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深度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2415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麻醉深度监测装置,涉及麻醉深度监测技术领域。所述麻醉深度监测装置包括壳体、触控显示屏、功能支座和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微处理器及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的听觉诱发电位、熵指数模块、呼吸监护模块、心电监护模块和脉搏监护模块,各模块实时采集信号反馈至微处理器并由串口通信模块输入触控显示屏;能持续、实时和无创的监测和显示麻醉深度的变化,创造良好手术条件,较好的反映麻醉药浓度的变化及手术刺激的变化同时降低手术及麻醉风险,适合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A device for monitoring the depth of anesthes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醉深度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麻醉监测
,具体的涉及一种麻醉深度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患者对医疗服务期望值的增高,人们不仅要求麻醉医师在全身麻醉中能保证患者意识消失、无痛、肌松避免术中知晓等并发症,还要求能精确地给予麻醉药物,避免昂贵麻醉药品的浪费,缩短麻醉后恢复室的滞留时间或住院时间,从而控制医疗成本。这使得麻醉医师在麻醉中既不能少给药也不能多给药,处于两难境地,同时也使全身麻醉深度的精确监测和判断成为临床麻醉医师关注和亟待解决的一项难题。然而要理解麻醉深度,必须首先明确麻醉及麻醉状态的含义,这些含义是随着麻醉学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因此,麻醉深度的监测也是随着麻醉学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深入的。全身麻醉是一种特殊而非常复杂的状态,包括催眠、记忆缺失、痛觉消失、应激抑制和肌肉松弛等多方面的因素,并经历全麻诱导和苏醒的全过程;传统的临床体征的观察仍是判断麻醉深度的基本方法,包括血压和心率、瞳孔对光反应、眼球运动、流泪呼吸量、体动反应、皮肤颜色、温度、吞咽、唾液分泌、肠鸣音等,但这些指标由于特异性不强,影响因素多,患者的个体差异大,难以准确客观地反映麻醉深度;适当的麻醉深度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创造良好手术条件的关键因素之一。理想的麻醉深度监测方法应具有以下特点:能持续、实时和无创地显示麻醉深度的变化;能很好地反映麻醉药浓度的变化;能反映手术刺激的变化;不依赖于所使用的麻醉药物;简单实用,不易受各种干扰,适合手术室使用等。目前,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目前的麻醉深度监测装置及技术不能持续、实时和无创的监测和显示麻醉深度的变化,不能很好的反映麻醉药物浓度的变化和手术刺激的变化,不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麻醉深度监测装置,能持续、实时和无创的监测和显示麻醉深度的变化,创造良好手术条件,较好的反映麻醉药浓度的变化及手术刺激的变化同时降低手术及麻醉风险,适合医疗机构推广应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麻醉深度监测装置,包括壳体、触控显示屏、功能支座和监测系统,所述壳体正面安装触控显示屏,背面的底部安装功能支座支撑壳体直立放置,功能支座设有开合盖体,内部集成有接线座、存储卡槽及语音模块,壳体内部电源电路、集成监测系统与触控显示屏和接线座、存储卡槽连接,所述触控显示屏为分区显示屏;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微处理器及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的听觉诱发电位、熵指数模块、呼吸监护模块、心电监护模块和脉搏监护模块,各模块实时采集信号反馈至微处理器并由串口通信模块输入触控显示屏;所述听觉诱发电位包括听觉刺激器、刺激模块、采集模块和放大电路,听觉刺激器和放大电路与微处理器连接,听觉刺激器前端连接刺激模块,放大电路连接采集模块;所述熵指数模块包括与微处理器连接的脑电监护模块和面肌电监护模块,通过采集电极实时采集数据;所述呼吸监护模块、心电监护模块和脉搏监护模块通过A/D转化模块连接微处理器,通过采集电极采集信号。进一步的,所述触控显示屏分区显示,分别显示微处理器处理后经串口通信模块输入的听觉诱发电位、熵指数模块、呼吸监护模块、心电监护模块和脉搏监护模块信息,触控显示屏的上半部左右端分别显示的是听觉诱发电位和熵指数模块监护信息,下半部均匀分隔显示呼吸监护模块、心电监护模块和脉搏监护模块监护信息。进一步的,所述听觉诱发电位的放大电路为集成的医疗机级模拟前端放大器,刺激模块通过耳机发出刺激信号,刺激模块设置刺激声、刺激次数、刺激强度及受测耳道参数。进一步的,所述心电监护模块包括采集电极、放大器、滤波器、A/D转化模块,采集电极端连接前置放大器,经提取心电信号经导联传送到放大器,再经滤波器滤除获取有用心电信号经后置放大器放大及A/D转化模块转化传送至连接的微处理器。进一步的,所述呼吸监护模块包括气路系统和检测系统,气路系统将患者呼吸道气体采样至采样气室并由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检测系统将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它由红外光源、采样气室、滤光片、斩波器、红外探测器和信号放大电路构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麻醉深度监测装置,能持续、实时和无创的监测和显示麻醉深度的变化,创造良好手术条件,较好的反映麻醉药浓度的变化及手术刺激的变化同时降低手术及麻醉风险,适合医疗机构推广应用。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麻醉深度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监测系统的结构原理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听觉诱发电位的结构原理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壳体,2-功能支座,3-触控显示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麻醉深度监测装置,包括壳体1、触控显示屏3、功能支座2和监测系统,所述壳体1正面安装触控显示屏3,背面的底部安装功能支座2支撑壳体1直立放置,功能支座2设有开合盖体,内部集成有接线座、存储卡槽及语音模块,壳体1内部电源电路、集成监测系统与触控显示屏和接线座、存储卡槽连接,所述触控显示屏3为分区显示屏;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微处理器及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的听觉诱发电位、熵指数模块、呼吸监护模块、心电监护模块和脉搏监护模块,各模块实时采集信号反馈至微处理器并由串口通信模块输入触控显示屏;所述听觉诱发电位包括听觉刺激器、刺激模块、采集模块和放大电路,听觉刺激器和放大电路与微处理器连接,听觉刺激器前端连接刺激模块,放大电路连接采集模块;所述熵指数模块包括与微处理器连接的脑电监护模块和面肌电监护模块,通过采集电极实时采集数据;所述呼吸监护模块、心电监护模块和脉搏监护模块通过A/D转化模块连接微处理器,通过采集电极采集信号。所述触控显示屏分区显示,分别显示微处理器处理后经串口通信模块输入的听觉诱发电位、熵指数模块、呼吸监护模块、心电监护模块和脉搏监护模块信息,触控显示屏的上半部左右端分别显示的是听觉诱发电位和熵指数模块监护信息,下半部均匀分隔显示呼吸监护模块、心电监护模块和脉搏监护模块监护信息。所述听觉诱发电位的放大电路为集成的医疗机级模拟前端放大器,刺激模块通过耳机发出刺激信号,刺激模块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麻醉深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触控显示屏、功能支座和监测系统,所述壳体正面安装触控显示屏,背面的底部安装功能支座支撑壳体直立放置,功能支座设有开合盖体,内部集成有接线座、存储卡槽及语音模块,壳体内部电源电路、集成监测系统与触控显示屏和接线座、存储卡槽连接,所述触控显示屏为分区显示屏;/n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微处理器及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的听觉诱发电位、熵指数模块、呼吸监护模块、心电监护模块和脉搏监护模块,各模块实时采集信号反馈至微处理器并由串口通信模块输入触控显示屏;/n所述听觉诱发电位包括听觉刺激器、刺激模块、采集模块和放大电路,听觉刺激器和放大电路与微处理器连接,听觉刺激器前端连接刺激模块,放大电路连接采集模块;/n所述熵指数模块包括与微处理器连接的脑电监护模块和面肌电监护模块,通过采集电极实时采集数据;/n所述呼吸监护模块、心电监护模块和脉搏监护模块通过A/D转化模块连接微处理器,通过采集电极采集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醉深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触控显示屏、功能支座和监测系统,所述壳体正面安装触控显示屏,背面的底部安装功能支座支撑壳体直立放置,功能支座设有开合盖体,内部集成有接线座、存储卡槽及语音模块,壳体内部电源电路、集成监测系统与触控显示屏和接线座、存储卡槽连接,所述触控显示屏为分区显示屏;
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微处理器及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的听觉诱发电位、熵指数模块、呼吸监护模块、心电监护模块和脉搏监护模块,各模块实时采集信号反馈至微处理器并由串口通信模块输入触控显示屏;
所述听觉诱发电位包括听觉刺激器、刺激模块、采集模块和放大电路,听觉刺激器和放大电路与微处理器连接,听觉刺激器前端连接刺激模块,放大电路连接采集模块;
所述熵指数模块包括与微处理器连接的脑电监护模块和面肌电监护模块,通过采集电极实时采集数据;
所述呼吸监护模块、心电监护模块和脉搏监护模块通过A/D转化模块连接微处理器,通过采集电极采集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深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屏分区显示,分别显示微处理器处理后经串口通信模块输入的听觉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建华沈鑫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