕滑块9向下转动。椅座2的两侧还设置有扶手6,扶手6与底座支架4固定连接,所述扶手6的底端与底座支架4的顶端面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底座支架4包括顶端面和四个支腿,顶端面上有多个内螺孔,组装座椅时,将椅座外壳3和扶手6放置在底座支架4的顶端面上,用螺钉穿过上述内螺孔,再旋进椅座外壳3和扶手6底部的螺纹孔中并拧紧螺钉,固定连接好。如图4-5所示,扶手6通过设置在其侧边的第一旋转轴11转动连接有扶手盖5,扶手6内部的两侧壁还设置有凹槽轨道13,凹槽轨道13内设置有能够沿凹槽轨道13移动的第二旋转轴12,第二旋转轴12与可放置在扶手6中的小桌板10通过第三旋转轴14转动连接。小桌板10为折叠的两层桌板,不用时,折叠起来,放置在扶手6内中空的空间中,使用时,从扶手6内拿出来。第二旋转轴12包括杆部和设置在杆部两端的滚轮,滚轮的旋转轴贯穿杆部,两个滚轮分别嵌设在两根凹槽轨道13内部,使滚轮可以在凹槽轨道13上滚动,从而使第二旋转轴12能够在凹槽轨道13上做往复直线运动。杆部与第三旋转轴14的一端设计为一体固定连接,杆部与第三旋转轴14可以共同绕滚轮的轴心线转动。第三旋转轴14上套设有可绕第三旋转轴14转动的连接件15,连接件15为一具有圆柱形通孔结构的小金属板,小金属板的一端与小桌板10的一角固定连接,连接件15套在第三旋转轴14上并且绕第三旋转轴14转动,从而使小桌板10可以绕被绕第三旋转轴14转动。若要使用小桌板10时,则先打开扶手盖5,提起小桌板10,小桌板10通过第二旋转轴被旋转出扶手6,根据需要推动小桌板10,使滚轮在凹槽轨道13中转动,当滚轮滑动到凹槽轨道13的一端时,转动小桌板10。连接件15因为是套设在第三旋转轴14上的,圆柱体的第三旋转轴14刚好贯穿连接件15的圆柱通孔,所以小桌板10可以沿第三旋转轴14周向转动,直至其转动到适合的位置时放平,展开两层桌板,即可使用。如图6-7所示,小桌板10可以在两个方向展开放平,当列车运行方向从右向左时(图中方向),椅背1靠右设置,沿(a)-(b)-(c)路径放置好小桌板10;当列车运行方向从左向右时(图中方向),椅背1靠左设置,沿(d)-(e)路径放置好小桌板10,无论座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改变朝向的座椅,包括椅座(2),所述椅座(2)上方设置有椅背(1),所述椅座(2)下方设置有底座支架(4),其特征是,所述椅座(2)与所述底座支架(4)之间设置有椅座外壳(3),所述椅座外壳(3)的侧面设置有滑道(8),所述滑道(8)内设置有能够沿所述滑道(8)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滑块(9),所述椅座(2)的两侧设置有座椅调角器(7),所述滑块(9)转动连接有座椅调角器(7),所述座椅调角器(7)还与所述椅背(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改变朝向的座椅,包括椅座(2),所述椅座(2)上方设置有椅背(1),所述椅座(2)下方设置有底座支架(4),其特征是,所述椅座(2)与所述底座支架(4)之间设置有椅座外壳(3),所述椅座外壳(3)的侧面设置有滑道(8),所述滑道(8)内设置有能够沿所述滑道(8)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滑块(9),所述椅座(2)的两侧设置有座椅调角器(7),所述滑块(9)转动连接有座椅调角器(7),所述座椅调角器(7)还与所述椅背(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变朝向的座椅,其特征是,所述座椅调角器(7)包括上耳板(16)和下耳板(17),所述上耳板(16)和所述下耳板(17)通过轴转动连接,所述上耳板(16)与所述椅背(1)固定连接,所述下耳板(17)与所述滑块(9)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变朝向的座椅,其特征是,所述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茗静,车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