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5224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水管结构,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两端分别具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管体内设有与管体内壁密封配合的废水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管体内壁密封配合的单向阀,所述废水针位于进水口侧,所述单向阀位于出水口侧,所述单向阀的入口与所述废水针的出口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管体内设置了单向阀,不仅不会影响废水正常从管体的进水口进、出水口出,还可避免下水道的污水和异味倒流入净水器。

Drai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水管结构
本技术属于净水器
,尤其涉及一种排水管结构。
技术介绍
净水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其通常依靠反渗透膜对自来水进行净化,自来水被压缩通过反渗透膜后,变成了清水和浓水两部分,清水和浓水的比例就是废水比。净水器通常通过排水管内的废水针对废水比进行调节,排水管连接在净水器的排水口与下水道之间,传统的排水管结构会使得下水道的污水和异味倒流入净水器的情况发生,导致净水器被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排水管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排水管结构,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两端分别具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管体内设有与管体内壁密封配合的废水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管体内壁密封配合的单向阀,所述废水针位于进水口侧,所述单向阀位于出水口侧,所述单向阀的入口与所述废水针的出口相通。所述进水口以及出水口均设有快速接头。所述管体内形成废水针腔以及与该废水针腔相接的单向阀腔,所述废水针以及单向阀分别设于所述废水针腔以及单向阀腔内。本技术在管体内设置了单向阀,不仅不会影响废水正常从管体的进水口进、出水口出,还可避免下水道的污水和异味倒流入净水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排水管结构,包括管体110、废水针120以及单向阀130。管体110的两端分别具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进水口用于连接净水器的排水口,出水口用于通过后续连接管连接下水道。在本实施例中,进水口以及出水口均设有快速接头111,可以快速方便地连接净水器的排水口以及后续管路。废水针120以及单向阀130均设于管体110内,两者分别与管体110的内壁密封配合,其中,废水针120位于进水口侧,单向阀130位于出水口侧,单向阀130的入口与废水针120的出口相通。本技术在管体110内设置了单向阀130,不仅不会影响废水正常从管体110的进水口进、出水口出,还可避免下水道的污水和异味倒流入净水器。在本实施例中,管体110从进水口向出水口方向形成废水针腔,从出水口向进水口方向形成与废水针腔相接的单向阀腔,废水针120设置在废水针腔内,单向阀130设置在单向阀腔内,且通过挡件131轴向约束在单向阀腔内。挡件131呈管状,其内腔可供后续连接管(PE管)恰好插入,且该内腔中具有用于轴向阻挡连接管的档环131a。但是,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水管结构,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两端分别具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管体内设有与管体内壁密封配合的废水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管体内壁密封配合的单向阀,所述废水针位于进水口侧,所述单向阀位于出水口侧,所述单向阀的入口与所述废水针的出口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管结构,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两端分别具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管体内设有与管体内壁密封配合的废水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管体内壁密封配合的单向阀,所述废水针位于进水口侧,所述单向阀位于出水口侧,所述单向阀的入口与所述废水针的出口相通。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景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奇奈佳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