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18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橡胶活动环、橡胶吸盘、万向接头、固定座、活动杆、塑料发声管、球形气囊、弧形夹杆以及铰接柱,充电管环形侧面套设有橡胶活动环,安装架右端面安装有万向接头,万向接头右端面连接有橡胶吸盘,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时手拿充电头容易坠落的问题,充电桩本体右端面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前端面安装有铰接柱,固定座右侧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右端面安装有弧形夹杆,弧形夹杆右端面夹持有球形气囊,球形气囊上端面安装有塑料发声管,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稳定效果好,防碰撞效果佳,使用便利。

A new energy vehicle charging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属于新能源汽车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时,充电管不与车保持平行,容易使充电头坠落,需要一直使用手拿,不方便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有效充电,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效果不好,有些新手司机驾车倒车靠近充电桩时,容易碰撞到充电桩,导致充电桩的损坏,不方便充电桩进行安全长期使用,现在急需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稳定效果好,防碰撞效果佳,使用便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置放架、稳定机构、充电管、散热格栅、防碰撞机构、底座以及充电头,所述底座上端面安装有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前端面上侧安装有置放架,所述置放架上端面放置有充电管,所述充电桩本体前端面左侧连接有充电管,所述充电桩本体前端面下侧安装有散热格栅,所述充电管环形侧设置有稳定机构,所述充电桩本体右侧设置有防碰撞机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橡胶活动环、橡胶吸盘、万向接头以及安装架,所述充电管环形侧面套设有橡胶活动环,所述橡胶活动环环形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右端面安装有万向接头,所述万向接头右端面连接有橡胶吸盘,所述防碰撞机构包括固定座、活动杆、塑料发声管、球形气囊、弧形夹杆以及铰接柱,所述充电桩本体右端面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前端面安装有铰接柱,所述固定座右侧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固定座连接处连接有铰接柱,所述活动杆右端面安装有弧形夹杆,所述弧形夹杆右端面夹持有球形气囊,所述球形气囊上端面安装有塑料发声管。进一步地,所述橡胶活动环内径略大于充电管外径。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上端面和右端面分别开设有活动槽,且活动槽呈L形。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杆内部左侧开设有铰接孔,所述固定座内部开设有铰接孔,且铰接孔与铰接柱相匹配,所述铰接柱通过铰接孔分别连接活动杆和固定座。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夹杆右端面粘接有粘胶,所述弧形夹杆通过粘胶与球形气囊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球形气囊上端面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与塑料发声管相匹配,所述塑料发声管通过安装孔与球形气囊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因本专利技术添加了橡胶活动环、橡胶吸盘、万向接头以及安装架,该设计方便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有效充电,解决了原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时手拿充电头容易坠落的问题,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稳定效果。因本专利技术添加了固定座、活动杆、塑料发声管、球形气囊、弧形夹杆以及铰接柱,该设计方便充电桩进行安全长期使用,解决了原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效果不好的问题,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防碰撞效果。因橡胶活动环内径略大于充电管外径,该设计方便橡胶活动环在充电管上滑动,因固定座上端面和右端面分别开设有活动槽,且活动槽呈L形,该设计方便活动杆活动,因活动杆内部左侧开设有铰接孔,固定座内部开设有铰接孔,且铰接孔与铰接柱相匹配,铰接柱通过铰接孔分别连接活动杆和固定座,铰接孔方便铰接柱的安装,方便活动杆利用铰接柱转动,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稳定效果好,防碰撞效果佳,使用便利。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中稳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中A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中防碰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充电桩本体、2-置放架、3-稳定机构、4-充电管、5-散热格栅、6-防碰撞机构、7-底座、8-充电头、31-橡胶活动环、32-橡胶吸盘、33-万向接头、34-安装架、61-固定座、62-活动杆、63-塑料发声管、64-球形气囊、65-弧形夹杆、66-铰接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置放架2、稳定机构3、充电管4、散热格栅5、防碰撞机构6、底座7以及充电头8,底座7上端面安装有充电桩本体1,充电桩本体1前端面上侧安装有置放架2,置放架2上端面放置有充电管4,充电桩本体1前端面左侧连接有充电管4,充电桩本体1前端面下侧安装有散热格栅5,充电管4环形侧设置有稳定机构3,充电桩本体1右侧设置有防碰撞机构6。稳定机构3包括橡胶活动环31、橡胶吸盘32、万向接头33以及安装架34,充电管4环形侧面套设有橡胶活动环31,橡胶活动环31环形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安装架34,安装架34右端面安装有万向接头33,万向接头33右端面连接有橡胶吸盘32,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时手拿充电头8容易坠落的问题。防碰撞机构6包括固定座61、活动杆62、塑料发声管63、球形气囊64、弧形夹杆65以及铰接柱66,充电桩本体1右端面安装有固定座61,固定座61前端面安装有铰接柱66,固定座61右侧连接有活动杆62,活动杆62与固定座61连接处连接有铰接柱66,活动杆62右端面安装有弧形夹杆65,弧形夹杆65右端面夹持有球形气囊64,球形气囊64上端面安装有塑料发声管63,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效果不好的问题。橡胶活动环31内径略大于充电管4外径,该设计方便橡胶活动环31在充电管4上滑动,固定座61上端面和右端面分别开设有活动槽,且活动槽呈L形,该设计方便活动杆62活动,活动杆62内部左侧开设有铰接孔,固定座61内部开设有铰接孔,且铰接孔与铰接柱66相匹配,铰接柱66通过铰接孔分别连接活动杆62和固定座61,铰接孔方便铰接柱66的安装,方便活动杆62利用铰接柱66转动。弧形夹杆65右端面粘接有粘胶,弧形夹杆65通过粘胶与球形气囊64相连接,该设计方便球形气囊64的安装使用,球形气囊64上端面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与塑料发声管63相匹配,塑料发声管63通过安装孔与球形气囊64相连接,安装孔方便塑料发声管63的安装使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使用人员在使用充电桩充电时,把充电头8插入新能源汽车后,把橡胶活动环31在充电管4上移动到合适位置,使充电管4与新能源汽车车身平行,然后把橡胶吸盘32通过万向接头33在安装架34上转动至于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置放架、稳定机构、充电管、散热格栅、防碰撞机构、底座以及充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端面安装有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前端面上侧安装有置放架,所述置放架上端面放置有充电管,所述充电桩本体前端面左侧连接有充电管,所述充电桩本体前端面下侧安装有散热格栅,所述充电管环形侧设置有稳定机构,所述充电桩本体右侧设置有防碰撞机构;/n所述稳定机构包括橡胶活动环、橡胶吸盘、万向接头以及安装架,所述充电管环形侧面套设有橡胶活动环,所述橡胶活动环环形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右端面安装有万向接头,所述万向接头右端面连接有橡胶吸盘;/n所述防碰撞机构包括固定座、活动杆、塑料发声管、球形气囊、弧形夹杆以及铰接柱,所述充电桩本体右端面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前端面安装有铰接柱,所述固定座右侧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固定座连接处连接有铰接柱,所述活动杆右端面安装有弧形夹杆,所述弧形夹杆右端面夹持有球形气囊,所述球形气囊上端面安装有塑料发声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置放架、稳定机构、充电管、散热格栅、防碰撞机构、底座以及充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端面安装有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前端面上侧安装有置放架,所述置放架上端面放置有充电管,所述充电桩本体前端面左侧连接有充电管,所述充电桩本体前端面下侧安装有散热格栅,所述充电管环形侧设置有稳定机构,所述充电桩本体右侧设置有防碰撞机构;
所述稳定机构包括橡胶活动环、橡胶吸盘、万向接头以及安装架,所述充电管环形侧面套设有橡胶活动环,所述橡胶活动环环形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右端面安装有万向接头,所述万向接头右端面连接有橡胶吸盘;
所述防碰撞机构包括固定座、活动杆、塑料发声管、球形气囊、弧形夹杆以及铰接柱,所述充电桩本体右端面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前端面安装有铰接柱,所述固定座右侧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固定座连接处连接有铰接柱,所述活动杆右端面安装有弧形夹杆,所述弧形夹杆右端面夹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赫王洪阳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普华电力设计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