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卡冷凝器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789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轻卡冷凝器安装结构,用于冷凝器与车架的连接,包括上连接件、下连接件、上连接支架、下连接支架,上连接件的侧面与冷凝器的上端侧面固定连接,下连接件的侧面与冷凝器的下端侧面固定连接;上连接支架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上翻边,上翻边与上连接件的底面固定连接,上连接支架的下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下连接支架的一端延伸形成下翻边,下翻边与下连接件的底面固定连接,下连接支架的另一端弯折延伸形成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下连接支架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与车架的顶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占用空间小、结构稳定紧凑、连接稳定可靠的有益效果。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light truck condens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卡冷凝器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轻卡冷凝器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冷凝器是汽车制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件,冷凝器的主要作用是将压缩机送来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转变为液态制冷剂,冷凝器的本质是一种换热器。通常小型汽车的冷凝器安装在汽车的前面,而轻卡的冷凝器则安装在底部横梁上。轻卡冷凝器与车架需要通过专用的连接支架连接,为了保持冷凝器的散热,冷凝器通常都是与车架垂直固定,轻卡冷凝器通常通过一个L形支架与车架固定,为了保证连接强度,L形支架的两个连接面之间还设置加强筋;然而该种垂直安装方式一方面占用空间较大,另一方面连接稳定性差、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轻卡冷凝器安装存在占用空间大、稳定性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占用空间小、连接连接紧凑、连接稳定性好的轻卡冷凝器安装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卡冷凝器安装结构,用于冷凝器与车架的连接,包括上连接件、上连接件、上连接支架、下连接支架,所述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均呈L形,上连接件的侧面与冷凝器的上端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件的侧面与冷凝器的下端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支架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上翻边,所述上翻边与上连接件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支架的下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所述下连接支架的一端延伸形成下翻边,所述下翻边与下连接件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支架的另一端弯折延伸形成第二连接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支架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车架的顶面固定连接。通过上连接支架、下连接支架将冷凝器倾斜的固定在车架顶部,整体占用空间小,而且连接紧凑、可靠,该种连接结构也能保障冷凝器内部风扇后侧足够的通风。作为优选,每个上连接件的底面均设有上通孔,所述上翻边上设有与上通孔一一对应的上连接孔,所述上连接孔与上通孔之间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每个下连接件的底面均设有下通孔,所述下翻边上设有与下通孔一一对应的下连接孔,所述下通孔与下连接孔之间的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之间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螺栓、螺母连接,安装方便、拆卸方便。作为优选,所述冷凝器、上连接支架、下连接支架连接形成三角形结构,所述冷凝器与车架顶面的夹角为25°-60°。三者之间相互连接后形成三角形的三边,三角形稳定性好,而且冷凝器与车架顶面的夹角,占用空间小,又保障冷凝器内的风扇的足够的进气量。作为优选,所述上连接支架、下连接支架的两侧均设有强化翻边。强化翻边对上连接支架、下连接支架起到强化作用,增强上连接支架、下连接支架的自身刚性,连接更加稳定、可靠。作为优选,所述上连接支架的中间部位设有上减重通孔,所述上减重孔所占面积为上连接支架总面积的50%-65%,所述下连接支架的中间部位设有下减重通孔,所述下减重孔所占面积为下连接支架总面积的50%-65%。上减重通孔、下减重通孔极大的减轻了上连接支架、下连接支架的重量,降低了材料成本,同时还增加了冷凝器内风扇背面的通风性能。作为优选,所述上翻边与上连接支架之间、第一连接部与上连接支架之间均冲压形成上加强筋;所述下翻边与下连接支架之间、第二连接部与下连接支架之间均冲压形成下加强筋。上加强筋、下加强筋均起到加强作用。因此,本技术具有占用空间小、结构稳定紧凑、连接稳定可靠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视图。图3为图1左视图。图4为上连接支架、下连接支架的连接示意图。图中:冷凝器1、车架2、上连接件3、上通孔30、下连接件4、下通孔40、上连接支架5、上翻边50、第一连接部51、上加强筋52、上减重通孔53、下连接支架6、下翻边60、第二连接部61、连接孔62、下加强筋63、下减重通孔64、强化翻边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轻卡冷凝器安装结构,用于冷凝器1与车架2的连接,包括上连接件3、下连接件4、上连接支架5、下连接支架6,上连接件3、下连接件4均呈L形,上连接件3的侧面与冷凝器1的上端侧面固定连接,下连接件4的侧面与冷凝器1的下端侧面固定连接;上连接支架5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上翻边50,每个上连接件3的底面均设有上通孔30,上通孔为长槽孔,上翻边50上设有与上通孔一一对应的上连接孔,上连接孔与上通孔之间通过螺栓、螺母连接,上连接支架5的下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51,下连接支架6的左端延伸形成下翻边60,每个下连接件4的底面均设有下通孔40,下翻边60上设有与下通孔40一一对应的下连接孔,下通孔与下连接孔之间的通过螺栓、螺母连接;下连接支架6的右端弯折延伸形成第二连接部61,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之间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下连接支架6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孔62,连接孔与车架的顶面固定连接。冷凝器1、上连接支架5、下连接支架6连接形成三角形结构,冷凝器1与车架2顶面的夹角为25°-60°;上连接件5、下连接件6的两侧均设有强化翻边7,上翻边50与上连接支架5之间、第一连接部51与上连接支架5之间均冲压形成上加强筋52,下翻边60与下连接支架6之间、第二连接部61与下连接支架6之间均冲压形成下加强筋63;上连接支架5的中间部位设有上减重通孔53,上减重孔所占面积为上连接支架总面积的50%-65%,下连接支架6的中间部位设有下减重通孔64,下减重孔所占面积为下连接支架总面积的50%-65%。结合附图,本技术的原理如下:先将上连接件、下连接件与冷凝器两端的边框固定连接,将下连接支架上的下翻边与下连接的下通孔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再将上连接支架下端的第一连接部与下连接支架上的第二连接部固定,然后将上连接支架上端的上翻边与上连接件上的上通孔通过螺栓、螺母固定,最后将下连接件与车架的顶面固定连接,最后连接形成一个三角形结构,冷凝器与车架顶面倾斜分布,占用空间小,整体连接非常稳定。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技术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卡冷凝器安装结构,用于冷凝器与车架的连接,其特征是,包括上连接件、下连接件、上连接支架、下连接支架,所述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均呈L形,上连接件的侧面与冷凝器的上端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件的侧面与冷凝器的下端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支架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上翻边,所述上翻边与上连接件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支架的下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所述下连接支架的一端延伸形成下翻边,所述下翻边与下连接件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支架的另一端弯折延伸形成第二连接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支架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车架的顶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卡冷凝器安装结构,用于冷凝器与车架的连接,其特征是,包括上连接件、下连接件、上连接支架、下连接支架,所述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均呈L形,上连接件的侧面与冷凝器的上端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件的侧面与冷凝器的下端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支架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上翻边,所述上翻边与上连接件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支架的下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所述下连接支架的一端延伸形成下翻边,所述下翻边与下连接件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支架的另一端弯折延伸形成第二连接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支架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车架的顶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卡冷凝器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每个上连接件的底面均设有上通孔,所述上翻边上设有与上通孔一一对应的上连接孔,所述上连接孔与上通孔之间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每个下连接件的底面均设有下通孔,所述下翻边上设有与下通孔一一对应的下连接孔,所述下通孔与下连接孔之间的通过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潇吴建中勒系强杨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大乘汽车有限公司江西大乘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