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抗震不稳定的货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2248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抗震不稳定的货架装置,包括若干个子货架,所述子货架设置在巷道两侧;在所有子货架顶部,处于同一直线上的横梁均连接成一条直线;至少有一对相邻的横梁之间设置有若干对斜拉杆,每对斜拉杆由相互交叉的第一斜拉杆和第二斜拉杆构成,一对斜拉杆中的第一斜拉杆和第二斜拉杆分别与其相邻的另一对斜拉杆中的第二斜拉杆和第一斜拉杆对应相连,处于巷道上方的一对斜拉杆呈跨巷道设置。

A kind of shelf device to solve seismic in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决抗震不稳定的货架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货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解决抗震不稳定的货架装置。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货架是现代化仓库提高效率的重要工具。货架从中国古老的中药店里药柜、到现代各式商场店铺里所用的各种货架,到大型立体仓库里的型材或是更为先进的材质所制成的货架。货架的抗震性能及稳定性,是衡量货架质量的重要指标。专利技术人发现,目前的货架独立地布置在巷道两侧,这样使得货架布置较为分散,而且当巷道一侧的货架发生倾斜倒塌事件时,会影响巷道另一侧货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解决抗震不稳定的货架装置,其在巷道两侧顶部通过设置若干对斜拉杆,而且处于巷道上方的一对斜拉杆呈跨巷道设置,使得巷道两侧货架顶部相互连接,提高了货架的抗震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解决抗震不稳定的货架装置,包括:若干个子货架,所述子货架设置在巷道两侧;在所有子货架顶部,处于同一直线上的横梁均连接成一条直线;至少有一对相邻的横梁之间设置有若干对斜拉杆,每对斜拉杆由相互交叉的第一斜拉杆和第二斜拉杆构成,一对斜拉杆中的第一斜拉杆和第二斜拉杆分别与其相邻的另一对斜拉杆中的第二斜拉杆和第一斜拉杆对应相连,处于巷道上方的一对斜拉杆呈跨巷道设置。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横梁通过支撑杆及两端的横梁连接件相连。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横梁连接件为包括轴对称结构,所述横梁连接件的两端均开设U型且U型均向外开口设置;横梁连接件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横梁连接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支撑杆与横梁。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子货架包括与横梁连接的若干个立柱片,所述立柱片的侧面还设置有侧面拉杆;所述立柱片由若干在同一平面内的立柱构成;所述立柱包括若干个垂直固定的子立柱,任意两个相邻的子立柱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所述连接件包括一个外置U型件,所述外置U型件包裹在两个相邻的子立柱对接非开口位置的外侧;所述外置U型件的底面以及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相应螺栓并与子立柱上螺栓孔相匹配连接。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件还包括一个内置U型件,所述内置U型件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子立柱对接开口位置的内侧。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内置U型件的开口方向与外置U型件开口方向一致。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内置U型件的开口方向与外置U型件开口方向相反,且在内置U型件的两个侧面设置有相应螺栓并与子立柱上螺栓孔相匹配连接。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内置U型件的两个侧面之间还设置有一套管,所述套管用于支撑两个侧面,以避免两个相邻的子立柱相互水平运动。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立柱片中,对于任意两个相邻的立柱,子立柱对接位置相对设置,且在子立柱对接位置两端均设置有横杆,两个横杆之间设置有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立柱连接;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相交叉设置。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任意两个相邻的立柱的非子立柱对接位置处也布设有若干个第一斜杆,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斜杆与其相对的立柱构成一个三角形。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斜杆与其相对的立柱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子立柱对接位置两端的两个横杆之间的距离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的1/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对于任意两个相邻的立柱的非子立柱对接位置处,任意第一斜杆还与第二斜杆相交叉连接,所述第二斜杆与其交叉相连的第一斜杆两端连接的其他两个第一斜杆均平行。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对于任意两个相邻的立柱的非子立柱对接位置处,横杆设置在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斜杆之间,横杆作为相对应的两个相邻第一斜杆与其相对的立柱构成的三角形的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巷道两侧顶部通过设置若干对斜拉杆,而且处于巷道上方的一对斜拉杆呈跨巷道设置,使得巷道两侧货架顶部相互连接,提高了货架的抗震性。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是本实施例的一种解决抗震不稳定的货架装置顶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一种解决抗震不稳定的货架装置顶部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外置U型件横截面;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外置U型件与内置U型件配合的一种横截面;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外置U型件与内置U型件配合的另一种横截面;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外置U型件与内置U型件增加套管的横截面。其中,1-斜拉杆对;2-横梁;3-第一斜拉杆;4-第二斜拉杆;5-子立柱;6-外置U型件;7-内置U型件;8-套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在本专利技术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侧”、“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专利技术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专利技术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中,术语如“固接”、“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表示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相关科研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解决抗震不稳定的货架装置,包括:若干个子货架,所述子货架设置在巷道两侧;在所有子货架顶部,处于同一直线上的横梁2均连接成一条直线;至少有一对相邻的横梁2之间设置有若干对斜拉杆,每对斜拉杆由相互交叉的第一斜拉杆3和第二斜拉杆4构成,如图2所示,一对斜拉杆中的第一斜拉杆和第二斜拉杆分别与其相邻的另一对斜拉杆中的第二斜拉杆和第一斜拉杆对应相连,处于巷道上方的一对斜拉杆呈跨巷道设置。在图1中,1为斜拉杆对。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横梁通过支撑杆及两端的横梁连接件相连。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横梁连接件为包括轴对称结构,所述横梁连接件的两端均开设U型且U型均向外开口设置;横梁连接件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横梁连接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支撑杆与横梁。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子货架包括与横梁连接的若干个立柱片,所述立柱片的侧面还设置有侧面拉杆;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解决抗震不稳定的货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若干个子货架,所述子货架设置在巷道两侧;在所有子货架顶部,处于同一直线上的横梁均连接成一条直线;至少有一对相邻的横梁之间设置有若干对斜拉杆,每对斜拉杆由相互交叉的第一斜拉杆和第二斜拉杆构成,一对斜拉杆中的第一斜拉杆和第二斜拉杆分别与其相邻的另一对斜拉杆中的第二斜拉杆和第一斜拉杆对应相连,处于巷道上方的一对斜拉杆呈跨巷道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决抗震不稳定的货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个子货架,所述子货架设置在巷道两侧;在所有子货架顶部,处于同一直线上的横梁均连接成一条直线;至少有一对相邻的横梁之间设置有若干对斜拉杆,每对斜拉杆由相互交叉的第一斜拉杆和第二斜拉杆构成,一对斜拉杆中的第一斜拉杆和第二斜拉杆分别与其相邻的另一对斜拉杆中的第二斜拉杆和第一斜拉杆对应相连,处于巷道上方的一对斜拉杆呈跨巷道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抗震不稳定的货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横梁通过支撑杆及两端的横梁连接件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决抗震不稳定的货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连接件为包括轴对称结构,所述横梁连接件的两端均开设U型且U型均向外开口设置;横梁连接件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横梁连接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支撑杆与横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抗震不稳定的货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货架包括与横梁连接的若干个立柱片,所述立柱片的侧面还设置有侧面拉杆;所述立柱片由若干在同一平面内的立柱构成;所述立柱包括若干个垂直固定的子立柱,任意两个相邻的子立柱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所述连接件包括一个外置U型件,所述外置U型件包裹在两个相邻的子立柱对接非开口位置的外侧;所述外置U型件的底面以及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相应螺栓并与子立柱上螺栓孔相匹配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解决抗震不稳定的货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一个内置U型件,所述内置U型件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子立柱对接开口位置的内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考重赵良涛刘鹏张贻弓沈长鹏张小艺
申请(专利权)人:兰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