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锥孔端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802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更换锥孔端盖结构,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包括端盖本体,端盖本体安装于空心主轴的前端,端盖本体的中心开设有锥孔,锥孔内安装拉抓组件,拉抓组件的一端用于安装刀具,另一端用于与驱动件连接,驱动件用于驱动拉抓组件实现拉刀或松刀。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加工成本低,通过将锥孔与端盖本体一体设置,使得主轴与锥孔分体而成为一个独立零件,锥孔端盖可单独拆卸,应用前景广,操作步骤简单,无需将主轴从机床上分离,仅在停机状态直接更换锥孔端盖即可实现锥孔的更换,实用性强。此外,锥孔端盖可使用与主轴材料不同的材料满足使用要求,降低了制造成本,经济可靠高效。

A replaceable conical hole end cove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更换锥孔端盖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更换锥孔端盖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加工向高速化的迅速发展,对电主轴高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今加工行业为确保加工零件尺寸准确、外观美观,应用了很多复杂的加工工艺。然而,复杂的加工工艺应用到数控机床上就需要电主轴频繁、高速地换刀,使得与拉抓配合的主轴锥孔磨损严重,导致拉不住刀,拉刀配合不紧密,加工精度降低。为了便于生产加工,多在电主轴前端加工锥孔,但由于电主轴内部凸台结构与拉抓配合、外部与轴承配合,对电主轴各向的刚度、强度、热变形所需材料的要求均极高,导致电主轴所用的材料高端且昂贵,更换主轴需要很高的成本。同时,由于现有的高速电主轴高度集成化,内部空间狭小,各个部件间配合紧密,如想拆卸更换锥孔磨损的主轴不仅繁琐步骤,维修更换时间长,而且导致加工周期延长,无形中也增加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安装拆卸、加工成本低的可更换锥孔端盖结构,通过将锥孔开设于端盖,使得电主轴本身不再开设锥孔而成为一个独立零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更换锥孔端盖结构,包括端盖本体,所述端盖本体安装于空心主轴的前端,所述端盖本体的中心开设有锥孔,所述锥孔内安装拉抓组件,所述拉抓组件的一端用于安装刀具,另一端用于与驱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拉抓组件实现拉刀或松刀。可选的,所述拉抓组件包括拉抓和拉抓连接杆,所述拉抓配合安装于所述锥孔内,所述拉抓连接杆安装于所述拉抓内,且所述拉抓连接杆的外壁与所述拉抓的内壁为斜面接触。可选的,所述拉抓的外壁设置有拉抓凸台,所述锥孔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拉抓凸台配合卡接的锥孔凸台。可选的,所述拉抓连接杆的后部通过一拉杆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拉杆伸缩。可选的,所述拉杆与所述拉抓连接杆的内孔螺纹连接,且所述拉杆与所述拉抓连接杆的连接处安装具有反向螺纹的锁紧螺母。可选的,所述驱动件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与机壳连接。可选的,所述空心主轴的外周安装有一个以上轴承。可选的,所述端盖本体通过螺钉与所述空心主轴连接。可选的,所述端盖本体与所述空心主轴采用不同材质制作。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更换锥孔端盖结构,结构简单合理,加工成本低,通过将锥孔与端盖本体一体设置,使得主轴与锥孔分体而成为一个独立零件,锥孔端盖可单独拆卸,应用前景广,操作步骤简单,无需将主轴从机床上分离,仅在停机状态直接更换锥孔端盖即可实现锥孔的更换,实用性强。此外,锥孔端盖可使用与主轴材料不同的材料满足使用要求,降低了制造成本,经济可靠高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可更换锥孔端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拉抓组件;11.拉抓;12.拉抓连接杆;13.锁紧螺母;2.端盖本体;21.锥孔;3.螺钉;4.轴承;5.空心主轴;6.拉杆;7.液压缸;8.拉抓凸起;9.锥孔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更换锥孔端盖结构,包括端盖本体2,端盖本体21安装于空心主轴5的前端,端盖本体2的中心开设有锥孔21,锥孔21内安装拉抓组件1,拉抓组件1的一端用于安装刀具,另一端用于与驱动件连接,驱动件用于在需要换刀操作时,驱动拉抓组件实现以实现拉刀或松刀。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拉抓组件1安装在锥孔21内部,拉抓组件1包括拉抓11和拉抓连接杆12,拉抓11配合安装于锥孔21内,拉抓连接杆12安装于拉抓11内,且拉抓连接杆12的外壁与拉抓11的内壁为斜面接触配合。如图1所示,拉抓11的外壁设置有拉抓凸台8,锥孔21的内壁设置有与拉抓凸台8配合卡接的锥孔凸台9,拉抓凸台8与锥孔凸台9配合,接触角为支点。上述拉抓组件1为本领域公知的一种刀具安装组件,其具体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拉抓连接杆12的前部用于安装刀柄,后部通过一拉杆6与驱动件连接,驱动件用于驱动拉杆6进行伸缩运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拉杆6与拉抓连接杆12的内孔螺纹连接,且拉杆6与拉抓连接杆12的连接处安装具有反向螺纹的锁紧螺母13。本实施例中,驱动件优选为液压缸7,液压缸7与机壳连接,液压缸7的活塞杆与上述拉杆6连接。拉杆6安装在空心主轴5内,在液压缸7的驱动下,拉杆6可相对空心主轴5作前后伸缩运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空心主轴5的外周安装有一个以上轴承4,且轴承4优选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空心主轴5上。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端盖本体2的外周沿开设有若干沉孔,沉孔通过螺钉3与空心主轴5的端面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端盖本体2与空心主轴5可采用不同材质制作。由于空心主轴5的材质要求较高,需要满足对主轴各向的刚度、强度、热变形等极高要求,所以所用材质较昂贵,而本设计由于将锥孔21与端盖本体2设置为一体,所以形成的锥孔端盖成为了更换件,但是锥孔端盖由于其结构和安装位置的原因,相比空心主轴2,锥孔端盖对材质的要求大大降低,可选用相对便宜的材质制成,比如SCM435H合金钢结构,以降低制造成本。下面对实施例作具体工作原理说明。空心主轴5转动时,轴承4、拉抓组件1,端盖本体2、拉杆6以及螺钉3同步转动;液压缸7只在执行松拉刀指令时动作。拉刀时,空心主轴5停转,液压缸7执行拉刀命令拉住拉杆6向后运动,拉杆6带动拉抓连接杆12向后运动,拉抓11以端盖本体2的接触角为支点,内部与拉抓连接杆12的斜面配合到最大直径,拉抓11张开,进而使拉抓连接杆12的前部外周被拉抓11前进,拉抓连接杆12与刀柄之间锁紧。松刀时,空心主轴5停转,液压缸7执行拉刀命令拉住拉杆6向前推动,拉杆6带动拉抓连接杆12向前运动,拉抓11以端盖本体2的接触角为支点,内部与拉抓连接杆12的斜面配合到最小直径,拉抓11合闭,进而使拉抓连接杆12的前部减小卡紧力,拉抓连接杆12与刀柄之间松开。拆卸步骤:无需将空心主轴5与机床分离,停机状态下,换刀用液压缸7执行松刀指令,向前推动拉杆6,拉抓组件1作松开动作,拉抓11处于张开状态,卸下刀具;之后松开锁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更换锥孔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盖本体,所述端盖本体安装于空心主轴的前端,所述端盖本体的中心开设有锥孔,所述锥孔内安装拉抓组件,所述拉抓组件的一端用于安装刀具,另一端用于与驱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拉抓组件实现拉刀或松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更换锥孔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盖本体,所述端盖本体安装于空心主轴的前端,所述端盖本体的中心开设有锥孔,所述锥孔内安装拉抓组件,所述拉抓组件的一端用于安装刀具,另一端用于与驱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拉抓组件实现拉刀或松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锥孔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抓组件包括拉抓和拉抓连接杆,所述拉抓配合安装于所述锥孔内,所述拉抓连接杆安装于所述拉抓内,且所述拉抓连接杆的外壁与所述拉抓的内壁为斜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更换锥孔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抓的外壁设置有拉抓凸台,所述锥孔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拉抓凸台配合卡接的锥孔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更换锥孔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抓连接杆的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乐王刚戴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天控五轴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