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纱线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30140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去除纱线头装置,包括除线箱,所述除线箱箱体内腔下半部分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托布辊,所述托布辊之间靠近除线箱箱体内腔上半部分的两端分别设有棒状结构的静电发射器与棒状结构的静电消除器,所述静电发射器与静电消除器之间靠近除线箱箱体内腔两端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各接插有一个吸尘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除线箱一端所设的静电发射器对其下方通过的布匹表面释放静电,使得布匹表面的纱线头和杂物都携带静电并且被较易的吸附到布匹两面的吸尘器下端的放电针上,然以依次通过吸管I和吸管II后被吸走收集,而除线箱箱体内腔另一端所设静电消除器对下方通过的布匹起到消除静电的作用,从而得到无纱线头、无静电的清洁布匹。

A device for removing yarn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去除纱线头装置
本技术涉及纱线
,具体为一种去除纱线头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纺织加工中,许多布料在生产前后,由于裁剪或者其他原因多多少少的都会粘带些纱线头,纱线头与布料粘连在一起,人工挑起来很费事,现有技术中有的是使用胶布粘掉纱线头,有的是使用风机吹掉纱线头,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用胶布粘掉纱线头的方法用在一些松散的布料上时会造成布料的表面破损,而且纱线头去除的的也不彻底,用风机吹的方法会使纱线头四散飘飞,造成环境污染,如果能够专利技术一种既不损坏布料又能将纱线头回收的装置就能够有效解决此类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去除纱线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除纱线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去除纱线头装置,包括除线箱,所述除线箱为两端贯通的箱体结构,所述除线箱箱体内腔下半部分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托布辊,所述托布辊之间靠近除线箱箱体内腔上半部分的两端分别设有棒状结构的静电发射器与棒状结构的静电消除器,所述静电发射器与静电消除器之间靠近除线箱箱体内腔中间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各接插有一个吸尘器。优选的,所述除线箱箱体两侧壁体上对称设有孔I、孔II、孔III和孔IV,所述孔I与孔IV分别位于除线箱箱体下半部分的两端,所述孔I与孔IV分别与除线箱两端的托布辊套配,所述孔II与孔III位于孔I与孔IV之间,并且位于除线箱箱体的上半部分,所述孔II与静电发射器两端外圆套配,所述孔III与静电消除器两端外圆套配,所述除线箱箱体上下两端面中间部位分别设有位置交错的槽口I与槽口II,所述槽口I与槽口II分别与吸尘器插接相配。优选的,所述吸尘器主体为吸尘箱,所述吸尘箱结构是下端为矩形上端为锥面的一体成型的壳体结构,且在矩形与锥面结合处设有向外延伸的凸台,其中,所述吸尘箱下端的矩形面与槽口I和槽口II插接相配,而其向外延伸的凸台下端面分别与除线箱上下两端面贴平,所述吸尘箱上端设有吸管II,所述吸管II与吸尘箱之间通过所设吸管I相连通,所述吸尘箱上端锥面一侧设有与吸尘箱内腔插接相配的线管I,所述线管I内设有导线,所述线管I向吸尘箱内腔延伸并与吸尘箱内腔所设线管II相连通,所述线管II下端设有与其外圆相连接的倒锥状的针板,所述针板两侧设有均匀分布的放电针。优选的,所述静电发射器2下端与布面之间的间距为5-15cm,所述静电消除器5下端与布面之间的间距为3-10cm,所述吸尘器4下端口与布面之间间距为1-2cm。优选的,所述吸管I数量不少于三个,且均匀分布于所述吸管II与吸尘箱之间,所述放电针材质为不锈钢或者金属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除线箱箱体内腔一端所设的静电发射器对下方通过的布匹表面释放静电,使得布匹表面的纱线头和其他杂物都携带有静电,布匹经过除线箱箱体内腔中间所设的吸尘器端的下端时,布匹上已经携带静电的纱线头与其他杂物会被吸引到吸尘器下端端口处的放电针上,而后通过吸管II与吸管I向吸尘箱内输送大吸力,使得吸尘器下端放电针上的纱线头与杂物被吸走,依次通过吸管I与吸管II后被收集起来,从而起到无损除纱线头的效果;二.位于除线箱箱体内在布匹两侧交错设有吸尘器,这种结构能够保证布匹两面的线头杂物都能够被吸除;三、除线箱箱体内腔另一端所设静电消除器对下方通过的布匹起到消除静电的作用,这样就能通过整个除线箱而得到无纱线头、无静电的布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装配结构爆炸示意图;图3为除线箱结构示意图;图4为吸尘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托布辊、2静电发射器、3除线箱、4吸尘器、5静电消除器、301孔I、302孔II、303槽口I、304槽口II、305孔III、306孔IV、401导线、402线管I、403吸尘箱、404线管II、405放电针、406针板、407吸管I、408吸管II。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去除纱线头装置,包括除线箱3,除线箱3为两端贯通的箱体结构,除线箱3箱体内腔下半部分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托布辊1,两托布辊1将通除线箱3的布匹表面撑起托平,过托布辊1之间靠近除线箱3箱体内腔上半部分的两端分别设有棒状结构的静电发射器2与棒状结构的静电消除器5,其中静电发射器2对经过其下方的布匹表面释放静电,二静电消除器5则是对经过其下方的布匹消除静电,静电发射器2与静电消除器5之间靠近除线箱3箱体内腔中间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各接插有一个吸尘器4。进一步的,除线箱3箱体两侧壁体上对称设有孔I301、孔II302、孔III305和孔IV306,孔I301与孔IV306分别位于除线箱3箱体下半部分的两端,孔I301与孔IV306分别与除线箱3两端的托布辊1套配,孔II302与孔III305位于孔I301与孔IV306之间,并且位于除线箱3箱体的上半部分,孔II302与静电发射器2两端外圆套配,孔III305与静电消除器5两端外圆套配,除线箱3箱体上下两端面中间部位分别设有位置交错的槽口I303与槽口II304,槽口I303与槽口II304分别与吸尘器4插接相配。进一步的,吸尘器4主体为吸尘箱403,吸尘箱403结构是下端为矩形上端为锥面的一体成型的壳体结构,且在矩形与锥面结合处设有向外延伸的凸台,其中,吸尘箱403下端的矩形面与槽口I303和槽口II304插接相配,而其向外延伸的凸台下端面分别与除线箱3上下两端面贴平,吸尘箱403上端设有吸管II408,吸管II408与吸尘箱403之间通过所设吸管I407相连通,吸尘箱403上端锥面一侧设有与吸尘箱403内腔插接相配的线管I402,线管I402内设有导线401,线管I402向吸尘箱403内腔延伸并与吸尘箱403内腔所设线管II404相连通,线管II404下端设有与其外圆相连接的倒锥状的针板406,针板406两侧设有均匀分布的放电针405,放电针405上所带静电与经过其下方的布匹上的纱线头与杂物所带静电相互吸引作用,使得放电针405能够将布匹上的纱线头与杂物吸附到其上。进一步的,静电发射器2下端与布面之间的间距为5-15cm,此间距是为了尽可能大的增加释放静电范围与静电吸附效果,静电消除器5下端与布面之间的间距为3-10cm,此间距是为了更好的对布匹表面携带静电进行静电中和作用,吸尘器4下端口与布面之间间距为1-2cm,此间距是为了既能使纱线头被良好吸附,又能不损坏布匹。进一步的,吸管I407数量不少于三个,且均匀分布于吸管II408与吸尘箱403之间,这样能使吸尘箱内到下端口的吸力能够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去除纱线头装置,包括除线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线箱(3)为两端贯通的箱体结构,所述除线箱(3)箱体内腔下半部分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托布辊(1),所述托布辊(1)之间靠近除线箱(3)箱体内腔上半部分的两端分别设有棒状结构的静电发射器(2)与棒状结构的静电消除器(5),所述静电发射器(2)与静电消除器(5)之间靠近除线箱(3)箱体内腔中间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各接插有一个吸尘器(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除纱线头装置,包括除线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线箱(3)为两端贯通的箱体结构,所述除线箱(3)箱体内腔下半部分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托布辊(1),所述托布辊(1)之间靠近除线箱(3)箱体内腔上半部分的两端分别设有棒状结构的静电发射器(2)与棒状结构的静电消除器(5),所述静电发射器(2)与静电消除器(5)之间靠近除线箱(3)箱体内腔中间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各接插有一个吸尘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纱线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线箱(3)箱体两侧壁体上对称设有孔I(301)、孔II(302)、孔III(305)和孔IV(306),所述孔I(301)与孔IV(306)分别位于除线箱(3)箱体下半部分的两端,所述孔I(301)与孔IV(306)分别与除线箱(3)两端的托布辊(1)套配,所述孔II(302)与孔III(305)位于孔I(301)与孔IV(306)之间,并且位于除线箱(3)箱体的上半部分,所述孔II(302)与静电发射器(2)两端外圆套配,所述孔III(305)与静电消除器(5)两端外圆套配,所述除线箱(3)箱体上下两端面中间部位分别设有位置交错的槽口I(303)与槽口II(304),所述槽口I(303)与槽口II(304)分别与吸尘器(4)插接相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纱线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长乐市天梭纺织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