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的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483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携带的担架,包括收纳箱,收纳箱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凹槽的顶部活动设置有旋转条,旋转条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架,两个支撑架的一端均与旋转条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架的中部均设置有用于固定伸缩杆的第一卡扣,两个伸缩杆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与第一卡扣相配合的第一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凹槽可以容纳支撑装置,减小支撑装置占用的空间,通过旋转条可以旋转支撑装置,实现收纳和架起支撑装置的作用,通过支撑装置可以将伤者摆放在支撑装置上,将伤者紧急转移,避免伤者在受伤场所被二次误伤,且将伤者移至安全舒适的环境可以减轻伤者的痛苦。

A portable stretc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携带的担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担架。
技术介绍
现阶段的医疗用的便携式担架层出不穷,但其折叠方式基本都是拆卸组装、套管、简单铰接折叠等方式,一些便携式担架在追求折叠后体积小时牺牲了其自身结构的坚固性,使得在使用时对患者具有很大隐患,而另一些便携式担架满足了坚固性却没达到便携的目的,折叠后体积依然很大,还有就是一些宣称能够方便组装拆卸的担架,但由于抢救的成功往往需要分秒必争,因此,组装式担架无疑会耽搁抢救时间,当公路上发生擦伤,碰撞事故,为了减少伤患被二次误伤,又必须将伤患紧急转移。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便于携带的担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担架,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便于携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携带的担架,包括收纳箱,所述收纳箱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活动设置有旋转条,所述旋转条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均与旋转条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架的中部均设置有用于固定伸缩杆的第一卡扣,两个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与第一卡扣相配合的第一卡槽,两个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均通过若干辊轮连接,所述收纳箱的两边侧均设置有U形凹槽,两个所述U形凹槽的两端均设置有半圆形凹槽,两个所述U形凹槽一侧的中部均匀设置有与第二卡扣相配合的第二卡槽,两个所述U形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通过两个第二卡扣和第二卡槽与U形凹槽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腿,两个所述支撑腿的中部均设置有第三卡扣,所述支撑腿的一端与伸缩腿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伸缩腿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三卡槽,所述伸缩腿的另一端设置有传动装置。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顶部与伸缩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块的底部与轮子的一侧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收纳箱的顶部通过铰链与翻盖铰接。进一步地,所述翻盖的顶部设置有软包。进一步地,所述辊轮的外部套有弹性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便于携带的担架,通过凹槽可以容纳支撑装置,减小支撑装置占用的空间,通过旋转条可以旋转支撑装置,实现收纳和架起支撑装置的作用,通过支撑装置可以将伤者摆放在支撑装置上,将伤者紧急转移,避免伤者在受伤场所被二次误伤,且将伤者移至安全舒适的环境可以减轻伤者的痛苦,通过两个支撑架可以支撑起辊轮,且支撑架可以收纳伸缩杆,通过第一卡扣和第一卡槽实现了调整伸缩杆位置的功能,方便伤者更舒适的躺在支撑装置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携带的担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携带的担架的收纳箱结构示意图。图中:1、收纳箱;2、凹槽;3、旋转条;4、支撑架;5、第一卡扣;6、伸缩杆;7、第一卡槽;8、辊轮;9、U形凹槽;10、半圆形凹槽;11、第二卡槽;12、支撑杆;13、第二卡扣;14、支撑腿;15、第三卡扣;16、伸缩腿;17、第三卡槽;18、旋转块;19、轮子;20、翻盖;21、铰链;22、软包。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便于携带的担架,包括收纳箱1,收纳箱1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2,通过凹槽2可以容纳支撑装置,减小支撑装置占用的空间,凹槽2的顶部活动设置有旋转条3,通过旋转条3可以旋转支撑装置,实现收纳和架起支撑装置的作用,旋转条3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装置,通过支撑装置可以将伤者摆放在支撑装置上,将伤者紧急转移,避免伤者在受伤场所被二次误伤,且将伤者移至安全舒适的环境可以减轻伤者的痛苦,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架4,通过两个支撑架4可以支撑起辊轮8,且支撑架4可以收纳伸缩杆6,两个支撑架4的一端均与旋转条3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架4的中部均设置有用于固定伸缩杆6的第一卡扣5,两个伸缩杆6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与第一卡扣5相配合的第一卡槽7,通过第一卡扣5和第一卡槽7实现了调整伸缩杆6位置的功能,方便伤者更舒适的躺在支撑装置上,两个支撑架4的一侧均通过若干辊轮8连接,通过辊轮8可以方便伤者躺在辊轮8上,通过辊轮8即节省了空间,且避免了使用布料导致收纳复杂,收纳箱1的两边侧均设置有U形凹槽9,通过U形凹槽9可以收纳升降装置,两个U形凹槽9的两端均设置有半圆形凹槽10,两个U形凹槽9一侧的中部均匀设置有与第二卡扣13相配合的第二卡槽11,两个U形凹槽9的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通过升降装置实现了调整支撑装置的高度,便于使用人员调整担架的高度,便于使用人员移动支撑装置,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杆12,支撑杆12通过两个第二卡扣13和第二卡槽11与U形凹槽9的一侧活动连接,通过第二卡扣13和第二卡槽11,实现了调整支撑杆12的高度,增大了本技术适用的高度范围,支撑杆12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腿14,两个支撑腿14的中部均设置有第三卡扣15,通过支撑腿14可以将支撑装置顶起,支撑腿14的一端与伸缩腿16的一端活动连接,伸缩腿16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三卡槽17,通过伸缩腿16、第三卡扣15和第三卡槽17,实现了调整支撑装置的高度,进一步地缩小了本技术占用的空间,且方便了使用人员进一步地提高支撑装置的高度,伸缩腿16的另一端设置有传动装置,通过传动装置方便使用人员推动担架,实现了节省人力功能,一个人就可以将伤者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避免了人员不足时不能使用担架。其中,传动装置包括旋转块18,旋转块18的顶部与伸缩腿16的一端固定连接,旋转块18的底部与轮子19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旋转块18实现了转向的功能,通过轮子19实现了可以推动本技术的功能。其中,收纳箱1的顶部通过铰链21与翻盖20铰接,通过翻盖20可以打开收纳箱1,且收纳箱1内部可以存放用于紧急治疗的药物或绷带,实现了就近治疗伤者的功能,避免了伤者治疗时间延误,伤口恶化。其中,翻盖20的顶部设置有软包22,通过软包22可以垫在使用者的背部,避免伤者躺下的姿势过于难受。其中,辊轮8的外部套有弹性套,通过弹性套可以避免伤者被辊轮8顶住,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弹性套可以随着伤者接触的接触面变形,提高了伤者的舒适度。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便于携带的担架,当发生事故,伤者不能移动时,尤其在高速路上,需要对受伤的人紧急转移,使用人员可以将本技术搬到伤者旁边,旋转旋转条3将支撑装置架起,将第一卡扣5和第一卡槽7分离,拉动伸缩杆6,伸长支撑装置,将第一卡扣5和第一卡槽卡合,将第二卡扣13和第二卡槽11分离,将支撑杆12向下移动,再将第二卡扣13和第二卡槽11卡合,将第三卡扣15和第三卡槽17分离,拉动伸缩腿16,伸长升降装置,将支撑装置的高度升高,再将第三卡扣15和第三卡槽17卡合,将伤者抱到支撑装置上,使用人员推动收纳箱1,即可将伤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携带的担架,包括收纳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1)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顶部活动设置有旋转条(3),所述旋转条(3)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架(4),两个所述支撑架(4)的一端均与旋转条(3)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架(4)的中部均设置有用于固定伸缩杆(6)的第一卡扣(5),两个所述伸缩杆(6)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与第一卡扣(5)相配合的第一卡槽(7),两个所述支撑架(4)的一侧均通过若干辊轮(8)连接,所述收纳箱(1)的两边侧均设置有U形凹槽(9),两个所述U形凹槽(9)的两端均设置有半圆形凹槽(10),两个所述U形凹槽(9)一侧的中部均匀设置有与第二卡扣(13)相配合的第二卡槽(11),两个所述U形凹槽(9)的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通过两个第二卡扣(13)和第二卡槽(11)与U形凹槽(9)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12)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腿(14),两个所述支撑腿(14)的中部均设置有第三卡扣(15),所述支撑腿(14)的一端与伸缩腿(16)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伸缩腿(16)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三卡槽(17),所述伸缩腿(16)的另一端设置有传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携带的担架,包括收纳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1)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顶部活动设置有旋转条(3),所述旋转条(3)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架(4),两个所述支撑架(4)的一端均与旋转条(3)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架(4)的中部均设置有用于固定伸缩杆(6)的第一卡扣(5),两个所述伸缩杆(6)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与第一卡扣(5)相配合的第一卡槽(7),两个所述支撑架(4)的一侧均通过若干辊轮(8)连接,所述收纳箱(1)的两边侧均设置有U形凹槽(9),两个所述U形凹槽(9)的两端均设置有半圆形凹槽(10),两个所述U形凹槽(9)一侧的中部均匀设置有与第二卡扣(13)相配合的第二卡槽(11),两个所述U形凹槽(9)的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通过两个第二卡扣(13)和第二卡槽(11)与U形凹槽(9)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王广忠卓旺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