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式光学减振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336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显微成像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分离式光学减振平台,包括一主平台,主平台上设有对活体动物进行成像实验和/或电生理实验的显微镜和/或带膜片钳的显微镜;还包括多个隔离主平台水平震动的子平台,子平台上设有供活体动物四肢运动的运动台,运动台放置活体动物供显微镜进行成像实验和/或电生理实验。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震动源分离出来不相互干扰,使得无法隔离的水平震动变成可以隔离的垂直震动,提高电生理实验或成像实验的成功率,同时一个主平台可以配置多个子平台,提高实验效率。

Separated optical damping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离式光学减振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显微成像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分离式光学减振平台。
技术介绍
实验用活体动物是对癌症、动脉粥样硬化、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莫氏病)和传染病等疾病进行研究不可缺少的实验样本,常用的实验用活体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和狨猴等。在生物实验研究过程中,由于活体显微成像技术可用于研究观测特异性细胞、基因和分子表达或相互作用关系、追踪靶细胞以及从分子和细胞水平对药物疗效进行成像,评估疾病发展过程,通常需要对施加了实验手段的活体动物进行活体显微成像。由于多光子荧光显微成像所用的超快激光光源非常昂贵,目前生物成像实验室往往通过在一个光学减震平台安装多台显微镜以共享光源并提高实验效率。台式活体动物显微成像包括麻醉后的活体动物显微成像和头部固定且清醒的活体动物显微成像。对于麻醉后的活体动物显微成像,由于活体动物处于静止状态,因此在普通的光学减震平台上同时安装多台显微镜也可以同时进行成像实验。对于头部固定且清醒的活体动物显微成像,由于活体动物身体的某个部位,如头部等处于固定状态,而身体的其余部分,如四肢等可以在运动装置上自由活动,活体动物在活动时产生的震动容易让普通光学减震平台上的多台显微镜也产生震动,即普通光学减震平台上无法实现多台显微镜间的横向隔震,因此需要特殊的光学减震平台才能安装多台显微镜同时进行成像实验。某些神经科学研究有时需要在脑功能成像的同时进行电生理信号记录,即麻醉后的活体动物显微成像和头部固定且清醒的活体动物在进行显微成像的同时需要采用膜片钳进行细胞电信号记录,尤其是针对脑神经细胞活动的成像,由于活体动物在脑神经细胞兴奋时会产生钙离子的跨膜流动,而钙离子在遇到钙离子敏感染料时会变色,且钙离子的跨膜流动会导致脑神经细胞的电位产生变化,所以,膜片钳技术通过将膜片微电极接触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膜上并以高阻抗进行封接,使与电极尖开口处接触的小区域细胞膜与其周围细胞膜在电学上分隔,达到对脑神经细胞固定点位的目标,以对该固定点位的细胞膜的离子通道的离子电流进行监测记录。现有的活体动物的活体显微成像装置包括放置显微镜的光学减震平台、载物台、激光式的显微镜和激光光源,在对活体动物显微成像时,例如小鼠的脑神经细胞活动成像,将活体动物(如小鼠)固定到载物台,然后将载物台移动至显微镜下方进行观察成像。现有的这种光学减震平台用于隔离地面产生的在垂直方向上的震动。头部固定且清醒的活体动物在成像过程中会运动,从而带动载物台进行震动,载物台震动会引起光学减震平台的震动,载物台的震动造成光学减震平台水平方向具有震动,光学减震平台无法隔离水平方向的震动,这会引起安装在同一光学减震平台上的邻近的显微镜观察图像的震动以至于影响观察效果;而且,对于光学减震平台上具有带膜片钳的显微镜时,无论该带膜片钳的显微镜成像的活体动物是否能够活动,只要光学减震平台上具有一台显微镜对头部固定且清醒的活体动物成像实验,该带膜片钳的显微镜都会因光学减震平台水平方向的震动而震动,导致该带膜片钳的显微镜的实验非常困难,原因在于,带膜片钳的显微镜震动时容易使膜片微电极脱离开细胞膜,导致要重新将膜片微电极接触到细胞膜上,而膜片微电极通常要经过多次实验才能接触到相应的细胞上,在膜片微电极脱离开细胞膜后难以再次找到之前的同一个细胞进行实验,增大了实验失败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分离式光学减振平台,以解决活体动物在实验时运动造成电生理实验失败的问题。本方案中的分离式光学减振平台,包括一主平台,所述主平台上设有对活体动物进行成像实验和/或电生理实验的显微镜和/或带膜片钳的显微镜;还包括多个隔离主平台水平震动的子平台,所述子平台上设有供活体动物四肢运动的运动台,所述运动台放置活体动物供显微镜进行成像实验和/或电生理实验。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对活体动物成像实验和/或电生理实验的显微镜与放置活体动物的运动台分隔开,在同一个主平台上同时进行对活体动物的成像实验和电生理实验,例如在主平台上对小鼠的成像实验和电生理实验,即使活体动物因运动而造成子平台震动,子平台脱离开主平台,活体动物运动时不会造成主平台的震动,使得无法隔离的水平震动变成可以隔离的垂直震动,不会影响主平台对活体动物的成像实验和电生理实验,避免了多种实验间的相互干扰,防止带膜片钳的显微镜在实验过程中膜片微电极脱离开细胞,提高成像实验和电生理实验的成功率,同时一个主平台可以配置多个子平台,提高实验效率。进一步,所述主平台上可拆卸连接有能够调节高度的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上滑动连接有滑座,所述滑座上固设有水平支撑部,所述水平支撑部远离滑座一侧的端部上设有物镜,所述物镜端面上浸湿有液体。有益效果是:在成像实验和/或电生理实验时,可通过调节座对物镜距离活体动物的高度进行调节,物镜端面浸湿的液体能够增大放大倍数,使成像更清晰,便于电生理实验的操作。进一步,所述运动台包括运动球、能够调节前后左右距离的移动板和调节高度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底部位于移动板上,所述升降机构顶部固设有限位板,所述运动球转动配合在限位板端部。有益效果是:在实验过程中,将活体动物放在运动球上,可通过升降机构对活体动物的高度进行调节,再通过移动板对活体动物的前后左右位置进行调节,保证活体动物处于显微镜能够观测到的范围内。进一步,还包括承载微操作器和膜片微电极的电生理载物台,所述电生理载物台包括多个调节高度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顶部固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中部开设有容纳运动球的通孔。有益效果是:在进行电生理实验时,可通过调节机构调节电生理载物台的高度,以让微操作器和膜片微电极能够接触到活体动物的脑细胞,以及让运动球上的活体动物位于承载板的上方方便操作。进一步,所述电生理载物台通过调节机构可拆卸连接在子平台上。有益效果是:电生理载物台位于子平台上,减小电生理实验过程中微操作器和膜片微电极占用主平台太大的操作空间,便于主平台进行多个实验。进一步,所述电生理载物台通过调节机构可拆卸连接在主平台上。有益效果是:电生理载物台位于主平台上,而活体动物和运动球位于子平台上,隔离开水平震动,防止相互干扰。进一步,所述电生理载物台上固设有对活体动物头部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U形的架座,所述架座开口处的两端部上分别螺纹连接有限位杆,所述架座开口的凹陷底部上固设有空心管,所述架座上卡接有位于限位杆上方的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上开设有能够对准活体动物脑部的操作口。有益效果是:活体动物运动时运动球转动,而活体动物的头部通过固定机构进行限位,能够对活体动物的运动进行限位,防止脱落,同时,限位板上的操作口对准活体动物的脑部,避免活体动物脑部周围的毛发干扰实验操作。进一步,所述移动板磁吸附在子平台上,所述移动板外周沿套设有调节框,所述调节框上螺纹连接有多个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位于调节框的端部抵住移动板。有益效果是:移动板通过磁吸附在子平台上,在通过调节框上的调节螺栓进行前后左右位置的调节,稳定性高。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分离式光学减振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平台,所述主平台上设有对活体动物进行成像实验和/或电生理实验的显微镜和/或带膜片钳的显微镜;/n还包括多个隔离主平台水平震动的子平台,所述子平台上设有供活体动物四肢运动的运动台,所述运动台放置活体动物供显微镜进行成像实验和/或电生理实验。/n

【技术特征摘要】
1.分离式光学减振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平台,所述主平台上设有对活体动物进行成像实验和/或电生理实验的显微镜和/或带膜片钳的显微镜;
还包括多个隔离主平台水平震动的子平台,所述子平台上设有供活体动物四肢运动的运动台,所述运动台放置活体动物供显微镜进行成像实验和/或电生理实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光学减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平台上可拆卸连接有能够调节高度的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上滑动连接有滑座,所述滑座上固设有水平支撑部,所述水平支撑部远离滑座一侧的端部上设有物镜,所述物镜端面上浸湿有液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光学减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台包括运动球、能够调节前后左右距离的移动板和调节高度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底部位于移动板上,所述升降机构顶部固设有限位板,所述运动球转动配合在限位板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式光学减振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载微操作器和膜片微电极的电生理载物台,所述电生理载物台包括多个调节高度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顶部固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中部开设有容纳运动球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离式光学减振平台,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英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溢博伦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