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内降水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4273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桩内降水施工方法:先施工降水井,并完成降水后,接着完成竖井施工,然后完成至少两个第一横通道施工,并将竖井施工至第一横通道的深度,接着施工至少两个位于第一横通道下方的第二横通道,然后接着施工用于连通相邻两个第一横通道的第一层导洞;接着在第一层导洞内向下施工挖孔桩,当穿过土壤的含水层时,对挖孔桩进行临时封闭;接着在挖孔桩的底部沿横通道方向施工斜井,同时在斜井内设置抽水泵,将地下水位降到土壤含水层以下;重复横通道施工步骤,继续在第二横通道下方施工第三横通道和第二层导洞;在第二层导洞内向下施工挖孔桩,直至施工到达设计长度。有效降低地下水的渗透问题,可以避免土地沉降,减少城市土地的占用。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dewatering in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内降水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铁车站降水施工方法,特别设计一种桩内施降水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地铁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两个难题:首先大部分地铁均处于地下水位以下,具有站点多、路线长、施工时间久等特点,需要处理好施工过程中的地下水问题;然后地铁线路大部分位于建筑物林立、地下管线密集的繁华市区,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解决交通、占用城市土地等问题,同时还需要遏制地面沉降,确保高大建筑物安全。目前大部分的施工方法为:在洞室主体部分开挖前,应尽快施工完毕整体竖向支护体系(由侧墙支撑结构和拱部初期支护组成),施工阶段一般大致分为小导洞开挖、梁柱体系构建、扣拱施工和结构主体成型四个阶段。该施工工法对于地下谁控制要求高,作业面需要在无水环境下施工,所以对施工环境要求比较苛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桩内降水施工方法,可以解决施工环境要求苛刻这一问题,有效解决了在城市施工时的占地问题以及土地下沉问题,以及在开挖时地下水的渗透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桩内降水施工方法,包括:横通道施工步骤:先施工降水井,并完成降水后,接着完成竖井施工,然后完成至少两个第一横通道施工,并将竖井施工至第一横通道的深度,接着施工至少两个位于第一横通道下方的第二横通道,然后接着施工用于连通相邻两个第一横通道的第一层导洞;挖孔桩施工步骤:接着在第一层导洞内向下施工挖孔桩,当穿过土壤的含水层时,对挖孔桩进行临时封闭;斜井施工步骤:接着在挖孔桩的底部沿横通道方向施工斜井,同时在斜井内设置抽水泵,将地下水位降到土壤含水层以下;重复横通道施工步骤,继续在第二横通道下方施工第三横通道和第二层导洞;重复挖孔桩施工步骤,在第二层导洞内向下施工挖孔桩,直至施工到达设计长度。进一步地,上述桩内降水施工方法中,挖孔桩直径为1米,长度为10米。进一步地,上述桩内降水施工方法中,斜井与挖孔桩的轴线方向成33°。由于在进行第一横向通道和第二横向通道开挖时,由于还施工了斜井,并通过设置抽水泵进行抽水,可以有效降低地下水的渗透问题,由于是分层开挖并逐层加强,可以很好地避免土地沉降,同时由于分层开挖,可以减少城市土地的占用。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完成施工后的施工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阶段的施工结构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阶段的施工结构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阶段的施工结构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挖孔桩布置图。附图标记:1:导洞;11:第一层导洞;12:第二层导洞;3:挖孔桩;31:上部挖孔桩;32:下部挖孔桩;4:斜井;41:第一斜井;42:第二斜井;43:第三斜井;44:第四斜井;5:竖井;51:第一阶段竖井;52:第二阶段竖井;6:降水井;7:横通道;71:第一横通道;72:第二横通道;73:第三横通道;74:第四横通道;8:地层;81:上层覆土;82:第一含水层;83:隔水层;84:第二含水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为了便于说明,地层8由上往下依次为上层覆土81、第一含水层82、隔水层83、第二含水层84。本专利技术所示实施例为一种桩内降水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横通道施工步骤:先施工降水井6,并完成降水井6后,接着完成竖井5施工,然后完成至少两个第一横通道71施工,并将所述竖井5施工至所述第一横通道71的深度,接着施工至少两个位于所述第一横通道71下方的第二横通道72,然后接着施工用于连通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横通道的第一层导洞11;挖孔桩施工步骤:接着在所述第一层导洞11内向下施工挖孔桩3,当穿过土壤的第一含水层82时,对所述挖孔桩3进行临时封闭;斜井施工步骤:接着在所述挖孔桩3的底部沿所述横通道方向施工斜井4,同时在所述斜井4内设置抽水泵,将地下水位降到第二含水层84以下;重复横通道施工步骤,继续在所述第二横通道72下方施工第三横通道73和第二层导洞12;重复挖孔桩施工步骤,在第二层导洞12内向下施工挖孔桩,直至施工到达设计长度。在本实施例中,继续开挖第四横通道74,然后再第四横通道74这一层开挖第二层导洞12。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挖孔桩3在施工的时候,可以先施工上部挖孔桩31至水位线,完成该部分的时候后,再根据需要施工下部挖孔桩32,同时在施工斜井4时,每一个斜井4可以施工两个斜井4,即第一斜井41和第二斜井42,其他斜井可以施工第三斜井43和第四斜井44,在施工斜井4时,其中第一斜井41可以与挖孔桩3的轴线方向呈33°,且长度为3.771米,而第二斜井42与挖孔桩3的轴线方向呈41°,且长度为4.169米。而另一斜井4,即第二斜井42处施工的第三斜井43和第四斜井44,第三斜井43和第四斜井44与挖孔桩3的轴线方向呈34°,且长度为3.827米。在具体开挖挖孔桩3时,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施工,参考图5,若相邻的挖孔桩3之间的间隔为d,则在施工完第一个挖孔桩后,先隔5d的间隔进行施工第二个挖孔桩3,接着再以5d的间隔进行施工,待施工好后,再第一个挖孔桩3的旁边以间隔d施工一个挖孔桩3,接着再以5d的间隔进行施工,如此往复施工,使用本方法大幅缩短了降水距离,可以取得更好的降水效果,同时与施工工序紧密配合,不影响开挖工序,施工简单方便,便于实施。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桩内降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横通道施工步骤:先施工降水井,并完成降水井后,接着完成竖井施工,然后完成至少两个第一横通道施工,并将所述竖井施工至所述第一横通道的深度,接着施工至少两个位于所述第一横通道下方的第二横通道,然后接着施工用于连通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横通道的第一层导洞;/n挖孔桩施工步骤:接着在所述第一层导洞内向下施工挖孔桩,当穿过土壤的第一含水层时,对所述挖孔桩进行临时封闭;/n斜井施工步骤:接着在所述挖孔桩的底部沿所述横通道方向施工斜井,同时在所述斜井内设置抽水泵,将地下水位降到土壤含水层以下;/n重复横通道施工步骤,继续在所述第二横通道下方施工第三横通道和第二层导洞;/n重复挖孔桩施工步骤,在第二层导洞内向下施工挖孔桩,直至施工到达设计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内降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横通道施工步骤:先施工降水井,并完成降水井后,接着完成竖井施工,然后完成至少两个第一横通道施工,并将所述竖井施工至所述第一横通道的深度,接着施工至少两个位于所述第一横通道下方的第二横通道,然后接着施工用于连通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横通道的第一层导洞;
挖孔桩施工步骤:接着在所述第一层导洞内向下施工挖孔桩,当穿过土壤的第一含水层时,对所述挖孔桩进行临时封闭;
斜井施工步骤:接着在所述挖孔桩的底部沿所述横通道方向施工斜井,同时在所述斜井内设置抽水泵,将地下水位降到土壤含水层以下;
重复横通道施工步骤,继续在所述第二横通道下方施工第三横通道和第二层导洞;
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宪武周国民杨玉平王晶曹元义李小雷张彬周小龙王志军蔡金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天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