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排水兼加固作用的陡坡路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588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滑排水兼加固作用的陡坡路基结构,该防滑排水兼加固作用的陡坡路基结构主要由:路面、设置在所述路面下的路基(10)、设置在所述路基(10)两侧的桩防护栏(1)以及设置在路面两侧的散水沟(3)和设置在所述散水沟外侧的路缘石(4)组合而成;本申请的路基结构,路面雨水会通过路表面渗入面层(6)和上基层(7),然后沿着底基层(8)顶部流入散水沟(3),最后通过散水孔(5)排出到道路体系外,桩防护栏(1)结构不仅能加固路基而且还能增加道路体系安全度。

A structure of Steep Slope Subgrade with antiskid drainage and reinforc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滑排水兼加固作用的陡坡路基结构
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滑排水兼加固作用的陡坡路基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个山区面积广大的国家,山区地势起伏大,地面横坡陡,而且这些地区构造、侵蚀作用强烈,地质条件复杂。随着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出现了大量的道路交通的陡坡路基工程,一般来说,地面横坡陡于1:2.5地段的路堤称为陡坡路基,陡坡路基是铁路、公路,尤其是山区铁路、公路建设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因此,建立在陡坡上的公路路基既要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不会因行车荷载以及雨水的冲刷而发生滑坡垮塌等危害,又要是路面具有足够好的防滑性能和排水性能。然而,在山区或丘陵地区兴建公路时,由于地质、地形和地貌条件复杂,使得高填方陡坡路基常常出现边坡滑塌等地质灾害。并且如果路面雨水排除不及时也会大大增加路面的滑动力,不利于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排水兼加固作用的陡坡路基结构,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滑排水兼加固作用的陡坡路基结构,该防滑排水兼加固作用的陡坡路基结构主要由:路面、设置在所述路面下的路基、设置在所述路基两侧的桩防护栏以及设置在路面两侧的散水沟和设置在所述散水沟外侧的路缘石组合而成,不仅可以通过桩防护栏加固陡坡路基,还可以使雨水渗入路面内部并且沿着底基层顶部排出到陡坡路基两侧,实现路面的排水和抗滑能力,散水沟由路缘石与路面的面层和上基层侧面围成的沟渠,散水沟路面侧与路表面的夹角呈钝角增大了路面结构的侧面积,从而提高路面结构的排水速率。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路面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面层、上基层、底基层以及垫层,面层采用OGFC沥青混合料,基层上部设置由水泥稳定颗粒或密级配颗粒组成的透水基层,底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粒料等密级配基层,底基层顶部铺沥青或防土水工织物。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上基层与底基层之间设有防土水工织物,路面雨水会通过路表面渗入面层和上基层,然后防土水工织物11向两侧流向散水沟。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面层采用OGFC沥青混合料,所述上基层采用水泥稳定颗粒,所述底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粒料,所述垫层采用级配碎石,所述排水路面结构可快速吸收路面雨水,在一定程度上有防滑作用,可以提高车辆与路面的摩擦力和咬合力;排水路面结构侧面设计为倾斜面,与路表面的夹角呈钝角增大了路面结构的侧面积,从而提高路面结构的排水速率。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桩防护栏主要由:钢筋混凝土桩以及阻拦索组合而成,所述钢筋混凝土桩至少为2根,所述阻拦索连接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桩之间,桩防护栏由钢筋混凝土桩和阻拦索构成;钢筋混凝土桩深埋于道路两侧加固陡坡路基,并使用钢索将每根桩护栏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路缘石的底部设有散水孔,散水沟中的水,最通过路缘石底的散水孔排出到道路体系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申请的路基结构,路面雨水会通过路表面渗入面层和上基层,然后沿着底基层顶部流入散水沟,最后通过散水孔排出到道路体系外,桩防护栏结构不仅能加固路基而且还能增加道路体系安全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滑排水兼加固作用的陡坡路基结构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滑排水兼加固作用的陡坡路基结构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滑排水兼加固作用的陡坡路基结构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滑排水兼加固作用的陡坡路基结构的散水沟示意图。附图标记:1桩防护栏、2阻拦索、3散水沟、4路缘石、5散水孔、6面层、7上基层、8底基层、9垫层、10路基、11防土水工织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一:图1-图4示出了一种防滑排水兼加固作用的陡坡路基结构,该结构包括路面、路基10、桩防护栏1和散水沟3。所述散水沟3的外侧设有路缘石4,所述路缘石4底部设有散水孔5,该防滑排水兼加固作用的陡坡路基结构通过设置桩防护栏1使路基10在地面上更加牢固,寿命更长;所述路面包括面层6、上基层7、底基层8和垫层9,所述底基层8上部设置防土水工织物11,面层6使用OGFC沥青混合料,上基层7使用水泥稳定颗粒,底基层8使用水泥稳定粒料,垫层9使用级配碎石,面层6和上基层7使用的材料是透水材料可及时有效的吸收路表面雨水,保持路表面的清洁使路表面具有一定的防滑能力,而底基层8使用水泥稳定粒料等密级配材料且底基层8上部铺设防土水工织物11从而具有较强的防水能力,从路表面渗下来的雨水沿着底基层8上部流至设置在两侧的散水沟3,然后通过路缘石4底部的散水孔5排出至道路体系外;所述的散水沟3是由路缘石4与路面中的面层6和上基层7侧面围成的沟渠,其中路面侧为倾斜面,所述路面的结构可快速吸收路面雨水,在一定程度上有防滑作用,可以提高车辆与路面的摩擦力和咬合力;排水路面结构侧面设计为倾斜面,与路表面的夹角呈钝角增大了路面结构的侧面积,从而提高路面结构的排水速率,增大排水速率;所述钢筋混凝土桩与阻拦索2构成桩防护栏,在加固路基的同时保障行车安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滑排水兼加固作用的陡坡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防滑排水兼加固作用的陡坡路基结构主要由:路面、设置在所述路面下的路基(10)、设置在所述路基(10)两侧的桩防护栏(1)以及设置在路面两侧的散水沟(3)和设置在所述散水沟外侧的路缘石(4)组合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排水兼加固作用的陡坡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防滑排水兼加固作用的陡坡路基结构主要由:路面、设置在所述路面下的路基(10)、设置在所述路基(10)两侧的桩防护栏(1)以及设置在路面两侧的散水沟(3)和设置在所述散水沟外侧的路缘石(4)组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排水兼加固作用的陡坡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面层(6)、上基层(7)、底基层(8)以及垫层(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滑排水兼加固作用的陡坡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层(7)与底基层(8)之间设有防土水工织物(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士林李伟翁伟张玉宝范佐银郭小文王成龙郭芳山周子刚贾庆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