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万柯希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肌骨超声的可调型三棱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25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肌骨超声的可调型三棱针,包括针芯,所述针芯的顶端设有针柄,还包括供所述针芯插入的套管,所述套管内设有弹性件,所述针柄的下部抵靠在所述弹性件上,所述套管内设有卡台,所述弹性件的底部抵靠在所述卡台上,所述卡台的中部具有供所述针芯通过的通孔。该用于肌骨超声引导下松解治疗肌筋膜病的可调型三棱针集切割与大范围松解作用于一体,大大缩短顽固性痛症的治疗时间,真正做到随治随走、疗程短、显效快,为临床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简便、规范、严谨的新型诊疗技术。手柄牢固、防滑、美观、特色标志,便于识别和操作。

An adjustable triangular needle for muscle bone ultrasou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肌骨超声的可调型三棱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肌骨超声引导下松解治疗肌筋膜病的可调型三棱针,主要用于治疗颈肩腰腿痛、肌肉、筋膜、键鞘、韧带、关节滑膜和骨膜等肌筋膜病。
技术介绍
目前,颈肩腰腿痛、肌肉、筋膜、键鞘、韧带、关节滑膜和骨膜等肌筋膜病,通常以服药、膏药外贴、按摩、理疗、封闭、中药导入、针灸等方法治疗,传统的针灸使用的针具及其疗法是通过刺激经络得气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因不能直接作用于“病灶”,疗效不够理想,疗程漫长、容易复发,难以根治,因而特别需要一种能够治疗上述病症并达到根治效果的特殊针具。顽固性痛症,包括各种颈肩腰腿痛,如颈腰椎病、骨关节炎、肩周炎等,从中医角度来看,这些疾病都属于经筋痹症。针刺是中医治疗经筋病的一个重要手段,所用工具即为各种针具。《灵枢·官针》提及:“病深针浅,病气不泻”,“病大针小,气不泄泻变复为败”。提示我们病邪太深非大针深刺而难以泻其邪,散其瘀,通其络。说明治疗中要辨证施治,根据证候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针具、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构针灸是于2014年由解放军总医院针灸科主任关玲教授发起的,以结构为切入点,通过调整人体结构,从而改善功能的针灸方法。结构针灸由部分针灸推拿专家共同倡导,以古今中外医学对人体结构的认识成果为基础,重新审视针灸和手法的作用部位、刺激方法和作用机制,以结构为基础,改善功能为目的,研究针灸规律,理解针灸作用,创新针灸手段,以期探索一条易于理解,方便掌握,容易重复的针灸教学、临床、科研新途径。其治疗总则:调背景(全身)与调前景(局部)结合。局部位置(特别是结构的层次)与整体关系结合(直接连接关系和间隔对应关系)。针灸是通过特定工具刺激身体一定部位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针刺、灸疗、针刀、耳穴刺激、拔罐、穴位贴敷等。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针具有小针刀、圆利针、三棱针、锋勾针、银质针,其中,小针刀为平刃提插松解针,其存在针刃无法切割松解,对局部组织钝性挫伤重,对浅层筋膜松解不够的问题,且缓慢进针时,会加重患者的疼痛感,钝挫伤引起的疼痛较明显,同时深浅不易控制,风险大,创伤大;现有三棱针具有针孔大、刃多、挫伤大、针尖部松解有限、组织不易恢复等缺点;锋勾针易损伤或割断神经、肌束、血管肌腱等组织,风险极大;而银质针具有尖钝圆,刺入阻力大,钝性挫伤大,疼痛明显,松解幅度有限等缺点。近年来,圆利针及小针刀在痛症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研究较多。例如采用圆利针前端尖、申间膨大、尾部小,类似一支毛笔的样子,故治病原理有两个:(l)对肌肉软组织进行挤压;(2)出针后,针刺部位可留下的空洞可以释放软组织内部压力。两种原理都是籍其具备一定粗度来实现。而运用圆利针阿是穴合谷刺能较好地改善粘连期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并缓解疼痛,认为圆利针在粘连严重的部位施治,其粗大的针体可对局部组织形成挤压,产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使排列紊乱的肌细胞迅速整合,使肌肉韧带的痉挛状态立即得以松解。采用圆利针聚刺筋结治疗颈椎病140例,疗效明显优于毫针治疗组140例。临床观察显示圆利针配合人体生物力学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疗效显著,方法简便适宜基层应用。运用圆利针呈扇形斜刺的方法治疗肩周炎总有效率(97.7%)显著优于毫针治疗组(76.7%)。小针刀治疗经筋痹症一方面可利用针的作用,疏通气血、活血化瘀,“通则不痛”:另一方面可利用刀的切割作用,松解粘连,解除卡压,改善循环,消除无菌性炎性症状,“以松致通,通则不痛”。小针刀治疗的同时,切割所致创伤可诱导、加强巨噬细胞吞噬作用,促进毛细血管新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转运。针刀神经触激术治疗腰椎盘突出症的机制是调节、调动机体自身的防御和修复机制,而不是直接清除病灶。临床亦有圆利针与超微针刀交替合用,隔天治疗1次,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棘间韧带损伤、中枢性偏瘫等疗效显著。认为二者合用起到浅、深层软组织全面松解术,虽然不能完全起到还纳髓核的作用,但却从不同角度解除了肌肉痉挛、神经根受压带来的无菌性炎症、粘连、水肿问题。目前治疗颈肩腰腿痛等顽固性痛症的代表方法主要有传统毫针、服药、膏药外贴、按摩、理疗、封闭、中药导入、小针刀、圆利针等。毫针、服药、膏药外贴、按摩、理疗、封闭、中药导入这类方法疗程长,显效慢,无法在短时间直接解除病痛成因;小针刀,一方面可利用针的作用,疏通气血、活血化瘀,“通则不痛”;另一方面可利用刀的切割作用,松解粘连,解除卡压,改善循环,消除无菌性炎性症状,但针刀刀头形状限制,其松解作用不及圆利针。圆利针,其粗大的针体可对局部组织形成挤压,产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使排列紊乱的肌细胞迅速整合,使肌肉韧带的痉挛状态立即得以松解,但圆利针不锋利,进针时不如针刀迅速,导致患者痛感强,且对粘连部位没有切割作用,影响松解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肌骨超声引导下松解治疗肌筋膜病的可调型三棱针,以解决现有三棱针的深浅不易控制、刺入阻力大和松解程度有限等问题,本技术集切割与大范围松解作用于一体,将大大缩短顽固性痛症的治疗时间,真正做到随治随走、疗程短、显效快,为临床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简便、规范、严谨的新诊疗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肌骨超声的可调型三棱针,包括针芯,所述针芯的顶端设有针柄,还包括供所述针芯插入的套管,所述套管内设有弹性件,所述针柄的下部抵靠在所述弹性件上,所述套管内设有卡台,所述弹性件的底部抵靠在所述卡台上,所述卡台的中部具有供所述针芯通过的通孔。可选地,所述套管上设有握持部。可选地,所述握持部呈向下的弧形。可选地,所述握持部对称设置在所述套管的两侧。可选地,所述握持部为羌族耳状花瓣形。可选地,所述套管下部的外表面设有凹纹。可选地,所述凹纹呈螺旋状。可选地,所述针芯为三棱针。可选地,所述针芯的长度为11-12cm,具体可以为11cm、11.2cm、11.4cm、11.5cm、11.6cm、11.8cm、12cm等。可选地,所述针芯的直径为0.2-0.3mm,具体可以为0.21mm、0.22mm、0.23mm、0.24mm、0.25mm、0.26mm、0.27mm、0.28mm、0.29mm、0.3mm等。可选地,所述针柄为圆柱状。可选地,所述针柄的直径为1-1.5cm,具体可以为1cm、1.1cm、1.2cm、1.3cm、1.4cm、1.5cm等。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当所述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针尖位于套管内,当所述弹簧被压缩时,所述针尖穿出所述套管,实现对患部进行松解。可选地,所述套管包括粗管部、细管部,所述粗管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细管部的内径,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粗管部内,所述粗管部、细管部的连接处形成所述卡台。可选地,所述套管的直径为0.4-0.6mm,具体可以为0.4mm、0.5mm、0.6mm等。如上所述,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肌骨超声的可调型三棱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芯(2),所述针芯(2)的顶端设有针柄(1),还包括供所述针芯(2)插入的套管(3),所述套管(3)内设有弹性件(4),所述针柄(1)的下部抵靠在所述弹性件(4)上,所述套管(3)内设有卡台(33),所述弹性件(4)的底部抵靠在所述卡台(33)上,所述卡台(33)的中部具有供所述针芯(2)通过的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肌骨超声的可调型三棱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芯(2),所述针芯(2)的顶端设有针柄(1),还包括供所述针芯(2)插入的套管(3),所述套管(3)内设有弹性件(4),所述针柄(1)的下部抵靠在所述弹性件(4)上,所述套管(3)内设有卡台(33),所述弹性件(4)的底部抵靠在所述卡台(33)上,所述卡台(33)的中部具有供所述针芯(2)通过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型三棱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上设有握持部(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型三棱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5)对称设置在所述套管(3)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型三棱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5)呈向下的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型三棱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5)为羌族耳状花瓣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型三棱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下部的外表面设有凹纹(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柯希
申请(专利权)人:万柯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