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带模块及其输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336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提供了一种输送带模块,包括片材,所述片材两侧均向外延伸有供连接轴通过的连接块,且两侧的连接块相互错位排列;所述片材设有放置货物的运输面;防滑层,设置于所述片材的运输面;所述防滑层包括多个凸起,所述凸起由连接块延伸至所述片材中间线。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输送带,包括多个上述的输送带模块,所述输送带模块通过连接轴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输送带模块通过在片材的表面增加防滑层,增大货物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打滑移动的问题。

A conveyor belt module and its conveyor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送带模块及其输送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送带模块及其输送带。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模块式输送带相对于皮带式输送带来说,具有不易蛇行、偏斜,且具有耐切割、碰撞,及耐油耐水等特性,使得模块式输送带可广泛应用于流水线、自动化生产、物流传输等领域,是各领域传送物品的必要设备。在常规的输送带模块中,为了减小输送带与货物之间的摩擦力,输送带通常表面平滑。但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打滑移动的问题,导致货物无法正常运输,影响运输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带模块,通过在片材的表面增加防滑层,增大货物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打滑移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输送带,通过在片材的表面增加防滑层,增大货物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打滑移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输送带模块,包括:片材,所述片材两侧均向外延伸有供连接轴通过的连接块,且两侧的连接块相互错位排列;所述片材设有放置货物的运输面;防滑层,设置于所述片材的运输面;所述防滑层包括多个凸起,所述凸起由连接块延伸至所述片材中间线。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片材中间线相对两侧的凸起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靠近所述片材中间线一端的宽度大于靠近所述连接块一端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为梯形,且位于片材中间线相对两侧的凸起相对错位,且所述片材中间线一侧的凸起位于另一侧与该凸起相互错位的两个凸起中间。进一步地,位于所述连接块上方的凸起宽度不小于所述连接块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层与所述片材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层与所述片材采用硬度不同的材料制成,且所述防滑层的硬度小于所述片材的硬度。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为三角形或长方形。进一步地,所述片材具有与运输面相对的背面,所述背面分布有多个纵向分布的散热孔与齿轮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输送带,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输送带模块,所述输送带模块通过连接轴连接。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送带模块及其输送带,通过在片材的运输面增设防滑层,凸起由连接块向片材中间线延伸,相互错位,增大货物与片材运输面之间的摩擦力,多方向防滑,防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打滑移动的问题,且提高连接块与片材之间的强度,造型美观,视觉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实施例的运输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片材;2、凸起;3、连接块;4、散热孔;5、齿轮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送带模块,属于模块输送带中的局部模块,多个相互拼接即可形成一完整的输送带。其中单个输送带模块包括片材1,所述片材1两侧均向外延伸有供连接轴通过的连接块3,且两侧的连接块3相互错位排列;所述片材1设有放置货物的运输面;防滑层,设置于所述片材1的运输面;所述防滑层包括多个凸起2,所述凸起2由连接块3延伸至所述片材1的中间线(图1中A为片材1的中间线)。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送带模块及其输送带,通过在片材1的运输面增设防滑层,凸起2由连接块3向片材1中间线延伸,相互错位,增大货物与片材1运输面之间的摩擦力,多方向防滑,防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打滑移动的问题,且提高连接块3与片材1之间的强度,造型美观,视觉效果好。如图1所示,为片材1运输面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片材1的宽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时设置。凸起2的数量是根据连接块3的数量决定的,每个连接块3与片材1运输面均设置有凸起2,凸起2由两侧连接块3向内延伸至所述片材1的中间线,凸起2位于连接块3区域的宽度不小于连接块3的宽度,可以避免连接块3在使用过程不受凸起2的影响且凸起2的设置可以增加连接块3的厚度,提高连接块3的强度。连接轴穿过连接块3进行连接,在货物运输的过程中,会对连接块3造成向下与朝输送带前进方向产生的压力,对连接块3造成损伤,容易断裂。而连接块3表面设置防滑层的凸起2,则增加连接块3的厚度与强度,可避免连接块3开裂,延长连接块3的使用寿命。凸起2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凸起2设置为三角形、长方形或梯形,沿连接块3向内延伸至片材1的中间线。由于片材1两侧的连接块3是交错设置的,因此片材1中间线两侧的凸起2也是交错设置的,可以增加货物与片材1运输面之间的摩擦力。在本实施例中,凸起2为梯形,且靠近片材1中间线一端的宽度大于靠近连接块3一端的宽度。当货物放置于输送带时,会对片材1中心造成一定压力,通过中间的防滑层宽度较大,增大其面积,提高片材1的强度。片材1中间线一侧的凸起2位于另一侧与该凸起2相互错位的两个凸起2中间,且两侧的凸起2于片材1中间线连接,即凸起2由一侧的连接块3通过片材1的运输面延伸至另一侧与其错位排列的连接块3,增大防滑层的面积的同时增加左右两侧连接块3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为使防滑层与片材1牢固结合,在本申请中,片材1与防滑层通过模具一体成型,提高输送带模块的强度。所述防滑层与所述片材1采用硬度不同的材料制成,且所述防滑层的硬度小于所述片材1的硬度,使货物与防滑层接触时不会因为硬度过高而导致货物造成损伤,且可以减缓片材1在货物放置的瞬间受到的压力,延长片材1的使用寿命。同时防滑层的面积至少占了片材1运输面面积的三分之二,使得货物可准确的将大部分受力面积落在防滑层内,而不会与片材1的运输面直接接触。如图2所示,为输送带模块背面的示意图。在输送带的背面设置有多个纵向分布的散热孔4与齿轮孔5,散热孔4用于排出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散热孔4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齿轮孔5与输送带上齿轮的齿牙相吻合,齿轮转动时齿轮的齿牙带动输送带前进。散热孔4与齿轮孔5的设置也可以更好的帮助制作者更好的控制输送带模块的制作时间,减少耗材。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送带,包括多个上述的输送带模块,所述输送带模块通过连接轴连接。通过在输送带模块片材1的表面增加防滑层,增大货物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打滑移动的问题。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送带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n片材,所述片材两侧均向外延伸有供连接轴通过的连接块,且两侧的连接块相互错位排列;所述片材设有放置货物的运输面;/n防滑层,设置于所述片材的运输面;所述防滑层包括多个凸起,所述凸起由连接块延伸至所述片材中间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带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片材,所述片材两侧均向外延伸有供连接轴通过的连接块,且两侧的连接块相互错位排列;所述片材设有放置货物的运输面;
防滑层,设置于所述片材的运输面;所述防滑层包括多个凸起,所述凸起由连接块延伸至所述片材中间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模块,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片材中间线相对两侧的凸起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靠近所述片材中间线一端的宽度大于靠近所述连接块一端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梯形,且位于片材中间线相对两侧的凸起相对错位,且所述片材中间线一侧的凸起位于另一侧与该凸起相互错位的两个凸起中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健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南新海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