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系扭振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5117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系扭振控制装置,包括减震柱、曲轴前轴和减震杆,减震柱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凹槽,凹槽一侧的内壁固定设有滑块,滑块的一端通过滑槽与曲轴前轴的外壁滑动连接,曲轴前轴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卡槽,卡槽的内壁与减震杆一侧的外壁卡合连接,减震杆一侧的中部与活塞杆的一端穿插连接,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活塞一侧的中部螺纹连接,活塞的一侧均匀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轴系扭振控制装置,减震柱和减震杆相对压缩时,活塞和液压阀一起向减震柱内移动,油将液压阀顶开,进而从活塞上的第二通孔中流到减震杆内部,对曲轴前轴起到双向阻尼减震作用,从而延长轴系的使用寿命。

A torsional vibration control device for shaf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系扭振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轴系扭振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内燃机曲轴轴系在旋转方向发生的振动称为扭转振动,如果轴系中传递扭矩不是恒定,而是存在一个交变力矩,这个交变力矩叠加在恒定力矩上,也会引起轴系扭振,这种类型的扭振是经典的强迫振荡,内燃机组运行也是如此。内燃机运行时会产生共振现象,将使扭转振动受到巨大的动态放大作用,从而大大增加了轴系中所受到的扭转应力,以致轴系发生各种事故,以致断裂,从而降低轴系使用寿命;现有的扭振控制装置内的油体在轴系扭振时容易漏出,使扭振控制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从而降低扭振控制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系扭振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扭振使轴系损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系扭振控制装置,包括减震柱、曲轴前轴和减震杆,所述减震柱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一侧的内壁固定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通过滑槽与曲轴前轴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曲轴前轴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与减震杆一侧的外壁卡合连接,所述减震杆一侧的中部与活塞杆的一端穿插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活塞一侧的中部螺纹连接,所述活塞的一侧均匀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所述活塞外壁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液压阀的一端接触连接,且两个液压阀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二通孔的外部,所述减震杆的另一侧开设有储油槽,所述减震杆另一侧的外壁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且若干第一通孔的一端与储油槽的内部相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设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内部固定设有若干弹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震杆的一侧固定设有油封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震杆外壁的一侧套设有固定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震杆外壁的中部套设有导向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环和导向环之间固定设有密封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轴系扭振控制装置,减震柱和减震杆相对压缩时,活塞和液压阀一起向减震柱内移动,油将液压阀顶开,进而从活塞上的第二通孔中流到减震杆内部,对曲轴前轴起到双向阻尼减震作用,从而延长轴系的使用寿命;在减震杆的外壁套设有固定环和导向环,而固定环与导向环之间固定设有密封环,且减震杆的一侧固定设有油封块,使得装置内的油体不易漏出,延长此装置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此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处的放大图。图中:1、减震柱;2、曲轴前轴;3、滑槽;4、凹槽;5、减震杆;6、活塞;7、活塞杆;8、滑块;9、固定环;10、导向环;11、密封环;12、储油槽;13、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5、液压阀;16、卡槽;17、缓冲板;18、弹簧;19、油封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轴系扭振控制装置,包括减震柱1、曲轴前轴2和减震杆5,减震柱1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凹槽4,凹槽4一侧的内壁固定设有滑块8,滑块8的一端通过滑槽3与曲轴前轴2的外壁滑动连接,曲轴前轴2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卡槽16,卡槽16的内壁与减震杆5一侧的外壁卡合连接,减震杆5一侧的中部与活塞杆7的一端穿插连接,活塞杆7的另一端与活塞6一侧的中部螺纹连接,活塞6的一侧均匀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14,活塞6外壁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液压阀15的一端接触连接,且两个液压阀15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二通孔14的外部,减震杆5的另一侧开设有储油槽12,减震杆5另一侧的外壁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13,且若干第一通孔13的一端与储油槽12的内部相通。优选的,卡槽16内壁的一侧固定设有缓冲板17,缓冲板17的内部固定设有若干弹簧18,对曲轴前轴2和减震杆5的连接处进行缓冲,延长轴系扭振控制装置的使用寿命。优选的,减震杆5的一侧固定设有油封块19,防止减震杆5内的油体漏出。优选的,减震杆5外壁的一侧套设有固定环9,避免减震杆5在凹槽4内移位,从而防止轴系扭振控制装置的减震能力降低。优选的,减震杆5外壁的中部套设有导向环10,保证减震杆5和减震柱1的相对压缩。优选的,固定环9和导向环10之间固定设有密封环11,防止凹槽4内的油体漏出。具体使用时,本技术一种轴系扭振控制装置,将减震杆5的一侧与卡槽16卡合连接,轴系扭振经曲轴前轴2传递至减震杆5的一侧,轴系扭振使曲轴前轴2向左移动时,在导向环10的作用下减震杆5与减震柱1相对拉伸,活塞6和液压阀15一起向减震柱1外移动,液压阀15紧贴活塞6,继而将第二通孔14封闭,同时活塞6与凹槽4之间的封闭空间增大,使减震杆5内的油体从第一通孔13中流出,然后经活塞6与凹槽4之间的缝隙流到封闭空间中,轴系扭振使曲轴前轴2向右移动时,减震柱1与减震杆5相对压缩,活塞6和液压阀15一起向减震柱1内移动,油体将液压阀15顶开,继而经第二通孔14流入减震杆5中,使此轴系扭振控制装置对曲轴前轴2起到双向阻尼减震作用。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系扭振控制装置,包括减震柱(1)、曲轴前轴(2)和减震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柱(1)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一侧的内壁固定设有滑块(8),所述滑块(8)的一端通过滑槽(3)与曲轴前轴(2)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曲轴前轴(2)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卡槽(16),所述卡槽(16)的内壁与减震杆(5)一侧的外壁卡合连接,所述减震杆(5)一侧的中部与活塞杆(7)的一端穿插连接,所述活塞杆(7)的另一端与活塞(6)一侧的中部螺纹连接,所述活塞(6)的一侧均匀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14),所述活塞(6)外壁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液压阀(15)的一端接触连接,且两个液压阀(15)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二通孔(14)的外部,所述减震杆(5)的另一侧开设有储油槽(12),所述减震杆(5)另一侧的外壁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13),且若干第一通孔(13)的一端与储油槽(12)的内部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系扭振控制装置,包括减震柱(1)、曲轴前轴(2)和减震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柱(1)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一侧的内壁固定设有滑块(8),所述滑块(8)的一端通过滑槽(3)与曲轴前轴(2)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曲轴前轴(2)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卡槽(16),所述卡槽(16)的内壁与减震杆(5)一侧的外壁卡合连接,所述减震杆(5)一侧的中部与活塞杆(7)的一端穿插连接,所述活塞杆(7)的另一端与活塞(6)一侧的中部螺纹连接,所述活塞(6)的一侧均匀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14),所述活塞(6)外壁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液压阀(15)的一端接触连接,且两个液压阀(15)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二通孔(14)的外部,所述减震杆(5)的另一侧开设有储油槽(12),所述减震杆(5)另一侧的外壁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13),且若干第一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家栋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富亿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