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小驳岸变形的桩膜围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4125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小驳岸变形的桩膜围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围堰结构包括:竖钢管、横撑杆、斜撑杆、支护钢板、挡水钢板和土袋;所述竖钢管包括迎水面竖钢管和背水面竖钢管;所述迎水面竖钢管与所述背水面竖钢管一一对应设置,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竖钢管之间通过所述第二横撑杆相连;所述支护钢板包括两块,分别置于所述第一横撑杆的两端,且均与其对应侧的驳岸平行设置,其下部插入河床中;所述挡水钢板置于所述迎水面竖钢管的前侧,且其下部插入河床中;所述迎水面竖钢管和背水面竖钢管之间紧密填充所述土袋。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支护钢板在两边驳岸做支护,分散驳岸承受的压力,以减小驳岸变形;同时采用双排竖钢管桩,增加了结构稳定性。

A pile membrane cofferdam structure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to reduce the deformation of reve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小驳岸变形的桩膜围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道清淤工程中围堰
,具体涉及一种减小驳岸变形的桩膜围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河道景观对市容、市貌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城市河湖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而城市的发展也使得城市对河流水系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对城市内的河道进行清理整治势在必行。在河道整治项目中,为了实施沿线工程及配套建筑物的施工,必须搭设围堰作为临时挡水建筑物,为工程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施工围堰作为围护水工建筑施工场地的临时挡水建筑物,其抗渗性及稳定性直接影响到主体工程施工,但又不同于坝,其合理的建筑结构应是断面简单、构筑和拆除方便,满足稳定性、防冲蚀、防渗漏的要求,既不能以永久建筑物对待,又不可掉以轻心、马虎从事,因此,各种适用于不同工程条件的新型围堰不断涌现。围堰的选择应当根据基坑及河道的水文地质、施工方法和装备、环境保护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桩膜围堰是在渠道中打立桩和斜撑,并在迎水面挂水平分布梁、辅膜挡水的新型围堰,采用塑料布、彩条布或者篷布等柔性好、不透水的材料作为迎水面挡水层,背后用钢管桩固定在河内,此种围堰施工方法简单,不受材料加工限制,施工速度快,适用于城市中小型河道。但在围堰施工过程中,以及围堰搭设完成后使用的过程中,经常遇到驳岸变形问题,特别是垂直驳岸。传统方法需要增加支护,并在施工过程中实时观测,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减小驳岸变形的桩膜围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小驳岸变形的桩膜围堰结构,包括:竖钢管、横撑杆、斜撑杆、支护钢板、挡水钢板和土袋;所述竖钢管包括迎水面竖钢管和背水面竖钢管,均沿河流的宽度方向相间隔地插接在河床中,所述横撑杆包括沿河流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横撑杆和沿河流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横撑杆,所述第一横撑杆的长度等于河流的宽度,所述迎水面竖钢管的上部和背水面竖钢管的上部均通过所述第一横撑杆相串连;所述迎水面竖钢管与所述背水面竖钢管一一对应设置,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竖钢管之间通过所述第二横撑杆相连,所述斜撑杆的一端支撑连接在所述背水面竖钢管的上部,另一端插接在河床中;所述支护钢板包括两块,分别置于所述第一横撑杆的两端,且均与其对应侧的驳岸平行设置,其下部插入河床中;所述挡水钢板置于所述迎水面竖钢管的前侧,且其下部插入河床中;所述迎水面竖钢管和背水面竖钢管之间紧密填充所述土袋。本专利技术采用支护钢板在两边驳岸做支护,分散驳岸承受的压力,以减小驳岸变形;同时采用双排竖钢管桩,增加了结构稳定性。进一步地,还包括挡水层,所述挡水层置于所述挡水钢板的外侧,其上边缘连接在所述挡水钢板的上边缘,其下边缘通过所述土袋压在河床上。进一步地,所述挡水层通过所述土袋压在河床上的长度不小于1m。进一步地,所述迎水面竖钢管和背水面竖钢管之间的距离为1m-2.5m。进一步地,所述土袋填筑材料为粘性土。进一步地,所述土袋的上侧铺设有路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减小驳岸变形的桩膜围堰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测量放样,确定围堰的位置、尺寸;施打和连接竖钢管、横撑杆和斜撑杆,形成围堰结构;驳岸加支护钢板;围堰内部填充土袋;迎水面竖钢管外侧铺设挡水钢板;挡水钢板外侧铺设挡水层;在土袋的上侧铺设堰顶路板。本专利技术采用支护钢板在两边驳岸做支护,分散驳岸承受的压力,以减小驳岸变形。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放样,确定围堰的位置、尺寸步骤包括:围堰的顶面高程,高出施工期间最高水位0.5~0.7m。进一步地,所述施打和连接竖钢管、横撑杆和斜撑杆,形成围堰结构步骤包括:首先插打中间位置的竖钢管,在插打过程中随时监控每根竖钢管的倾斜度,确定第一根竖钢管插打合格后,以第一根竖钢管为基准,逐根向两边插打。进一步地,所述减小驳岸变形的桩膜围堰结构的施工方法还包括:当前施工区清淤完成后,将背水侧斜撑杆拆除,安装至迎水侧,作为下一个施工区的围堰。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绘示了一种减小驳岸变形的桩膜围堰结构的结构图;图2绘示了一种减小驳岸变形的桩膜围堰结构的施工流程图。附图中标记为:1竖钢管2横撑杆3斜撑杆4支护钢板5挡水钢板6土袋7挡水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小驳岸变形的桩膜围堰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竖钢管1、横撑杆2、斜撑杆3、支护钢板4、挡水钢板5和土袋6;所述竖钢管1包括迎水面竖钢管和背水面竖钢管,均沿河流的宽度方向相间隔地插接在河床中,所述横撑杆2包括沿河流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横撑杆和沿河流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横撑杆,所述第一横撑杆的长度等于河流的宽度,所述迎水面竖钢管的上部和背水面竖钢管的上部均通过所述第一横撑杆相串连;所述迎水面竖钢管与所述背水面竖钢管一一对应设置,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竖钢管之间通过所述第二横撑杆相连,所述斜撑杆3的一端支撑连接在所述背水面竖钢管的上部,另一端插接在河床中;所述支护钢板4包括两块,分别置于所述第一横撑杆的两端,且均与其对应侧的驳岸平行设置,其下部插入河床中;所述挡水钢板5置于所述迎水面竖钢管的前侧,且其下部插入河床中;所述迎水面竖钢管和背水面竖钢管之间紧密填充所述土袋6。本专利技术设置与驳岸平行的支护钢板,能够起到对驳岸的保护作用,避免驳岸发生形变。同时,本专利技术可采用钢管、钢板、土袋等材料制作,易于取得和输运,便于安装。采用双排竖钢管桩,增加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并为铺设人行通道创造了条件。优选地,所述迎水面竖钢管和背水面竖钢管之间的距离为1m-2.5m,所述土袋6填筑材料为粘性土,每个土袋中装填的粘土量为其容量的1/2。所述土袋6的上侧铺设有路板,形成人行通道,优选地,所述路板的材料为钢板。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挡水层7,所述挡水层7置于所述挡水钢板5的外侧,其上边缘连接在所述挡水钢板5的上边缘,其下边缘通过所述土袋压在河床上。挡水层7可以采用塑料布、彩条布或者篷布等柔性好、不透水的材料制作,具有良好的挡水效果。为了保持挡水层7下边缘的连接稳固,优选地,将所述挡水层7通过所述土袋6压在河床上的长度设置为不小于1m。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减小驳岸变形的桩膜围堰结构的施工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测量放样,确定围堰的位置、尺寸;其中,为了保证能够达到挡水的效果,且尽量减少材料的使用,降低成本,围堰的顶面高程高出施工期间最高水位0.5~0.7m最为适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小驳岸变形的桩膜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竖钢管、横撑杆、斜撑杆、支护钢板、挡水钢板和土袋;/n所述竖钢管包括迎水面竖钢管和背水面竖钢管,均沿河流的宽度方向相间隔地插接在河床中,所述横撑杆包括沿河流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横撑杆和沿河流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横撑杆,所述第一横撑杆的长度等于河流的宽度,所述迎水面竖钢管的上部和背水面竖钢管的上部均通过所述第一横撑杆相串连;所述迎水面竖钢管与所述背水面竖钢管一一对应设置,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竖钢管之间通过所述第二横撑杆相连,所述斜撑杆的一端支撑连接在所述背水面竖钢管的上部,另一端插接在河床中;/n所述支护钢板包括两块,分别置于所述第一横撑杆的两端,且均与其对应侧的驳岸平行设置,其下部插入河床中;所述挡水钢板置于所述迎水面竖钢管的前侧,且其下部插入河床中;所述迎水面竖钢管和背水面竖钢管之间紧密填充所述土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小驳岸变形的桩膜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竖钢管、横撑杆、斜撑杆、支护钢板、挡水钢板和土袋;
所述竖钢管包括迎水面竖钢管和背水面竖钢管,均沿河流的宽度方向相间隔地插接在河床中,所述横撑杆包括沿河流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横撑杆和沿河流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横撑杆,所述第一横撑杆的长度等于河流的宽度,所述迎水面竖钢管的上部和背水面竖钢管的上部均通过所述第一横撑杆相串连;所述迎水面竖钢管与所述背水面竖钢管一一对应设置,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竖钢管之间通过所述第二横撑杆相连,所述斜撑杆的一端支撑连接在所述背水面竖钢管的上部,另一端插接在河床中;
所述支护钢板包括两块,分别置于所述第一横撑杆的两端,且均与其对应侧的驳岸平行设置,其下部插入河床中;所述挡水钢板置于所述迎水面竖钢管的前侧,且其下部插入河床中;所述迎水面竖钢管和背水面竖钢管之间紧密填充所述土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小驳岸变形的桩膜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挡水层,所述挡水层置于所述挡水钢板的外侧,其上边缘连接在所述挡水钢板的上边缘,其下边缘通过所述土袋压在河床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小驳岸变形的桩膜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水层通过所述土袋压在河床上的长度不小于1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小驳岸变形的桩膜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迎水面竖钢管和背水面竖钢管之间的距离为1m-2.5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若男王骏林杨振兴丁小红朱寒松李天昊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