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2760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0:09
一种喷包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喷杯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盖板,所述壳体侧边设有加热装置,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通孔用于放置漏斗,所述壳体底部设有第一安装口,所述喷杯组件包括外壳、挡板及喷杯,所述外壳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外壳底部设有第二安装口,所述喷杯固定于所述外壳上且部分装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中,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喷杯上方且固定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挡板上设有流通口,所述漏斗注入的钢液经所述流通口流入所述喷杯中,所述喷包装置还包括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盖板上,用于监测钢液的温度和流速。上述喷包装置采用喷杯一体结构设计,提升生产稳定性,保证非晶带材的质量。

Spray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包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晶合金带材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包装置。
技术介绍
非晶合金带材以其优良的物理性能在众多领域中广泛应用,非晶合金带材的制备工艺主要是以快冷凝固为主,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钢液注入喷包中,喷包将熔化好的非晶母材钢液,在恒定温度和恒定压力下,通过喷包上的喷嘴喷射到制带机高速旋转的水冷辊表面,连续形成一定厚度的非晶带材,目前采用的喷包结构复杂如塞杆机构,零部件多,耗时长,成本高,需要对耐火材料制成的多种零部件进行粘结,高温使用过程中对粘结效果依赖大,容易出现钢液渗漏,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喷包装置,其结构简单,生产稳定。一种喷包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喷杯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盖板,所述壳体侧边设有加热装置,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通孔用于放置漏斗以在所述喷杯组件内注入钢液,所述壳体底部设有第一安装口,所述喷杯组件包括外壳、挡板及喷杯,所述外壳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外壳底部设有第二安装口,所述喷杯固定于所述外壳上且部分装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中,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喷杯上方且固定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挡板上设有流通口,所述漏斗注入的钢液经所述流通口流入所述喷杯中,所述喷包装置还包括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盖板上,用于监测钢液的温度和流速。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固定于所述外壳相对的两个内壁上,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第一挡板的上方,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流通口上设有过滤网。进一步的,所述喷杯组件还包括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上,所述隔离板的底部设有第四通孔,用于将钢液引导至所述隔离板的另一侧。进一步的,所述喷杯包括安装部和卡持部,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中,所述安装部的底部设有喷嘴,所述安装部的顶部与所述卡持部的底部连接,所述卡持部的底部两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口的两侧,所述卡持部的顶部设有弧形弯。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装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口的两侧,所述外壳两侧抵持于所述活动板。进一步的,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温度监测装置和浮杆,所述盖板还包括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浮杆插设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浮杆周测设有标示装置或所述浮杆上设有刻度,标示装置和刻度对应表示钢液流速,所述温度监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三通孔以监测注入所述外壳中的钢液的温度。进一步的,所述温度监测装置包括热电偶或红外检测仪或两者的结合。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两侧面均设有定位销孔或螺栓,所述定位销孔或螺栓位于所述壳体的侧面靠近其顶部的一端,用于将所述喷包装置固定于包车上,降低喷包晃动。进一步的,所述喷包装置还包括保温组件,所述保温组件包括相邻设置的隔热棉和隔热墙,所述隔热棉和隔热墙设置于所述壳体中且位于所述壳体和外壳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贯穿所述壳体、隔热棉以及隔热墙并靠近所述外壳设置。上述喷包装置采用喷杯一体结构设计,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粘结结构,减小高温使用过程中对粘结效果的依赖,提升生产稳定性,设置监测装置保证钢液的温度和流速满足生产要求,保证非晶带材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喷包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壳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图1所示喷包装置100用于将熔化好的非晶母材钢液喷出,与冷辊配合形成非晶带材。所述喷包装置100包括壳体10、喷杯组件20、监测组件30及保温组件40,所述喷杯组件20、监测组件30及保温组件40均装设于所述壳体10上。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0为长方体,所述壳体10的顶部为开口状,所述壳体10的顶部设有盖板11,用于对所述壳体10的顶部进行封口,所述盖板11通过螺栓与所述壳体10固定。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11上还设有另一金属制盖板,并通过螺栓与所述壳体10固定。所述盖板11上依次设有贯穿所述盖板11的第一通孔111、第二通孔112及第三通孔113,所述第一通孔111用于安装漏斗12,所述漏斗12用于加注熔化好的非晶母材钢液。所述第二通孔112和第三通孔113用于装设所述监测组件30。请参阅图2,所述壳体10的底部第一安装口15,所述活动板14与所述第一安装口15两侧的结构相适配,所述活动板14装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口15相对的两侧,所述喷杯组件20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口15中。所述壳体10相对的两侧面均设有定位销孔16以及插孔,所述定位销孔16位于所述壳体10的侧面靠近其顶部的一端,用于将所述喷包装置100固定于包车上,降低喷包微小晃动的现象,提升生产稳定性。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销孔16可以替换为螺栓或其他定位装置。所述插孔内设有加热装置17,所述加热装置17贯穿所述壳体10以及保温组件40并靠近所述喷杯组件20设置,所述加热装置17用于对所述喷杯组件20内的非晶母材钢液进行加热保温以保证其加工工艺所需温度。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装置17依次阵列式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侧部,所述加热装置17为硅碳棒,利用硅碳棒的高温电热性能,在使用时连通电即可使硅碳棒产生高温用于加热所述喷杯组件20并对非晶母材钢液的温度进行调节和保持。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装置17还可以为感应加热装置。所述喷杯组件20包括外壳21、挡板22、隔离板23及喷杯24。所述外壳21设置于盖板11和活动板14之间,所述挡板22固定于所述外壳21内,所述隔离板23固定于所述挡板22上,所述喷杯24固定于所述外壳21上。所述外壳21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外壳21的相对两侧靠近所述加热装置17设置。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21大致为长方体,所述外壳21的顶部为开口状,所述盖板11抵靠所述外壳21的顶部设置,所述外壳21的底部设有第二安装口211,用于放置所述喷杯24,所述外壳21的底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其中所述外壳21的底部相对两侧设置于所述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包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喷杯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盖板,所述壳体侧边设有加热装置,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通孔用于放置漏斗以在所述喷杯组件内注入钢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设有第一安装口,所述喷杯组件包括外壳、挡板及喷杯,所述外壳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外壳底部设有第二安装口,所述喷杯固定于所述外壳上且部分装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中,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喷杯上方且固定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挡板上设有流通口,所述漏斗注入的钢液经所述流通口流入所述喷杯中,所述喷包装置还包括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盖板上,用于监测钢液的温度和流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包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喷杯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盖板,所述壳体侧边设有加热装置,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通孔用于放置漏斗以在所述喷杯组件内注入钢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设有第一安装口,所述喷杯组件包括外壳、挡板及喷杯,所述外壳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外壳底部设有第二安装口,所述喷杯固定于所述外壳上且部分装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中,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喷杯上方且固定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挡板上设有流通口,所述漏斗注入的钢液经所述流通口流入所述喷杯中,所述喷包装置还包括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盖板上,用于监测钢液的温度和流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固定于所述外壳相对的两个内壁上,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第一挡板的上方,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流通口上设有过滤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杯组件还包括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上,所述隔离板的底部设有第四通孔,用于将钢液引导至所述隔离板的另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杯包括安装部和卡持部,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中,所述安装部的底部设有喷嘴,所述安装部的顶部与所述卡持部的底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志辉吉鸿志路浩缪徐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