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多功能旅行辅助器,在由两根长骨架、两根短骨架、四根横杆、六根支杆和两根伸缩杆构成的基本构架中,前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短骨架的上端用铆钉相连接,两根前支杆的上端与前横杆的中部用铆钉相连接,两根前支杆下端的钩头分别勾挂在两根短骨架上部设置的稳钉内,形成一个由两组三角形稳定支撑的矩形平面;中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根长骨架上部固定着的连接构件相连接,两根后支杆的上端与中横杆的中部用铆钉相连接,两根后支杆下端的钩头分别勾挂在两根长骨架中部设置的稳钉内,形成另一个由两组三角形稳定支撑的矩形平面;在两个侧面,两根长骨架和两根短骨架的中部分别用连接螺钉相连接,两根侧支杆的上端分别与两根长骨架中部固定着的连接构件相连接,两根侧支杆下端的钩头分别勾挂在两根短骨架下部设置的稳钉内,分别形成两个由一组三角形稳定支撑的X形平面;其特征是:六根矩形支杆的一端钻有一圆孔,分别用定位钉固定在横杆或骨架上,并可绕固定轴转动,支杆的另一端是沿切线方向设有一个U形缺口的钩头,将六根支杆的钩头都分别勾挂在相对应的稳钉内,即形成稳定的承载架体,将六根支杆的钩头都与稳钉相脱离后,长、短骨架顺势相互靠拢,可折叠成为较小的体积。(*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旅行用辅助机械装置,尤其是突出可折叠和多功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由两根长骨架、两根短骨架、四根横杆、六根支杆和两根伸缩杆构成的基本构架中,前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短骨架的上端用铆钉相连接,两根前支杆的上端与前横杆的中部用铆钉相连接,两根前支杆下端的钩头分别勾挂到两根短骨架上部设置的稳钉内,形成一个由两组三角形稳定支撑的矩形平面;中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根长骨架上部固定着的连接构件相连接,两根后支杆的上端与中横杆的中部用铆钉相连接,两根后支杆下端的钩头分别勾挂到两根长骨架中部设置的稳钉内,形成另一个由两组三角形稳定支撑的矩形平面;在两个侧面,两根长骨架和两根短骨架的中部分别用连接螺钉相连接,两根侧支杆的上端分别与两根长骨架中部固定着的连接构件相连接,两根侧支杆下端的钩头分别勾挂到两根短骨架下部设置的稳钉内,分别形成两个由一组三角形稳定支撑的X形平面。其中,六根矩形金属支杆的一端钻有一圆孔,分别定位钉固定在横杆或骨架上,并可绕固定轴转动,支杆的另一端是沿切线方向设有一个U形缺口的钩头,将六根支杆的钩头都分别勾挂在相对应的稳钉内,即形成稳定的承载架体,把六根支杆的钩头都与稳钉相脱离,长、短骨架顺势相互靠拢,可折叠成为较小的体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仅可以一具多用,而且能折叠成为较小的体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打开后形成基本架构的正视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图1中结点1(J1)和结点3(J3)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3中结点1(J1)的A-A剖视图和结点3(J3)的C-C剖视图;图5是图1中结点2(J2)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5中结点2(J2)的B-B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成为折叠凳的正视图;图8是图7的侧视图; 图9是本技术实施成为简易小推车的正视图;图10是图9的侧视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成为小行李车的侧视图;图12是本技术的基本架构折叠后的正视图。图中1.上横杆,2.伸缩杆,3.伸缩杆定位卡簧,4.中横杆定位件,5.中横杆,6.后支杆,7.后支杆稳钉组件,8.侧支杆上端定位件,9.长短骨架连接螺钉,10.侧支杆,11.长骨架,12.下横杆,13.前横杆,14.前支杆定位钉,15.前支杆,16.前支杆稳钉,17.短骨架,18.侧支杆稳钉组件,19.高弹力海绵套,20.强力纤维布靠背,21.强力纤维布坐垫,22.高弹力海绵套,23.强力纤维布。在图7和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承载基本架构上,一组强力纤维布(23)的一端固定在前横杆(13)上,绕过中横杆(5)向下把另一端的金属挂钩牢固地勾挂在下横杆(12)上相对应的金属环上,其上部形成矩形强力纤维布坐垫(21),构成稳定的折叠凳。在图9和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承载基本架构上,将长骨架中的金属伸缩杆(2)拉出,并使伸缩杆定位卡簧(3)卡入金属杆的卡槽中,固定好强力纤维布靠背(20)和强力纤维布坐垫(21)端部的金属挂钩,再将四个胶轮的轮轴中的螺纹部分全部旋入骨架下端的螺纹孔中,构成简易小推车。在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将六根支杆的钩头端全部与对应挂接的稳钉相脱离,将短骨架与长骨架合拢,再把折合后的右侧骨架向左侧骨架上方顺势合拢,整个基本构架可顺势折叠成为较小的体积。权利要求一种折叠式多功能旅行辅助器,在由两根长骨架、两根短骨架、四根横杆、六根支杆和两根伸缩杆构成的基本构架中,前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短骨架的上端用铆钉相连接,两根前支杆的上端与前横杆的中部用铆钉相连接,两根前支杆下端的钩头分别勾挂在两根短骨架上部设置的稳钉内,形成一个由两组三角形稳定支撑的矩形平面;中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根长骨架上部固定着的连接构件相连接,两根后支杆的上端与中横杆的中部用铆钉相连接,两根后支杆下端的钩头分别勾挂在两根长骨架中部设置的稳钉内,形成另一个由两组三角形稳定支撑的矩形平面;在两个侧面,两根长骨架和两根短骨架的中部分别用连接螺钉相连接,两根侧支杆的上端分别与两根长骨架中部固定着的连接构件相连接,两根侧支杆下端的钩头分别勾挂在两根短骨架下部设置的稳钉内,分别形成两个由一组三角形稳定支撑的X形平面;其特征是六根矩形支杆的一端钻有一圆孔,分别用定位钉固定在横杆或骨架上,并可绕固定轴转动,支杆的另一端是沿切线方向设有一个U形缺口的钩头,将六根支杆的钩头都分别勾挂在相对应的稳钉内,即形成稳定的承载架体,将六根支杆的钩头都与稳钉相脱离后,长、短骨架顺势相互靠拢,可折叠成为较小的体积。专利摘要一种折叠式多功能旅行辅助器。在由两根长骨架、两根短骨架、四根横杆、六根支杆和两根伸缩杆构成的基本构架中,前横杆与两根短骨架连接,两根前支杆与前横杆相连接,两根前支杆下端的钩头与两根短骨架相连接,形成一个矩形平面;中横杆与两根长骨架相连接,两根后支杆中横杆相连接,两根后支杆下端的钩头与两根长骨架相连接,形成另一个矩形平面;两根长骨架和两根短骨架用连接螺钉相连接,两根侧支杆与两根长骨架相连接,两根侧支杆下端的钩头与两根短骨架相连接,形成两个X形平面。其中,六根支杆的钩头都分别勾挂到相对应的稳钉内,即形成稳定的承载架体,把六根支杆的钩头都与稳钉相脱离,长、短骨架顺势靠拢,可折叠成较小的体积。文档编号A47C9/00GK2595258SQ0226684公开日2003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4日专利技术者李文杰, 李伟 申请人:李文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杰,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李文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