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滤液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4395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渗滤液处理系统,所述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循环混合罐,所述循环混合罐设有臭氧发生器;活性炭搅拌罐,所述活性炭搅拌罐的第一进水口连接所述循环混合罐的出水口;第一过滤罐,所述第一过滤罐内设第一过滤器,且所述第一过滤罐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活性炭搅拌罐的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之上的所述过滤罐的第一出水口连接所述活性炭搅拌罐的第二进水口;输水管道,所述输水管道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罐的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渗滤液处理系统减轻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负荷。

Leachate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渗滤液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垃圾渗滤液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渗滤液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各大城市的很多地方都建有垃圾中转站,进行垃圾收集、转运工作。垃级中转站的生活垃圾中75-80%是有机物,主要有果皮、菜叶菜梗、剩饭/菜、家禽、动物及鱼类的皮、毛、内脏、脂肪、血水、树叶、废纸、花草和动物的机体等和一定的水分。垃圾在堆放、压缩以及装车过程中会产生垃圾渗滤液,这些垃圾渗滤液COD浓度高、含有大量有机有毒有害物质,成分复杂,在自然消化的过程中,经有氧/厌氧发酵等作用下,产生恶臭,臭味主要由氨气,硫化氢,有机胺,有机硫,挥发性脂肪酸等形成。尤其是在天气炎热的时候,由于发酵作用加快,臭气变的更加严重。垃圾中转站产生的垃圾渗滤液,一般是在中转站的收集池收集后排入市政府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给城市污水处理厂增加负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渗滤液处理系统,旨在解决渗滤液给城市污水处理厂增加负荷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渗滤液处理系统,所述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循环混合罐,所述循环混合罐设有臭氧发生器;活性炭搅拌罐,所述活性炭搅拌罐的第一进水口连接所述循环混合罐的出水口;第一过滤罐,所述第一过滤罐内设第一过滤器,且所述第一过滤罐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活性炭搅拌罐的出水口,所述第一过滤罐的第一出水口连接所述活性炭搅拌罐的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上方;输水管道,所述输水管道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罐的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下方。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渗滤液处理系统还包括设有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反应罐,所述臭氧反应罐分别连接所述输水管道以及所述第一过滤罐的第二出水口。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渗滤液处理系统还包括设有第二过滤器的第二过滤罐,所述第二过滤罐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循环混合罐的进水口。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器为PP棉过滤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渗滤液处理系统还包括PH调节池,所述PH调节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罐的进水口。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混合罐设有消泡装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器为陶瓷膜。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活性炭搅拌罐设有活性炭进料口。本技术中,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循环混合罐、活性炭搅拌罐、过滤罐以及输水管道,由于循环混合罐中设有臭氧发生器,使得渗滤液能够与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反应,从而杀死渗滤液中的致病菌,并与含有臭味的物质发生反应以大幅降低渗滤液的臭味,进一步的,循环混合罐处理后的渗滤液输送至活性炭搅拌罐,使得活性炭搅拌罐中的活性炭吸收渗滤液中含有臭味的污染物质,且将吸附污染物质后的渗滤液输送至过滤罐中,从而使得过滤罐将过滤后的仅含有小分子的污染物质的渗滤液输送至输水管道,以通过输水管道将渗滤液输送至城市污水处理厂;由于臭氧杀死了渗滤液中的致病菌且反应了还原性质的含臭味的污染物质,并通过活性炭进一步去除含臭味的污染物质,最终将仅含有小分子污染物质的渗滤液输送至城市污水处理厂,降低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去除渗滤液中的致病菌以及臭味污染物质的处理量,减轻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负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渗滤液处理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循环混合罐11臭氧发生器1120活性炭搅拌罐21第一进水口30第一过滤罐31第一过滤器32第一出水口33第二出水口40输水管道50臭氧反应罐51臭氧发生器60第二过滤罐61第二过滤器70PH调节池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竖向”、“横向”等的描述,则该“竖向”、“横向”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竖向”、“横向”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渗滤液处理系统。参照图1,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循环混合罐10、活性炭搅拌罐20、第一过滤罐30以及输水管道40。循环混合罐10设有臭氧发生器11,臭氧发生器11可设置于循环混合罐10内,也可设于循环混合罐10外。活性炭搅拌罐20的第一进水口21连接循环混合罐10的出水口12,活性炭搅拌罐20设有活性炭进料口(未标示),活性炭可通过活性炭进料口投入至活性炭搅拌罐20中,活性炭可为粉末活性炭。活性炭搅拌罐20的出水口连接第一过滤罐30的进水口,第一过滤罐30内设有第一过滤器31,第一过滤器31的过滤面相对进水口31设置,且过滤面为第一过滤罐30的横截面,使得渗滤液能够全部被第一过滤器31过滤;位于第一过滤器31上方的第一过滤罐30的罐体上设有第一出水口32,且位于第一过滤器31下方的第一过滤罐30的罐体上设有第二出水口33,第二出水口33优选设置在第一过滤罐30的底部,第一过滤器31可为陶瓷膜。第二出水口33连接输水管道40,输水管道40连接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n循环混合罐,所述循环混合罐设有臭氧发生器;/n活性炭搅拌罐,所述活性炭搅拌罐的第一进水口连接所述循环混合罐的出水口;/n第一过滤罐,所述第一过滤罐内设第一过滤器,且所述第一过滤罐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活性炭搅拌罐的出水口,所述第一过滤罐的第一出水口连接所述活性炭搅拌罐的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上方;/n输水管道,所述输水管道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罐的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
循环混合罐,所述循环混合罐设有臭氧发生器;
活性炭搅拌罐,所述活性炭搅拌罐的第一进水口连接所述循环混合罐的出水口;
第一过滤罐,所述第一过滤罐内设第一过滤器,且所述第一过滤罐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活性炭搅拌罐的出水口,所述第一过滤罐的第一出水口连接所述活性炭搅拌罐的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上方;
输水管道,所述输水管道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罐的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滤液处理系统还包括设有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反应罐,所述臭氧反应罐分别连接所述输水管道以及所述第一过滤罐的第二出水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锐开钟翔郭宇成刘久洪陈永光章志勇王艳秋蓝江慧刘松蔡光禄马西胜江勇刚欧阳煜祁进鸿刘兆伟王秀程黄文宁薛敬伟连中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故乡源水处理有限公司广东省地质建设工程集团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