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拱腰式移动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907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拱腰式移动底盘,在拱腰式移动底盘的前端安装有履带牵引机构,在后端安装有旋耕装置;在拱腰式移动底盘上安装有:主驱动机构,主驱动机构的主动轮分别通过皮带带动履带牵引机构的驱动轮以及带动用于驱动旋耕装置的第一减速器;轮腿基座,上面安装有第二、第三减速器;一对轮腿机构,各轮腿机构均设有横向连接架以及转动连接在横向连接架前端的纵向轮腿,两个横向连接架同步转动,其中一横向连接架后端与第二减速器输出端相连,且各横向连接架的后端均设置有转动块,两个转动块之间通过一连杆联动,其中一转动块与第三减速器相连,且各转动块分别通过一转向臂与纵向轮腿联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机动性较强,能够适应复杂地形的工作。

A kind of arched waist mobile chas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拱腰式移动底盘
本技术涉及农用机械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农用车的拱腰式移动底盘。
技术介绍
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作业大都实现了机械作业,例如我们通过旋耕机或收割机机器完成农田土壤的旋耕已成为常用方式。拱腰式移动底盘辆在进行作业时,由于地面不平坦不可避免会有一些颠簸,这对拱腰式移动底盘辆的传动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避免由于车辆的颠簸导致部分传动不到位或者局部发生断裂。此外,市面上有一些拱腰式移动底盘辆前端采用履带牵引机构来进行牵引,因此对车辆的转向控制系统提出了一些要求。目前,履带牵引机构的转向是通过分别控制两个履带的转速或者转向实现转向,但是这种方式成本较高,而且仅仅适用于双履带式的牵引机构,对单履带牵引机构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拱腰式移动底盘,在拱腰式移动底盘的前端安装有履带牵引机构,在后端安装有旋耕装置;在拱腰式移动底盘上安装有:主驱动机构,主驱动机构设置有一作为动力输出的主动轮,主动轮通过第一皮带与履带牵引机构的驱动轮相连,且该主动轮通过第二皮带带动一从动轮转动;第一减速器,第一减速器与所述从动轮相连,且第一减速器输出端通过一联轴器装置与旋耕装置的旋转轴相连;轮腿基座,在轮腿基座上安装有第二减速器和第三减速器;一对轮腿机构,各轮腿机构均设有横向连接架以及转动连接在横向连接架前端的纵向轮腿,两个横向连接架同步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其中一横向连接架后端与第二减速器输出端相连,且各横向连接架的后端均设置有转动块,两个转动块之间通过一连杆联动,其中一转动块与第三减速器相连,且各转动块分别通过一转向臂与纵向轮腿联动。进一步的,旋耕装置通过一举升板安装在拱腰式移动底盘后端,在拱腰式移动底盘的车架上还固定有用于驱动举升板上下摆动的第四减速器。进一步的,所述联轴器装置包括有:第一转轴,固定在第一减速器的输出端;第二转轴,与旋耕装置的旋转轴相连;十字轴万向节,该十字轴万向节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相连。进一步的,两个横向连接架后端分别设置有一齿轮且这两个齿轮相啮合,其中一齿轮与第二减速器的输出端相连。进一步的,轮腿基座水平转动安装在拱腰式移动底盘的车架上,且轮腿基座一侧配置有把手。进一步的,纵向轮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转向臂铰接的转向架。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动块转动连接。进一步的,履带牵引机构的两侧通过连接侧板安装在拱腰式移动底盘的前端。由于本技术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主要有如下技术优点:(1)主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轮为双联带轮,一方面通过皮带来带动履带牵引机构的驱动轮转动,驱动轮通过驱动履带进而以牵引车体向前行进;另一方面还通过皮带来带动第一减速器,进而由第一减速器来带动后端的旋耕装置转动,通过一个动力源即可同时带动前后两端的履带牵引机构和旋耕装置;(2)通过第二减速器可以调整两个轮腿之间的间距,实际应用中可以适应不同农田沟垄间距的变化,加强车辆行走稳定性;同时通过第三减速器可以调整两个轮腿下端的行走轮的转向,进而可以实现拱腰式移动底盘辆的转向。此外,轮腿机构是安装在一转动基座上,我们可以将该转动基座进行转动使得两个轮腿位于车辆同一侧,可以避开车辆在另一侧的沟渠,避免轮腿陷入沟渠中导致车辆无法行进;本专利前端的履带牵引机构无需配备转向机构,利用后端的轮腿来提供转向,因此使得履带牵引机构结构更加简单,(3)第四减速器可以带动举升板上下摆动,进而调整旋耕装置的离地间隙,满足多种作业需求;同时在旋耕装置空载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其抬升起来,避免与地面接触,提高其寿命同时降低拱腰式移动底盘在行进中的负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2为本技术提供的拱腰式移动底盘的两种使用状态图;图3为图2中拱腰式移动底盘在图1使用状态下的俯视图;图4为拱腰式移动底盘在图1使用状态下的立体图;图5为轮腿机构的示意图;图6为轮腿机构后端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转动块的立体图;图8-9为轮腿机构在转向时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理解本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拱腰式移动底盘,如图1-2所示,在拱腰式移动底盘的前端安装有履带牵引机构10,在后端安装有旋耕装置50;在拱腰式移动底盘上安装有:主驱动机构30(例如为内燃机),主驱动机构30设置有一作为动力输出的主动轮31,主动轮31通过第一皮带与履带牵引机构10的驱动轮11相连,且该主动轮31通过第二皮带带动一从动轮32转动;第一减速器(在图3中20标记位置处),第一减速器与从动轮32相连,第一减速器将从动轮32在X方向的转动转换为第一减速器输出端在Y方向的转动,X方向与Y方向垂直,第一减速器输出端通过一联轴器装置52与旋耕装置50的旋转轴相连,如图1所示;轮腿基座60,在轮腿基座60上安装有第二减速器62和第三减速器63;一对轮腿机构40,各轮腿机构40均设有横向连接架41以及转动连接在连接架前端的纵向轮腿42,两个横向连接架41同步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其中一横向连接架41后端与第二减速器62输出端相连,且各横向连接架41的后端均设置有转动块43,两个转动块43之间通过一连杆45联动,其中一转动块43与第三减速器63相连,各转动块43分别通过一转向臂44与纵向轮腿42联动,如图5-7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履带牵引机构10的两侧通过连接侧板12安装在拱腰式移动底盘的前端,如图1-2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旋耕装置50通过一举升板51安装在拱腰式移动底盘上,在拱腰式移动底盘的车架上还固定有用于驱动举升板51上下摆动的第四减速器70。本技术借助第四减速器70的转动可以带动旋耕装置50上下摆动,以改变旋耕装置50的离地间隙。可选的,举升板51固定在一安装板上,安装板与第一减速器20固定连接且该安装板固定在第四减速器70的输出轴上。当第四减速器70的输出轴逆时针转动可以带动旋耕装置50进行抬升操作,当第四减速器70的输出轴顺时针转动可以带动旋耕装置50进行下降操作,通过改变旋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拱腰式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在拱腰式移动底盘的前端安装有履带牵引机构,在后端安装有旋耕装置;在拱腰式移动底盘上安装有:/n主驱动机构,主驱动机构设置有一作为动力输出的主动轮,主动轮通过第一皮带与履带牵引机构的驱动轮相连,且该主动轮通过第二皮带带动一从动轮转动;/n第一减速器,第一减速器与所述从动轮相连,且第一减速器输出端通过一联轴器装置与旋耕装置的旋转轴相连;/n轮腿基座,在轮腿基座上安装有第二减速器和第三减速器;/n一对轮腿机构,各轮腿机构均设有横向连接架以及转动连接在横向连接架前端的纵向轮腿,两个横向连接架同步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其中一横向连接架后端与第二减速器输出端相连,且各横向连接架的后端均设置有转动块,两个转动块之间通过一连杆联动,其中一转动块与第三减速器相连,且各转动块分别通过一转向臂与纵向轮腿联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拱腰式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在拱腰式移动底盘的前端安装有履带牵引机构,在后端安装有旋耕装置;在拱腰式移动底盘上安装有:
主驱动机构,主驱动机构设置有一作为动力输出的主动轮,主动轮通过第一皮带与履带牵引机构的驱动轮相连,且该主动轮通过第二皮带带动一从动轮转动;
第一减速器,第一减速器与所述从动轮相连,且第一减速器输出端通过一联轴器装置与旋耕装置的旋转轴相连;
轮腿基座,在轮腿基座上安装有第二减速器和第三减速器;
一对轮腿机构,各轮腿机构均设有横向连接架以及转动连接在横向连接架前端的纵向轮腿,两个横向连接架同步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其中一横向连接架后端与第二减速器输出端相连,且各横向连接架的后端均设置有转动块,两个转动块之间通过一连杆联动,其中一转动块与第三减速器相连,且各转动块分别通过一转向臂与纵向轮腿联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腰式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旋耕装置通过一举升板安装在拱腰式移动底盘后端,在拱腰式移动底盘的车架上还固定有用于驱动举升板上下摆动的第四减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黄川解晓琳秦一可雷震马平川曹伟李路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履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