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密码验证方法、硬件终端及密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5530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0:46
本申请提供一种组合密码验证方法、硬件终端及密码系统,硬件终端具有锁定功能。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组合密码;根据预设密码位置序列,分别从组合密码提取不同的密码位作为第一密码部分和第二密码部分;将第一密码部分与服务器发送的随机动态密码进行比对,并将第二密码部分与预设静态密码进行比对;若第一密码部分预随机动态密码相符且第二密码部分预预设静态密码相符,则控制硬件终端开启。如此,在开锁时需要按照预先设定的预设密码位置序列输入由服务器在每次执行开锁时产生的随机动态密码和预设静态密码,相较于传统的静态密码、虚伪密码及随机密码,可以避免密码输入过程中、传输过程中被窥视或截取导致的泄密风险。

Combination password verification method, hardware terminal and passwor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密码验证方法、硬件终端及密码系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组合密码验证方法、硬件终端及密码系统。
技术介绍
密码锁越来越多地被人们使用。为了提高密码安全性,在一些电子锁中采用了虚位密码。虚位密码就是在原本正确密码任意位置穿插其他密码,只要不打乱真实密码的顺序,无论增加多少位数字,混淆密码长度,都可以正常开锁。只需要不改变真实密码顺序,前后或中间插入多个数字都可以实现开锁。比如正确密码如果是123456,输入时可以加入(8)1(6)2(7)3(0)4(2)5(3)6(8),其中,括号内为加入的其他数字。虽然虚位密码相比传统密码,其安全等级更高,更难被窥探,但是虚位密码技术安全等级再高,也依然存在泄露风险。例如,通过多次窥探密码输入,可以将密码数字整合对比,找出数组之间的交集,从而获取真实密码,破解门锁密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1.一种组合密码验证方法,应用于具有锁定功能的硬件终端,所述硬件终端存储有预设静态密码及预设密码位置序列,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组合密码,所述组合密码包括多个密码位;根据所述预设密码位置序列,分别从所述组合密码提取不同的密码位作为第一密码部分和第二密码部分;将所述第一密码部分与服务器发送的随机动态密码进行比对,并将所述第二密码部分与所述预设静态密码进行比对;若所述第一密码部分预所述随机动态密码相符且所述第二密码部分预所述预设静态密码相符,则控制所述硬件终端开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密码位置序列包括预设密码位置及预设输入顺序;所述根据所述预设密码位置序列,分别从所述组合密码提取不同的密码位作为第一密码部分和第二密码部分的步骤,包括:按照所述预设输入顺序,依次提取从所述组合密码中与所述预设密码位置对应的密码位,获得所述第一密码部分和第二密码部分。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服务器或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预设密码位置序列。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用户在所述硬件终端上的操作,获得所述预设密码位置序列。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随机动态密码并记录接收所述随机动态密码的第一接收时间;所述接收用户输入的组合密码的步骤,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组合密码,并记录接收所述组合密码的第二接收时间;若检测到所述第二接收时间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之差大于预设时长阈值,则输出密码失效通知。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密码验证方法,应用于包括服务器和硬件终端的系统,所述硬件终端具有锁定功能,所述硬件终端存储有预设静态密码及预设密码位置序列,所述方法包括:所述服务器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开锁请求;所述服务器产生随机动态密码并发送给移动终端及硬件终端;所述硬件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组合密码,所述组合密码包括多个密码位;根据所述预设密码位置序列,分别从所述组合密码提取不同的密码位作为第一密码部分和第二密码部分;将所述第一密码部分与所述随机动态密码进行比对,并将所述第二密码部分与所述预设静态密码进行比对;若所述第一密码部分预所述随机动态密码相符且所述第二密码部分预所述预设静态密码相符,则控制所述硬件终端开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服务器记录有用户账户与硬件终端的对应关系;所述开锁请求包括用户账户信息;所述服务器产生随机动态密码并发送给移动终端及硬件终端的步骤,包括:所述服务器根据开锁请求中的用户账户信息确定对应的硬件终端;产生随机动态密码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及确定出的硬件终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锁请求包括硬件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服务器产生随机动态密码并发送给移动终端及硬件终端的步骤,包括:所述服务器根据开锁请求中的所述硬件终端的标识信息确定对应的硬件终端;产生随机动态密码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及确定出的硬件终端。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件终端,包括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及处理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提供所述组合密码验证方法。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码系统,包括硬件终端及服务器,所述硬件终端及服务器相互配合实现本申请提供所述组合密码验证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组合密码验证方法、硬件终端及密码系统,在开锁时需要按照预先设定的预设密码位置序列输入由服务器在每次执行开锁时产生的随机动态密码和预设静态密码。如此,相较于传统的静态密码、虚伪密码及随机密码,可以避免密码输入过程中、传输过程中被窥视或截取导致的泄密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密码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密码验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设密码位置序列的输入界面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硬件终端的示意图。图标:10-密码系统;100-硬件终端;120-机器可读存储介质;130-处理器;140-输入组件;200-服务器;300-移动终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密码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锁定功能的硬件终端,所述硬件终端存储有预设静态密码及预设密码位置序列,所述方法包括:/n接收用户输入的组合密码,所述组合密码包括多个密码位;/n根据所述预设密码位置序列,分别从所述组合密码提取不同的密码位作为第一密码部分和第二密码部分;/n将所述第一密码部分与服务器发送的随机动态密码进行比对,并将所述第二密码部分与所述预设静态密码进行比对;/n若所述第一密码部分预所述随机动态密码相符且所述第二密码部分预所述预设静态密码相符,则控制所述硬件终端开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密码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锁定功能的硬件终端,所述硬件终端存储有预设静态密码及预设密码位置序列,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组合密码,所述组合密码包括多个密码位;
根据所述预设密码位置序列,分别从所述组合密码提取不同的密码位作为第一密码部分和第二密码部分;
将所述第一密码部分与服务器发送的随机动态密码进行比对,并将所述第二密码部分与所述预设静态密码进行比对;
若所述第一密码部分预所述随机动态密码相符且所述第二密码部分预所述预设静态密码相符,则控制所述硬件终端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密码位置序列包括预设密码位置及预设输入顺序;
所述根据所述预设密码位置序列,分别从所述组合密码提取不同的密码位作为第一密码部分和第二密码部分的步骤,包括:
按照所述预设输入顺序,依次提取从所述组合密码中与所述预设密码位置对应的密码位,获得所述第一密码部分和第二密码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器或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预设密码位置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在所述硬件终端上的操作,获得所述预设密码位置序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随机动态密码并记录接收所述随机动态密码的第一接收时间;
所述接收用户输入的组合密码的步骤,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组合密码,并记录接收所述组合密码的第二接收时间;
若检测到所述第二接收时间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之差大于预设时长阈值,则输出密码失效通知。


6.一种组合密码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服务器和硬件终端的系统,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斌
申请(专利权)人:安智技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