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海涛专利>正文

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活动夹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300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0:44
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活动夹板,至少包括主连接带。所述主连接带上按照间隔分布的方式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套和若干个第二固定套,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套中均按照嵌套的方式安装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固定套中均按照嵌套的方式安装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第一夹板均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二夹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夹板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避免患者的皮肤被长时间挤压发生而受伤,可以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可对不同体型差异的患者实施固定夹持。

A splint for trauma activitie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活动夹板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活动夹板。
技术介绍
急诊科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综合医院急诊设有全科、内、外、妇、儿、五官、发热、腹泻等专科诊室。因此,急诊科的工作可以说是医院总体工作的缩影,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急救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人员素质水平。骨科中病人的骨折处需要夹板进行固定,然后再用扎带将夹板缠绕固定,但是用扎带捆绑时夹板容易移动,调节难度大,容易导致患者不适,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公开号为CN20583198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急诊创伤活动夹板固定器,包括夹板和绑带,所述绑带由上绑带和下绑带构成,所述上绑带上设有相同间隔上插袋,所述下绑带上设有相同间隔下插袋,所述夹板的两端设置在上插袋和下插袋内。该技术的骨科活动夹板固定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固定牢靠,拆卸方便,实用性强。使用时夹板的长度可根据病人的骨折部位进行调节,但是夹板设计为可伸缩式的结构容易导致其强度不够,很可能造成固定不稳,影响患者的康复治疗。此外,一方面由于申请人所理解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与审查部门必然有所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技术人做出本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依据审查指南相关规定随时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活动夹板,至少包括主连接带。所述主连接带上按照间隔分布的方式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套和若干个第二固定套,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套中均按照嵌套的方式安装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固定套中均按照嵌套的方式安装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第一夹板均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二夹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夹板的长度。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创伤活动夹板还包括副连接带和拉链机构,所述拉链机构至少包括第一链牙、第二链牙和拉锁头,其中:所述主连接带的一侧按照缝合连接的方式设有所述第一链牙,所述副连接带上设有若干个第三固定套,所述副连接带的一侧按照缝合连接的方式设有所述第二链牙,所述拉锁头按照嵌套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二链牙上,所述第一链牙和所述第二链牙能够卡合连接,所述副连接带通过所述拉链机构与所述主连接带连接,第三夹板的第一端按照嵌套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三固定套中,所述第三夹板的第二端按照嵌套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套中,或者所述第三夹板的第一端按照嵌套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三固定套中,所述第三夹板的第二端按照嵌套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套中。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连接带的两侧均按照缝合连接的方式设有所述第一链牙,所述主连接带的两侧均通过拉链机构连接有所述副连接带,其中:第四夹板依次贯穿靠近所述主连接带的第一侧的所述第三固定套、所述第一固定套和靠近所述主连接带的第二侧的所述第三固定套,或者所述第四夹板依次贯穿靠近所述主连接带的第一侧的所述第三固定套、所述第二固定套和靠近所述主连接带的第二侧的所述第三固定套。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连接带的第一端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束缚带,所述主连接带的第二端设有至少一个主固定扣,其中:所述第一束缚带上按照缝合连接的方式分别设有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所述第一魔术贴和所述第二魔术贴能够粘合连接。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副连接带的第一端设有第二束缚带,所述副连接带的第二端设有副固定扣,其中:所述第二束缚带上按照缝合连接的方式分别设有第三魔术贴和第四魔术贴,所述第三魔术贴和所述第四魔术贴能够粘合连接。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连接带和所述副连接带上均按照贯穿且等距均布的方式设有若干个气孔。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夹板和所述第四夹板均呈长方体状,其中:所述第三夹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夹板的长度,所述第四夹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夹板的长度。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束缚带和所述第二束缚带的外形均由长方体限定,其中:所述第一束缚带能够贯穿所述主固定扣,所述第二束缚带能够贯穿所述副固定扣。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若干个所述第一固定套彼此之间等距均布,若干个所述第二固定套彼此之间等距均布。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夹板、所述第三夹板和所述第四夹板各自的两个端部均设有圆角。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主连接带上间隔设置若干个第一固定套和若干个第二固定套,根据需要选择性地在第一固定套放入第一夹板或者在第二固定套中放入第二夹板来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在将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同时固定时,可以间断地更换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位置来减小患者皮肤的局部压力,防止患者健康部位的皮肤因长时间挤压而受伤。(2)本技术通过拉链机构给主连接带连接副连接带并通过第三夹板或者第四夹板固定的方式能够对骨折且被保护部位很长的患者实施固定,可高效地利用资源,节约治疗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的创伤活动夹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的创伤活动夹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和图3是本技术优选的创伤活动夹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1:第一夹板2:第一束缚带3:第一固定套4:第二固定套5:主连接带6:气孔7:主固定扣8:第一链牙9:拉锁头10:第二链牙11:副固定扣12:第四夹板13:第三夹板14:第二夹板15:第三固定套16:副连接带17:第二束缚带18:第三魔术贴19:第四魔术贴20:第一魔术贴21:第二魔术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活动夹板至少包括主连接带5。主连接带5上按照间隔分布的方式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套3和若干个第二固定套4,其中:第一固定套3中均按照嵌套的方式安装有第一夹板1。第二固定套4中均按照嵌套的方式安装有第二夹板14。第二夹板14与第一夹板1均呈长方体状。第二夹板14的长度大于第一夹板1的长度。优选的,若干个第一固定套3彼此之间等距均布。优选的,若干个第二固定套4彼此之间等距均布。优选的,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14各自的两个端部均设有圆角。如图1所示,患者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于一般情况仅需主连接带5的尺寸即可对患者进行固定保护,这里的第一固定套3和第二固定套4的尺寸可以相同,其主要作用是用来固定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14。优选的,主连接带5可以是透气性好且强度高的帆布材料制成。优选的,主连接带5呈长方体片状。这里的主连接带5配合设置在其上的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14来实现对患者的骨折部位固定。当患者需要固定的部位较短时,可以给第一固定套3和第二固定套4中均安装第一夹板1的方式进行固定,这里的第一夹板1的长度不足以延伸至主连接带5的两侧,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活动夹板,至少包括主连接带(5),其特征在于,/n所述主连接带(5)上按照间隔分布的方式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套(3)和若干个第二固定套(4),其中:/n所述第一固定套(3)中均按照嵌套的方式安装有第一夹板(1),所述第二固定套(4)中均按照嵌套的方式安装有第二夹板(14),所述第二夹板(14)与所述第一夹板(1)均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二夹板(14)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夹板(1)的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活动夹板,至少包括主连接带(5),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连接带(5)上按照间隔分布的方式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套(3)和若干个第二固定套(4),其中:
所述第一固定套(3)中均按照嵌套的方式安装有第一夹板(1),所述第二固定套(4)中均按照嵌套的方式安装有第二夹板(14),所述第二夹板(14)与所述第一夹板(1)均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二夹板(14)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夹板(1)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伤活动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创伤活动夹板还包括副连接带(16)和拉链机构,所述拉链机构至少包括第一链牙(8)、第二链牙(10)和拉锁头(9),其中:
所述主连接带(5)的一侧按照缝合连接的方式设有所述第一链牙(8),所述副连接带(16)上设有若干个第三固定套(15),所述副连接带(16)的一侧按照缝合连接的方式设有所述第二链牙(10),所述拉锁头(9)按照嵌套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二链牙(10)上,所述第一链牙(8)和所述第二链牙(10)能够卡合连接,所述副连接带(16)通过所述拉链机构与所述主连接带(5)连接,第三夹板(13)的第一端按照嵌套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三固定套(15)中,所述第三夹板(13)的第二端按照嵌套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套(3)中,或者
所述第三夹板(13)的第一端按照嵌套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三固定套(15)中,所述第三夹板(13)的第二端按照嵌套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套(4)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创伤活动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带(5)的两侧均按照缝合连接的方式设有所述第一链牙(8),所述主连接带(5)的两侧均通过拉链机构连接有所述副连接带(16),其中:
第四夹板(12)依次贯穿靠近所述主连接带(5)的第一侧的所述第三固定套(15)、所述第一固定套(3)和靠近所述主连接带(5)的第二侧的所述第三固定套(15),或者
所述第四夹板(12)依次贯穿靠近所述主连接带(5)的第一侧的所述第三固定套(15)、所述第二固定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涛徐宗华刘明伟
申请(专利权)人:徐海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