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耗曲面手机膜热压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069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耗曲面手机膜热压成型设备,包括智能控制组件、机壳、模压装置、油热循环系统和水冷循环系统,模压装置、油热循环系统和水冷循环系统设置在机壳内部,所述机壳内部横向设置有机架底板,所述模压装置设置在机架底板上方,所述油热循环系统和水冷循环系统位于机架底板下方,油热循环系统和水冷循环系统分开独立设置,可以使凹模和凸模快速的冷却或油热,且能够大限度的保流热油系统产生的热能,凹模曲面部分、凸模曲面部分与产品的曲面长度相等,且曲面槽折弯度大于产品曲面折弯度,此工艺能让材料冷却时的刚好反弹变形到适合的曲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手机膜生产能耗高、生产效率低、模具加热不均匀的问题。

A kind of low consumption curved surface hot pressing equipment for mobile phone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耗曲面手机膜热压成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曲面手机膜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低耗曲面手机膜热压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手机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须品,为了不断提高用户体验,满足市场需求,手机研发和结构设计人员在逐步改善手机屏幕结构和手机外观等,所以出现了多款曲面屏手机,而手机膜贴合保护手机,有效保护手机屏幕,但曲面手机膜生产工艺繁琐,现有技术上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电磁区域性加热传导,然后通过第三方介质(如水、油等)冷却模具;另一种通过油温加热后再将油冷却以达到冷却模具的目的,但这两种方法都是经过加热模具,模具对产品热压成形,再使模具冷却,这样之前加热的热能完全浪费了,做下一个产品时又需重新加热,此种方式能耗过大,造成开发成本较高,油温加热后再将油冷却,不仅会造成热能损失,还会造成冷却时间过长,有的工艺光冷却就会耗费80s的时间,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电磁加热原理是将一固定区域急速升温后再将热量以固体或者热辐射的方式将模具受热,因为产品的多样性,不同尺寸的产品用同一款电磁加热,在传导上会因为模具的尺寸不同造成受热不均引起一些工艺问题,且现有市场上的加工设备只具备单一的加工方法,对于加工产品非常限制。为此,我们研发一种低耗曲面手机膜热压成型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耗曲面手机膜热压成型设备,具有曲面热压成型技术、3D热压成型技术、热固型及热塑型复合材料成型技术等多种加工技术,解决了能耗高、生产效率低、模具加热不均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耗曲面手机膜热压成型设备,包括智能控制组件和机台,所述机台包括机壳、模压装置、油热循环系统和水冷循环系统,所述模压装置、油热循环系统和水冷循环系统设置在机壳内部,所述机壳内部横向设置有机架底板,所述模压装置设置在机架底板上方,所述油热循环系统和水冷循环系统位于机架底板下方,所述模压装置设有凹模和凸模,所述模压装置设置有凹模进液组件和凹模出液组件,所述凹模进液组件和凹模出液组件位于凹模两侧,所述油热循环系统、水冷循环系统通过凹模进液组件和凹模出液组件与凹模连接,所述模压装置设置有凸模进液组件和凸模出液组件,所述凸模进液组件和凸模出液组件位于凸模两侧,所述油热循环系统、水冷循环系统通过凸模进液组件和凸模出液组件与凸模连接,所述机壳内位于模压装置后方设置有油箱,所述油箱与油热循环系统连接,所述模压装置、油热循环系统和水冷循环系统均与智能控制组件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智能控制组件包括操控面板、开关操控件和电控箱,所述操控面板设置在机壳前端面上端部分,所述开关操控件设置在机壳底板前端,所述电控箱设置在机壳内,且所述电控箱位于油箱一侧,所述操控面板、开关操控件与电控箱电性连接,所述模压装置、油热循环系统和水冷循环系统均与电控箱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模压组件包括伺服压力供给器、伺服安装板、导柱、压力传感器和运动压板,所述伺服压力供给器贯穿伺服安装板中间部分,且所述伺服压力供给器与伺服安装板活动连接,所述伺服压力供给器下端连接压力传感器上端,所述压力传感器下端连接运动压板,所述运动压板下方连接凹模,所述导柱设有四根,四根所述导柱设置于伺服安装板下端面的四角,四根所述导柱的上端面与伺服安装板下端面固定连接,四根所述导柱贯穿运动压板的四角,且所述导柱与运动压板活动连接,四根所述导柱下端面与机壳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凸模位于凹模正下方,所述凸模与凹模配合使用,所述凸模设置在机壳底板上方,且所述凸模与机壳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凹模进液组件、凹模出液组件与伺服安装板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凸模进液组件、凸模出液组件与机架底板两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凹模进液组件设有第一进水管、第一进油管、多根第一油流管和多根第一水流管,所述凹模出液组件设有第一出水管和第一出油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外侧端口与水冷循环系统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靠近凹模一侧的端口与多根第一水流管的一端连接,多根所述第一水流管贯穿凹模,所述第一水流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出水管靠近凹模一侧的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外侧端口与水冷循环系统连接;所述第一进油管的外侧端口与油热循环系统连接,所述第一进油管靠近凹模一侧的端口与多根第一油流管的一端连接,多根所述第一油流管贯穿凹模,所述第一油流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出油管靠近凹模一侧的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出油管的外侧端口与油热循环系统连接。优选的,所述凹模设有多个可供第一油流管穿过的凹模油孔和多个可供第一水流管穿过的凹模水孔,多个所述凹模水孔与多个所述凹模油孔间隔设置,该设置外端两侧为凹模油孔,所述凹模下端设有两个及两个以上两个产品模型槽,所述产品模型槽均设有两个凹模产品定位孔,两个及两个以上所述产品模型槽两侧设有曲面槽,所述曲面槽与产品的曲面长度相等,且曲面槽折弯度大于产品曲面折弯度。优选的,所述油热系统包括第一油阀、第二油阀、第三油阀、气阀、油泵、储油罐以及加热炉,所述第一油阀、第二油阀、第三油阀、气阀、油泵、储油罐以及加热炉均通过管道连接一体,所述储油罐一端与油箱连接,所述储油罐的另一端与油泵的抽入端连接,所述油泵的输出端与加热炉的一端连接,所述加热炉的另一端与第一油阀的一端以及第二油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油阀连接管道开设有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油阀的另一端、第三油阀的一端以及储油罐上端部分连接,所述第三油阀的另一端连接管道开设有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一出油管连接,所述第二接口与第二出油管连接,所述第三接口与第一进油管连接,所述第四接口与第二进油管连接。优选的,所述凸模进液组件设有第二进水管、第二进油管、多根第二油流管和多根第二水流管,所述凸模出液组件设有第二出水管和第二出油管;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外侧端口与水冷循环系统连接,所述第二进水管靠近凸模一侧的端口与多根第二水流管的一端连接,多根所述第二水流管贯穿凸模,所述第二水流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水管靠近凸模一侧的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外侧端口与水冷循环系统连接;所述第二进油管的外侧端口与油热循环系统连接,所述第二进油管靠近凸模一侧的端口与多根第二油流管的一端连接,多根所述第二油流管贯穿凸模,所述第二油流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油管靠近凸模一侧的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出油管的外侧端口与油热循环系统连接。优选的,所述凸模设有多个可供第二油流管穿过的凸模油孔和多个可供第二水流管穿过的凸模水孔,多个所述凸模水孔与多个所述凸模油孔间隔设置,该设置外端两侧为凸模水孔,所述凸模上端设有至少两个产品模型凸台,所述产品模型凸台均设有两个凸模定位孔,两个及两个以上所述产品模型凸台两侧设有凸台曲面,所述凸台曲面的曲面长度与产品的曲面长度相等,且凸台曲面折弯度大于产品曲面折弯度。优选的,所述水冷循环系统包括第一水阀、第二水阀、第三水阀、气罐、进水管以及回水管,所述第一水阀、第二水阀、第三水阀、气罐、进水管以及回水管均通过管道连接一体,所述进水管与第一水阀的一端以及第二水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水阀另一端与第三水阀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水阀与第三水阀之间的连接管道处连接另一管道,该另一管道设有第五接口与第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耗曲面手机膜热压成型设备,包括智能控制组件和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包括机壳(11)、模压装置(20)、油热循环系统(30)和水冷循环系统(40),所述模压装置(20)、油热循环系统(30)和水冷循环系统(40)设置在机壳(11)内部,所述机壳(11)内部横向设置有机架底板(12),所述模压装置(20)设置在机架底板(12)上方,所述油热循环系统(30)和水冷循环系统(40)位于机架底板(12)下方,所述模压装置(20)设有凹模(18)和凸模(19),所述模压装置(20)设置有凹模出液组件(26)和凹模进液组件(27),所述凹模出液组件(26)和凹模进液组件(27)位于凹模(18)两侧,所述油热循环系统(30)、水冷循环系统(40)通过凹模出液组件(26)和凹模进液组件(27)与凹模(18)连接,所述模压装置(20)设置有凸模出液组件(28)和凸模进液组件(29),所述凸模出液组件(28)和凸模进液组件(29)位于凸模(19)两侧,所述油热循环系统(30)、水冷循环系统(40)通过凸模出液组件(28)和凸模进液组件(29)与凸模(19)连接,所述机壳(11)内位于模压装置(20)后方设置有油箱(13),所述油箱(13)与油热循环系统(30)连接,所述模压装置(20)、油热循环系统(30)和水冷循环系(40)统均与智能控制组件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耗曲面手机膜热压成型设备,包括智能控制组件和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包括机壳(11)、模压装置(20)、油热循环系统(30)和水冷循环系统(40),所述模压装置(20)、油热循环系统(30)和水冷循环系统(40)设置在机壳(11)内部,所述机壳(11)内部横向设置有机架底板(12),所述模压装置(20)设置在机架底板(12)上方,所述油热循环系统(30)和水冷循环系统(40)位于机架底板(12)下方,所述模压装置(20)设有凹模(18)和凸模(19),所述模压装置(20)设置有凹模出液组件(26)和凹模进液组件(27),所述凹模出液组件(26)和凹模进液组件(27)位于凹模(18)两侧,所述油热循环系统(30)、水冷循环系统(40)通过凹模出液组件(26)和凹模进液组件(27)与凹模(18)连接,所述模压装置(20)设置有凸模出液组件(28)和凸模进液组件(29),所述凸模出液组件(28)和凸模进液组件(29)位于凸模(19)两侧,所述油热循环系统(30)、水冷循环系统(40)通过凸模出液组件(28)和凸模进液组件(29)与凸模(19)连接,所述机壳(11)内位于模压装置(20)后方设置有油箱(13),所述油箱(13)与油热循环系统(30)连接,所述模压装置(20)、油热循环系统(30)和水冷循环系(40)统均与智能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耗曲面手机膜热压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组件包括操控面板(15)、开关操控件(16)和电控箱(14),所述操控面板(15)设置在机壳(11)前端面上端部分,所述开关操控件(16)设置在机壳底板(12)前端,所述电控箱(14)设置在机壳(11)内,且所述电控箱(14)位于油箱(13)一侧,所述操控面板(15)、开关操控件(16)与电控箱(14)电性连接,所述模压装置(20)、油热循环系统(30)和水冷循环系统(40)均与电控箱(14)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耗曲面手机膜热压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压组件(20)包括伺服压力供给器(21)、伺服安装板(22)、导柱(25)、伺服安装板(23)和运动压板(24),所述伺服压力供给器(21)贯穿伺服安装板(22)中间部分,且所述伺服压力供给器(21)与伺服安装板(22)活动连接,所述伺服压力供给器(21)下端连接压力传感器(23)上端,所述压力传感器(23)下端连接运动压板(24),所述运动压板(24)下方连接凹模(18),所述导柱(25)设有四根,四根所述导柱(25)设置于伺服安装板(22)下端面的四角,四根所述导柱(25)的上端面与伺服安装板(22)下端面固定连接,四根所述导柱(25)贯穿运动压板(24)的四角,且所述导柱(25)与运动压板(24)活动连接,四根所述导柱(25)下端面与机壳底板(12)固定连接,所述凸模(19)位于凹模(18)正下方,所述凸模(19)与凹模(18)配合使用,所述凸模(19)设置在机壳底板(12)上方,且所述凸模(19)与机壳底板(12)固定连接,所述凹模进液组件(27)、凹模出液组件(26)与伺服安装板(22)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凸模进液组件(29)、凸模出液组件(28)与机架底板(12)两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耗曲面手机膜热压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出液组件(27)设有第一进水管(274)、第一进油管(273)、多根第一油流管(271)和多根第一水流管(272),所述凹模出液组件(26)设有第一出水管(264)和第一出油管(263);所述第一进水管(274)的外侧端口与水冷循环系统(40)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274)靠近凹模(18)一侧的端口与多根第一水流管(272)的一端连接,多根所述第一水流管(272)贯穿凹模(18),所述第一水流管(272)的另一端与第一出水管(264)靠近凹模(18)一侧的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264)的外侧端口与水冷循环系统(40)连接;所述第一进油管(273)的外侧端口与油热循环系统(30)连接,所述第一进油管(273)靠近凹模(18)一侧的端口与多根第一油流管(271)的一端连接,多根所述第一油流管(271)贯穿凹模(18),所述第一油流管(271)的另一端与第一出油管(263)靠近凹模(18)一侧的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出油管(263)的外侧端口与油热循环系统(3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耗曲面手机膜热压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18)设有多个可供第一油流管(271)穿过的凹模油孔(181)和多个可供第一水流管(272)穿过的凹模水孔(182),多个所述凹模水孔(182)与多个所述凹模油孔(181)间隔设置,该设置外端两侧为凹模油孔(181),所述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攀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瑞达智能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