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力耦合器拆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3450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力耦合器拆卸装置,包括:液压千斤顶、托辊轴、支撑架及直线轴承;所述液压千斤顶包括施力单元及顶部托座,所述顶部托座在所述施力单元的作用下沿轴向运动;所述支撑架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液压千斤顶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且所述第一支撑板中沿轴向设所述直线轴承;所述托辊轴一端与所述顶部托座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直线轴承与液力耦合器轴抵接。上下压动所述液压千斤顶,所述顶部托座带动所述托辊轴沿轴向朝向液力耦合器轴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液力耦合器轴缓慢拔出。所述液力耦合器拆卸装置使用便捷,省时高效,大大减轻人工作业量,提高安全性;同时避免丝杠和液力耦合器轴发生损坏。

A disassembly device of hydraulic coup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力耦合器拆卸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液力耦合器拆卸装置。
技术介绍
液力耦合器,又称液力联轴器,是一种用来将动力源(通常是发动机或电机)与工作机连接起来,靠液体动量矩的变化传递力矩的液力传动装置。常见的液力耦合器的泵轮和涡轮组成一个可使液体循环流动的密闭工作腔,泵轮装在输入轴上,涡轮装在输出轴上,两轮为沿径向排列着许多叶片的半圆环,它们相向耦合布置,互不接触,中间有3mm到4mm的间隙,并形成一个圆环状的工作轮。驱动轮称为泵轮,被驱动轮称为涡轮,泵轮和涡轮装合后,形成环形空腔,其内充有工作油液。现有技术中,对液力耦合器的拆卸一致是检修现场常见的难题之一,需要使用丝杠拧入液力耦合器内,再人工拧动丝杠与液力耦合器轴摩擦,而在拧动的过程中,容易造成丝杠及液力耦合器轴滑丝的现象,致使液力耦合器无法拔出,造成重复返工;甚至导致水轮套报废,造成重大事故;同时,拔一台液力耦合器需要人工作业6-8小时,人工作业量繁重且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力耦合器拆卸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力耦合器拆卸困难、缓慢、甚至造成其损坏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力耦合器拆卸装置,包括:液压千斤顶、托辊轴、支撑架及直线轴承;所述液压千斤顶包括施力单元及顶部托座,所述顶部托座在所述施力单元的作用下沿轴向运动;所述支撑架包括沿径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沿轴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柱依次首尾相连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液压千斤顶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且所述液压千斤顶的底部与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液力耦合器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中沿轴向设所述直线轴承;所述托辊轴一端与所述顶部托座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直线轴承与液力耦合器轴抵接。进一步地,在所述液力耦合器拆卸装置中,所述支撑架和液力耦合器对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液力耦合器轴对液力耦合器的最大静摩擦力。进一步地,在所述液力耦合器拆卸装置中,所述直线轴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中部。进一步地,在所述液力耦合器拆卸装置中,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长度相等且大于所述液压千斤顶的沿轴向的长度。进一步地,在所述液力耦合器拆卸装置中,所述托辊轴的长度等于处于未工作状态的所述顶部托座与所述液力耦合器轴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在所述液力耦合器拆卸装置中,所述液压千斤顶为32T千斤顶。在本技术提出的所述液力耦合器拆卸装置中,上下压动所述液压千斤顶,所述顶部托座在所述施力单元的作用下沿轴向运动,带动所述托辊轴沿轴向朝向液力耦合器轴的方向移动,从而推动液力耦合器轴克服其与液力耦合器的最大静摩擦力,使得液力耦合器轴缓慢拔出。所述液力耦合器拆卸装置使用便捷,省时高效,大大减轻人工作业量,提高安全性;同时避免丝杠和液力耦合器轴发生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液力耦合器拆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液压千斤顶;2-托辊轴;31-第一支撑板;32-第二支撑板;33-第一支撑柱;34-第二支撑柱;4-直线轴承;5-液力耦合器;51-液力耦合器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液力耦合器拆卸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其次,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再次,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力耦合器拆卸装置,用于将液力耦合器轴51自液力耦合器5上拆卸下来,其包括:液压千斤顶1、托辊轴2、支撑架及直线轴承4;所述液压千斤顶1包括施力单元及顶部托座,所述顶部托座在所述施力单元的作用下沿轴向运动;所述支撑架包括沿径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板31、第二支撑板32及沿轴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柱33、第二支撑柱34,所述第一支撑板31、第一支撑柱33、第二支撑板32及第二支撑柱34依次首尾相连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液压千斤顶1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且所述液压千斤顶1的底部与第二支撑板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31与所述液力耦合器5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31中沿轴向设所述直线轴承4;所述托辊轴2一端与所述顶部托座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直线轴承4与液力耦合器轴51抵接。由此,上下压动所述液压千斤顶1,所述顶部托座在所述施力单元的作用下沿轴向运动,带动所述托辊轴2沿轴向朝向液力耦合器轴51的方向移动,从而推动液力耦合器轴51克服其与液力耦合器5的最大静摩擦力,使得液力耦合器轴51缓慢拔出,只需10min-20min。所述液力耦合器拆卸装置使用便捷,省时高效,大大减轻人工作业量,提高安全性;同时避免丝杠和液力耦合器轴发生损坏。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和液力耦合器5对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液力耦合器轴51对液力耦合器5的最大静摩擦力。由此,在使用时,所述支撑架与液力耦合器5与地面接触,故当所述施力单元推动液力耦合器轴51克服其与液力耦合器5的最大静摩擦力时,所述支撑架受到远离液力耦合器轴51的反作用力,由于所述支撑架与液力耦合器5的质量较大,所以所述支撑架和液力耦合器5对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也较大,从而保证所述支撑架和液力耦合器5的其他零部件保持不动,仅将液力耦合器轴51缓慢拔出。优选的,所述直线轴承4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1的中部。由此,所述第一支撑板31能够更均匀的承担所述托辊轴2沿径向的力,所述直线轴承4也能够保证在所述托辊轴2受到所述液压千斤顶1的作用力时,将其作用力完全传递至所述液力耦合器轴51,尽可能减小所述托辊轴2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1之间的摩擦,提高力传递效率。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33与所述第二支撑柱34的长度相等且大于所述液压千斤顶1的沿轴向的长度。所述托辊轴2的长度等于处于未工作状态的所述顶部托座与所述液力耦合器轴51之间的距离。由此,所述液压千斤顶1在工作的过程中推动所述托辊轴2部分在所述容置空间中沿轴向移动,所述支撑架支撑所述托辊轴2完成力的传递,且由于所述托辊轴2一端与所述顶部托座抵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直线轴承4与液力耦合器轴51抵接,所以当所述托辊轴2安装穿过所述直线轴承4时,开始工作后所述托辊轴2对液力耦合器轴51的作用效果可直接体现。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托辊轴2的长度大于液力耦合器51的长度,才能保证将液力耦合器轴51全部拔出。优选的,所述液压千斤顶为32T千斤顶,所述托辊轴2、支撑架及直线轴承4均可采用废旧槽钢、钢板、轴承珠加工而成,在实现液力耦合器拆卸装置功能的前提下,节约成本,提高拆卸效率,降低人工强度。综上所述,在本技术提供的所述液力耦合器拆卸装置中,具有如下优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力耦合器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千斤顶、托辊轴、支撑架及直线轴承;/n所述液压千斤顶包括施力单元及顶部托座,所述顶部托座在所述施力单元的作用下沿轴向运动;/n所述支撑架包括沿径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沿轴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柱依次首尾相连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液压千斤顶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且所述液压千斤顶的底部与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液力耦合器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中沿轴向设所述直线轴承;/n所述托辊轴一端与所述顶部托座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直线轴承与液力耦合器轴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力耦合器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千斤顶、托辊轴、支撑架及直线轴承;
所述液压千斤顶包括施力单元及顶部托座,所述顶部托座在所述施力单元的作用下沿轴向运动;
所述支撑架包括沿径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沿轴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柱依次首尾相连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液压千斤顶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且所述液压千斤顶的底部与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液力耦合器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中沿轴向设所述直线轴承;
所述托辊轴一端与所述顶部托座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直线轴承与液力耦合器轴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白垚李团结李占军王磊彭建臣
申请(专利权)人:榆林汇森煤矿建设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冯家塔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