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除杂萃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264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除杂萃取装置,包括顶部设置有盖板的罐体,所述罐体内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筛板及呈锅状的过滤网,且盖板上设置有延伸至筛板上方罐体内的搅拌机构,所述过滤网底部中间处设置有贯穿罐体底壁的排渣管,其中位于过滤网底部的罐体内还架设有支撑过滤网的支撑杆,所述罐体底部外侧壁上设置有夹套,其中夹套顶部设置有进水管,且夹套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罐体一侧还设置有回流机构,其中回流机构包括穿过夹套并与罐体底部连通的回流管,其中回流管上设置有水泵,且水泵上设置有贯穿罐体侧壁并分别位于盖板下方及筛板下方的清洗管,所述清洗管出口端上设置有喷头,其中清洗管上还设置有注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An efficient extraction device for impurity remov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除杂萃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高效除杂萃取装置。
技术介绍
萃取,又称溶剂萃取或液液萃取,亦称抽提,是利用系统中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分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即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溶质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冶金、食品等工业,通用于石油炼制工业,另外将萃取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做分液,固-液萃取,也叫浸取,用溶剂分离固体混合物中的组分,通过萃取,能从固体或液体混合物中提取出所需要的物质,但是一般的萃取装置不能有效的将杂质分离出去,造成得到的物质不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高效除杂萃取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高效除杂萃取装置,包括顶部设置有盖板的罐体,其中盖板顶部设置有进料管,且罐体底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罐体内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筛板及呈锅状的过滤网,其中位于进料管底部正下方的筛板其中一端为实心结构,且盖板上设置有延伸至筛板上方罐体内的搅拌机构,所述过滤网底部中间处设置有贯穿罐体底壁的排渣管,其中位于过滤网底部的罐体内还架设有支撑过滤网的支撑杆,所述罐体底部外侧壁上设置有夹套,其中夹套顶部设置有进水管,且夹套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罐体一侧还设置有回流机构,其中回流机构包括穿过夹套并与罐体底部连通的回流管,其中回流管上设置有水泵,且水泵上设置有贯穿罐体侧壁并分别位于盖板下方及筛板下方的清洗管,所述清洗管出口端上设置有喷头,其中清洗管上还设置有注水管,在注水管与水泵之间的清洗管上设置有逆止阀。优选的,所述出料管顶端延伸至罐体内,其中出料管顶端与罐体底壁之间的间距为5~10cm。优选的,所述筛板孔径大于过滤网孔径。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位于盖板上的电机及延伸至筛板上方罐体内的搅拌轴,其中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进料管将料液导入罐体内,料液通过筛板及过滤网进行过滤,并最终流入罐体底部进行澄清,最终澄清后所得的液体由出料管排出。2、在将料液通过进料管导入筛板实心结构上方时,料液会在筛板上方的罐体内进行短时间的淤积停留,而电机通过搅拌轴带动搅拌桨对料液进行搅动混合,以方便后续萃取,从而达到得到产品纯度更高的目的,并且料液会从筛板的孔径渗入过滤网上并由过滤网孔径渗入罐体底部澄清,同时过滤所得对应的杂质会淤积在筛板及过滤网上。3、通过进水管将加温液体注入夹套内并由出水管排出,以此通过夹套内的加温液体提供萃取所需要的温度,由于该加热过程较为温和,导致最后得到的产品纯度也就较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2、盖板,3、进料管,4、出料管,5、筛板,6、过滤网,7、搅拌机构,71、电机,72、搅拌轴,73、搅拌桨,8、排渣管,9、支撑杆,10、夹套,11、进水管,12、出水管,13、回流机构,131、回流管,132、水泵,133、清洗管,134、喷头,14、注水管,15、逆止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一种高效除杂萃取装置,包括顶部设置有盖板2的罐体1,其中盖板2顶部设置有进料管3,且罐体1底部设置有出料管4,如图1所示,在罐体1内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筛板5及呈锅状的过滤网6,其中筛板5孔径大于过滤网6孔径,那么通过进料管3将料液导入罐体1内,料液通过筛板5及过滤网6进行过滤,并最终流入罐体1底部进行澄清,最终澄清后所得的液体由出料管4排出。其中位于进料管3底部正下方的筛板5其中一端为实心结构,而盖板2上设置有延伸至筛板5上方罐体1内的搅拌机构7,并且搅拌机构7包括位于盖板2上的电机71及延伸至筛板5上方罐体1内的搅拌轴72,同时搅拌轴72上设置有搅拌桨73,那么在将料液通过进料管3导入筛板5实心结构上方时,料液会在筛板5上方的罐体1内进行短时间的淤积停留,而电机71通过搅拌轴72带动搅拌桨73对料液进行搅动混合,以方便后续萃取,从而达到得到产品纯度更高的目的,并且料液会从筛板5的孔径渗入过滤网6上并由过滤网6孔径渗入罐体1底部澄清,同时过滤所得对应的杂质会淤积在筛板5及过滤网6上。并且在罐体1内液体澄清后(液位低于过滤网6),液体中的杂质会在罐体1底部形成一层沉淀层,而由于本实施例中出料管4顶端延伸至罐体1内,其中出料管4顶端与罐体1底壁之间的间距为5~10cm,那么此时通过出料管4排出罐体1内液体时,由于其进口端远离罐体1底壁,导致其不易于将沉淀物排出,而在罐体1内澄清液体排干后可开启罐体1底壁上的排污管将剩余的液体及沉淀物排出,使得最终导出的大部分液体处于较为澄清的状态。同时在过滤网6底部中间处设置有贯穿罐体1底壁的排渣管8,那么在过滤网6将料液过滤后(罐体1内澄清液体排干后)可开启排渣管8将位于过滤网6顶部的杂质排出,此时杂质会沿着过滤网6弧形面流向排渣管8处并流出,其中排渣管8也能对过滤网6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其塌陷,如图1所示,在位于过滤网6底部的罐体1内还架设有支撑过滤网6的支撑杆9,该支撑杆9能进一步对过滤网6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其塌陷。本实施例中在罐体1底部外侧壁上设置有夹套10,其中夹套10顶部设置有进水管11,且夹套10底部设置有出水管12,通过进水管11将加温液体注入夹套10内并由出水管12排出,以此通过夹套10内的加温液体提供萃取所需要的温度,由于该加热过程较为温和,导致最后得到的产品纯度也就较高。如图1所示,在罐体1一侧还设置有回流机构13,其中回流机构13包括穿过夹套10并与罐体1底部连通的回流管131,其中回流管131上设置有水泵132,且水泵132上设置有贯穿罐体1侧壁并分别位于盖板2下方及筛板5下方的清洗管133,而在清洗管133出口端上设置有喷头134,那么在罐体1内澄清液体排干后,可通过水泵132经回流管131、清洗管133及喷头134将淤积在罐体1底部的剩余液体抽出并由喷头134喷出,而喷出的液体对筛板5及过滤网6进行冲刷,使得两者顶部杂质被冲刷落,此时位于筛板5顶部的杂质可通过开启盖板2取出,而过滤网6上的杂质则被冲向排渣管8处流出,从而实现筛板5及过滤网6的清理工作,并达到充分利用淤积在罐体1底部液体的目的。如图1所示,在清洗管133上还设置有注水管14,其中注水管14与水泵132之间的清洗管上设置有逆止阀15,可通过高压泵将清洗液体经注水管14、清洗管133及喷头134将液体注入罐体1内对筛板5及过滤网6进行冲洗,而逆止阀15则能防止由注水管14注入清洗管133内的液体倒灌至水泵132内。以上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除杂萃取装置,包括顶部设置有盖板的罐体,其中盖板顶部设置有进料管,且罐体底部设置有出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筛板及呈锅状的过滤网,其中位于进料管底部正下方的筛板其中一端为实心结构,且盖板上设置有延伸至筛板上方罐体内的搅拌机构,所述过滤网底部中间处设置有贯穿罐体底壁的排渣管,其中位于过滤网底部的罐体内还架设有支撑过滤网的支撑杆,所述罐体底部外侧壁上设置有夹套,其中夹套顶部设置有进水管,且夹套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罐体一侧还设置有回流机构,其中回流机构包括穿过夹套并与罐体底部连通的回流管,其中回流管上设置有水泵,且水泵上设置有贯穿罐体侧壁并分别位于盖板下方及筛板下方的清洗管,所述清洗管出口端上设置有喷头,其中清洗管上还设置有注水管,在注水管与水泵之间的清洗管上设置有逆止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除杂萃取装置,包括顶部设置有盖板的罐体,其中盖板顶部设置有进料管,且罐体底部设置有出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筛板及呈锅状的过滤网,其中位于进料管底部正下方的筛板其中一端为实心结构,且盖板上设置有延伸至筛板上方罐体内的搅拌机构,所述过滤网底部中间处设置有贯穿罐体底壁的排渣管,其中位于过滤网底部的罐体内还架设有支撑过滤网的支撑杆,所述罐体底部外侧壁上设置有夹套,其中夹套顶部设置有进水管,且夹套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罐体一侧还设置有回流机构,其中回流机构包括穿过夹套并与罐体底部连通的回流管,其中回流管上设置有水泵,且水泵上设置有贯穿罐体侧壁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为民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市华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