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的液体降温方法、装置及机器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7363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0:53
本申请适用于机器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机器人的液体降温方法、装置及机器人,所述方法包括:在机器人运行过程中,通过温度检测元件获取发热部件的第一温度;在所述第一温度高于预设工作温度范围时,生成降温动作指令;根据所述降温动作指令,控制存储在所述储液容器中的冷液流入所述散热容器中,通过装入冷液的所述散热容器中对所述发热部件进行液体降温。通过本申请实现了对机器人更好、更便捷的降温,保证了机器人机体的运行时长,提高了机器人的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的液体降温方法、装置及机器人
本申请属于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的液体降温方法、装置及机器人。
技术介绍
机器人由于结构空间的限制,特别是小型机器人,在长时间运行或连续执行某些占用系统资源的程序时,会导致机器发热严重,不能有足够的结构空间实现机体的散热,只能通过降低CPU的运行频率、缩短机器的运行时间或限制占用系统资源的程序的运行时间等,以牺牲机器人性能进行机体的降温处理,使机器的主要器件发热严重的现象不能得到很好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的液体降温方法、装置及机器人,可以解决以牺牲机器人性能进行机体的降温处理,使机器的主要器件发热严重的现象不能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的液体降温方法,所述机器人包括散热容器和储液容器,所述散热容器与所述储液容器以管道相连,所述方法包括:在机器人运行过程中,通过温度检测元件获取发热部件的第一温度;在所述第一温度高于预设工作温度范围时,生成降温动作指令;根据所述降温动作指令,控制存储在所述储液容器中的冷液流入所述散热容器中,通过装入冷液的所述散热容器对所述发热部件进行液体降温。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热部件包括:中央处理器、电池、电源管理集成电路、主板以及音频编译码芯片;所述储液容器位于所述机器人的一个或者多个肢体中。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降温动作指令,控制存储在所述储液容器中的冷液流入所述散热容器中,包括:控制所述机器人关节运动,使所述储液容器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大于所述散热容器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控制所述储液容器与所述散热容器连接处的开关开启,使所述储液容器中的冷液流入所述散热容器中。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使所述储液容器中的冷液流入所述散热容器中之后,包括:控制所述储液容器与所述散热容器连接处的开关关闭,控制所述储液容器恢复至初始高度,所述初始高度低于所述散热容器的高度;获取所述发热部件的第二温度,所述第二温度在所述预设工作温度范围内时,控制所述储液容器与所述散热容器连接处的开关开启,使液体流回至所述储液容器中。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储液容器设置于机器人的上肢体中;根据所述降温动作指令,控制存储在所述储液容器中的冷液流入所述散热容器中,包括:控制所述上肢体抬起至第二预设高度,使所述储液容器相对水平面的高度高于所述散热容器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控制所述储液容器与所述散热容器连接处的开关开启,使冷液流入所述散热容器中。示例性的,在使冷液流入所述散热容器中之后,包括:控制上肢体中的所述储液容器与所述散热容器连接处的开关关闭,控制上肢体恢复至初始位置;获取所述发热部件的第三温度,所述第三温度在所述预设工作温度范围内时,控制上肢体中的所述储液容器与所述散热容器连接处的开关开启,使液体流回至上肢体中的储液容器中。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储液容器设置于机器人的下肢体中;根据所述降温动作指令,控制存储在所述储液容器中的冷液流入所述散热容器中,包括:控制机体处于平躺状态,控制下肢体抬起至第三预设高度,使储液容器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高于所述散热容器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控制所述储液容器与所述散热容器连接处的开关开启,使冷液流入散热容器中。示例性的,使冷液流入所述散热容器中之后,包括:控制下肢体中的所述储液容器与所述散热容器连接处的开关关闭,控制机体恢复至初始站立状态;获取所述发热部件的第四温度,所述第四温度在所述预设工作温度范围内时,控制下肢体中的所述储液容器与所述散热容器连接处的开关开启,使液体流回至下肢体的所述储液容器中。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储液容器包括第一储液容器和第二储液容器;在第一储液容器中的液体流入所述散热容器中之后,固定时间段内,由所述温度检测元件检测所述发热部件的温度;若检测到的温度随时间升高,则触发交替降温动作指令;根据所述交替降温动作指令,控制所述散热容器中的液体流回至对应的所述第一储液容器中,控制所述第二储液容器的冷液流入至所述散热容器中。示例性的,根据所述降温动作指令,控制任一肢体中的所述储液容器中存储的冷液流入所述散热容器中,通过装入冷液的散热容器对所述发热部件进行液体散热降温。示例性的,在所述第一温度超过预设工作温度范围时,触发交替降温动作指令;根据所述交替降温动作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储液容器的冷液流入所述散热容器;经过预设时间段,控制所述散热容器中的液体流回至对应的所述第一储液容器中,控制所述第二储液容器的冷液流入至所述散热容器中。应理解,上肢体包括左上肢体和右上肢体;根据所述降温动作指令,控制其中一个肢体中的所述储液容器中的冷液流入至散热容器中。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的液体降温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在机器人运行过程中,通过温度检测元件获取发热部件的第一温度;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温度高于预设工作温度范围时,生成降温动作指令;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降温动作指令,控制存储在所述储液容器中的冷液流入所述散热容器中,通过装入冷液的所述散热容器对所述发热部件进行液体降温。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的方法。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方法。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机器人上运行时,使得机器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器人的液体降温方法。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在机器人运行过程中,由温度检测元件获取发热部件的第一温度;在第一温度高于正常工作温度范围时,生成降温动作指令;根据降温动作指令,控制存储在储液容器中的冷液流入散热容器中,通过散热容器中的冷液对发热部件进行液体降温;在不牺牲机器人性能的前提下,通过液冷散热的方式,实现了对机器人更好、更便捷的降温,保证了机器人机体的运行时长,提高了机器人的工作性能,具有较强的易用性与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液体降温方法的机器人系统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的液体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包括散热容器和储液容器,所述散热容器与所述储液容器以管道相连;所述方法包括:/n在机器人运行过程中,通过温度检测元件获取发热部件的第一温度;/n在所述第一温度高于预设工作温度范围时,生成降温动作指令;/n根据所述降温动作指令,控制存储在所述储液容器中的冷液流入所述散热容器中,通过装入冷液的所述散热容器对所述发热部件进行液体降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的液体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包括散热容器和储液容器,所述散热容器与所述储液容器以管道相连;所述方法包括:
在机器人运行过程中,通过温度检测元件获取发热部件的第一温度;
在所述第一温度高于预设工作温度范围时,生成降温动作指令;
根据所述降温动作指令,控制存储在所述储液容器中的冷液流入所述散热容器中,通过装入冷液的所述散热容器对所述发热部件进行液体降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的液体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件包括:中央处理器、电池、电源管理集成电路、主板以及音频编译码芯片;
所述储液容器位于所述机器人的一个或者多个肢体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的液体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降温动作指令,控制存储在所述储液容器中的冷液流入所述散热容器中,包括:
控制所述机器人关节运动,使所述储液容器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大于所述散热容器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控制所述储液容器与所述散热容器连接处的开关开启,使所述储液容器中的冷液流入所述散热容器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的液体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所述储液容器中的冷液流入所述散热容器中之后,包括:
控制所述储液容器与所述散热容器连接处的开关关闭,控制所述储液容器恢复至初始高度,所述初始高度低于所述散热容器的高度;
获取所述发热部件的第二温度,所述第二温度在所述预设工作温度范围内时,控制所述储液容器与所述散热容器连接处的开关开启,使液体流回至所述储液容器中。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的液体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容器设置于机器人的上肢体中;
根据所述降温动作指令,控制存储在所述储液容器中的冷液流入所述散热容器中,包括:
控制所述上肢体抬起至第二预设高度,使所述储液容器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高于所述散热容器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控制所述储液容器与所述散热容器连接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严辉熊友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