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坡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46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辅助维修装置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斜坡支架,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平台、斜板,平台下方对称设有两个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之间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导向杆、连杆组件、滑板、丝杆、调节板、滑杆、从动板、滚轮;调节板上方设有两个固定板;连杆组件包括一端铰接于滑板且另一端铰接于远离斜板的固定板的第一连杆、一端铰接于远离斜板的安装板且另一端铰接于从动板的第二连杆;第一连杆铰接于第二连杆;丝杆靠近斜板的一端与安装板转动连接,丝杆一端设有调节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使得支架使用时更加稳定。

A kind of slope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坡支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辅助维修装置的
,特别涉及一种斜坡支架。
技术介绍
汽车在使用时会需要进行机油的更换或者对汽车底部进行检查维修,现有的汽车在更换机油或者检查维修时,汽车进行维修时需要先将汽车底盘抬高,操作人员再进行维修操作。往往需要用到举升柱或单独建造的沟槽,这种方式对地形有一定限制。为此,出现了汽车斜坡支架。目前,公告号为CN20552417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换油支架,主要由平台部和斜坡部构成,所述平台部的前端设有一对第一撑脚,平台部的后端与斜坡部较高的一端连接,斜坡部较低的一端与地面接触,在所述斜坡部或平台部后部的下方设有至少一对第二撑脚,在所述平台部的前端设有高出平台部的限位杆,所述第一撑脚的底端设有滚轮,所述第一撑脚经所述滚轮与地面滚动接触,所述第二撑脚底端与地面滑动接触。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解决汽车底盘抬高的操作,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维修,但存在以下缺陷:在第一撑脚的底端设置滚轮,虽然减小了支架翻转的风险,但是在车辆行驶到支架平台上之前进行爬坡时,支架对地面的抓紧力不够,支架的支撑不够稳定,易在滚轮的带动下使得支架整体发生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斜坡支架,使得支架使用时更加稳定。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斜坡支架,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置于第一底座上的平台、与平台连接且置于第二底座上的斜板,所述平台下方设有关于平台长度方向对称的两个安装板;所述两个安装板之间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对称设于平台底部的导向杆、与导向杆连接的连杆组件、套设于两导向杆上的滑板、穿过滑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且与滑板螺纹配合的丝杆、与连杆组件下方连接的调节板、沿调节板长度方向且对称设于调节板上方的滑杆、套设于两滑杆上的从动板、设于调节板底部的滚轮;所述调节板上方设有关于调节板长度方向对称的两个固定板;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一端铰接于滑板且另一端铰接于远离斜板的固定板的第一连杆、一端铰接于远离斜板的安装板且另一端铰接于从动板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铰接于第二连杆;所述丝杆靠近斜板的一端与安装板转动连接,丝杆远离斜板的一端设有调节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斜坡支架需要移动时,通过调节部转动带动丝杆转动,从而驱动滑板沿着丝杆和导向杆向远离斜板的方向滑移,由于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为铰接状态,使得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上部分之间的夹角减小,与连杆组件连接的调节板向远离平台的方向移动,使得滚轮与地面抵接,从而使得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远离地面,从而方便斜坡支架的整体移动。当斜坡支架需要固定在地面使用时,将调节部反向转动,使得滑板沿着丝杆向靠近斜板的方向滑移,从而使得滚轮脱离与地面的抵接,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与地面抵接,使得滚轮缩回到第一底座的内腔中,使得支架放置的更稳定,在使用时不会发生移动。另外,通过连杆组件,使得每个滚轮能够同时升降且保证在同一平面,在滚轮带动支架移动时保持支架底面高度一致,移动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底座包括垂直平台远离斜板端部的第一支撑板、垂直于第一支撑板底部且开设有大于调节板大小的凹槽的第一底板;所述平台底部的宽度方向远离安装板侧面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底板上端面对应第一滑槽的位置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内插装有侧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底座设置成第一支撑板与第一底板结合,通过第一底板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第一底座放置于地面时支撑更加稳定。将侧板插装于平台与底板之间,将侧板向远离第一支撑板的方向滑移,使得设置于平台下方的调节机构暴露出来,方便检查维修;在正常使用时,侧板还能保证对平台的支撑作用,使得支架的承重能力更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底座远离斜板的侧面设有把手;所述把手包括设于第一底座远离斜板侧面的固定柱、设于固定柱远离第一底座的端部两侧的横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底座远离斜板的侧面设置把手,在需要将斜坡支架进行移动时可以通过把手拖动支架,方便便捷;另外,在重型车辆使用斜坡支架时可以通过螺栓等零件将把手固定在墙面或承受力强的地方,避免重型车辆爬坡时使得斜坡支架底面不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部包括与丝杆远离斜板的端部连接且穿过固定柱的转动杆、设于转动杆远离第一底座的端部且与横杆平行的活动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调节部,方便在外部对调节机构进行调节。将转动杆设于固定柱内部,通过活动杆实现丝杆的调节,隐藏式设计有利于节约空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台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限位板;所述平台远离斜板的端部设有高度高于限位板的制停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挡板,对车辆的移动进行限位,保证汽车沿着挡板内的路径移动到平台上;设置制停板,防止车辆过度移动,确保车辆停在适当的位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台的上端面、斜板的上端面均设有防滑纹;所述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的下端面均设有防滑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台上设置防滑纹,保证车辆停稳;斜板上设置防滑纹,增大与车辆轮胎的摩擦,使得车辆便于上坡,不易发生打滑;在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的底面设置防滑纹,增大斜坡之间与地面的摩擦,使得斜坡支架在车辆爬坡时放置的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底座包括水平设于斜板下方的第二底板、垂直设于第二底板与斜板之间的第二支撑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底座设置成第二底板与第二支撑板,使得对支架的支撑更稳固,另外将底座设置成支撑板与底板结合的样子,使得支架整体不是特别笨重,保证支架的坚韧抗压的情况下减轻整体的重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竖直方向的两端面垂直设有连接板;所述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竖直方向的截面呈T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侧板两端部设置截面呈T型的结构,使得侧板与滑槽的接触面积更大,在车辆重压之下,不易损坏,支撑效果更好。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设置丝杆与导向杆,使得连杆组件通过丝杆的控制而带动滚轮上下移动,通过转动调节部就能实现斜坡支架在进行移动时,底座不会产生干涉,在需要使用时,滚轮不会带动支架移动保持稳定的支撑状态;2.设置侧板,在正常使用时,侧板保证对平台的支撑作用,使得支架的承重能力更大,将侧板向远离第一支撑板的方向滑移,使得设置于平台下方的调节机构暴露出来,方便检查维修;3.平台上设置防滑纹,保证车辆停稳,斜板上设置防滑纹,增大与车辆轮胎的摩擦,使得车辆便于上坡,不易发生打滑,在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的底面设置防滑纹,增大斜坡之间与地面的摩擦,使得斜坡支架在车辆爬坡时放置的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的支架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的侧板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坡支架,包括第一底座(1)、第二底座(2)、置于第一底座(1)上的平台(3)、与平台(3)连接且置于第二底座(2)上的斜板(4),其特征是:所述平台(3)下方设有关于平台(3)长度方向对称的两个安装板(33);所述两个安装板(33)之间设有调节机构(6);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对称设于平台(3)底部的导向杆(61)、与导向杆(61)连接的连杆组件(62)、套设于两导向杆(61)上的滑板(63)、穿过滑板(63)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且与滑板(63)螺纹配合的丝杆(64)、与连杆组件(62)下方连接的调节板(65)、沿调节板(65)长度方向且对称设于调节板(65)上方的滑杆(66)、套设于两滑杆(66)上的从动板(67)、设于调节板(65)底部的滚轮(68);所述调节板(65)上方设有关于调节板(65)长度方向对称的两个固定板(651);所述连杆组件(62)包括一端转动连接于滑板(63)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靠近斜板(4)的固定板(651)侧面的第一连杆(621)、一端转动连接于靠近斜板(4)的安装板(33)侧面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从动板(67)侧面的第二连杆(622);所述丝杆(64)靠近斜板(4)的一端与安装板(33)转动连接,丝杆(64)远离斜板(4)的一端设有调节部(6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坡支架,包括第一底座(1)、第二底座(2)、置于第一底座(1)上的平台(3)、与平台(3)连接且置于第二底座(2)上的斜板(4),其特征是:所述平台(3)下方设有关于平台(3)长度方向对称的两个安装板(33);所述两个安装板(33)之间设有调节机构(6);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对称设于平台(3)底部的导向杆(61)、与导向杆(61)连接的连杆组件(62)、套设于两导向杆(61)上的滑板(63)、穿过滑板(63)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且与滑板(63)螺纹配合的丝杆(64)、与连杆组件(62)下方连接的调节板(65)、沿调节板(65)长度方向且对称设于调节板(65)上方的滑杆(66)、套设于两滑杆(66)上的从动板(67)、设于调节板(65)底部的滚轮(68);所述调节板(65)上方设有关于调节板(65)长度方向对称的两个固定板(651);所述连杆组件(62)包括一端转动连接于滑板(63)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靠近斜板(4)的固定板(651)侧面的第一连杆(621)、一端转动连接于靠近斜板(4)的安装板(33)侧面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从动板(67)侧面的第二连杆(622);所述丝杆(64)靠近斜板(4)的一端与安装板(33)转动连接,丝杆(64)远离斜板(4)的一端设有调节部(6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坡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底座(1)包括垂直平台(3)远离斜板(4)端部的第一支撑板(11)、垂直于第一支撑板(11)底部且开设有大于调节板(65)大小的凹槽(122)的第一底板(12);所述平台(3)底部的宽度方向远离安装板(33)侧面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滑槽(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肥西皖安汽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