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观察口腔全貌的口腔专业用观察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223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观察口腔全貌的口腔专业用观察支架,包括支撑架和消毒喷头,所述支撑架顶部的边侧固定安装有顶板,且顶板的边侧开设有放置槽,并且放置槽的内壁上安装有转辊,所述转辊的边侧固定有把手,且转辊位于顶板的外侧,所述转辊的外壁上缠绕有管路和连接线,且管路的边端安装有消毒喷头,所述连接线的边侧安装有上前板和下前板,且上前板位于下前板的上方。该能够观察口腔全貌的口腔专业用观察支架,不仅方便根据不同患者口腔张开的大小进行固定,从而使得其方便对不同的患者的口腔进行支撑,同时也方便将调节后的支架进行固定,而且也便于将使用后的支架进行收束,防止在外面受到碰撞。

A kind of professional observation stent for oral ca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观察口腔全貌的口腔专业用观察支架
本技术涉及口腔观察设备
,具体为一种能够观察口腔全貌的口腔专业用观察支架。
技术介绍
口腔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同时通过口腔的呼吸,经常会产生很多疾病,其中包括:口腔颌面部皮样、表皮颌下间隙感染、颌面部淋巴管瘤、齿状突发育畸形、上颌窦恶性肿瘤、颌骨造釉细胞瘤、慢性筛窦炎、下颌后缩、四环素牙、舌白斑等疾病,同时在对口腔的内部进行观察时,需要用到口腔支架,然而现有的口腔支架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口腔支架在使用时,由于患者口腔张开的大小不同,从而使得口腔支架不便跟随口腔的大小随意的更改支撑的角度,从而不便医生对患者内部的口腔全面的观察;(2)现有的口腔支架不便将食用后的支架进行收起,从而使得支架随意放在外侧易造成碰撞和损坏,同时也易沾染细菌。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的口腔支架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观察口腔全貌的口腔专业用观察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口腔支架不便调节支撑的角度和不便将使用后的支架收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观察口腔全貌的口腔专业用观察支架,包括支撑架和消毒喷头,所述支撑架顶部的边侧固定安装有顶板,且顶板的边侧开设有放置槽,并且放置槽的内壁上安装有转辊,所述转辊的边侧固定有把手,且转辊位于顶板的外侧,所述转辊的外壁上缠绕有管路和连接线,且管路的边端安装有消毒喷头,所述连接线的边侧安装有上前板和下前板,且上前板位于下前板的上方,所述上前板和下前板的边侧通过转轴连接有上后板和下后板,且上后板和下后板均位于上前板和下前板的前侧,所述上前板和下前板的边侧均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位于卡槽的内部,且卡槽预留在活动槽的边侧,所述活动槽开设在上前板和下前板的内壁上,且活动槽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杆的边端,所述放置槽的内壁上安装有限位辊,且限位辊位于转辊的边侧。优选的,所述转辊关于放置槽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2个,且2个转辊与放置槽的内壁为轴连接。优选的,所述上后板和下后板均为弧形结构设计,且上后板和下后板共中心轴线。优选的,所述上后板和下后板之间的横截面面积大于上前板和下前板之间的横截面面积,且上后板和下后板之间的中心和上前板和下前板之间的中心均处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和卡槽之间相互卡合,且卡槽等间距分别在活动槽的内壁上。优选的,所述限位辊关于放置槽的中心对称设置有2个,且2个限位辊之间的间距大于连接线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能够观察口腔全貌的口腔专业用观察支架,不仅方便根据不同患者口腔张开的大小进行固定,从而使得其方便对不同的患者的口腔进行支撑,同时也方便将调节后的支架进行固定,而且也便于将使用后的支架进行收束,防止在外面受到碰撞;(1)通过转动把手,从而使得通过把手带动转辊转动,从而便于通过转辊的转动带动外壁上缠绕的管道和连接线转动,使其缠绕在转辊的外壁上,从而使其方便将使用后的支架进行收束;(2)通过将支撑杆在活动槽内左右移动,从而使得通过支撑杆的移动将上前板和下前板支撑开,从而调节上前板和下前板之间的角度,从而便于对不同患者张开的口腔进行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放置槽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上前板和下前板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上前板和下前板侧面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上前板仰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限位辊和放置槽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架;2、顶板;3、放置槽;4、转辊;5、把手;6、管路;7、消毒喷头;8、连接线;9、上后板;10、下后板;11、转轴;12、上前板;13、下前板;14、固定槽;15、支撑杆;16、固定杆;17、活动槽;18、卡槽;19、限位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能够观察口腔全貌的口腔专业用观察支架,包括支撑架1、顶板2、放置槽3、转辊4、把手5、管路6、消毒喷头7、连接线8、上后板9、下后板10、转轴11、上前板12、下前板13、固定槽14、支撑杆15、固定杆16、活动槽17、卡槽18和限位辊19,支撑架1顶部的边侧固定安装有顶板2,且顶板2的边侧开设有放置槽3,并且放置槽3的内壁上安装有转辊4,转辊4的边侧固定有把手5,且转辊4位于顶板2的外侧,转辊4的外壁上缠绕有管路6和连接线8,且管路6的边端安装有消毒喷头7,连接线8的边侧安装有上前板12和下前板13,且上前板12位于下前板13的上方,上前板12和下前板13的边侧通过转轴11连接有上后板9和下后板10,且上后板9和下后板10均位于上前板12和下前板13的前侧,上前板12和下前板13的边侧均开设有固定槽14,且固定槽14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杆16,固定杆16的位于卡槽18的内部,且卡槽18预留在活动槽17的边侧,活动槽17开设在上前板12和下前板13的内壁上,且活动槽17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杆15的边端,放置槽3的内壁上安装有限位辊19,且限位辊19位于转辊4的边侧;转辊4关于放置槽3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2个,且2个转辊4与放置槽3的内壁为轴连接,方便将管路6和连接线8在转辊4上分开缠绕,从而便于管路6和连接线8的分开使用和收束;上后板9和下后板10均为弧形结构设计,且上后板9和下后板10共中心轴线,弧形结构的上后板9和下后板10更符合人体口腔牙龈处的设计,从而便于对口腔支撑;上后板9和下后板10之间的横截面面积大于上前板12和下前板13之间的横截面面积,且上后板9和下后板10之间的中心和上前板12和下前板13之间的中心均处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方便在外面调节上前板12和下前板13之间的间距,从而调节支架张开的角度,同时也方便对口腔进行支撑固定;固定杆16和卡槽18之间相互卡合,且卡槽18等间距分别在活动槽17的内壁上,通过将固定杆16插在卡槽18内部,从而便于对支撑杆15进行固定,从而加强上前板12和下前板13之间的稳定性;限位辊19关于放置槽3的中心对称设置有2个,且2个限位辊19之间的间距大于连接线8的直径,方便将管路6和连接线8进行收卷,同时也减少管路6和连接线8和放置槽3拐角处之间的摩擦。工作原理:该能够观察口腔全貌的口腔专业用观察支架在使用时,根据图1-2和图6所示,当需要通过支架对患者进行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将其通过底部的万向轮进行固定,工作人员通过拉动消毒喷头7的一端,从而使得消毒喷头7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观察口腔全貌的口腔专业用观察支架,包括支撑架(1)和消毒喷头(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顶部的边侧固定安装有顶板(2),且顶板(2)的边侧开设有放置槽(3),并且放置槽(3)的内壁上安装有转辊(4),所述转辊(4)的边侧固定有把手(5),且转辊(4)位于顶板(2)的外侧,所述转辊(4)的外壁上缠绕有管路(6)和连接线(8),且管路(6)的边端安装有消毒喷头(7),所述连接线(8)的边侧安装有上前板(12)和下前板(13),且上前板(12)位于下前板(13)的上方,所述上前板(12)和下前板(13)的边侧通过转轴(11)连接有上后板(9)和下后板(10),且上后板(9)和下后板(10)均位于上前板(12)和下前板(13)的前侧,所述上前板(12)和下前板(13)的边侧均开设有固定槽(14),且固定槽(14)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杆(16),所述固定杆(16)的位于卡槽(18)的内部,且卡槽(18)预留在活动槽(17)的边侧,所述活动槽(17)开设在上前板(12)和下前板(13)的内壁上,且活动槽(17)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杆(15)的边端,所述放置槽(3)的内壁上安装有限位辊(19),且限位辊(19)位于转辊(4)的边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观察口腔全貌的口腔专业用观察支架,包括支撑架(1)和消毒喷头(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顶部的边侧固定安装有顶板(2),且顶板(2)的边侧开设有放置槽(3),并且放置槽(3)的内壁上安装有转辊(4),所述转辊(4)的边侧固定有把手(5),且转辊(4)位于顶板(2)的外侧,所述转辊(4)的外壁上缠绕有管路(6)和连接线(8),且管路(6)的边端安装有消毒喷头(7),所述连接线(8)的边侧安装有上前板(12)和下前板(13),且上前板(12)位于下前板(13)的上方,所述上前板(12)和下前板(13)的边侧通过转轴(11)连接有上后板(9)和下后板(10),且上后板(9)和下后板(10)均位于上前板(12)和下前板(13)的前侧,所述上前板(12)和下前板(13)的边侧均开设有固定槽(14),且固定槽(14)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杆(16),所述固定杆(16)的位于卡槽(18)的内部,且卡槽(18)预留在活动槽(17)的边侧,所述活动槽(17)开设在上前板(12)和下前板(13)的内壁上,且活动槽(17)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杆(15)的边端,所述放置槽(3)的内壁上安装有限位辊(19),且限位辊(19)位于转辊(4)的边侧。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辉胡倩张争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