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龟足幼体的附着生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6841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1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龟足幼体的附着生长装置。所述的装置,由养殖篮和附着台构成,养殖篮为上大下小的篮子状结构,附着台为多层塔式结构,位于养殖篮内底面上,以嵌合方式与养殖篮连接成一个整体。养殖篮侧壁上设置有竖条状的开孔,其内底面上设置有两个同心圆的凹槽,同心圆的凹槽可与附着台的下底面的凸起嵌合连接。附着台为3~6层多层中心对称圆形,下层最大,逐层缩小,形成圆环形台阶状,附着台的下底面设置有圆形凸起并与养殖篮内底面紧密嵌合连接。本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外层养殖蓝与内层附着台牢固嵌合在一起,不易掉落,而且边沿的隆起可有效防止已经附着上的幼虫飘离掉落,因此可用于大规模的龟足生产培育,提高龟足成体的单位产量。

A device for attachment and growth of the larva of the tortoise fo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龟足幼体的附着生长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龟足幼体的附着生长装置。
技术介绍
龟足(CapitulummitellaLinnaeus1758)又名笔架、佛手,隶属于甲壳纲(Crustacea)、蔓足下纲(Cirripedia)、指茗荷科(Pollicipidae)、龟足属(Capitulum),因体形似龟脚而得名。中国仅有龟足一种,广泛分布于长江口以南岩石海岸,是一种亚热带和热带潮间带动物,一般栖居在海浪剧烈冲击水流通畅的中、高潮区的岩石缝隙中,常见于群生簇状分布或与鳞笠藤壶、刺巨藤壶等伴生粘附于岩石或其它物体表面。龟足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矿物质,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和保健作用的优质食品,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龟足的生活史通常要经过营浮游生活的6期无节幼体、不摄食的金星幼虫、固着的龟足稚体和成体几个发育阶段,在龟足的发育过程中,寻找到合适的附着基进行附着是十分关键的一步,这不仅关系到龟足的健康,还严重影响龟足的摄食情况。如果无法寻找到合适的附着基,龟足在生长至幼体阶段后发育变得极其迟缓甚至停滞,只有再次附着后才能恢复正常生长速度。同样,已经附着的龟足幼体或成体若从附着基脱落,其生长也会长时间处于几乎停滞的状态,因此,龟足附着基的合理选择是龟足养殖的关键,也是龟足人工养殖的非常重要一环。而在龟足前期的成长过程中,很容易由于机械力等原因导致脱落甚至死亡,如何在其生长过程中提供较好的保护也是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龟足幼体的附着生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该装置不仅能为龟足幼体提供附着生长的附着基,还能对龟足生长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机械损伤起到保护作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龟足幼体的附着生长装置,由养殖篮和附着台构成,养殖篮为上大下小的篮子状结构,使用时可采用吊挂、漂浮、沉底方式,附着台为多层塔式结构,位于养殖篮内底面上,以嵌合方式与养殖篮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的养殖篮,为中心对称圆形,上部开口,侧壁上设置有竖条状的开孔,其内底面上设置有两个同心圆的凹槽,同心圆的凹槽可与附着台的下底面的凸起嵌合连接。所述的附着台,为3~6层多层中心对称圆形,下层最大,逐层缩小,形成圆环形台阶状,附着台的下底面设置有圆形凸起并与养殖篮内底面紧密嵌合连接。附着台使用石英砂、碳化硅及木质素按照1:1:2的质量比例在模具中整体压制成型,再经高温烧制而成,多孔、大颗粒、透气可吸水。所述的圆环形台阶状,每级的台阶面边沿隆起,形成边沿一圈高,台阶面凹陷状。该设计增加龟足幼虫附着所需的缝隙,同时在每一层的边沿处增加隆起,不但可以对附着幼虫起到保护作用,还可对未附着幼虫起到一定的收集作用,便于幼虫的二次附着,提高幼虫附着率。采用本技术设计的附着生长装置,与采用同水体、同深度吊挂的不规则石块做附着与生长的多组对比实验,具体数据如下表:表1龟足幼虫附着与生长对比单位:个说明:本装置裸露表面积约400cm2;不规则石块表面积约380~420cm2;计数方式采用毛笔洗刷,显微镜计数。上述数据表明,采用本设计的装置,生长的幼虫的生物量增长较快,附着的个体数比普通石块高百倍以上,而由于石块表面质地等原因造成附着量少,又无养殖篮适当保护,除自身死亡因素外,水体的流动与冲刷造成部分脱落,个体数减少较多。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外层养殖蓝与内层附着台牢固嵌合在一起,不易掉落,而且边沿的隆起可有效防止已经附着上的幼虫飘离掉落。附着台状的塑料外壳还可作为绳子固定点,便于相互固定在一起或者固定在特定养殖箱中,可用于大规模的龟足生产培育,可以大大提高龟足成体的单位产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龟足幼体的附着生长装置纵向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龟足幼体的附着生长装置中的附着台纵向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龟足幼体的附着生长装置中的养殖篮内底面横断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为了对本技术有更好的理解,现结合附图,以实施例的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中,1是养殖篮,养殖篮(1)为上大下小的篮子状结构;2是附着台;3是养殖篮(1)的侧壁;4是养殖篮(1)的侧壁(3)上设置的竖条状的开孔;5是养殖篮(1)的地面。图2中,6是附着台(2)最高一层上表面的台面凹陷处;7是附着台(2)每级的台阶面边沿隆起;8是附着台(2)下底面向下的圆形凸起;9是附着台(2)下底面中心处向下的中心圆形凸起。圆形凸起(8)与中心圆形凸起(9),与养殖篮(1)内底面紧密嵌合连接。图3中,3是养殖篮(1)的侧壁;10是养殖篮(1)内底面上同心圆的凹槽;11是养殖篮(1)内底面上中心圆形凹槽。实施例11、按照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以及养殖篮(1)的结构,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通过注塑机注塑成型,制成养殖篮(1)。2、取石英砂、碳化硅及木质素按照1:1:2的质量比例在模具中整体压制成型5层的中心对称圆形的附着台(2)的外形,再经高温烧制,得到多孔、大颗粒、透气可吸水的附着台(2)。3、将附着台(2)中的圆形凸起(8)和中心圆形凸起(9)对应嵌入养殖篮(1)内底面设置的同心圆凹槽(10)和中心圆形凹槽(11),即得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龟足幼体的附着生长装置。使用时,将本实施例制备好的4个附着生长装置,分别沉降于含有龟足幼虫的海水养殖池的底部,让龟足幼虫自然附着于附着生长装置中的附着台(2)。在第七周时,取出其中2个附着生长装置,洗刷下附着生长装置中附着台(2)的附着幼虫进行计数,附着的龟足幼虫分别达到326个和296个。在第九周时,再取出另外2个附着生长装置,洗刷下附着生长装置中附着台(2)的附着幼虫进行计数,附着的龟足幼虫分别达到316个和314个。无论是第七周还是第九周,附着数与实验的平均数基本相近,实现了大幅提高附着的目的。实施例2本技术所采用的一种龟足幼体的附着生长装置,与实施例1相同。使用时,将本实施例制备好的6个附着生长装置,分别吊挂与于含有龟足幼虫的海水养殖池水面之下500mm处,让龟足幼虫自然附着于附着生长装置中的附着台(2)。在第七周时,取出其中3个附着生长装置,洗刷下附着生长装置中附着台(2)的附着幼虫进行计数,附着的龟足幼虫分别达到326个、308个和296个。在第九周时,再取出另外3个附着生长装置,洗刷下附着生长装置中附着台(2)的附着幼虫进行计数,附着的龟足幼虫分别达到316个、292个和314个。无论是第七周还是第九周,附着数与实验的平均数基本相近,实现了大幅提高附着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龟足幼体的附着生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附着生长装置,由养殖篮和附着台构成,养殖篮为上大下小的篮子状结构,附着台为多层塔式结构,位于养殖篮内底面上,以嵌合方式与养殖篮连接成一个整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龟足幼体的附着生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附着生长装置,由养殖篮和附着台构成,养殖篮为上大下小的篮子状结构,附着台为多层塔式结构,位于养殖篮内底面上,以嵌合方式与养殖篮连接成一个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龟足幼体的附着生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篮为中心对称圆形,上部开口,侧壁上设置有竖条状的开孔,其内底面上设置有两个同心圆的凹槽,同心圆的凹槽可与附着台的下底面的凸起嵌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龟足幼体的附着生长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岗李珂饶小珍郑怡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