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采后茶树菇保鲜的喷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6889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1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采后茶树菇保鲜的喷液装置,包括固定底板、纵向支撑板、控制柜和喷液模块,喷液模块安装在喷液支撑板上,涂覆支撑板上安装有保鲜膜涂覆模块,在第一气缸、第一电机、传动轴、第一锥齿轮、轴承座、中转轴和第二锥齿轮、转台的作用下,使连接板可以升降或转动,进而使得保鲜膜涂覆模块和喷液模块可以升降或转动,使得喷液设备同时具备自动覆膜功能,喷液模块可以实现草药液和保鲜液的选择性喷涂,进而使得茶树菇保鲜产线的效率提高,自动化水平提高,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了成本。

A liquid spraying device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ea tree mushroom after harv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采后茶树菇保鲜的喷液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树菇保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采后茶树菇保鲜的喷液装置。
技术介绍
茶树菇为原产于中国的食用菌,因其可在柳树、茶树、杨树等树种的枯树桩上生长,故又名柳松茸、茶树菇、杨树菇等。茶树菇还因其具有脆嫩的口感、鲜美的味道、丰富的营养成分、种类繁多的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生理功能活性成分而成为世界公认的最健康的食品之一,它不仅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对茶树菇进行保鲜处理时,一般要经过采收、热蒸汽处理、臭氧水处理、保鲜液处理和超声波处理等过程,最终放入冷库冷藏,在热蒸汽处理之前要在茶树菇上喷涂草药液并覆盖保鲜膜,在热蒸汽处理之后,进行保鲜液处理过程时又要向茶树菇喷涂保鲜液并覆盖保鲜膜,现有的喷涂设备只具有单一喷涂的功能,要实现喷涂保鲜液和草药液需要两台喷涂设备,增加了成本,且在保鲜液和草药液喷涂后覆盖保鲜膜一般由人工手动覆盖,增加了人力成本使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且使保鲜处理的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采后茶树菇保鲜的喷液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采后茶树菇保鲜的喷液装置,包括固定底板、纵向支撑板、控制柜和喷液模块,所述固定底板顶部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转动连接有中转轴,中转轴顶部固连有转台,中转轴中部安装有第一锥齿轮,固定底板顶部固连有纵向支撑板,纵向支撑板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底板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和控制柜,第一电机输出轴与传动轴固连,传动轴上安装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转台顶部安装有第一气缸和若干第一滑套,第一滑套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柱,气缸的活塞端固连有第一气缸推杆,转台上方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与转台平行设置,第一滑动柱和第一气缸推杆均与连接板固连,连接板侧面固连有涂覆支撑板和喷液支撑板,所述喷液模块安装在喷液支撑板上,涂覆支撑板上安装有保鲜膜涂覆模块。所述喷液模块包括动力箱、第一储液箱、第一排液管、第一抽液泵、第二储液箱、第二排液管和第二抽液泵,所述第一储液箱、第一抽液泵、第二储液箱和第二抽液泵均安装在喷液支撑板上,第一储液箱上通有第一排液管,第二储液箱上通有第二排液管,所述喷液支撑板底部安装有动力箱和第三电机,第三电机输出端固连有丝杠,丝杆末端伸入动力箱内腔且与动力箱内壁转动连接,动力箱底部通有条形孔,丝杠上设置有丝杠滑块,丝杠滑块与丝杠匹配设置,丝杠滑块末端伸出动力箱且固连有安装板,丝杠滑块与条形孔滑动连接,安装板底部安装有第一雾化喷头和第二雾化喷头,第一抽液泵进液口与第一排液管连通,第一抽液泵出液口通过第一导液伸缩软管与第一雾化喷头连通,第二抽液泵进液口与第二排液管连通,第二抽液泵出液口通过第二导液伸缩软管与第二雾化喷头连通。所述保鲜膜涂覆模块包括气体暂存箱、第二气缸、第二滑套、和第二电机,所述气体暂存箱设置在涂覆支撑板下方,气体暂存箱底部开口且开口内安装有通气罩,通气罩内通有若干通气孔,气体暂存箱底部边缘设置有安装框,安装框上下贯通,安装框底部每条边均安装有切割片,所述第二气缸安装在涂覆支撑板的上方,第二电机安装在涂覆支撑板的下方,涂覆支撑板内嵌装有若干第二滑套,第二滑套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柱,第二气缸活塞端固连有第二气缸推杆,第二气缸推杆和第二滑动柱均与气体暂存箱顶部固连,涂覆支撑板上设置有热风机,气体暂存箱侧面通有通气伸缩软管,通气伸缩软管与热风机出风口连通,所述涂覆支撑板下方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板、和两个第三支撑板,两个第一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安装滚轴,两个第三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主动滚轴,第二电机输出端与主动滚轴固连,气体暂存箱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数量为至少为两组且每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相对的第二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传动滚轴,所述安装滚轴、传动滚轴和主动滚轴均与气体暂存箱的一侧面平行设置且长度均大于气体暂存箱的侧面长度,所述传动滚轴的中心轴线低于切割片底端。所述第一电机、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热风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一抽液泵和第二抽液泵均与控制柜电连。所述通气罩为锥状,所述通气孔沿通气罩母线分布且关于通气罩中心轴线呈阵列分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第一气缸、第一电机、传动轴、第一锥齿轮、轴承座、中转轴和第二锥齿轮、转台的作用下,使连接板可以升降或转动,进而使得保鲜膜涂覆模块和喷液模块可以升降或转动,使得喷液设备同时具备自动覆膜功能,喷液模块可以实现草药液和保鲜液的选择性喷涂,进而使得茶树菇保鲜产线的效率提高,自动化水平提高,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保鲜膜涂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喷液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通气罩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固定底板1、轴承座2、中转轴3、转台4、第一锥齿轮5、第二锥齿轮6、纵向支撑板7、传动轴8、第一电机9、控制柜10、第一气缸11、第一滑套12、第一滑动柱13、第一气缸推杆14、连接板15、涂覆支撑板16、喷液支撑板17;保鲜膜涂覆模块18、气体暂存箱1801、通气罩1802、通气孔1803、安装框1804、切割片1805、第二气缸1806、第二气缸推杆1807、第二滑套1808、第二滑动柱1809、热风机1810、通气伸缩软管1811、第一支撑板1812、安装滚轴1813、第二支撑板1814、传动滚轴1815、第三支撑板1816、主动滚轴1817、第二电机1818;喷液模块19、动力箱1901、第三电机1902、丝杠1903、条形孔1904、丝杠滑块1905、安装板1906、第一雾化喷头1907、第二雾化喷头1908、第一储液箱1909、第一排液管1910、第一抽液泵1911、第一导液伸缩软管1912、第二储液箱1913、第二排液管1914、第二抽液泵1915、第二导液伸缩软管19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请参阅图1~6,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采后茶树菇保鲜的喷液装置,包括固定底板1、纵向支撑板7、控制柜10和喷液模块19,所述固定底板1顶部安装有轴承座2,轴承座2内转动连接有中转轴3,中转轴3顶部固连有转台4,中转轴3中部安装有第一锥齿轮5,固定底板1顶部固连有纵向支撑板7,纵向支撑板7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8,底板1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9和控制柜10,第一电机9输出轴与传动轴8固连,传动轴8上安装有第二锥齿轮6,第二锥齿轮6与第一锥齿轮5啮合,所述转台4顶部安装有第一气缸11和若干第一滑套12,第一滑套12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柱13,气缸11的活塞端固连有第一气缸推杆14,转台4上方设置有连接板15,连接板15与转台4平行设置,第一滑动柱13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采后茶树菇保鲜的喷液装置,包括固定底板(1)、纵向支撑板(7)、控制柜(10)和喷液模块(19),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1)顶部安装有轴承座(2),轴承座(2)内转动连接有中转轴(3),中转轴(3)顶部固连有转台(4),中转轴(3)中部安装有第一锥齿轮(5),固定底板(1)顶部固连有纵向支撑板(7),纵向支撑板(7)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8),底板(1)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9)和控制柜(10),第一电机(9)输出轴与传动轴(8)固连,传动轴(8)上安装有第二锥齿轮(6),第二锥齿轮(6)与第一锥齿轮(5)啮合,所述转台(4)顶部安装有第一气缸(11)和若干第一滑套(12),第一滑套(12)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柱(13),气缸(11)的活塞端固连有第一气缸推杆(14),转台(4)上方设置有连接板(15),连接板(15)与转台(4)平行设置,第一滑动柱(13)和第一气缸推杆(14)均与连接板(15)固连,连接板(15)侧面固连有涂覆支撑板(16)和喷液支撑板(17),所述喷液模块(19)安装在喷液支撑板(17)上,涂覆支撑板(16)上安装有保鲜膜涂覆模块(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采后茶树菇保鲜的喷液装置,包括固定底板(1)、纵向支撑板(7)、控制柜(10)和喷液模块(19),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1)顶部安装有轴承座(2),轴承座(2)内转动连接有中转轴(3),中转轴(3)顶部固连有转台(4),中转轴(3)中部安装有第一锥齿轮(5),固定底板(1)顶部固连有纵向支撑板(7),纵向支撑板(7)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8),底板(1)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9)和控制柜(10),第一电机(9)输出轴与传动轴(8)固连,传动轴(8)上安装有第二锥齿轮(6),第二锥齿轮(6)与第一锥齿轮(5)啮合,所述转台(4)顶部安装有第一气缸(11)和若干第一滑套(12),第一滑套(12)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柱(13),气缸(11)的活塞端固连有第一气缸推杆(14),转台(4)上方设置有连接板(15),连接板(15)与转台(4)平行设置,第一滑动柱(13)和第一气缸推杆(14)均与连接板(15)固连,连接板(15)侧面固连有涂覆支撑板(16)和喷液支撑板(17),所述喷液模块(19)安装在喷液支撑板(17)上,涂覆支撑板(16)上安装有保鲜膜涂覆模块(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采后茶树菇保鲜的喷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模块(19)包括动力箱(1901)、第一储液箱(1909)、第一排液管(1910)、第一抽液泵(1911)、第二储液箱(1913)、第二排液管(1914)和第二抽液泵(1915),所述第一储液箱(1909)、第一抽液泵(1911)、第二储液箱(1913)和第二抽液泵(1915)均安装在喷液支撑板(17)上,第一储液箱(1909)上通有第一排液管(1910),第二储液箱(1913)上通有第二排液管(1914),所述喷液支撑板(17)底部安装有动力箱(1901)和第三电机(1902),第三电机(1902)输出端固连有丝杠(1903),丝杠(1903)末端伸入动力箱(1901)内腔且与动力箱(1901)内壁转动连接,动力箱(1901)底部通有条形孔(1904),丝杠(1903)上设置有丝杠滑块(1905),丝杠滑块(1905)与丝杠(1903)匹配设置,丝杠滑块(1905)末端伸出动力箱(1901)且固连有安装板(1906),丝杠滑块(1905)与条形孔(1904)滑动连接,安装板(1906)底部安装有第一雾化喷头(1907)和第二雾化喷头(1908),第一抽液泵(1911)进液口与第一排液管(1910)连通,第一抽液泵(1911)出液口通过第一导液伸缩软管(1912)与第一雾化喷头(1907)连通,第二抽液泵(1915)进液口与第二排液管(1914)连通,第二抽液泵(1915)出液口通过第二导液伸缩软管(1916)与第二雾化喷头(1908)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周郭奇亮刘继郑旗樊雪飞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