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车位的火情预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6029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车位的火情预警装置,属于火情预警技术领域。现有的报警器很难第一时间发现火情,并及时报警,特别是对应大型停车站,大部分车辆距离烟雾报警器较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火情探测器,所述火情探测器连接一能够使其固定在车位上的固接结构;所述固接结构能够安装在车位地面上或者预挖的车位坑洞内;所述火情探测器为烟雾传感器或/和温度传感器或/和火焰探测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固定于车位上的火情预警装置,能够及时发现车辆火情,第一时间报警,特别适用于新能源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打破现有悬挂安装的技术偏见,能够及时发现火情,为灭火以及人员和财务的转移争取时间。

A fire warning device for parking spa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车位的火情预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车位的火情预警装置,属于火情预警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8017988U)公开一种新能源电站的消防装置及充电站,包括烟雾报警器、灭火装置、多功能探测器和主控制器,主控制器与烟雾报警器、灭火装置以及多功能探测器之间均设有传输信号的信号线,灭火装置包括混合气体灭火装置和水基灭火装置,混合气体灭火装置出口端设置有可供第一灭火剂通过的第一灭火管,第一灭火管的末端连通有可供第一灭火剂通过的探火管,探火管与多功能探测器连接,多功能探测器内设置有执行装置,水基灭火装置的出口端设置有可供第二灭火剂通过的第二灭火管,第一灭火管和第二灭火管上均设有至少一个喷头。采用这种新能源电站的消防装置能够对不同位置的设施设备针对性的灭火,迅速扑灭火势。上述报警器以及现有的报警器都是安装在车辆上方的屋顶或墙面上,对于新能源车来说,90%以上新能源汽车燃烧都是动力电池起火,并且95%以上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都是布置在车辆底部,因此当新能源车着火后,烟雾从新能源车的底部蔓延到屋顶的报警器位置,需要较长的时间,很容易延误报警时机,造成巨大财产损。所以现有的报警器很难第一时间发现火情,并及时报警,特别是对应大型停车站,大部分车辆距离烟雾报警器较远,无法及时发现火情。进一步,现有的露天车位越来越多,火情预警形式也越来越严峻,但上述烟雾报警器以及现有的烟雾报警器,为了有效检测到烟雾,需设置了多个烟雾通孔,雨水或溅水很容易通过通孔进入烟雾报警器内部,造成烟雾传感器损坏,导致火灾检测与报警系统失灵,因此无法把现有的烟雾报警器系统直接应用到室外无遮挡的车位,导致其适用范围窄。为了使得烟雾报警器正常工作,需在车位上方加盖雨棚或其他遮挡物,导致预警装置应用成本高,并且由于露天场合,烟雾易飘散,特别有风的天气,影响烟雾报警器检测准确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于车位上,能够及时发现车辆火情,特别适用于新能源车的火情预警装置。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通气管结构的烟雾传感器,能够有效避免雨水或溅水进入烟雾传感器内部的;使得火情预警装置能够直接应用到室外无遮挡车位,应用成本低,烟雾检测准确率高的火情预警传感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车位的火情预警装置,包括火情探测器,所述火情探测器连接一能够使其固定在车位上的固接结构;所述固接结构能够安装在车位地面上或者预挖的车位坑洞内;所述火情探测器为烟雾传感器或/和温度传感器或/和火焰探测传感器。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固定于车位上的火情预警装置,本技术离车辆足够近,能够及时发现车辆火情,第一时间报警,特别适用于新能源车。本技术打破现有悬挂安装的技术偏见,通过固接结构把火情探测器固定在新能源车的下方,及时发现火情,为灭火以及人员和财务的转移争取时间。经过反复实验可知,本技术的预警装置相比现有的烟雾报警器能够提前5-10秒检测到火情,能够有效避免人员伤亡避免财务损失。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固接结构包括用于驱动火情探测器升降的驱动源。由于传感器距离火源越近,越能及时检测到火情,因此设置驱动源,能够缩短火情探测器和车辆的距离。进一步为避免车辆压坏预警装置,可把预警装置装配在预设的坑洞里面,此时,预警装置离车辆距离较远,利用升降驱动源,抬升火情探测器,使得火情探测器能够及时检测到火源。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驱动源为气杆或液压杆或能够把转动变为直线运动的电机。如果行程短,预警装置重量较轻的话,可以选择气杆或液压杆。如果预警装置重量较重,行程长,可以优先选择能够把转动变为直线运动的电机。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电机的转轴固接一具有内螺纹的螺圈,所述火情探测器固接一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穿接在螺圈上,电机带动螺圈转动,实现螺纹柱上下移动,进而实现火情探测器的升降。由于本技术的火情预警装置需要设置防水结构以及装配若干传感器,并且为了能够及时检测到火情,升降行程较长,因此采用电机驱动螺纹柱和螺圈的结构,来实现火情探测器的升降,结构简单实用,方案切实可行。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固接结构为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下表面设有与车位地面相连接的螺孔或黏胶或吸盘,其上表面固接所述火情探测器。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固接结构包括一摆动电机,其摆动轴固接火情探测器,实现火情探测器上下摆动;所述摆动电机主体固定于车位地面上或者预挖的车位坑洞内。作为优选技术措施:火情预警装置设有一具有防水功能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朝向待测源的第一壳部、具有容纳腔的第二壳部;所述第一壳部、第二壳部固接在一起,形成能够容纳火情探测器的空腔;所述第一壳部上穿接至少一根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一端与壳体的空腔相通,另一端凸出于第一壳部的外表面。当发生火情时,烟雾或热气流通过通气管能够迅速扩散到火情探测器上,火焰的光线也能通过通气管照射到内部火情探测器上;即使安装环境有溅水或积水,水也很难通过管腔进入火情探测器内部;进而本技术能够直接应用地面的车位上,不会影响传感器的检测,适用范围广。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烟雾传感器安装在第一壳部上,并与第二壳部保持一定距离;所述第一壳部的外壳面设有用于检测是否有水的水浸探头;通气管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封闭通气管管腔的电动阀门;电动阀门的启闭与水浸探头的动作相关联。进一步,本技术只需要一个防水的壳体以及通气管和阀门结构即可实现烟雾传感器在露天无遮挡的场合应用,无需设置雨棚或遮挡物,应用成本低,便于用户使用,易于推广。本技术在通气管腔内处,装配电动阀门,并根据水浸探头的电信号,关联电动阀门的启闭,能够在有水的情况下,快速关闭,能够有效避免雨水或溅水进入火情探测器内部的。进而本技术可应用到室外的车位上,不会有水浸的风险。作为优选技术措施:当所述火情探测器为烟雾传感器时,第一壳部穿接两根通气管;一根通气管为进烟管,另一根通气管为出烟管;壳体的空腔内装配一个微型风机,所述微型风机相邻出烟管安装,其风向朝向出烟管的出气通道。设置微型风机,加速空气流动,使得壳体的内腔形成负压环境,便于外界的烟雾快速进入,进入提高烟雾传感器的灵敏度,结构简单,实用。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通气管设有U型腔;进一步增加烟雾传感器的防水措施,有雨水或溅水落入通气管内时,水珠积蓄在通气管的U型腔底部,增加雨水或溅水进入壳腔的难度,便于把本技术应用到露天车位上。由于烟雾是气体,易于扩散,即使通气管为U型腔,对进烟雾速率基本无影响。所述通气管穿过第一壳部,向壳体的内腔延伸,通气管端口突出于第一壳部的内表面;位于第一壳部内表面的通气管端口能够对水进行引流,能够把水引流到远离烟雾传感器区域,同时避免水在第一壳部的内表面上蓄积。所述U型腔或所述第二壳部开设若干用于流水的通孔,避免积水;进一步增加烟雾传感器的防水措施,有雨水或溅水落入通气管内时,水珠积蓄在通气管的U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车位的火情预警装置,包括火情探测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火情探测器(1)连接一能够使其固定在车位上的固接结构;所述固接结构能够安装在车位地面上或者预挖的车位坑洞内;所述火情探测器(1)为烟雾传感器或/和温度传感器或/和火焰探测传感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车位的火情预警装置,包括火情探测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火情探测器(1)连接一能够使其固定在车位上的固接结构;所述固接结构能够安装在车位地面上或者预挖的车位坑洞内;所述火情探测器(1)为烟雾传感器或/和温度传感器或/和火焰探测传感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车位的火情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接结构包括用于驱动火情探测器(1)升降的驱动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车位的火情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为气杆或液压杆或能够把转动变为直线运动的电机(7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车位的火情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71)的转轴固接一具有内螺纹的螺圈(72),所述火情探测器(1)固接一螺纹柱(73),所述螺纹柱(73)穿接在螺圈(72)上,电机(71)带动螺圈(72)转动,实现螺纹柱(73)上下移动,进而实现火情探测器(1)的升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车位的火情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接结构为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下表面设有与车位地面相连接的螺孔或黏胶或吸盘,其上表面固接所述火情探测器(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车位的火情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接结构包括一摆动电机(71),其摆动轴固接火情探测器(1),实现火情探测器(1)上下摆动;所述摆动电机(71)主体固定于车位地面上或者预挖的车位坑洞内。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车位的火情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火情预警装置设有一具有防水功能的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媛陈枫李波李梁陈蒋科汪宏华陈婧韵栾捷郑超君杨晓东赵强先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杭州微联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