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303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床,包括呈矩形箱体状的床箱,连接在床箱一端的床头,以及连接在床箱另一端的床尾,所述床头包括床头芯板,设置在床头芯板左右两端上的床头支撑柱,设置在床头芯板上端的床头后靠,以及设置在床头支撑柱外侧上的床头脚,所述床头后靠呈框型结构,其由横杆和纵杆围成,所述床头后靠的内部空腔中设置有皮质软包,所述床头脚包括横段和纵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木床,在用户需要依靠时,便于用户依靠在床头上休息,同时可以便于用户依靠在床头上阅读和休闲,并且对于一些上下床不便的用户,可以抓住床头上的床头脚上下床,从而使得用户在使用时更加舒适,且其结构简单、稳定,牢固可靠,同时比较美观,符合人性化设计。

A wooden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床
本技术涉及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木床。
技术介绍
床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居生活用品,普遍的床都是由床体、床脚及床头架组成,目前,大多数的床的床头架都是设置在床体的一端,作为床体靠近头部边缘的屏障,而不具有其他的作用,这就无法满足现在用户的需求,并且常用的木床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床体不再稳固,经常会产生轻微的晃动,不仅影响床的寿命,还会影响用户休息,一些用户需要依靠在床头架上休息时,或者一些用户在床上依靠进行阅读和休闲时,往往头部、颈椎以及手部难以获得舒适的支撑,导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体验性较差,同时对于一些上下床不便的用户,例如病人或者老年人,这些用户可能需要一些辅助支撑才能上下床,而目前的床大多是不具备这些作用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木床,在用户需要依靠时,便于用户依靠在床头上休息,同时可以便于用户依靠在床头上阅读和休闲,并且对于一些上下床不便的用户,可以抓住床头上的床头脚上下床,从而使得用户在使用时更加舒适,且其结构简单、稳定,牢固可靠,同时比较美观,符合人性化设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木床,包括呈矩形箱体状的床箱,连接在床箱一端的床头,以及连接在床箱另一端的床尾,所述床头包括床头芯板,设置在床头芯板左右两端上的床头支撑柱,设置在床头芯板上端的床头后靠,以及设置在床头支撑柱外侧上的床头脚,所述床头后靠呈框型结构,其由横杆和纵杆围成,所述床头后靠的下方的横杆与床头芯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床头后靠呈倾斜设置,且其上部向床头的背部倾斜,所述床头后靠的内部空腔中设置有皮质软包,所述床头脚包括横段和纵段,所述床头脚的横段呈圆弧状,其一端与床头后靠的上方的横杆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床头脚的纵段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床头脚的纵段的下部紧贴在其相邻的床头支撑柱的外侧上,所述床头脚的纵段的底端与床头支撑柱的底端相平齐,所述床头后靠的下方的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其相邻的床头脚的纵段上,所述床头支撑柱的上端与床头后靠的下方的横杆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床箱包括设置在两侧的床边,设置在底部上并连接两侧床边的底板,以及设置在两侧床边之间的床铺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床铺板的支撑板,所述床边的一端与床头支撑柱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床尾固定连接,这样便于对床箱进行安装和固定,也便于进行拆卸,同时保证木床的稳定性,使其牢固可靠。优选的,所述床尾包括床尾芯板、设置在床尾芯板左右两端上的床尾脚,以及设置在床尾芯板上端的床顶线,所述床尾脚的底端与床头脚的纵段的底端相平齐,所述床尾脚与床箱固定连接,这样便于对床尾进行安装和固定连接,也便于进行拆卸,同时保证木床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使其牢固可靠。优选的,所述床头脚的纵段的中上部呈向床头的背部凸出的弧状结构,这样便于用户在依靠休闲、阅读或者休闲时,能够使手部得到更加舒适的支撑。优选的,所述床头脚的横段和纵段为一体成型。这样便于对床头脚进行安装和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床头后靠与竖直方向形成的夹角为15°-30°,这样便于用户依靠休息、阅读或者休闲,舒适度更高。优选的,所述床头脚的纵段的上端与横段的一端为弧形连接,这样用户抓取床头脚时更加舒适,同时将手部放在床头脚上时也能够得到舒适的支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木床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床箱的一端连接有床头,另一端连接有床尾,同时床头设计为包括床头芯板、床头支撑柱、床头后靠,以及床头脚,并在床头后靠上设置有皮质软包,在用户需要依靠时,便于用户依靠在床头上休息,同时可以便于用户依靠在床头上阅读和休闲,并且对于一些上下床不便的用户,可以抓住床头上的床头脚上下床,从而使得用户在使用时更加舒适,且其结构简单、稳定,牢固可靠,同时比较美观,符合人性化设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木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木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木床中床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木床中床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木床中床箱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木床中床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床箱,2-床头,3-床尾,4-床头芯板,5-床头支撑柱,6-床头后靠,7-床头脚,8-皮质软包,9-床边,10-床铺板,11-床尾芯板,12-床尾脚,13-床顶线,14-底板,15-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一种木床,包括呈矩形箱体状的床箱1,连接在床箱1一端的床头2,以及连接在床箱1另一端的床尾3,所述床头2包括床头芯板4,设置在床头芯板4左右两端上的床头支撑柱5,设置在床头芯板4上端的床头后靠6,以及设置在床头支撑柱5外侧上的床头脚7,所述床头后靠6呈框型结构,其由横杆和纵杆围成,所述床头后靠6的下方的横杆与床头芯板4的上端通过榫卯结构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床头后靠6呈倾斜设置,且其上部向床头2的背部倾斜,所述床头后靠6的内部空腔中设置有皮质软包8,所述床头脚7包括横段和纵段,所述床头脚7的横段呈圆弧状,其一端与床头后靠6的上方的横杆的一端通过榫卯结构相连接,另一端与床头脚7的纵段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床头脚7的纵段的下部紧贴在其相邻的床头支撑柱5的外侧上,所述床头脚7的纵段的底端与床头支撑柱5的底端相平齐,所述床头后靠6的下方的横杆的两端通过榫卯结构分别连接在其相邻的床头脚7的纵段上,所述床头支撑柱5的上端与床头后靠6的下方的横杆通过榫卯结构相连接。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一种木床中,所述床箱1包括设置在两侧的床边9,设置在底部上并连接两侧床边9的底板14,以及设置在两侧床边9之间的床铺板10,所述底板14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床铺板10的支撑板15,其中支撑板15可以设计为“T”字型或“十”字型的支撑结构,支撑起来更加稳定,所述床边9的一端与床头支撑柱5通过榫卯结构固定连接,其另一端通过榫卯结构与床尾3固定连接。所述床尾3包括床尾芯板11、设置在床尾芯板11左右两端上的床尾脚12,以及设置在床尾芯板11上端的床顶线13,所述床尾脚12的底端与床头脚7的纵段的底端相平齐,所述床尾脚12通过榫卯结构与床箱1固定连接。所述床头脚7的纵段的中上部呈向床头2的背部凸出的弧状结构。所述床头脚7的横段和纵段为一体成型。所述床头后靠6与竖直方向形成的夹角为15°-30°,这里设计为20°。所述床头脚7的纵段的上端与横段的一端为弧形连接。本技术一种木床,其中对床头、床箱以及床尾中各部件均采用榫卯结构进行连接,这样不仅便于对木床进行安装和拆卸,同时也能够保证木床的稳定性,且牢固可靠,不会产生较大的晃动,影响用户的使用,在用户依靠休息时,可以将手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床,包括呈矩形箱体状的床箱(1),连接在床箱(1)一端的床头(2),以及连接在床箱(1)另一端的床尾(3),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2)包括床头芯板(4),设置在床头芯板(4)左右两端上的床头支撑柱(5),设置在床头芯板(4)上端的床头后靠(6),以及设置在床头支撑柱(5)外侧上的床头脚(7),所述床头后靠(6)呈框型结构,其由横杆和纵杆围成,所述床头后靠(6)的下方的横杆与床头芯板(4)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床头后靠(6)呈倾斜设置,且其上部向床头(2)的背部倾斜,所述床头后靠(6)的内部空腔中设置有皮质软包(8),所述床头脚(7)包括横段和纵段,所述床头脚(7)的横段呈圆弧状,其一端与床头后靠(6)的上方的横杆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床头脚(7)的纵段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床头脚(7)的纵段的下部紧贴在其相邻的床头支撑柱(5)的外侧上,所述床头脚(7)的纵段的底端与床头支撑柱(5)的底端相平齐,所述床头后靠(6)的下方的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其相邻的床头脚(7)的纵段上,所述床头支撑柱(5)的上端与床头后靠(6)的下方的横杆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床,包括呈矩形箱体状的床箱(1),连接在床箱(1)一端的床头(2),以及连接在床箱(1)另一端的床尾(3),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2)包括床头芯板(4),设置在床头芯板(4)左右两端上的床头支撑柱(5),设置在床头芯板(4)上端的床头后靠(6),以及设置在床头支撑柱(5)外侧上的床头脚(7),所述床头后靠(6)呈框型结构,其由横杆和纵杆围成,所述床头后靠(6)的下方的横杆与床头芯板(4)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床头后靠(6)呈倾斜设置,且其上部向床头(2)的背部倾斜,所述床头后靠(6)的内部空腔中设置有皮质软包(8),所述床头脚(7)包括横段和纵段,所述床头脚(7)的横段呈圆弧状,其一端与床头后靠(6)的上方的横杆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床头脚(7)的纵段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床头脚(7)的纵段的下部紧贴在其相邻的床头支撑柱(5)的外侧上,所述床头脚(7)的纵段的底端与床头支撑柱(5)的底端相平齐,所述床头后靠(6)的下方的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其相邻的床头脚(7)的纵段上,所述床头支撑柱(5)的上端与床头后靠(6)的下方的横杆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箱(1)包括设置在两侧的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智仕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