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油泵阀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5013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动油泵阀体,包括形成台阶腔体的本体及容置于台阶腔体中的活塞,轴向装配在台阶腔体开口处的端盖,端盖围合于活塞的外侧,活塞远离端盖的一端端部形成径缩端,本体内部的台阶腔体的末端形成收容径缩端的一级台阶腔体,活塞的外壁面配置若干凹槽。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揭示的一种手动油泵阀体中活塞的外壁面所开设的若干凹槽贮存少量的油,以起到润滑效果,从而减少了活塞与衬套的内壁面之间的摩擦阻力的效果,并能够产生一定的缓冲效果,并降低了活塞在纵向往复运动过程中对收容活塞的腔体内壁面所造成的磨损,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基于该手动油泵阀体的手动油泵的使用寿命与可靠性。

A valve body of manual oil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动油泵阀体
本技术涉及工业成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手动油泵阀体。
技术介绍
手动油泵作为一种对管道系统内补充补偿介质及压力的工具,使得管道内的压力得以平衡。现有技术中的手动油泵通常由油箱设置在油箱底部的阀体组成,油箱与阀体之间设置连通通道,阀体与油箱之间以及阀体与外部管道之间设置单向阀,以防止介质(例如油)出现回流现象;并通过手柄的杠杆运动,以驱动介质从油箱进入到连通通道中,并最终从阀体与外部管道之间所设置的单向阀将介质压入外部管道中。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油箱中的油周期性的从阀体被压出并进入到与阀体连接的外部管道中,通常在阀体中设置活塞,并基于活塞在连通通道内的纵向运动,自油箱中抽取油,并将油从阀体中压出至外部管道。但是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阀体在长期使用后活塞与阀体所形成的压力腔之间由于出现磨损,从而导致活塞与阀体之间的纵向往复运动出现卡死或者密封不佳的问题。同时,采用手动方式驱动活塞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使用者往往无法感知活塞在腔体内是否达到极限位置,如果持续用力对手柄施加力,则会导致活塞在腔体内部撞击形成腔体的阀体,从而导致油泵阀体的使用寿命下降。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手动油泵阀体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手动油泵阀体,用以实现降低活塞在纵向往复运动过程中对收容活塞的腔体内壁面所造成的磨损,提高该手动油泵阀体与活塞之间的密封性能,并提高基于该手动油泵阀体的手动油泵的使用寿命与可靠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动油泵阀体,包括:形成台阶腔体的本体及容置于台阶腔体中的活塞,轴向装配在台阶腔体开口处的端盖,所述端盖围合于活塞的外侧,所述活塞远离端盖的一端端部形成径缩端,所述本体内部的台阶腔体的末端形成收容所述径缩端的一级台阶腔体,所述活塞的外壁面配置若干凹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的外壁面配置至少两个平行设置并环形布置在活塞的外壁面上的凹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的外壁面配置三个平行设置并环形布置在活塞的外壁面上的凹槽,且三个凹槽的深度自径缩端向端盖的延伸方向逐渐增加。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形成由配置第一逆止阀的第一油路、配置第二逆止阀的第二油路及与台阶腔体轴向连通第三油路所组成的三通结构,所述本体形成配置第三逆止阀的第四油路,所述第四油路与台阶腔体侧向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的尾部形成牵引部,所述手动油泵阀体还包括:与活塞的尾部活动连接并通过牵引部活动连接活塞的尾部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形成腰形孔,以及卡持在台阶腔体的内壁面并套设在活塞外部的衬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级台阶腔体的内壁面与径缩端的外壁面之间形成1~10微米的间隙。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动油泵阀体还包括:配置于第二油路中并与第二逆止阀同轴装配的第四逆止阀,以通过所述第四逆止阀阻止外部管道中的油逆向回流至第二油路中,所述第二逆止阀与第四逆止阀之间形成贯穿本体的第五油路,并在第五油路的开口处嵌设堵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块的内部形成收容牵引部的盲孔,且形成若干贯穿限位块的装配孔,所述牵引部呈半球状并通过连杆与活塞一体式连接,所述装配孔中配置定位件并通过所述定位件嵌入牵引部与活塞之间的间隙,以限制活塞与限位块之间的轴向位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技术所揭示的一种手动油泵阀体中活塞的外壁面所开设的若干凹槽贮存少量的油,以起到润滑效果,从而减少了活塞与衬套的内壁面之间的摩擦阻力的效果,并能够产生一定的缓冲效果,并降低了活塞在纵向往复运动过程中对收容活塞的腔体内壁面所造成的磨损,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基于该手动油泵阀体的手动油泵的使用寿命与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装配本技术所示出的手动油泵阀体的一种手动油泵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出的一种手动油泵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标记C处活塞向右移动以吸取油箱中的油并进入至手动油泵阀体时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中标记C处活塞向左移动以挤压手动油泵阀体中的油排出时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4中标记D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手动油泵阀体中套设在活塞外部的衬套的轴向剖视图;图7为实施例一中活塞末端的局部示意图;图8为与活塞尾端连接的组件的爆炸图;图9为实施例二中活塞末端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一:请参图1至图8所示出的本技术一种手动油泵阀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图1至图8所示出的本技术一种手动油泵阀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一种手动油泵阀体,包括:形成台阶腔体的本体1及容置于台阶腔体中的活塞104,轴向装配在台阶腔体开口处的端盖106,端盖106围合于活塞104的外侧,以阻止外界的灰尘等杂质进入到台阶腔体中,以影响活塞104在台阶腔体中作纵向往复运动,以执行吸油与泵油操作。本体1形成由配置第一逆止阀129的第一油路139、配置第二逆止阀107的第二油路117及与台阶腔体轴向连通第三油路149所组成的三通结构,本体1形成配置第三逆止阀109的第四油路119,第四油路119与台阶腔体侧向连通。本实施例所揭示的第一逆止阀129、第二逆止阀107、第三逆止阀109及第四逆止阀108均为启闭件为圆形阀瓣并靠自身重量及介质压力产生动作来阻断介质倒流的一种阀门,并更进一步采用弹簧与金属球所组成的逆止阀,以实现单向导通反向截止的作用。活塞104的尾部形成牵引部134。手动油泵阀体还包括与活塞104的尾部活动连接并通过牵引部134活动连接活塞104的尾部的限位块105,该限位块105形成腰形孔125;以及卡持在台阶腔体的内壁面并套设在活塞104外部的衬套103。端盖106轴向抵靠衬套103的一端,以限制衬套103的轴向位移。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活塞104的外壁面1046配置若干凹槽,并进一步具体为在活塞104的外壁面1046配置三个平行设置并环形布置在活塞104的外壁面1046上的凹槽,即凹槽1043、凹槽1042及凹槽1041。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凹槽1043、凹槽1042及凹槽1041的深度均为0.5mm,宽度均为1mm。通过设置上述凹槽1041~1043贮存少量的油以起到润滑效果,从而进一步起到减少活塞104与衬套103的内壁面1032之间的摩擦阻力的效果,并能够产生一定的缓冲效果,并能够起到均衡活塞104轴向施加压力的效果。上述凹槽1041~1043可起到均匀压力的作用,降低压力波动对流经的高压介质所产生的冲击效应,从而有效延长了活塞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动油泵阀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台阶腔体的本体(1)及容置于台阶腔体中的活塞(104),轴向装配在台阶腔体开口处的端盖(106),所述端盖(106)围合于活塞(104)的外侧,所述活塞(104)远离端盖(106)的一端端部形成径缩端(1044),所述本体(1)内部的台阶腔体的末端形成收容所述径缩端(1044)的一级台阶腔体(151),所述活塞(104)的外壁面(1046)配置若干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油泵阀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台阶腔体的本体(1)及容置于台阶腔体中的活塞(104),轴向装配在台阶腔体开口处的端盖(106),所述端盖(106)围合于活塞(104)的外侧,所述活塞(104)远离端盖(106)的一端端部形成径缩端(1044),所述本体(1)内部的台阶腔体的末端形成收容所述径缩端(1044)的一级台阶腔体(151),所述活塞(104)的外壁面(1046)配置若干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油泵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04)的外壁面(1046)配置至少两个平行设置并环形布置在活塞(104)的外壁面(1046)上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油泵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04)的外壁面(1046)配置三个平行设置并环形布置在活塞(104)的外壁面(1046)上的凹槽,且三个凹槽的深度自径缩端(1044)向端盖(106)的延伸方向逐渐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手动油泵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形成由配置第一逆止阀(129)的第一油路(139)、配置第二逆止阀(107)的第二油路(117)及与台阶腔体轴向连通第三油路(149)所组成的三通结构,所述本体(1)形成配置第三逆止阀(109)的第四油路(119),所述第四油路(119)与台阶腔体侧向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动油泵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0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耀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伊利亚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