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石墨烯电池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5752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石墨烯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石墨烯电池支架,包括石墨烯电池支架箱,所述石墨烯电池支架箱的正面开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中空槽,所述中空槽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方形垫块,且中空槽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两中空槽之间的侧位垫板。通过利用紧固压板和挤压套板同时配合螺栓,方便将石墨烯电池固定在石墨烯电池支架箱内部开设的中空槽中,使得该装置的结构之间更加的稳定,同时通过中空槽的侧壁和内部设置的侧位垫板和底部垫板,能够对石墨烯电池进行弹性挤压,防止其放置在石墨烯电池支架箱的内部损坏,在石墨烯电池支架箱的侧面开设通槽,方便通风散热,避免电池过热而影响其使用的寿命。

A combined graphene battery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石墨烯电池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墨烯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石墨烯电池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批量化生产以及大尺寸等难题的逐步突破,石墨烯的产业化应用步伐正在加快,石墨烯逐步运用到移动设备、航空航天、新能源电池等相关的
,同时石墨烯由于高导电性、高强度、超轻薄等特性,因而被广泛的应用,而石墨烯在电池在应用时,有时候为了增加蓄能往往需要支架对其进行连接,为了保证石墨烯电池能够很好的应用,因而有必要对其支架连接组件进行研究。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1、现有的石墨烯电池用支架在使用时往往难以对多组电池之间进行连接,使得石墨烯电池的蓄能能力较弱;2、同时石墨烯电池用支架在应用时,当所应用的场景需要移动时,石墨烯电池结构之间容易发生相对移动,造成结构之间虚接,电路不通,影响其正常使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组合式石墨烯电池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组合式石墨烯电池支架,具有结构稳定,方便多组石墨烯电池之间连接固定的特点。(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石墨烯电池支架,包括石墨烯电池支架箱,所述石墨烯电池支架箱的正面开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中空槽,所述中空槽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方形垫块,且中空槽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两中空槽之间的侧位垫板,所述石墨烯电池支架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接套板,所述卡接套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卡接套板关于石墨烯电池支架箱的轴心相互对称,所述石墨烯电池支架箱的顶部开设有两个与卡接套板位置相互对应的卡接槽,所述石墨烯电池支架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角铁,且两个连接角铁的内部分别螺纹套装有螺栓和螺帽,所述石墨烯电池支架箱的正面固定套装有位于两个中空槽之间的接线板,所述石墨烯电池支架箱的正面设置有位于中空槽正面的紧固压板。优选的,所述石墨烯电池支架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位于中空槽内部的底部垫板,且中空槽侧壁上的侧位垫板上固定连接有防滑凸起块。优选的,所述卡接套板的形状和卡接槽的内部形状均为凸字形,且卡接套板的大小与卡接槽内部的大小相互适配。优选的,所述紧固压板的背面设置有位于中空槽正面的挤压套板,所述紧固压板的两侧通过螺栓与石墨烯电池支架箱的内部相连接,且挤压套板的材质为天然橡胶。优选的,所述方形垫块、侧位垫板和底部垫板的材质均为橡胶,所述石墨烯电池支架箱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开设有贯通至其内部的条形通槽,且石墨烯电池支架箱的内部设置有石墨烯电池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通过利用紧固压板和挤压套板同时配合螺栓,方便将石墨烯电池固定在石墨烯电池支架箱内部开设的中空槽中,使得该装置的结构之间更加的稳定,同时通过中空槽的侧壁和内部设置的侧位垫板和底部垫板,能够对石墨烯电池进行弹性挤压,防止其放置在石墨烯电池支架箱的内部损坏,在石墨烯电池支架箱的侧面开设通槽,方便通风散热,避免电池过热而影响其使用的寿命。2、通过利用不同石墨烯电池支架箱上设置的卡接套板和开设的卡接槽,同时配合连接角铁和螺栓,方便将两组石墨烯电池支架箱之间进行连接,使得该石墨烯电池两组之间连接更加的稳定,有效的提高了其蓄能的能力,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同时通过接线板的设置,方便将两块石墨烯电池进行连接,提高了其连接的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紧固压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石墨烯电池支架箱;2、中空槽;3、方形垫块;4、侧位垫板;5、卡接套板;6、卡接槽;7、接线板;8、紧固压板;9、底部垫板;10、挤压套板;11、连接角铁。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组合式石墨烯电池支架,包括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的正面开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中空槽2,中空槽2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方形垫块3,且中空槽2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两中空槽2之间的侧位垫板4,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接套板5,卡接套板5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卡接套板5关于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的轴心相互对称,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与卡接套板5位置相互对应的卡接槽6,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角铁11,且两个连接角铁11的内部分别螺纹套装有螺栓和螺帽,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的正面固定套装有位于两个中空槽2之间的接线板7,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的正面设置有位于中空槽2正面的紧固压板8,通过利用紧固压板8和挤压套板10同时配合螺栓,方便将石墨烯电池固定在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内部开设的中空槽2中,使得该装置的结构之间更加的稳定,同时通过中空槽2的侧壁和内部设置的侧位垫板4和底部垫板9,能够对石墨烯电池进行弹性挤压,防止其放置在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的内部损坏。作为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位于中空槽2内部的底部垫板9,且中空槽2侧壁上的侧位垫板4上固定连接有防滑凸起块,利用防滑凸起块,能够对石墨烯电池进行弹性挤压固定,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卡接套板5的形状和卡接槽6的内部形状均为凸字形,且卡接套板5的大小与卡接槽6内部的大小相互适配,通过利用不同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上设置的卡接套板5和开设的卡接槽6,同时配合连接角铁11和螺栓,方便将两组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之间进行连接,使得该石墨烯电池两组之间连接更加的稳定,有效的提高了其蓄能的能力,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同时通过接线板7的设置,方便将两块石墨烯电池进行连接,提高了其连接的便捷性。作为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紧固压板8的背面设置有位于中空槽2正面的挤压套板10,紧固压板8的两侧通过螺栓与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的内部相连接,且挤压套板10的材质为天然橡胶,利用紧固压板8和挤压套板10的设置,能够对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内部的石墨烯电池进行挤压和固定,保证了该石墨烯电池结构之间的稳定性,同时防止其应用在晃动产品中时连接件之间松散,虚接的现象。作为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方形垫块3、侧位垫板4和底部垫板9的材质均为橡胶,一方面能够对石墨烯电池进行弹性挤压,材质较轻,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开设有贯通至其内部的条形通槽,在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的侧面开设通槽,方便通风散热,避免电池过热而影响其使用的寿命,且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的内部设置有石墨烯电池。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首先将石墨烯电池放置在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的内部,并使得其处于侧位垫板4之间,而后将紧固压板8和挤压套板10与石墨烯电池相互接触对其进行紧固,而后拧紧螺栓,使得其对石墨烯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石墨烯电池支架,包括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的正面开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中空槽(2),所述中空槽(2)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方形垫块(3),且中空槽(2)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两中空槽(2)之间的侧位垫板(4),所述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接套板(5),所述卡接套板(5)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卡接套板(5)关于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的轴心相互对称,所述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与卡接套板(5)位置相互对应的卡接槽(6),所述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角铁(11),且两个连接角铁(11)的内部分别螺纹套装有螺栓和螺帽,所述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的正面固定套装有位于两个中空槽(2)之间的接线板(7),所述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的正面设置有位于中空槽(2)正面的紧固压板(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石墨烯电池支架,包括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的正面开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中空槽(2),所述中空槽(2)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方形垫块(3),且中空槽(2)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两中空槽(2)之间的侧位垫板(4),所述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接套板(5),所述卡接套板(5)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卡接套板(5)关于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的轴心相互对称,所述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与卡接套板(5)位置相互对应的卡接槽(6),所述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角铁(11),且两个连接角铁(11)的内部分别螺纹套装有螺栓和螺帽,所述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的正面固定套装有位于两个中空槽(2)之间的接线板(7),所述石墨烯电池支架箱(1)的正面设置有位于中空槽(2)正面的紧固压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爱明马圣杰沈力李宗仁袁继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碳源汇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